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仿真题库附答案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81.00 KB
- 文档页数:22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及解析2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及解析2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理论论据的是()。
A.事例B.史实C.数据D.谚语【答案】D【答案解析】理论论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
它包括经典性的着作和权威性的言论(如名人名言等),以及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
谚语属于理论论据,事例、史实、数据属于事实论据,故选D。
2.通过研究宋、元、明、清等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同生产劳动之间的关系,从而说明我国封建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是相脱离的。
该研究中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
A.类比B.归纳C.调查D.综合【答案】B【答案解析】归纳是指从许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的思维方法。
本题为归纳法的应用。
3.A居民区的月底统计用电情况,其中有3户用电45度,5户用电50度,6户用电42度,则平均用电()度。
A.41B.42C.45.5D.46【答案】C【答案解析】平均用电量为(45×3+50×5+42x 6)/(3+5+6)=45.5(度)。
4.某公司财务部共有包括主任和秘书小李在内的10名职员,以下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Ⅰ.有人是广东人Ⅱ.有人不是广东人Ⅲ.主任不是广东人以下哪项为真?()A.小李不是广东人B.小李是广东人C.只有一人不是广东人D.只有一个是广东人【答案】B【答案解析】根据条件三项中只有一项为真,假设Ⅱ项为真则Ⅲ项皆为真,不符合条件因此排除Ⅱ、Ⅲ项,I项为真,由此可知财务部10名员工都是广东人,故选B项。
5.最常用的差异量数是()。
A.全距B.标准差C.方差D.平均差【答案】B【答案解析】最常用的差异量数是标准差。
6.外文工具书的编排方法多采用()。
A.字顺法B.分类法C.时序法D.地域法【答案】A【答案解析】外文工具书的编排方法多采用字顺法。
7.下列属于事实论据的是()。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目录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1).. 2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全真模拟试题(1) (2)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2)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 (9)三、写作题(本大题共50分) (11)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全真模拟试题答案(1) (12)一、单项选择题 (12)二、材料分析题 (13)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1)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全真模拟试题(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义务教育在中国得到全面普及B.终身教育主要指成人教育C.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日益结合D.现代学制改革重在缩短义务教育年限2.张丽莉老师在2012年5月8日的一次交通事故中,为救学生而受重伤,致使双腿截肢。
张丽莉的行为体现了她()A.终身学习,爱国守法B.关爱学生,行为世范C.因材施教,为人师表D.作风正派,关心集体3.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转变,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B.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推广者C.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模仿者D.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者型的独立的教师4.()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
A.以人为本B.发展素质C.提高能力D.实现自我价值5.教师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社会条件是()A.社会精神文化B.社会经济关系C.社会上层建筑D.社会经济基础6.贯穿《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其中的核心和灵魂的是()A.爱与责任B.职责和要求C.权利和义务D.鼓励和赞美7.教师要想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就必须()A.爱岗敬业B.勇于创新C.严谨治学D.终身学习8.万老师脾气急躁,有一次打了小夏同学一巴掌,小夏的母亲第二天来学校找万老师。
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这个答案选出。
(本⼤题共29⼩题,每⼩题2分,共58分)黄老师向民间艺人学习地方戏曲,并将这些内容引入到音乐课教学中,这种做法体现了黄老师( )。
校本教研的意识课程开发的意识长善救失的意识示范领导的意识高中一年级入学开始,班主任王老师通过各种渠道,深入了解班级每个学生的情况,并据此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这种做法表明王老师关注( )。
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学生发展的互补性学生发展的平衡性学生发展的顺序性班主任孙老师经常对学生说:“知识改变命运,分数才是硬道理”,他自己出钱设立了“班主任基金”,用于奖励每学期末前三名的学生,孙老师的做法( )。
正确,物质奖励具有良好的激励作用不正确,考试成绩不能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正确,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的重要依据不正确,考试成绩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政治课上,老师误把“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表述成“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是联系的”,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
为了面子,将错就错坚持实事求是,马上纠正如果学生不问,不予纠正为了教学进度,课后再说某中学对违反校规的学生进行罚款,该校的做法( )。
合理,学校有自主管理学生的权利合法,这是塑造良好校风的有效手段不合法,侵犯了学生及其监护人的财产权不合法,罚款之前应得到主管部门的许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 )。
管理学生权教育教学权学术自由权民主管理权教师王某在课堂上使用方言而不是普通话教学,王某的教学行为( )。
合法,只要课堂教学效果好,用哪种语言教学无所谓合法,都是当地学生,用方言更易与学生交流不合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不合法,违反了教育应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规则某教育局为将一所初级中学打造成示范学校,将全县的所有优秀教师都调配给该校,该县教育局的做法( )。
正确,利于提高该校教学质量正确,有利于扩大教育的影响不正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不正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某初级中学开展“法制教育日”活动,要求学生的父母配合,有些父母说:“孩子送到学校,学校就应负责他的所有教育,我们平时工作忙,哪有时间管呢?”父母的做法( )。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目录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2).. 2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全真模拟试题(2) (2)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2)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 (9)三、写作题(本大题共50分) (12)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全真模拟试题答案(2) (13)一、单项选择题 (13)二、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 (14)三、写作题(写作思路) (15)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2)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全真模拟试题(2)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以及()A.素质教育B.创新教育C.终身教育D.劳动技术教育2.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A.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B.教师的专业化尝试是从建立专门的师范培训机构开始的C.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是在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上确定的D.对于非师范院校毕业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的公民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应当进行面试和试讲3.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B.精深的专业知识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4.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特定要求不包括()A.以谋生为主要目的B.必须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C.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D.要达到符合规定的学历5.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论证明了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中的()规律。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及解析4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及解析4一、单项选择题1.按测验的目的分类可分为诊断性测验、终结性测验和()。
A.形成性测验B.个别测验C.人格测验D.常模参照测验【答案】A【答案解析】按照测验的目的分类,可分为诊断性测验、形成性测验、终结性测验。
2.从“所有罪犯都不是有投票权的公民,,推出“所有罪犯都是没有投票权的公民”,是利用()得出的结论。
A.换质法B.换位法C.换质位法D.引导法【答案】A【答案解析】从“所有罪犯都不是有投票权的公民”推出“所有罪犯都是没有投票权的公民”,是利用换质法得出的结论。
3.根据1992年统计,社会服务和个人服务领域的就业比重在美国为22%,日本为22%,德国为28%,加拿大为31%,巴西为35%,而我国仅为5%,差距很大。
这一领域为国有企业解决富余劳动力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下面哪项最能反映上文的主要观点?()A.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较多的领域B.国有企业必须认真解决富余劳动力问题C.解决国营企业富余劳动力是深化改革的关键D.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为国有企业解决富余劳动力提供条件【答案】D【答案解析】题干所述的观点是我国社会服务和个人服务领域的就业比重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加快服务业领域的发展,有助于解决国有企业解决富余劳动力问题。
D项的表述反映了题干内容。
4.如果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则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
A.同一关系B.属种关系C.交叉关系D.矛盾关系【答案】A【答案解析】如果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则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同一关系。
5.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的区别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
早在1983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怎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某种新的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等。
2014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综合素质真题演练9-12答案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B【解析】根据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宜、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因此,要辩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能绝对化。
2.D【解析】现代教师应该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是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者,是学生学>---j过程的指导者,是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者。
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不是静止的,而是发展的;不是阶段的,而是连续的。
3.C【解析】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最突出的外在表现,也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
4.D【解析】为人师表要求广大教师应坚持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权之便谋取私利。
5.A【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关于“关爱学生”方面所规定的具体职业行为要求包括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6.B【解析】教师与学生的沟通的重要性。
7.A【解析】齐老师应听取学生意见,适度放慢教学速度,尽可能照顾到全体学生。
但教学速度不可过快或过慢。
8.D【解析】教师正确处理其与同事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包括尊重、理解和协作。
9.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10.A【解析】教师申诉的对象是学校、教育机构或者当地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企、事业单位及其他个人侵犯教师合法权益的不属于教师申诉的范围。
11.C【解析】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是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
12.D【解析】教师未经学生许可,拆看学生的信件,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13.C【解析】贝多芬被誉为“乐圣”,故答案为C项。
河南教育热点新闻:2014年河南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仿真题(2)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解析】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2.C【解析】l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决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3.D【解析】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4.A【解析】教师必须具备专门的资格,包括:教师要达到符合规定的学历;教师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教师要符合与其教师职业相称的其他有关规定(如身体状况、语言表达能力等),同时,教师必须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5.A【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论证明了这一规律。
6.C【解析】《中小学班主任作条例》中规定,班主任由学校从班级任课教师中选聘。
7.D【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明确指出“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刘老师用假名在培训机构上课违反了诚信原则,而且是一种变相的家教,是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8.C【解析】教师职业道德在全社会道德体系中处于核心和主干地位。
9.C【解析】本题考查教育行政诉讼的程序。
.10.C【解析】教育法律救济的目的在于补救相对人受损害的合法权益,为其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保护。
11.A【解析】l995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第一次以国家基本法律的形式明确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法律保障。
12.B【解析】教师资格考试科目、标准和考试大纲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审定。
13.C【解析】京剧四大名旦是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程砚秋。
周信芳是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麒派艺术创始人。
故答案为C项。
14.B【解析】张乐平是中国儿童连环画的开创者,作品有《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等。
1、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A、避免失败者B、力求成功者C、自我实现者D、追求荣誉者2、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是()A、直接兴趣B、间接兴趣C、中心兴趣D、广阔兴趣3、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能力B、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D、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4、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效应5、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叫做:()A、教学测量B、教学测验C、教学评估D、教学检查6、提出认知地图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B、苛勒C、布鲁纳D、托尔曼7、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8、浪漫的爱的组成是()A、亲近和激情B、亲近和承诺(友情的爱)C、激情和承诺D、亲近、激情和承诺(圆满的爱)9、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持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A、命题B、案例C、反例D、正例10、根据布登的教学年限划分,成熟阶段是()A、第一年B、第2-3年C、第3-4年D、第五年以后11、一个联结的使用,会增加这个联结的力量,是指()A、效果律B、应用律C、失用律D、准备律12、一个联结的使用,会增加这个联结的力量,是指()A、效果律B、应用律C、失用律D、准备律13、认知学习理论是谁提出的()A、布卢姆B、加涅C、澳苏贝尔D、奥斯本14、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A、需要B、动机C、兴趣D、理想15、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A、心理评估B、心理诊断C、心理辅导D、心理测验16、浪漫的爱的组成是()A、亲近和激情B、亲近和承诺(友情的爱)C、激情和承诺D、亲近、激情和承诺(圆满的爱)17、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C、正强化和负强化D、强化和惩罚18、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A、关系转换理论B、经验类化理论C、共同要素说D、形式训练说19、有研究者通过分析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历史、档案、日记、书信等来了解其心理特征,这种研究方法是()A、、个案法B、、实验法C、、调查法D、、观察法20、儿童对父母和权威表现出尊重与顺从,或者把成人的规则看成是不变的阶段称为()A、自我中心阶段B、他律阶段C、自律阶段D、公正阶段21、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欲望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22、有研究者通过分析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历史、档案、日记、书信等来了解其心理特征,这种研究方法是()A、、个案法B、、实验法C、、调查法D、、观察法23、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者是()A、桑代克B、斯金钠C、加涅D、金布尔24、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A、发散思维B、聚合思维C、形象思维D、抽象思维25、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A、差生行为B、问题行为C、逆反行为D、心理障碍行为26、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A、差生行为B、问题行为C、逆反行为D、心理障碍行为27、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A、差生行为B、问题行为C、逆反行为D、心理障碍行为28、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A、 1岁B、 3岁C、 5岁D、 7岁29、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A、观察力B、记忆力C、意志力D、思维力30、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A、艾森克B、卡特尔C、哈撒韦D、霍兰德31、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A、 2岁B、 4岁C、 6岁D、 8岁32、提出认知地图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B、苛勒C、布鲁纳D、托尔曼33、一旦抚育者离开,儿童就会表现出类似哭闹行为,称为()A、“同步性交往(儿童与抚育者之间交互发生影响的•行为)B、依恋(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抚养者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C、陌生人焦虑(遇见陌生人,婴儿就会哭闹或者畏缩于母亲身上的现象)D、分离焦虑34、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A、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35、根据学习材料的性质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把学习分成()A、言语信息学习、智力技能学习、认知策略学习B、接受性学习、发现式学习C、意义性学习、机械性学习D、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心智学习、习惯学习36、指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目标指向是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A、同化B、顺化C、平衡化D、自动化37、学生运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技能是()A、言语信息B、智力技能C、动作技能D、认知策略38、人工智能是属于()A、人和动物的学习B、人类的学习C、知识和技能的学习D、机器学习。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仿真题库附答案解析
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以及()
A.素质教育
B.创新教育
C.终身教育
D.劳动技术教育
2.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A.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B.教师的专业化尝试是从建立专门的师范培训机构开始的
C.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是在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上确定的D.对于非师范院校毕业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的公民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应当进行面试和试讲
3.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
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B.精深的专业知识
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4.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特定要求不包括()
A.以谋生为主要目的
B.必须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C.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D.要达到符合规定的学历
5.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论证明了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中的()规律。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6.以下对班主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所有任课教师都可以当
B.所有任课教师都必须当
C.学校根据聘任条件选聘的任课教师才可以当
D.学校选聘的专职人员可以当
7.刘老师家庭负担重,老人要看病,孩子要读书,于是用假名在培训机构上课,挣钱补贴生活。
这种行为()
A.可以,不影响正常教学即可
B.可以,刘老师可以在业余时间做任何事
C.可以,培训机构聘任刘老师做老师,不是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D.不可以,刘老师的这种行为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
8.教师职业道德在全社会道德体系中处于()和主干地位。
A.重要
B.首要
C.核心
D.主导
9.在教育行政诉讼中,对于当事人的起诉,人民法院经审查,应当在接到起诉状之日起()日内立案或裁定不予受理,当事人对不予受理的裁定不服,可以提起上诉。
A.3
B.5
C.7
D.10
10.教育法律救济的根本目的是()
A.避免损害
B.避免纠纷
C.补救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D.获得赔偿
11.1995年制定的()是我国第一次以国家基本法律盼形式明确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法律保障。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2.教师资格考试科目、标准和考试大纲由()审定。
A.国务院
B.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13.下列不属于四大名旦的是()
A.尚小云
B.荀慧生
C.周信芳
D.程砚秋
14.漫画连环画《三毛流浪记》的作者是著名漫画家()
A.华君武
B.张乐平
C.丁聪
D.丰子恺
15.近几年,在许多场合见义勇为被自我保护替代了。
事实上,人需要的不仅仅是自我保护的智慧,更需要的是勇气和血性。
很难想象,如果我们的民族在某一天再一次面临危亡的时候,我们的国人是不是要用“自我保护”的口号来心甘情愿地做“亡国奴”呢?这段话主要支持的论点是()
A.见义勇为让位于自我保护是现在社会的流行观点
B.不能借口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而忽视勇气和血性的培养
C.如果没了勇气和血性,一些中国人将有可能做“亡国奴”
D.自我保护意识应被取消,因为我们需要的是勇气和血性
16.发现行星运动定律的天文学家是()
A.哥白尼
B.伽利略
C.开普勒
D.张衡
17.广义相对论认为,空间一时间本质上是物质客体的广延性和持续性,它本身不是独立存在的。
这一思想由于其革命性和数学形式上的深奥,在一段时间里不为科学界所接受。
但由于得到越来越多的实验证实,今天广义相对论已被公认为研究大尺度时空的理论基础。
这些实验不包括()
A.水星近日点的进动
B.光谱引力红移
C.光线在引力场中偏转
D.大爆炸宇宙模型
18.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
这里的“紧箍咒”是指()A.《人权宣言》
B.《权利法案》
C.《拿破仑法典》
D.《独立宣言》
19.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A.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
B.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C.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对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0.下列成语出处依次排列正确的一项是()呆若木鸡道路以目积毁销骨钩心斗角请君入瓮
A.《聊斋志异》《左传》《战国策》《阿房宫赋》《史记》
B.《庄子》《国语》《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
C.《聊斋志异》《左传》《史记》《战国策》《史记》
D.《庄子》《国语》《史记》《阿房宫赋》《资治通鉴》
21.下面几组词语中全部属于多音节语素的是()
A.海奥林匹克巴黎
B.珠穆朗玛法兰克福淅淅沥沥
C.纽约马克思主义孔子
D.风白兰地苏轼
22.中国戏曲史上成就最突出的剧作家是()
A.关汉卿
B.王实甫
C.白朴
D.马致远
23.教师在讲授《水浒传》分析林冲格时,不宜选取下列哪一情节()
A.火烧草料场
B.血溅鸳鸯楼
C.误闯白虎堂
D.风雪山神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