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54.43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大类:制造大类,专业类:自动化类,专业代码:080201)

(适用班级:09级普通专科)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牢固掌握本专业生产技术

能力,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毕业后能够直接

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图与设计、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接受本专业相关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

能力;

(2)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

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机械CAD、电工电子技术、数控技术、电机电力拖动与控制技术、控制工程、、单片机和可编程控制器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本专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较熟练应用计算机制图的应

用能力;

(4)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设计、安装调试、维修维护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

作能力。

(5)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机械设计、自动化、计算机应用。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电工电子技术、电机电力拖

动与控制技术、控制工程、数控技术、机械CAD、单片机和可编程控制器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电子工艺实习、金工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主要专业实验:机械设计、可编程控制、电工实验、机电专业课程实验(各种机电一体化的控

制机构、控制器)等。

五、修业年限:

三年

六、课程体系的构成以及学时、学分分配

本专业额定课内总学分为161学分。必修课(含实验)119学分,选修课15学分,实践性教学环

节27学分;额定必修学时数为2261学时。

本专业必修理论课教学计划授课35门,2261学时,119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程16门,59学

1

各学期额定学分分配表 七、各教学环节安排及时间分配 分,1176 学时;专业基础课程 11 门,37 学分,687 学时;专业课程 8 门,23 学分,398 学时。

安排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 26 周,计 27 学分(含思政课实践 3 学分,课程设计 10 周、电子工艺实 习 1 周、生产实习 1 周、毕业实习 2 周、毕业设计 10 周等)。

1、课

堂讲授、习题课、课堂讨论、实验课等环节的课时分配,应根据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安排,

在上述各环节的实施过程中,都要注意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EDA 双语教学,在使学生学习到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专业英语的运用能力。

2、实验课教学要加强仪器使用和测试技能的基本训练,加强设计性和综合性方面的实验,以提 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3、上机:在保证计划内上机 200 学时(包括课内外上机)的前提下,充分给学生提供计划外上机 的条件,保证学生计划外上机不少于 200 学时。

4、本专业学生在 3 年学习中,共进行 24 周的实践环节训练。 (1)实习:

①:金工实习:1 周,安排在第 3 学期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授课和客车功能设计学习完成以后进 行,通过必要的课堂教学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金属的加工工艺,掌握车、铣、刨、磨床等机床 的功能和使用,学会使用有关机械电子产品的技术资料和技术文件。

②电子工艺实习:1 周,安排在第 3 学期初电子技术课程及其课程设计以后进行,通过必要的课 堂教学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焊接的基本技能,了解印刷电路板制作工艺、典型电子产品的设计、 制作过程,学会使用有关电子产品的技术资料和技术文件。

③生产实习:1 周,安排在第 4 学期初进行,该实习应安排在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比较先进,机 电仪器设备种类比较多样的校外单位进行。本次实习主要是使学生了解机电设备的生产、使用、维 修过程,熟悉各种电气设备的结构、作用原理和技术管理,并熟悉电气工程方面的有关规程等,通 过实习巩固以前所学习的知识,并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条件许可,某些内容也可 在现场进行教学。

④毕业实习:2 周,安排在第 6 学期。应结合毕业设计题目进行,具体实习时间可安排在设计之 前,也可安排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做到有的放矢。

所有的实习必须按实习大纲进行,并评定成绩。

2

(2)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巩固和加强所学理论知识,使学生获得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应根据课程特点,选择具有综合性、先进性的题目。

①机械设计,12周,安排在第3学期机械制图和机械设计课程结束后进行。

②电子技术课程设计,2周,安排在第3学期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课程结束后进行。

③单片机接口技术应用设计,2周,安排在第4学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结束后进行。

④电气与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2周,安排在第5学期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技术课结束后进行。

⑤机械制图与设计课程设计,2周,安排在第4学期末进行。

⑥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2周,安排在第5学期末进行。

(3)毕业设计:10周,安排在第6学期进行。设计内容可以是结合生产实际、科研项目、实验室建设的题目。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注意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提高阅读外文资料的能力,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受到一次较全面的工程师的训练。设计结束后,均要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5、考核:学生所修课程均要进行考核,重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方法可采用多种形式,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记分;考查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级记分。实践性教学环节以考查为主。考核成绩均记入学生成绩登记表。

八、培养方案一览表

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