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上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三框三思而后行
- 格式:ppt
- 大小:16.98 MB
- 文档页数:13
苏教版八上《三思而后行》word教案——曹永江一、教学目标1、学会判定行为的正误,树立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的、道德的责任意识,养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良好品质。
2、能够预见自己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努力幸免不良行为带来的消极后果,培养学生的行为判定能力和行为操纵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行为前要预见与选择2、难点:行为中要自律与自控三、教学手段:多媒体情形创设讨论案例分析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某种后果一定是由某些行为引起的,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
每个人都有行动的自由,然而自由必须以不损害他人的、集体的和社会的权益和自由为前提。
作为公民,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应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的、道德的责任。
师: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做事前总是缺少认真地摸索或全然没有摸索。
请同学观看视频“酒驾开摩托车回头看美女,撞车了。
”。
看完这段视频我们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感悟] 1、如此的事故是什么缘故导致的呢?(学生回答)熟不知,一旦发生事故,轻则如上述所描述,重则若行人与机动车发生车祸,皮碰铁的结果自然付出流血与生命的代价啊!2、我们如何才能幸免如此的事故发生呢?(学生讨论回答)安全驾驶;增强责任意识;遵守交通规则等等(师):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在做任何情况之前只要能多问问自己“可不能够”“如此做好不行”“如此做会可不能对他人造成损害”,多摸索一下,那么专门多不必要的问题都可不能产生。
因此我们在做任何一件情况前,应三思而后行,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即“三思而后行”。
(二)自主学习,完成导学稿1、什么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一个自我、自我、自我、自我与的过程。
2、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行动前:;(如何推测?)行动中:;行动后:。
(三)小组合作,尝试解决问题情境一行为前孙鹏、王明和张华差不多上同班同学。
张华平常贪玩、爱逃学,一日因肚子饿,手头又没有钱,放学后就挡住孙鹏强行要钱,孙鹏不给,张华将其痛打一顿抢得5元钱扬长而去。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三思而后行事例篇一:三思而行再思则矣三思而行再思则矣论语里有一个故事,季子文三思而后行。
子闻之曰:“再,思可矣。
”孔子却对自己的学生说过一句话:“三思而行,再思则矣。
”学生问:“一件事情是去想三遍然后再去做嘛?”孔子说: “不是的,一件事情想两遍去做就可以,想得太多反而会使思维限定在一个地方,从而看不见更大的方向。
”这是古代圣人的智慧,两句古话都告诉了我们,做事情不能有从众心理,必须要深思熟虑。
不然,可能会酿成大错。
拉伯雷《巨人传》中的故事:巴奴越受羊贩邓特诺诟辱,乃购其一羊驱之入海,群羊见之均起而效尤,纷纷投海,卒至羊贩邓特诺于抢救时亦溺死海中.今以巴奴越绵羊喻盲从之众.这就是著名的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告诉了我们,从众心理是不可取的,在市场中的普通大众,往往容易丧失基本判断力.人们喜欢凑热闹、人云亦云。
这样只会使自己的思维定性,从而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然而,在古代,不思考酿成大错的也不在少数。
例如三国时期的失街亭.叙蜀国参军马谡因刚愎自用而使军事要塞街亭失陷的故事。
兴六年,属参军马谡先锋.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大败于街亭.众尽星散,惟平所领干人鸣鼓自持,魏将张郃疑其伏兵,不往逼也。
就是因为马谡刚愎自用,既不听取别人的意见,自己也不去思考其中的隐忧,从而造成了街亭失守,自己被斩。
这些鲜明的例子就在我们眼前呈现,做事情要三思而行。
这不是空穴来风,是经过历史的长河力证过的。
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名叫沈括.他小时侯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他想: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三思而后行教学课题第七课行为与后果第三框三思而后行教学目标1.认识对自己的行为分组的内涵;2.学会在生活中凡事三思而后行。
教学重点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教学难点怎样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教学方法讨论法、例证法、归纳法、小品表演教学流程复备栏一、自主学习预习检测(每格1分,共10分)1.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过程。
2.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应及时地反省自己的行为及后果。
如果取得_______的后果,要____________;如果出现___________的甚至是___________的后果,要勇于___________及时消除影响,减轻损失,为今后的行为选择奠定基础。
3.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必须在行动前;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重视行为过程中的;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集中体现在对行为后果的。
二、探究交流:(情景考验) 当我们走在一个人行道口,此时亮起了红灯,可是马路上我们并没有看到有车辆在行驶。
(图片) 想一想:此时我们该怎么做?一般学生有两种态度:认为可以过,反正又没有车,不会有危险,赶时间要紧;认为不能过去,遵守交通规则,这是人们应尽的义务。
有时车速是很快的,到时车来了,躲都来不及;人们应该养成自律意识。
一次的侥幸会带来日后的思想麻痹。
也有不少人持有这样的观点,汽车不敢撞人。
所以就放心大胆地走,不讲规则。
这样想对吗?(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小结:“一旦发生事故,轻则如上所述,重则若行人与机动车发生车祸,皮碰铁的结果自然是付出流血与生命的代价啊!”因此我们在做任何一件事情前,应学会三思而后行,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三思而后行”的古训出于《论语》,这句话的意思非常明确,就是教我们要养成作事前多思考的好习惯。
■阅读感悟:默读教材P84 案例后,分组讨论交流。
1、杨某的事情给我们最大的教训是什么?◆2、我们对身处逆境的杨某的建议是什么?◆“三思而后行”不是胆小怕事、瞻前顾后,而是成熟、负责的表现。
初二政治教案第七课第三框三思而后行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理解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懂得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理馔行为不同产生的后果不同的道理。
2.能够预见自己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努力避免不良行为带来的消极后果,培养学生的行为判断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举一些具体的事例,让学生从事例中体会到为什么要三思而后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的每个人都会产生一定的行为,体验到任何行为都一定会带来相应的后果。
2.学会判断行为的正误,树立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的、道德的责任意识,养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良好品质,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难点:如何选择自己的行为并控制自己的行为【教学方法】老师指导下的尝试教学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景考验) 当我们走在一个人行道口,此时亮起了红灯,可是马路上我们并没有看到有车辆在行驶。
(图片)师:请同学说说此时我们该怎么做?生:……(一般学生有两种态度)认为可以过,反正又没有车,不会有危险,赶时间要紧;认为不能过去,遵守交通规则,这是人们应尽的义务。
有时车速是很快的,到时车来了,躲都来不及;人们应该养成自律意识。
一次的侥幸会带来日后的思想麻痹。
师:让我们再来看一则事例,然后进行总结。
(课件展示) 事例:一人闯红灯百辆车受阻2006年2月22日,早7点40,南京大中桥路口。
路口东西向红灯闪烁时,一位行人打头,七八名行人“殿后”,三五成群闯红灯过马路。
违章者振振有词地表示:不就闯了个红灯吗,车流间有空隙,利用空余资源,有什么不对?可事实上,一个人闯红灯就会带动一群人效仿,车辆慌忙避让,本来就超饱和的路口,经过这一耽搁,车辆排起长龙,一条线上百余辆车停滞不前。
师:也有不少人持有这样的观点,汽车不敢撞人。
所以就放心大胆地走,不讲规则。
这样想对吗?(学生思考)生:……(一旦出了事,受伤害的还是我们自己呀。
《三思而后行》说课稿兴化市李中中心校朱学群2013.11一、说教材《三思而后行》是苏教版思想品德八(上)第三单元《学会负责》第七课《行为与后果》的第三框内容。
本单元围绕“责任”这一主题词展开,意在让学生认识到责任无处不在,而本课是在学生知道行为和后果的关系,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对自己行为的判断能力,回到实际操作层面,即讨论学生们如何去做——三思而后行。
本框内容分两目,四小方面内容:1.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内涵。
2.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围绕如何做到“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节、自我引导和调控”来展开。
学会(1)行为前预见与选择(2)行为中自律与自控(3)行为后自省与负责。
本框题作为本课的结束框题,在知、情、意的基础上围绕践行展开,对直接指导学生的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说学生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学校的许多行为都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主动承担责任。
八年级的学生正是处于生长发育期,对自身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缺乏认识,易躁动、冲动,缺乏理性和控制力。
三、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良好品质,努力做一个三思而后行,负责的公民。
2.知识能力:了解什么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理解并掌握如何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四、说教学难点、重点三思而后行,首先应该引导学生从思想上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做出正确的判断,然后解决怎样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方法。
“在行动前对行为进行选择;重视行为过程中的及时调整;对自己行为后果的自省及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教法:案例分析法、讨论合作法、自主探究法、点拨法等。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等六、说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堂教学所需的课件;对学生现实生活中自我负责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以做到在教学中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行为负责的典型事例,就如何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进行调查和访问,形成自己的见解。
本课为苏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七课《行为与后果》第三框内容初中政治三思而后行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判断行为的正误,树立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的、道德的责任意识,养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良好品质,努力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
[知识与能力]:1、学会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能够预见自己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努力避免不良行为带来的消极后果,培养学生的行为判断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怎样对自己的行为负责2、难点:行为中要自律与自控三、教学手段:多媒体情景创设讨论案例分析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回看复习(5分钟)案例分析:(PPT视频:2008年杨佳袭警案宣判)根据第七课已学知识,回答:1、法院判处杨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说明了什么?(学生看书复习,回答)教师归纳:①、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②、每个人的行动自由必须以不损害他人的、集体的和社会的权利和自由为前提;③、作为公民,应当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和道德的责任。
(师)这些都是我们上两个框题中的重要知识点,请大家再回忆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生回答)2、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后果?(二)精讲互动(25分钟)【导入新课】(师)带着刚才的第二个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话题,这个话题大家都很熟悉——“三思而后行”,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有哪位同学能帮助一下余老师吗?(学生回答)(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看来大家对这句话是明白的,实际上强调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问题。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人不能做到,而因此也产生了一些不好的或者说是严重的后果。
今天余老师很荣幸能都站在这个讲台上,同时也想借此机会和同学们一起重温“三思而后行”或者说“对自己行为负责”这一话题,看看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取得更好的结果,才能更好地为自己负起责任。
为了能更好地让我们开展各种讨论,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创设一个情景,学生期待中……)他就是……图片展示:南京6.30车祸罪魁祸首张明宝的照片(PPT)(师)大家知道他是谁吗?(学生回答):两种情况1、学生知道。
《三思而后行》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运用设计意图激趣导入初步感知【新闻回放】呈现新闻人物照片,播放新闻。
新闻大致内容:杭州长运客运二公司司机吴斌驾驶从无锡开往杭州的大客车,一块数公斤重的铁片击碎正在高速路上以每小时90公里行驶的大巴车的挡风玻璃,直接刺入他的腹部。
吴斌在肝脏破裂、多根肋骨折断的情况下完成了靠边停车、拉手刹、打开双闪灯等保障安全的动作,挣扎着站起来,疏导24名乘客安全离开。
1、复述吴斌在受伤后都做了哪些事情?如果他不怎么做的话,会导致怎样的后果?2、吴斌的事迹令人感动,人们亲切赞美他是“最美的司机”。
你认为吴斌的“最美”体现在哪里?师结:我们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时,应该增强道德和法律意识,学会三思而后行,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观看照片和视频思考交流,畅谈感悟多媒体呈现社会典型材料。
以社会典型事例导入,引发学生对行为与后果的思考,初步唤起责任意识。
选取学生生活实际,创设“一以贯之”的生活情境。
【情境一:小品表演】在准备的基础上,同学上台表演。
内容简介:孙晓、王强和钱多多是某校同班同学。
钱多多身材高大,从小待人较为霸道,一天中午,在学校食堂排队时,钱多多从后面直接插到了前面的孙晓前面,讥笑孙晓瘦小,是为自己排队的料,对孙晓推推搡搡。
想着曾多次受辱经历,用生活情境一以贯之。
加深学生印象。
师生互动感悟提升◆话题交流:1、面对孙晓的请求,你觉得王强可能会怎么做?说明你理由。
2、如果好友王强想征求你的意见,在大家讨论的这些可能性做法中,你推荐王强采纳哪些做法?为什么?◆身临其境:我们在做出任何一种行为前都应该进行认真充分预测、谨慎选择最优化方案。
下面请回顾、反思我们的日常行为:1、面对网络游戏的诱惑,我能进多玩游戏吗?我的选择_____,我考虑的因素有________。
2、面对有些学生逃避卫生打扫或态度马虎,我会_____我考虑的因素有_____。
请从中归纳:我们在做一件事之前,一般都考虑哪些因素?师结:行为前,要学会预见和选择。
苏人版八上思品第七课导学案课题:苏人版八上思品三单元第七课《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导学案 (总第20课时) 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参与人:审核:时间:2011.11.11教学目标:能正确的分析行为的后果及其责任,知道怎样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重难点:怎样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及原因。
一.学生自主学习:1.【他们是负责任的人吗?请你连一连】:(1.)爸,课余时间我有事,我不去看独居的奶奶。
A.依赖性强,学习无责任意识(2.)拒绝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如清除公园垃圾 B.对家人缺乏爱心和责任(.3.)班长,我要去兜风,班级足球赛就不参加了C.不愿意为社会做一点奉献,缺乏社(4.)老师,妈妈不在家,没人帮我检查作业,所以才错这么多会责任感D.对集体的事情缺乏责任感。
这样的行为损害集体荣誉2.阅读教材p80-p83完成下列问题:1.自由必须以为前提。
任何人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
作为公民,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的责任。
、该大学生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他将因此使自己多年的学业毁于一旦,人生的道路也变得迷茫了。
对身处逆境的该大学生,你有何建议?探究二:一个打工妹的“弃”与“守”来自江西的新苏州人——彩票销售员郑冬英受一位彩民的委托,垫资代买了10注体彩彩票,结果这10注彩票全部中了一等奖,奖金总额100万元!她毫不犹豫地通知尚不知情的中奖者拿走这10注彩票。
有人说她傻,她说,我不傻,我做我应该做的事情,别人的钱,我不能贪;想致富,得靠自己的双手,这是对自己负责。
思考:是什么原因让郑冬英被评为“苏州骄傲”?.探究三:听故事:李启铭-----“我的爸爸是李刚!”材料略。
1.合作探究:你如何看待李启铭的行为?提示:行为,带来的后果,责任.2..结合李启铭的事例思考:一个人能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的言行必须以什么为前提?3.结合郑冬英和李启铭的事例思考: 责任是什么呢?【拓展】用本课所学,试着说一说:从下面两位留学生的经历,你能悟出什么道理?事例一:一位中国留学生在日本餐馆洗盘子,日本餐饮业规定盘子必须洗七次,此留学生却很“聪明”地少洗两次。
第7课行为与后果第三框三思而后行【展示目标】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遇事三思而后行。
学会正确的行使权利和自由。
【自学互学】1、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必须在行动前对行为进行,为能控制我们行为的方向,我们在作出行为前应做。
在作出充分预测的基础上,我们可在多种方案中作出。
2、我们在行为过程中,要不断检查,了解事态。
及时发现,适时调整行为方式,必要时改变甚至自己的行为,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促使行为结果向着的目标发展。
【演练展示】针对上述问题,小组回答展示,优胜小组加分。
【质疑拓展】怎样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检测反馈】单项选择题1、下列行为做到了“三思而后行”的是()A.考试中小李的朋友小杨向他发出了“求救”信号,小李把答案抄给了他B.朋友邀请我去网吧,我不假思索地跟着去了C.小兵与同学发生纠纷,请求小军帮忙,小军二话没说出手相助D.小雨在暑期打工时不慎将公司几百张宣传画丢失,她如实汇报并赔偿2、当我们发现自己所做选择是错误的以后,应该()A.寻找接口,推卸自己的责任B.吸取教训,提高选择的能力C.掩饰错误,维护自己的名誉D.坦然接受,坚持自己的选择3、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
”这句话启示我们青少年()A.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B.某种后果一定是由某种行为引起的C.遇事要三思而后行D.行为和后果都是多样的和复杂的4、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学校内容及学习效果的情况变化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与方法,实现学习效率的最优化,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这种行为调控属于()A.行动前对行为进行选择B.行为过程中的及时调控C.对行为后果的自省D.对后果自觉承担应负的责任5、中学生小明在放学途中路过一家营业性网吧时,受到网吧老板的拉拢,小明可考虑的想法有()①网络游戏我最喜欢,偶尔一回没事②影响学习不能去③是违法行为,应检举老板④要自觉抵制不良诱惑A、①③④B、②③C、②③④D、③④非选择题6、古人云:“三思而后行。
苏人版八上思品第七课导学案课题:苏人版八上思品三单元第七课《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导学案(总第20课时) 课型:新讲课主备人:参与人:审核:时刻:教学目标:能正确的分析行为的后果及其责任,明白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重难点: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及缘故。
一.学生自主学习:1.【他们是负责任的人吗?请你连连续】:(1.)爸,课余时刻我有事,我不去看独居的奶奶。
A.依托性强,学习无责任意识(2.)拒绝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如清除公园垃圾 B.对家人缺乏爱心和责任(.3.)班长,我要去兜风,班级足球赛就不参加了C.不肯意为社会做一点奉献,缺乏社(4.)老师,妈妈不在家,没人帮我检查作业,因此才错这么多会责任感D.对集体的情形缺乏责任感。
如此的行为损害集体荣誉2.阅读教材p80-p83完成下列问题:1.自由必需以为前提。
任何人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需。
作为公民,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的责任。
★二、(代价、后果)人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
不承担责任会对自己带来不利的阻碍,如,,。
一个勇于承担道德义务的人,会不由自主地,,会以,甘于,,从而用自己的行动为人类文明的进展添光增彩。
第一次学情检查二.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一:阅读P80大学生损害狗熊的案例,试探:1.该大学生的行为: .后果:责任:A道德上B 法律上二、对此大学生的行为你有何感悟? 3、假想一下,若是你是该大学生,你应如何做?4、该大学生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专门大的,他将因此使自己连年的学业毁于一旦,人一辈子的道路也变得迷茫了。
对身处逆境的该大学生,你有何建议?探讨二:一个打工妹的“弃”与“守”来自江西的新苏州人——彩票销售员郑冬英受一名彩民的委托,垫资代买了10注体彩彩票,结果这10注彩票全数中了一等奖,奖金总额100万元!她毫不犹豫地通知尚不知情的中奖者拿走这10注彩票。
有人说她傻,她说,我不傻,我做我应该做的情形,他人的钱,我不能贪;想致富,得靠自己的双手,这是对自己负责。
第七课第3框三思而后行教学重难点:怎样做到对自己行为负责,做到三思而后行。
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情景考验:中午放学后,当我们走到东边人行道口,此时亮起了红灯,可是我们并没有看到有车辆在行驶。
图片:红绿灯交响曲红绿灯协奏曲出示课题及教学目标小结:什么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设问: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小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必须在行动前进行正确选择。
小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重视行为过程中的及时调控。
大家谈:我们应怎样做?对比感悟:三思而后行阅读教材P84材料感悟:1、应对杨某说什么?2、对身处逆境的杨某,我们有何建议?思考: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内涵是什么?三组对话:A、面对网吧的诱惑时,我能不顾一切吗?考虑的因素有……B、面对朋友的苦苦恳求,我能帮他打架吗?我考虑的因素有……C、面对有人叫我学抽烟,我能效仿吗?考虑的因素有……实话实说:1、在上网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对青少年不利的情况呢?2、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事例分析:A、小明因迟到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回家后怪妈妈没叫他。
B、小林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看到没人就逃走了。
小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集中体现在对行为后果的自省及自觉承担应负的责任上。
判断:我们青少年年纪小,不用负责任事例:美国前总统里根小时候曾经弄坏了邻居家的一个贵重物品。
他爸爸帮他赔偿了这个东西,但要求小里根也必须付同样多的钱给他。
里根花了五年才逐渐还清。
C、张某本是一个优秀的中学生。
有一天他和同学李某为了一点小事吵了起来,李某打了他一拳,他非常愤怒,拿起板凳就朝李某砸了过去。
结果李某被打成重伤,生活不能自理。
感悟: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意识要从小培养。
课堂练习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通过闯红灯的情境导入,学生都能想到后果,并对后果进行分析随后再行动。
行动的内涵明确指出行动是一个过程,所以对行动各个过程的正确认识是重点和难点。
通过对话、情境学生能很好的理解,上课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