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听力自主学习
- 格式:pdf
- 大小:94.22 KB
- 文档页数:2
2020年14期总第506期ENGLISH ON CAMPUS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视听说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文/蔡梦艳 饶颖芝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步入了一个新阶段,即网络环境和自主学习方式的结合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尤其是视听说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视听说自主学习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师生都普遍认识到了计算机和多媒体的重要性,技术操作更加熟练了;也认识到了海量网络资源对英语自主学习的巨大作用,尤其是在视听说自主学习方面,搜索资源的能力也大大地提高。
学习观念上,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重考试,轻能力”“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资源利用方面,借助网络环境,学生改变了过去只依靠书本知识进行学习的单一方法,学会了更加充分地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如利用网上的英语视频﹑音频﹑图像和文本综合的进行学习,极大地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听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增强了;评价体系上,教师构建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主性得到加强。
总体来看,形势好转。
然而,如何培养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视听说自主学习能力仍然是一个重要问题,意义重大。
一、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视听说自主学习策略培养的重要性视听说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网络环境下视听说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外部因素指教师、教学设施等“对外语自主学习可能产生影响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内部因素由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构成,是影响外语自主学习实现程度、与学习者自身有关的直接因素。
无论是外部因素还是内部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紧密相关。
当前,面对海量、音像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实用性强、个性化强、交互性强、灵活性高和信息量大的网络学习资源,学生如果不了解视听说自主学习的策略,缺乏协作和自主学习意识,主动性不高,往往会不知所措,无法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
浅谈网络教育下大学生英语听说自主性的意义摘要随着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大学生英语网络教学改革的开展与深入。
网络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目前各高等院校积极采用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模式,鼓励英语学习者朝个性化,自主式的方向发展。
自主性学习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教学背景下,学生的听说能力与自主性学习能力更加密切。
本文旨在对大学生英语网络教学中学生的听说自主性学习现状及影响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为提高学生大学英语听说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提供新的观点和途径。
关键词:网络教学;大学英语;听说自主性学习前言几十年来,自主性学习成为很多国家教学关注的主体。
对其应用方法的追求更加迫切。
自主学习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从70年起人们对外语教学研究的理念从如何教转变为如何学。
因此进行大量的研究。
随着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和应用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如何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已成为一个显注的主题。
1981年,Holec给欧洲理事会所作的报告是一份关键性、早期的有关自主学习的文献。
因此,自主学习课程在全世界传播。
随着此概念的进一步发展,现在更加鼓励人们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当中,这暗示着学习者应该发展独立学习的能力。
同时和以前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相比更加对其教学内容、方法控制自如。
此概念,在最近几年被国内外语教学研究机构引进。
2004年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纲要开始新一轮的教学改革。
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放在首位。
强调教学模式改革。
许多院校以网络为基础的大学英语教学和教学环境已成立。
目前的已修大纲要求英语教学摆脱时间、空间、地理位置的限制,引导学生个性化和自主化学习。
显然,自主学习已成改革主流,应用于中国新英语教学实践中。
大学英语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希望学生在未来的工作、社会活动及其他主要交流方面达到听说的有效交流,同时希望学生促进自己的独立学习能力,提高文化质量以满足中国国际交流的需求,目前,改革运动冲击着教育领域,教育者和实践者在课堂正探讨、尝试新型的方法。
英语听力问题分析与网络环境下自主改进措施探析[摘要]对于如何提高理工科学生的听力水平,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教学双方的难题。
从外部原因来看,中学阶段的应试教学策略对听力能力的培养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
从内部原因来看,英语听力是一项要求高、难度大、技巧性强的技能。
笔者认为在目前条件下,利用互联网可以成为提高听力能力的有效手段。
但前提是应该遵循一定步骤,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的训练。
[关键词]听力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改进措施[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193-01理工科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
教学活动致力于学生能基本听懂英语国家人士的谈话以及国内英语广播或电视节目,能掌握中心大意,同时抓住相关细节。
对于如何提高理工科学生的听力水平,一直是长期以来困扰教学双方的难题。
一、影响听力能力培养的外部因素中学阶段的教学策略对良好听力能力的培养没有起到促进的作用。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在中学阶段只重视词汇和语法和阅读,而不会进行系统的听力训练。
这种厚此薄彼的现象客观存在于中学的教学阶段,导致理工科学生听的能力普遍低于阅读能力。
另外,英语听力教学往往呈现出见效慢的特点,不少学习者容易产生气馁的情绪。
二、影响听力能力培养的内部因素从内部原因来看,英语听力不仅指人的听觉能力,同时还包含着能达到理解程度的诸种英语能力,是记忆力、概括力、预测力、语言转换力的综合体。
根据笔者的调查,在某些语音上的辨识方面理工科学生的听觉不足表现存在共性,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早期听力训练的必要性。
笔者采取了dictation的考核模式,进行针对性的验证。
结果显示学生在某些语音的辨别方面表现出了一致性。
比如:例1:there are great sites here to go site seeing anywhere.在上面的例子当中,大多数的被调查对象不能将标有下划线的单词补全,笔者认为调查对象对/s/这个音的辨识存在问题,这主要与地区性的方言存在一定关系。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评价体系研究与传统的单一课堂教学相比,网路环境下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新模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力的环境,但也由此带来了一些问题。
在信息来源空间空前增大的条件下,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而构建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体的多雏评价体系,对于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十分现实的积极意义。
[标签]网络环境自主学习能力形成性评价在强调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新形势下,原有的只重视反映学习结果的终结评估,已难以应对网络教学过程中学习要素客观而科学的评价需要。
构建一个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体的多维评价体系,对于科学评价和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及特征自主学习是学习的一种新境界。
对其定义,文献中有不同的描述。
Holec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其中包括确立学习目标(自定学习计划),把握学习过程(自我监控)、进行自我评价(对学习绩效能做出评价)(Holec,1985)。
Huttunen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负责的意愿和能力(Huttunen,1986);Lit-tle将自主学习看作是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和过程的心理反应,自主学习中的态度和能力是核心,是决定自主学习的关键因素(Little,1999)。
Dickin-son从自主学习者的基本特点方面去定义:能够理解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能够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能够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能够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能够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Dickinson,1993)。
概括地说,自主学习就是想学、能学、会学、善学、坚持学。
二、形成性评价概念及其理论依据形成性评价也称为过程评价、真实性评价,是在教育活动进行中,即学生知识与态度“形成”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进行的监控与评价,藉此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反馈,使得收集到的信息能够用于调整教学时间与内容、满足学生需求、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数字化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持续发展和普及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
在大学教育领域,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资源和更灵活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大学英语作为重要的学科之一,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网络环境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日益普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参与英语角讨论、查阅专业词典和学术论文等,使得学习更加便捷高效。
因此,研究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在网络环境下的培养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针对这一背景,本文旨在探讨网络环境对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分析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探讨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策略,通过案例分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指标,全面剖析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通过对研究背景的探讨,可以更好地把握本研究的研究方向和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及策略,通过分析网络环境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提出有效的提升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和措施。
通过深入研究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教育者和学生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建议,进一步促进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提升,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还旨在探讨网络环境对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机制,深入挖掘网络资源在提升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潜力,为构建更加灵活与有效的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提供理论支持。
1.3 研究意义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当前网络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各种学习资源,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提高其英语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成为更加独立和自主的学习者。
浅谈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策略摘要: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的迅速普及应用,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策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
在多媒体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在英语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策略是势在必行的,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多媒体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策略英语听力自主学习是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改革的结果,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为了提高英语学习的有效性,我们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进行英语听力自主学习。
本文就谈一下在网络环境下的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策略如何展开。
一、自主学习的意义如果学生在学习之前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出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是自主的。
在多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应以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包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独立思考研究能力和为学生提供未来学习所需的技巧和能力。
二、网络环境下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策略1、运用适当的方法,培养学生在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听力的自主学习意识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应从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入手,多层面地培养他们的自主性。
首先,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让他们在情感方面先自主起来。
其二,学生刚开始运用多媒体网络,对多媒体上关于商务英语听力方面的知识并不很了解,因此我们要向学生讲解如何使用多媒体进行听力自主学习,并告诉他们相关的网站,以及每个网站的特点。
这样学生在自主学习是就不会茫然。
其三,积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鼓励和督促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管理自己的听力学习活动,尝试自我调控学习的方法和进程。
2、开发多媒体英语听力资源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是天生的,它的培养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外部学习环境的促进。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听说自主性的培养——一项关于反思性学习日志的实证研究唐美玲(广东商学院公共英语教学部)摘要:当前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学生能否从过去的依赖性学习顺利转变到自主性学习。
本文通过鼓励学生写反思性日志记录学习过程以促使他们的学习从依赖走向独立。
结果表明。
写反思性日志对促进自主性学习有一定的成效.一个学期后学生学习的计划性、监控性和自我评估性有明显提高,但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老师的干预和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网络学习环境:反思性学习日志;自主学习一、问题的提出教育部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也大力提倡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
在新《要求》的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正在全国高校如火如荼地展开.大力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和探索新方法。
在我国许多高校中.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由传统的课堂教学改革为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为载体的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新模式。
在传统的听说课堂教学环境里.老师制定计划、决定进度、听什么怎么听等等.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极度地依赖老师的指导。
而在听说网络学习环境下。
学生通过计算机自主学习.学生决定学什么怎么学。
然而.Sheer i n认为设施齐全的自主学习中心并不是促进自主学习的充分或必要条件:在中心学习不一定导致自主学习。
听说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学生能否从过去的依赖性学习顺利转变到自主性学习。
但研究表明目前国内非英语专业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普遍较低.亟待解决(王锦;徐锦芬)。
严灿勋等指出对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不能盲目乐观.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监督和管理。
林健强等强调要谨慎把握自主学习的度。
开展学习者培训。
因此本研究试图鼓励学生写反思性日志。
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干预和指导;另一方面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他们的学习从依赖走向独立、自主,充分利用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果。
价值工程1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不容忽视听的能力。
听力理解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者整体语言能力。
系统地培养听力理解能力对提高学习者综合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具备良好的听力技能可以树立学生语言交际的信心。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一直以来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以及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听力学习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随着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的逐步推行,听力考试的比重加大,越来越多的学校意识到增加听力课时、加强听力教学的重要性。
目前在我国的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了英语听力课程网络教学,建立了基于网络的学生自主学习中心。
英语网络自主学习,是遵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相关要求,建立的网络自主学习和英语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模式。
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习者的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学习基础以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也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单独反复地进行语言训练,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英语应用能力。
但是虽然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已在许多高校普遍应用,对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而言,面对内容丰富的网上听力学习资源往往不知如何取舍,心理上还是想更多地依赖老师的讲授和指导。
一到自主学习的环节就面临紧张的心理压力,无法充分受益于先进的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
2网络环境下的听力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2.1网络资源丰富导致学习任务不明确,抑制了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除了教材上的大量练习,还有种类繁多的视频影音资源,该选择哪些材料才适合自己,资料的难度如何把握,以及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时间,等等诸如此类问题导致学生对听力学习任务不明确,学生一遇到相对专业的题材,就会被大量的生词吓倒,而丧失听懂的信心,相反,如果遇到内容简单的听力材料,又会觉得缺乏挑战性而失去听的兴趣。
另外听力材料语速的快慢,听力学习进度的掌控都是学生短时间内无法自知的。
这些问题若无法及时解决就会抑制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2.2协作学习有待加强目前普遍应用的大学英语教材都是按照话题中心(Topic-centered )模式编排,每一个单元围绕一个话题展开,相应地网络学习平台也是如此。
这就要求学生在网上自主学习时围绕一定的学习主题,在特定的网络环境中,通过互动进行的建构性的活动,而互动除了人机互动以外还需要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以及与教师的互动。
因此,网络课程中的学习环境应包括自主学习环境与协作学习环境两部分。
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 )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
小组成员的协同工作是实现班级学习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
小组协作活动中的个体(学生)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中的其它成员共享,甚至可以同其它组或全班同学共享。
协作学习是网络教学模式自主性之外的又一大特征,网络学习环境就像是一个虚拟的课堂,在这个课堂上除了要发挥学习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同样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作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
而目前许多高校的听力自主学习只体现了自主性,缺乏协作学习的氛围。
2.3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障碍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教授的《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发表后,非智力因素引起了我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界的重视。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意志力,道德修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及自信、自立、自强的良好心理素质等。
听力理解过程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因此学生在进行听力训练时,许多非智力因素也可能会影响听力理解的效果。
目前我国许多省份高考不考听力,很多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完全没有进行有效的听力训练,学生没有接触过这种全新的英语学习模式,在适应这种模式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甚至产生恐惧和抵触心理。
一旦产生这种非智力因素障碍,就更难听懂材料内容,逐渐丧失学习动机。
另外,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学校生源差异加大,有些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非常容易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紧张的心理压力,而影响听力的效果,最终对听力活动失去兴趣。
如果学生能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注意力去听,那么其听音效果自然就好;反之,如果学生自身根本不感兴趣,心理抵触和厌倦情绪自然就会产生听力障碍,从而导致听的效果不理想。
3提高网络听力自主学习效率的应对策略3.1教师的指导与监控必不可少教师除了课堂讲授具体内容之外,在网络学习中应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快速自主地明确学习任务,尽快的熟悉整个听力的学习过称,能够自如取舍,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听力材料,合理安排听力的学习时间。
另外,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尤其是对于习惯了在老师的监控下学习的学生,在网络学习环境中,需要教师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通过不同方式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以确保自主能力差的学生就不会放任自流。
3.2在网络自主学习中强调协作学习的重要性协作学习可使学生在有效的交际实践中建立起自信和责任感,学习真实的交流模式,从而学会用目的语进行有意义的交流。
有效地利用网络的特点,与老师、同学以及各类英语学习者交流,采取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促进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
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和策略之一,被誉为“近十年来最需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和当今社会最有效、最进步的学习方式。
3.3充分利用网络,进一步优化学生非智力因素学习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同样重要,现代教育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不仅仅是智力发展。
丰富的网络资源以前所未有的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学习环境。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利用网络进行开放的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借用网络平台,充分发掘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此弥补学生智力发展中的弱点、激发他们英语学习积极性、创造性。
教师要学会期待,学———————————————————————作者简介:张季萌(1974-),女,河南邓州人,英语语言文学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及英美文学。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研究Research on College English Self-study for Listening Competence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张季萌Zhang Jimeng(云南财经大学外语教学部,昆明650221)(Faculty of Applied Foreign Language Studies ,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Kunming 650221,China )摘要:通过对大学英语听力学习现状的分析,指出网络环境下听力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提高网络听力自主学习效率的应对策略。
Abstract:Though the analysis on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self -study for listening competence,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still manyproblems existed under the modern network environment.Strategies are raised to reinforce the effectiveness of students ’online learning for listening competence.关键词:网络环境;大学英语听力;自主学习Key words:network environment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competence ;self-study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162-02·162·Value Engineering 会欣赏学生潜在的价值。
有意识有步骤地改变学生听力自主学习的环境,采用丰富课堂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消除学生因紧张焦虑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障碍。
4总结网络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手段,在教育中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各种制约因素还存在:网络硬件建设技术发展还不完全成熟,各地区很大差异,师资水平,以及学生层次不尽相同,但网络能够给我们带来极大便利,如果能结合地区实际,根据学生主体的实际情况来操作,就会事半功倍。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听力课堂教学远不能满足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听力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提高听力技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既要重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又不能忽视教师指导与监控,两者有效结合,才能实现网络听力教学的预定目标。
参考文献:[1]李建华,李鲁平,钟玲.大学英语网络教学改革探索[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38(1):61.[2]章国英,张力.基于网络教学资源的自助式学习过程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5,6.[3]陈坚林.《现代外语教学研究———理论与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4]陈素红.大学英语四级机考引发的思考[J].社科纵横,2010(2):292-293.0引言举例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巧妙、新颖、具有典型性和富有趣味性的举例,不仅能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生动、有助于学生客观、全面的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能更好的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实践的兴趣和积极性。
尤其是疑难知识点的讲解如不适当运用举例或举例运用不恰当,不仅不能帮助学生理解,而且还有可能把学生引向片面,甚至误区。
因此,恰当的运用举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
要想应用好启发式教学中的举例手段,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要兼顾普遍性,避免片面误导中职农林版《化学》教材,在叙述元素原子质子数Z 、中子数N 和质量数A 三者之间关系时,仅举硫元素原子一例,硫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16。
这一举例可以代表24He 、612C 、714N 、816O 、1224Mg 、1428Si 、2040Ca 等少数元素原子的情况,大多数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和中子数不相等,若增加举例,如:①1123Na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12;②1939K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为19,中子数为20。
将有效的消除学生误认为:“所有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和中子数均相等”的错误认识。
中学教材在讲述同位素这部分内容时,所举的例子都是有三种同位素的:612C 、613C 、614C 11H 、12H 、13H 816O 、817O 、818O这样的举例容易误导学生认为每种元素的同位素都是三种,中职基础版和农林版在阐述同位素和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之间的关系时均补充举例了氯元素有1735Cl 和1737Cl 两种同位素,有所改进,但还不够,以致造成:一说起同位素,除了C 、H 、O 、Cl 之外其他元素的同位素就无从谈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