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三班中秋节日活动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7.21 MB
- 文档页数:10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秋节不仅是家人团聚的时刻,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时刻。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中秋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特开展本次中班中秋节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基本知识,知道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通过手工制作、绘画等形式,体验中秋节的文化氛围。
3. 增强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4. 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中秋节PPT、中秋节故事、手工制作材料、绘画工具、音乐等。
2. 环境布置:在教室布置中秋节的氛围,如挂灯笼、贴月亮、摆放月饼等。
四、活动流程(一)活动导入1. 教师播放中秋节PPT,向幼儿介绍中秋节的由来、习俗等基本知识。
2. 教师讲述中秋节的故事,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历史背景。
(二)手工制作1. 教师讲解手工制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幼儿分组进行手工制作,制作中秋节的灯笼、兔子等手工艺品。
3.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三)绘画创作1. 教师讲解绘画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2. 幼儿分组进行绘画创作,描绘自己心中的中秋节。
3.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提高绘画水平。
(四)分享展示1.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手工制作和绘画作品。
2.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五)集体游戏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猜灯谜”、“投壶”等中秋节传统游戏。
2. 幼儿分组进行游戏,体验中秋节的欢乐氛围。
(六)总结环节1.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2. 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五、活动反思1. 教师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3. 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中秋节活动教案中班中秋节,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为了提高幼儿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爱好,加深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和我国劳动人民聪明结晶的酷爱之情,下面是由作者给大家带来的中秋节活动教案中班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秋节活动教案中班篇1设计意图:由于很多中班幼儿生活体会的缺少,不了解中秋节的内涵与来历,只有部分幼儿了解中秋节要吃月饼。
为了提高幼儿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爱好,加深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和我国劳动人民聪明结晶的酷爱之情。
由此,我展开了此主题。
活动目标:1、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及有关习俗。
2、积极参与表达与交换怎样过中秋节。
3、体验中秋节家人团圆的欢乐气氛。
活动准备:1、实物:关于中秋节的视频及图片、八月十五字卡、月饼若干。
2、体会准备:了解有关中秋节的传说。
活动进程:一、了解中秋节的由来,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1、播放关于中秋节的视频。
幼儿观赏。
师小结:嫦娥为了保护后羿才吃了仙丹,结果呀他们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只能远远地相互对望,相互想念。
人们呀非常敬重嫦娥,为了纪念她,人们就把月亮又圆又大的那一天订位中秋节。
2、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师:你们知道是哪一天吗?对!是农历八月十五(出示字卡)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二、知道中秋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
1、师:前几天我们小朋友也都调查了中秋节想和谁过,怎么过,现在请你去和好朋友说一说吧!2、集中交换。
师:现在请你说一说,中秋节你和谁一起过?感觉怎么样呀?师小结:哦!本来中秋节呀是一个团圆的日子,全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快快乐乐。
三、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习俗。
1、了解本地中秋节吃月饼的风俗。
师:那你们想怎样过中秋节呢?你吃过什么月饼呢?你还知道月饼的馅是什么做的,还有什么馅的月饼呢?谁吃过和他们不一样的月饼?……师小结:本来月饼的馅不同,那月饼的味道也(不一样)。
师:你吃过什么味道的月饼呢?甜甜的月饼表示什么呀?还吃过什么味道的月饼?师小结:恩!现在呀!还有各种各样口味的月饼呢!那月饼是什么样子的呢?为何月饼做成圆圆的呢?师幼:表示一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的在一起)。
中秋节幼儿园中班活动方案3篇中秋节幼儿园中班活动方案3篇中秋节幼儿园中班活动方案1一、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体验传统文化。
2、积极参与节日的筹备及庆祝活动,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人交往、沟通、合作,共享集体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劳动、爱亲人的健康情感,鼓励幼儿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师指导建议1、环境教师和幼儿一起创设关于中秋节的环境,如:用泥土或橡皮泥制作月饼、水果;制作各种灯笼;张贴有关中秋节的故事图画等。
2、游戏“月饼加工厂”教幼儿制作各种月饼,将做好的月饼装在盒子里放在“超市”里卖,也可放在“小吃店”里供“客人”食用。
3、教育活动(1)讲述有关中秋节的`故事、传说,使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
(2)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创编表演童话剧,由幼儿自己分配角色、制作道具并进行表演。
4、观察活动请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并做月亮变化日记,要求幼儿自己观察并将结果画在自己的表格上。
5、家园共育(1)指导幼儿观察月亮的大小变化。
(2)给幼儿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中秋节的古诗。
(3)中秋节前,家长带幼儿来幼儿园参加中秋活动。
可做月亮变化日记展、表演节目(尽量让幼儿自己准备),也可以将从家中带来的食物与大家分享。
中秋节幼儿园中班活动方案2一、活动来源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选择这一主题活动正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幼儿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
幼儿已经有中秋节庆祝的体验,对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一定的了解。
此次开展中秋节庆祝活动,更注重的是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各时各地不同的庆祝习俗,以及感受现代中秋节所特有的艺术性,如中秋节的歌曲、贺卡、动画、精美的月饼盒等。
二、活动目标小班: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佳节,初步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喜欢听中秋节的故事,学习跟读中秋节的儿歌。
3、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民俗,懂得好东西应与大家分享,萌发对家人的亲情。
中班中秋月儿圆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感受中秋节的节日氛围。
2. 激发幼儿对月亮的好奇心和观察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二、活动准备1. 月饼若干(考虑到中班孩子的食量,月饼大小适中)。
2. 投影仪和月亮图片,用于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3. 彩色纸张、剪刀、胶水等制作灯笼的材料。
4. 嫦娥和玉兔的头饰。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向幼儿介绍中秋节的由来,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
·通过投影仪展示月亮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月亮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2. 月饼分享会·教师将月饼分发给每个幼儿,让他们品尝月饼的味道,并分享自己吃月饼的感受。
·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自己带来的月饼,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
3. 制作灯笼·教师向幼儿介绍如何制作灯笼,并示范简单的制作步骤。
·幼儿分组进行灯笼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鼓励幼儿发挥创造力,制作出别具一格的灯笼。
4. 嫦娥玉兔角色扮演·教师准备嫦娥和玉兔的头饰,邀请几名学生分别扮演这两个角色。
·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们围成一圈,进行角色扮演游戏。
·游戏结束后,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并鼓励他们在今后的活动中更加勇敢、自信。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让他们感受到中秋节的快乐氛围。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
四、注意事项1.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确保月饼的新鲜度和卫生安全,避免幼儿食用过期或变质的月饼。
3. 在制作灯笼时,教师要注意幼儿的安全,避免剪刀等尖锐工具伤到幼儿。
4. 在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时,教师要确保活动的安全性和秩序性,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幼儿园中班中秋节教案(11篇)幼儿园中班中秋节教案(11篇)幼儿园中班中秋节教案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2、愿意在集体前大胆表述,乐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课件准备:中秋夜圆月图片、《中秋节的来历》动画视频、中秋节相关习俗的图片材料准备:月饼活动过程:出示中秋节夜景的图片,引导幼儿发挥想象。
――你们猜猜,月亮上都有什么呢?播放《嫦娥奔月》的动画视频,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传说。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后,西王母送给后羿什么东西作为奖励?――嫦娥吃下仙丹后,飞到了什么地方?――月亮上除了嫦娥,还有谁呀?出示各过中秋节习俗的照片,引导幼儿了解中秋节的习俗――中秋节人们一般会干什么呀?――除了吃月饼、赏月,你还知道什么中秋节的习俗吗?教师请幼儿吃月饼,感受中秋节的快乐――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月饼,我们一起来分享品尝吧。
活动延伸:区域活动在阅读区,投放中秋节相关的绘本,幼儿可以自行阅读,并与伙伴讨论故事内容。
附【故事、传说】中秋节的来历很久很久以前,天上同时出现了十个太阳。
天气变得很热很热,太阳晒干了河流,小花小草也都枯死了。
有一个叫后羿的人,为了受苦的人们,勇敢的射下了天上的九个太阳。
西王母十分欣赏后羿的勇气,送了后羿一颗仙丹作为奖励。
后羿只要吃了这个仙丹,就可以飞到天上住。
可是,后羿舍不得离开嫦娥,就让嫦娥把仙丹收了起来。
有一个坏人知道了这件事,想抢夺仙丹。
他趁后羿不在家,冲进了后羿家里。
为了不让坏人得到仙丹,嫦娥没有办法,只好自己吃下了仙丹。
吃下仙丹后,嫦娥发现自己飘了起来,还越飘越高,向天上飞去。
嫦娥舍不得后羿,于是飞到了离地面最近的月亮上住下。
月亮上一个人都没有,只有一只不知道哪里来的小兔子陪着嫦娥。
从此以后,后羿都只能在夜里,望着月亮思念嫦娥。
人们听说了这件事,都在自家的院子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喜欢吃的食物,在月亮下祭拜嫦娥,祈求后羿与嫦娥可以早日团圆。
也祈求自己的家人平安喜乐。
幼儿园中班《中秋节》教案5篇幼儿园中班《中秋节》教案5篇幼儿园中班《中秋节》教案篇1活动目标:1、认识传统节日秋节,知道中秋的来历及有关习俗。
3、能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胆讲述、表现。
活动准备:有关月亮的图片、传说故事、头饰、音乐等。
活动过程:一、导入1猜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请你猜猜是什么?2、出示图片:讲讲月亮的变化。
(小朋友知道一个月中,哪一天月亮最圆、最亮吗?——15日。
小朋友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吗?——引出中秋)二、中秋的由来和传说1、讲解传说故事。
2、理解中秋的由来和传说(复述故事与提问)。
3、知道中秋的习俗(吃月饼)。
4、拓宽了解:传统中吃月饼表示“团圆”。
三、我们过中秋1、请小朋友说说你明天准备怎样过中秋?(和谁一起过?准备了什么食物?有月饼吗?)2、游戏过中秋(划船游戏——月亮船)3、我们一起过中秋——分尝月饼(音乐:爷爷为我打月饼)四、延伸记录中秋时吃的月饼或者是你最想吃的月饼——绘画。
五、活动结束幼儿园中班《中秋节》教案篇2活动准备:1.有关月亮的电子图片、动画、故事传说。
2.活动前与幼儿一起布置活动室,悬挂月亮变化图。
3.幼儿与老师一起准备:月饼、水果、贺卡等。
4.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
5.运用物品特征与谐音学说祝福语,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过程:1.猜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请你猜猜是什么?出示图:月球(请点击)讲讲月亮的变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叫中秋节。
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吃果实赏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师:中秋节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请小朋友讲一讲。
欣赏3.人们怎样过中秋。
1)请小朋友说说你们在家里是怎样和爸爸妈妈一起过中秋节的?1)师:你们知道人们用什么方式庆祝中秋节?我还知道,小朋友最爱吃月饼,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月饼,那就请你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月饼吧。
幼儿中班主题教案《中秋节》中秋节幼儿中班主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意义;2.认识中秋节的传统食物和习俗;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中秋节的传统食物和习俗;2.培养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图片、卡片等教具;2.莲蓉月饼、瓜子、柚子等中秋节食物。
四、教学过程:1.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意义(15分钟)教师出示中秋节的图片和卡片,与幼儿一起讨论,并简单讲解中秋节的由来和意义。
通过讲解,让幼儿明白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古代民间英雄和团圆、祈福的节日。
2.认识中秋节的传统食物和习俗(20分钟)教师出示中秋节的传统食物和卡片,如月饼、柚子、瓜子等,让幼儿认识并观察。
然后,将食物分发给幼儿品尝,并引导幼儿描述食物的味道、口感等特点。
接着,教师引导幼儿谈论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如赏月、赏月饼、猜灯谜等。
教师可以向幼儿提问,比如:“你们家中秋节有什么习俗?”“你们常常和谁一起赏月呢?”引导幼儿回忆、表达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3.团队合作游戏(30分钟)为了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团队合作游戏,如“团队捡柚子”、“团队搬月饼”等。
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4.绘画创作(30分钟)教师要求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传统中秋节元素进行绘画创作,如月亮、月饼、灯笼等。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参考图片和素材,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
在绘画创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给予幼儿一些指导和帮助。
五、课堂总结(10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本课内容,让幼儿回答以下问题:“你们学到了什么?”“中秋节有哪些传统食物和习俗?”“我们今天做了哪些有趣的活动?”通过总结,加深幼儿对中秋节的认识和理解。
六、布置作业要求幼儿回家与家长一起制作月饼或观赏中秋节的月亮,并将自己的经历记录下来。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幼儿对中秋节的传统食物和习俗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培养了幼儿的观察、思考、表达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幼儿园中班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三篇大全)【第一篇】活动背景: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幼儿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
中班幼儿已经有多次中秋节庆祝的体验,对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一定的了解。
此次开展中秋节庆祝活动,更注重的是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有关知识,以及感受现代中秋节所特有的艺术性。
活动时间:20_年x月x日(星期六)下午3点整活动目标:1.通过中秋知识竞答的形式,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基本的文化习俗。
2.通过一起过中秋,共同分享节日的快乐,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体验。
3.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
活动准备:1.视频《月亮姑娘做衣裳》、爷爷为我打月饼、中秋月儿圆2.请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一起收集关于中秋节的知识,(中秋节的来历或者古时候的人怎样过中秋节的知识,月亮的大小变化、月亮的故事、月亮的古诗等等)3.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小问答4.盘子若干活动流程:各位家长好,感谢大家能来参加今天的活动,明天就是中秋节了,今天我们邀请了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陪我们一起欢度中秋,之前也让家长和孩子们了解了相关中秋节的知识,知道了月亮在中秋节这天是最圆的,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个故事感受月亮形状的变化。
流程一:欣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看完故事老师总结: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月亮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上。
流程二:中秋知识问答小比拼有关中秋节和月亮的知识有很多,下面就来考考我们家长和小朋友,来个“中秋知识问答小比拼”1.八月十五又称什么节?(B)A月饼节 B团圆节 C故乡节 D诗人节2.中秋节又可以称为什么?(A)A仲秋 B月夕 C秋节 D追月节3.在哪个朝代中秋节才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A)A唐 B宋 C元 D明4.月饼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A)A祭奉月神的祭品 B馈赠亲友的礼物 C节日食品 D地方小吃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谁的佳作?(A)A王安石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6.在典故中,吴刚伐的是什么树? BA槐树 B桂树 C柳树 D杨树7.以下哪个不是中秋节传说? DA嫦娥奔月 B吴刚伐桂 C玉兔捣药 D迎涛神说8.中秋节在亚洲其他国家也很盛行,在( B ),中秋节也叫感恩节。
幼儿园中班中秋节活动教案【三篇】活动预备:1.相关月亮的电子图片、动画、故事传奇。
2.活动前与幼儿一起布置活动室,悬挂月亮变化图。
3.幼儿与老师一起预备:月饼、水果、贺卡等。
4.知道中秋节是几月几号。
5.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活动过程:1.猜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请你猜猜是什么?出示图:月球(请点击)讲讲月亮的变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叫中秋节。
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吃果实赏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师:中秋节还有许多漂亮的传奇和故事,请小朋友讲一讲。
3.人们怎样过中秋。
1)请小朋友说说你们在家里是怎样和爸爸妈妈一起过中秋节的?2)那你们还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样过中秋节的?相对应资料:人们过中秋(请点击4.吃月饼,共同分享欢乐。
1)师:你们知道人们用什么方式庆祝中秋节?我还知道,小朋友最爱吃月饼,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月饼,那就请你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月饼吧。
2)教师简单小结,月饼的分类3)幼儿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乐曲《春江花月夜》(或看VCD),边听音乐边分享月饼,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欢乐。
5.互送贺卡,学说祝福的话。
【篇二】欢乐的中秋活动目标:1.认识传统节日中秋节,知道其来历及相关习俗。
2.体验分享、合作的欢乐。
3.能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胆讲述、表现。
活动预备:1.相关月亮的图片、动画、故事传奇。
2.活动前与幼儿一起布置活动室,悬挂月亮变化图。
3.每个家庭预备一个月饼带来。
活动过程:1.猜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请你猜猜是什么?出示图:月球结合孩子们的观看记录讲讲月亮的变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叫中秋节。
幼儿园中班中秋节主题活动教案精选三篇【第一篇】活动目标1、听故事,了解中秋节的起源、日期及月饼的来历。
2、理解故事内容,可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中秋节的起源等相关问题。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1、节日故事《中秋节的起源》。
2、日历。
活动过程1、讲述故事《中秋节的起源》:我们的祖先以种田为生。
他们每天清早很早就要到田里工作,有时翻松泥土,有时灌溉农作物,有时要除虫、施肥,真的很辛苦啊!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他们才能回家。
他们每年在春天播下种子,到了秋天便是收获的好日子,大家都高兴极了。
一家大小分工合作,有的人到田里收割稻谷,有的人到果园摘水果,小孩子也会帮忙,把一束束的稻子搬回家,或者在树下收拾大人摘下来的果子。
到了农历八月十五,已是秋天了,秋高气爽,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家家户户会在一起庆祝丰收。
大家团聚在一起吃晚饭,饭后就在屋前摆放大桌子,上面放满水果,聚在一起谈天赏月,品尝美食。
后来,农历八月十五日成为了中国人的重要节日,相传这就是中秋节的起源。
至于吃月饼的习俗,传说和蒙古人当了中国皇帝有关。
那时蒙古人非常野蛮和残暴,常常欺负老百姓,有时会强抢人们在路边摆摊要卖的东西,不肯付钱,又随便打人,老百姓的.生活很苦!于是,老百姓计划在中秋节那天赶走蒙古人。
为了要通知其他人一起行动,他们想出用饼来传递消息这个好方法。
他们先在纸条上写上“中秋节晚上赶走蒙古人”,然后把纸条放在饼里,送到家家户户去。
结果,大家在吃饼时都发现了纸条,于是便在中秋节这天合力赶走了蒙古人。
从此以后,人们互相赠送月饼,便成为中秋节的习俗。
2、与幼儿讨论:农作物到什么季节才会成熟呢?那时人们又忙碌些什么呢?(秋天。
收割稻谷和摘水果。
)丰收的时候,人们的心情怎样呢?会怎样庆祝呢?(高兴。
全家人一起吃饭。
)人们选定了哪个日子庆祝丰收呢?这个习俗成为了什么节日?(农历八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