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204工作面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第一章专项辨识评估对象概况

1.工作面概况

1.1工作面位置、周边关系及开采情况

工作面位于二采区的东部,西部隔25m煤柱为13203工作面采空区;南部到二采区回风大巷;北部到本工作面切眼,东部隔25m 煤柱为矿井边界,上部8、9号煤层均不可采。地面的相对位置是砖窑沟东南,武家庄西南,地表为荒坡及耕地,13204工作面对应地面为沙坪村东北,

1.2地形地物

地面标高 1022 m~1104 m,井下标高,965 m~972 m

1.3工作面参数、开采技术条件及煤层赋存特征

(1)工作面几何参数

走向长度1126/1146,倾斜长度180,面积204480。

(2)工作面煤层赋存特征

开采煤层13#,煤层厚度平均13.22m,煤层结构复杂,有1~4层夹石,煤层倾角为2°-6°,煤层硬度3~44°,煤种长焰煤,稳定程度较稳定

13#煤层顶底板情况是伪顶、直接顶岩性为泥岩、炭质泥岩,厚度1.5~3m,老顶岩性为粗粒砂岩,厚度5~14m。底板岩性为泥

岩、炭质泥岩,厚度平均0.6m。

第二章专项辨识评估责任体系

2017年8月28日在矿四楼会议室,成立专项辨识评估领导小组,组长周庆前,成员见下表,对13204综采工作面进行了新工作面设计前的专项辨识评估。

13204工作面设计前安全风险专项辨识人员名单

第三章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3.1 风险点划分

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现将13204工作面作为一个风险点排查。

3.2.1 危险源辨识

对13204综采工作面风险点危险源辨识如下:

环境因素: 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地表陷落等危险源。物的因素(设备设施):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单体液压支柱、乳化液泵站、移动变电站等。

人的因素(作业活动):开采煤机、开刮扳输送机、操作泵站、打设支柱、检修设备等。

按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要求,只对能造成重大事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估,以下只对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冲击地压、地表陷落危险源进行分析、评估。

3.2.2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断层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

工作面两巷在掘进过程中各揭露2条断层,断层处前后煤层裂隙多、易冒顶、片帮,回采时应加强断层带顶板及巷道管理。

该工作面煤层走向NE,倾向NW,煤层倾角2°~6°平均4°。煤层褶曲处裂隙节理发育,致使煤层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易冒顶、片帮,对回采和支护管理有影响,回采过程中有可能造成局部冒落及片帮现象,回采时应加强顶板及巷道管理。

(2)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

(3)矿压

在掘进过程中,未发现压力明显显现。

(4)水文地质

(一)工作面涌水量

根据矿井二采区地质报告提供的地质资料,13#煤层正常涌水量11.1m3/h,最大涌水量14.7m3/h,本工作面巷道掘进过程中,巷道顶板、煤壁局部有淋水,属于煤岩层裂隙水与孔隙水,涌水量较小,远小于二采区地质报告提供的矿井13#煤层涌水量。

(二)含水层(顶部和底部)分析

根据《山西忻州神达台基麻地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初步设计》提供资料,矿井13号煤层最低底板标高为935m,奥陶系岩溶水水位为849.50~855.50m,煤层底板标高高于奥灰岩溶水水位,奥灰水对矿井开采13号煤层采掘无影响。

13#煤层上覆太原组砂岩裂隙含水层为本煤层直接含水层,该含水层从揭露情况看,仅有局部淋水,水量很小,对工作面回采影响很小。工作面上下各含水层在正常条件下,一般没有水力联系,层间裂隙水发育于浅部及构破碎造带,工作面充水条件主要来自顶部含水层的直接渗透,随着开采范围的扩大,人为裂隙增多,浅部裂隙水易于渗入。

(三)工作面回风顺槽、运输顺槽低洼处有积水。

3.3 风险等级评估

3.3.1 风险等级评估方法风险等级评估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本专项报告对风险点、危险源和危险有害因素进行风险分级。

——风险点风险等级:风险点内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

——危险源风险等级:危险源内各危险有害因素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危险源的级别.

——危险有害因素风险等级:本报告选用风险矩阵法(LS)或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对进行评估。

3.3.2 重大风险确定标准

——经风险评估确定为重大风险的风险点、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

——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符合可能导致国家安监总局《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判定标准》十五条重大安全隐患;

——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

——涉及重大危险源的;

——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人以上的。

3.3.3 风险评估结果

通过上述分析,结合我矿《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对矿井重大危险源进行了重新辨识与确认,存在的重大危险源有煤炭自燃和爆炸性煤尘2项重大危险源,根据重大风险确定标准,本工作面涉及上述爆炸性煤尘危险和煤炭自燃2项重大危险源,风险等级均为橙色,为较大风险,水害和顶板灾害风险等级为黄色。为一般风险。

第四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4.1防治煤尘爆炸措施:

4.1.1通风措施

(1)依据规程规定的矿井风量计算办法进行综合计算和验算,

确保合理安全的配风量,营造井下良好的气候条件,确保职工身心健康和安全。

(2)现场工作人员必须熟知通风线路,保证通风设备、设施正常工作。

(3)各风门必须设置好闭锁装置和声光装置,加强巷道维护、及时清理巷道障碍,保证风路畅通。

4.1.2综合防尘措施:

(1)建立完善的工作面防尘洒水管路系统,轨道顺槽、皮带顺槽敷设相匹配的供水管路,保证水量供应,并设置反冲洗水质过滤器,确保各用水地点的水质。

(2)喷雾降尘。按有关规定完善综放工作面采煤机内外喷雾、架间喷雾、放煤口喷雾、进回风流净化水幕及各转载点洒水喷雾装置等降尘设施。

(3)对容易积存煤尘的工作面及回采巷道应定期进行清扫和冲洗。工作面每班清洗一次,防止煤尘堆积。

(4)加强个体防护。工作面采煤机司机、放煤工、移架工以及在工作面和回风巷工作的其他人员均配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5)按规定设置隔爆水棚。在工作面回风顺槽和运输顺槽按规定距离设置辅助隔爆水棚,棚区长度不少于20m。

4.1.3防治煤层自然发火措施:

(1)利用人工取样色谱分析预测预报。

(2)在进、回风隅角设挡风帘,及时构筑拦浆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