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痢疾的治疗
- 格式:doc
- 大小:12.01 KB
- 文档页数:1
羔羊痢疾的诊断与防治羔羊痢疾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由细菌引起,临床症状以腹泻、发热、腹部绞痛等为主要表现。
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和控制痢疾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羔羊痢疾的诊断要点和防治措施,为大家提供相关知识和指导。
一、羔羊痢疾的诊断1. 临床表现羔羊痢疾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发热、里急后重等症状。
腹泻多为水样或黏液便,常伴有脓血便。
腹痛多为绞痛,常以脐周徐渐加剧,伴随排便或排气时疼痛加剧。
发热多在腹泻发生后出现,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
其他还可伴有贫血、厌食、恶心、呕吐、肛门搔痒等症状。
2. 实验室检查在疑似羔羊痢疾感染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实验室检查以明确病原体。
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痢疾杆菌培养和鉴定、痢疾杆菌毒素检测、粪便常规和寄生虫检查等。
这些检查方法能够帮助医生明确病原体,从而进行针对性治疗。
3. 影像学检查羔羊痢疾的患者可行腹部X线片和腹部CT检查,帮助判断肠道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这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有重要意义。
4. 临床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医生能够明确诊断羔羊痢疾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在诊断时需要注意与其他引起腹泻的疾病进行鉴别,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肠道沙门菌感染等。
1. 抗生素治疗羔羊痢疾的治疗首选抗生素,包括头孢噻肟、氟康唑等。
根据病原体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通常需持续使用7-10天。
对于重症痢疾患者可考虑联合应用两种以上抗生素。
2. 对症治疗在抗生素治疗的还需要进行对症治疗。
包括补液、营养支持、止泻、解热、止痛等,以减轻患者症状和改善身体状况。
3. 隔离治疗对于羔羊痢疾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患者应在医院隔离病房接受治疗,家庭成员也应加强个人防护,保持清洁卫生,避免与患者接触。
4. 注意休息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休息,减少体力活动,有助于恢复身体健康。
5. 饮食调理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遵医嘱进行饮食调理,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持饮食卫生。
羔羊痢疾的症状及治疗方法,用什么药治疗
最好
羔羊痢疾俗称红肠子病,为新生羔羊的一种毒血症,特征为持续性下痢和小肠发生溃疡,死亡率很高。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羔羊痢疾的症状与治疗方法及其症状表现。
一、羔羊痢疾的流行特点
(1)B型魏氏梭菌主要是通过吸吮被羊粪或饲养员手指污染的乳汁进入消化道,或者通过脐带及伤口感染。
(2)主要危害7日龄以内的羔羊,以2-3日龄的发病最多。
(3)气温的急剧变化和潮湿的环境最易促使本病发生。
二、羔羊痢疾的治疗方法
(1)早期于病羔股内侧注射10-20毫升抗羔羊痢疾高免血清。
(2)每隔4小时肌注青霉素10万-20万国际单位,或头孢唑啉钠,同时灌服磺胺脒0.5-1克、鞣酸蛋白0.2克、次硝酸铋0.2克、碳酸氢钠0.2克,3-4次/天,连服2-3天。
(3)心脏衰弱者,可皮下注射10%安钠咖l-2毫升。
三、羔羊痢疾的剖检
(1)尸体严重脱水,后躯污染粪便。
(2)胃内有凝乳块。
小肠黏膜溃疡及坏死区的周围可环绕一红色带。
急性者,肠内容物混有血液。
(3)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充血、出血。
(4)心包积液,心内膜有出血点。
四、羔羊痢疾的防治原则
加强孕羊饲养管理,注意抓膘保暖;调整配种季节,避开隆冬产羔;加强羔羊护理,谨防饥饱不均;搞好产房卫生,定期预防接种;病后母子都隔离,严格消毒防扩散。
五、羔羊痢疾的预防接种
孕羊注射两次厌气四联氢氧化铝菌苗,中间间隔1个月,最后一次应在产前2周进行;羔羊出生后4小时内皮下注射魏氏梭菌b型高免血清5毫升,具有一定效果。
黑山羊-常见疾病的防治1、羔羊痢疾。
症状:无精神、不吃奶、拉灰白、淡黄或绿色特臭稀粪或粪粘肛门,后期粪带血,肛门失禁,最后脱水衰竭而死。
治疗:用灭痢精,按说明书内服,每日2—3次或用土霉素片加糖水内服,每日2—3次。
2、传染性角(结)膜炎。
症状:眼畏光、闭目、流泪、结膜充血,角膜呈灰白色,有的眼睑外翻、失明,不能进食而饿死。
治疗:用硫酸黄连素眼药水滴眼,每日3次,2—3天可愈;用威灵仙、鹅不食、田基王等量,70%酒精浸七天,以药水喷眼,每日2次,1—3天可愈。
采新鲜的桃枝或柳枝剥皮插入顺气孔,疗效也很好。
3、传染性烂口疮。
症状:口角、鼻镜发炎、破裂、流血、灰色痂皮,进食困难。
治疗:刮掉痂皮,后用巴蕉皮烧灰与桐油调擦患处,每日2次。
或用锅底灰、生盐等量混合撒患处,每日一次。
或用兽用碘涂擦患处,每日2—3次,2—3天可痊愈。
4、疥螨病。
症状:患处皮肤奇痒、毛脱落、皮裂,后成痂皮变厚。
治疗:(1)用温水洗患处,将锅底灰、生盐、硫磺研粉、废机油各150克,调匀涂患处,每日一次;(2)用0.5%敌百虫液擦洗患部,(3)雄黄10克、白矾20克,研粉与松榴油200毫升调匀涂患处。
(4)用阿福丁进行皮下注射,可同时驱除羊体内外寄生虫。
5、肝片吸虫病。
症状:羊瘦弱、便秘拉泻交替发生、皮毛粗乱或脱毛,胸、腹水肿,眼结膜苍白。
治疗:用丙硫苯咪唑15—20毫克/公斤体重灌服。
或皮下注射阿福丁。
6、山羊传染性胸膜性肺炎。
是山羊丝状支原体引起的传染病,俗称山羊烂肺病。
只发生于山羊。
特征为高热、肝肺变。
(1)诊断要点最急性型:体温升高,有肺炎症状,呼吸急促、咳嗽、鼻液带血,胸水增加,呼吸困难,可视粘膜充血、发绀,倒地而死,病程5-6天。
急性型:精神沉郁、发抖、呼吸及心跳加快有杂音、咳嗽、鼻液粘浓性并呈铁锈色,后期呼吸极为困难,孕羊大批流产,腹胀和腹泻,衰竭而死,病程15-30天。
慢性型:咳嗽、鼻漏、腹泻、消瘦。
(2)预防和治疗每年定期用山羊传染性胸膜性肺炎氢氧化铝菌苗或弱毒鸡胚苗进行预防注射。
羔羊痢疾的治疗
出生后7天以内的羔羊易发痢疾,且死亡率较高,故该病对羊群繁殖威胁很大。
1 症状:羔羊感染痢疾,首先表现奶欲减退,精神萎靡,常卧地不起;粪便起初是黄色稀汤,后来为血样紫黑色稀粪。
也有的羔羊发病很快,未见明显症状,即突然死亡。
2 防治措施:①产羔前对产房做彻底消毒,可选用1%~2%的热烧碱水或20%~30%石灰水喷洒羊舍地面、墙壁及产房一切用具;②刚分娩的羔羊留在家里饲养,可口服青霉素片,每天1~2片,连服4~5天;③灌服土霉素,每次0.3克,连用3天;④对母羊注射羔羊痢疾菌苗2次,一次在分娩前25天左右,皮下注射2毫升,隔10天再注射3毫升。
3 治疗:①土霉素、胃蛋白酶各0.8克,分为4包,每6小时加水灌服一次;②盐酸土霉素200毫克,每6小时肌肉注射一次,连用2~3天;③土霉素、胃蛋白酶各0.8克,次硝酸铋、鞣酸蛋白各0.6克,分为4包,每6小时加水灌服1次,连服2~3天;④磺胺胍、胃蛋白酶、乳酶生各0.6克,分成4包,每6小时加水灌服一次,连用2~3天;⑤磺胺脒、乳酸钙、次硝酸铋、鞣酸蛋白各1份,充分混合,日灌服2次,每次1~1.5克,连服数日;⑥严重失水或昏迷的羔羊除用上述药方外,可静脉注入5%葡萄糖生理盐水20~40毫升,皮下注入阿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