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物理学在医学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理性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医用物理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摘要:物理学广泛的应用于医学,医学生必须要懂得物理学应用于医学的相关知识,在医用物理教学中可通过比较鉴别、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发挥想象力等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物理学与医学;医用物理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思维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标志。
思维活动具有普遍性。
在教学中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值得研究的课题,由于各学科特点不同,故各学科要培养的思维能力也应有所侧重。
医用物理教学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作为一名医用物理学教师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一定的经验,提出来供同行教师参考。
一、物理学与医学物理学既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带头学科,其理论日趋完善,其技术应用也日渐广泛。
医学属于生命科学,它是以人体生命活动这一高级的、复杂的运动形式作为研究对象的。
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物理学的理论物理学的理论是了解生命现象,探讨人体生理、病理和过程不可缺少的基础。
如体温的调节离不开热学知识,血液的循环涉及到流体力学知识,视觉的形成和对视觉异常的矫正要应用到光学的知识等,如果没有物理学这一基础理论,不具备一定的物理学知识,就难以认识和解释生命的现象,医学研究也难向前推进。
(二)物理学的方法和技术物理学的方法和技术现已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医疗实践中,为医学的诊断、治疗、预防、和科研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手段,不断为医学的发展开辟新道路,如核磁共振、螺旋CT技术,心电图,脑电图等描记技术,光学显微镜、纤维导光内窥镜技术,红外光摄影技术等物理学的新技术无不被医学广泛采纳应用。
大量的实践证明,物理学的新发现、新技术都会为医学的更进一步发展打基础。
所以每一位医学生都必须要学好物理的基础知识。
二、医用物理教学医用物理学的教学主要是以物理学基本知识为基础,主要教学的内容有力学基本知识、振动和波、气体和液体、电场和直流电、电磁现象和交流电、光学仪器、激光、X射线、原子核和放射性等与医学有关的物理知识。
浅谈物理与医疗[摘要]:随着近代物理学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生命现象的认识逐步深入,医学的各分支学科已愈来愈多地把它们的理论建立在精确的物理科学基础上,物理学的技术和方法,在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就此兴起的医药物理学把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运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保健中,大大提高了医学教育水平,推动了临床诊断、治疗、预防和康复手段的改进和更新进程。
[关键词]:物理学现代医学关系发展应用一.物理在疗养医学上的应用自然界的物理因子——电、光、声、磁与人类生存与健康息息相关,这些物理因子具有双重作用:离开它们人类不能生存;超过一定强度,则引起机体损伤甚至死亡。
物理疗法是将自然物理因子和人工物理因子作用于机体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康复,提高健康水平的一种治疗方法。
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理疗学的发展和进步丰富了疗养学的治疗手段,尤其在缺乏海水、矿泉等自然疗养因子的疗养院,理疗已成为主要治疗方法。
正确运用人工物理因子,对提高疗养效果、加速疾病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1.电疗法与药物离子导入疗法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可进行肝胆区直流电疗,15次1个疗程,有预防结石形成的作用。
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脾区直流电疗,可调节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近年来,有学者研究了较大分子药物,如利多卡因、地塞米松、透明质酸酶、芬太尼等的导入。
每隔数分钟逆转1次极性的方法可使维生素B12与胰岛素经皮导入而不会导出,因而设想可用电流经皮导入给药的方法来代替注射,解决一些慢性病患者长期注射的危险与不便。
临床主要用于对高力型神经官能症患者进行Cu2+、Co2+领区导入,对低力型神经管能症患者进行石墨电极的Mn2+领区导入,疗效良好,并能保持10~12个月。
2.超声疗法生物学效应:(1)骨骼肌血流效应。
超声波并不能使肌肉的血流增加,前臂总血流以及皮肤血流的增加是电子声头的按摩作用所致。
(2)对成纤维细胞的效应。
脉冲超声波对成纤维细胞有刺激作用,细胞的有丝分裂增加,但同时发现染色体畸变数增加,正常有丝分裂减少。
浅谈高职高专医学类院校开设《物理学》课程的重要性【摘要】《物理学》课程在高职高专医学类院校的开设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物理学,可以培养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其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学可以帮助医学生更好地理解医学原理,提升他们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能力。
学习物理学还能促进医学科研的发展,为医学领域的创新提供更多可能性。
最重要的是,《物理学》课程的开设可以拓宽医学生的职业发展道路,提升其在不同领域的竞争力。
可以明确,《物理学》课程对医学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职高专医学类院校、《物理学》课程、医学教育、综合素质、思维能力、医学原理、科研、职业发展、重要性1. 引言1.1 高职高专医学类院校的特点在高职高专医学类院校中,学生通常是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但未来专业知识深度和广度相对较低的。
这些学生多数来自于普通高中,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较为系统的教学和指导。
与本科医学院校相比,高职高专医学类院校的教学周期较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高职高专医学类院校教学内容更注重实用性和贴近实际工作需求。
由于高职高专医学类院校的师资力量和实验设备相对较为有限,因此教学方法多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并且更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需要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指导,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高职高专医学类院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贴近实际工作需求,以及教学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基础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培养。
这些特点决定了高职高专医学类院校对教学科目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设定具有一定特殊性。
1.2 物理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物理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物理学可以帮助医学生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比如通过学习生物物理学可以了解人体各种生理过程的物理机制;物理学可以促进医学科研的发展,如通过物理学的知识可以应用于医学影像学技术的研究;物理学可以拓宽医学生的职业发展道路,比如可以从事医学器械的研发或者医学物理师等职业。
医药专业物理学课程的几点思考医药专业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医学人员的职业和生命安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
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的学科,对于医药专业的学习和实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医药专业中,物理学课程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就来分步骤阐述一下医药专业物理学课程的一些思考。
第一步,物理学课程对医学生健康与生命安全的重要性。
物理学在医药专业中的重要性很大,不仅是因为它在技术方面的应用广泛,如医学影像技术,CT、MRI等都是物理技术的应用;也因为它对医学生健康与生命安全直接关系到。
在医疗工作中,医生和护士经常面临接触辐射、药品、化学试剂等危险课题。
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只有掌握了物理学知识,才能更加准确地理解这些危险的特点和规律,更好地防范和处理事故。
第二步,物理学知识对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于这一特点,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而物理学知识在这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医生需要了解光、声、电、磁等能量的特性,才能够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处理相应的设备和工具。
其次,在医学实践中,如何合理地使用医疗设备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医生熟练掌握物理学知识,才能更好地开展医学实践。
第三步,物理学课程的教学形式。
对于医学生来说,物理学本身就是一门抽象而复杂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必须合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向学生讲授物理学的概念,还要从实际出发,让学生参与实验,亲身体验物理学知识的应用,这样才能更好地把理论知识转变成实践。
第四步,物理学教材的编写。
针对医药专业,物理学教材的编写也要有特定的考虑。
从医学生实际出发,认真编写物理学教材,让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问题紧密联系,使教材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
总之,对于医药专业而言,物理学课程的重要性无法忽视,在医学生学习中,物理学知识对于医学生健康与生命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物理学课程的教学形式和教材的编写也要有特定的考虑,才能让医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学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医学实践中。
物理学在医学上的重要性不可忽视物理学在医学上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摘要】现代医学与物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些医学病理现象可以用物理学研究原理来分析。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性质、相互作用和物质运动最普遍、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医学是研究与人的生命现象有关的物质运动规律,探索疾病的发生原因、发展过程以及治疗方法的技术科学。
因此,物理学的知识成为研究医学科学必备的基础。
【Abstract】The modern medicine is very relative to physics. Some medical pathology phenomena can be analyzed using physics theory. Physics is one basic science of researching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the mutual interaction of the substance, the commonest and most basic motion form of the motion of matter and its mutual transform rule. The medicine is one engineering science of researching the motion rule which is relative to people’s life and explore the reason of the diseases, the developing course and the remedy. Therefore, the knowledge about physics has become the base for researching the medicine.【Keywords】AffinityEssential baseTheory1.物理学的理论是揭示医学现象不可缺少的基础。
医学物理学教学大纲医学物理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的地位及作用医学物理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是物理学与医学相结合所形成的交叉学科,它是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一门必修基础课,主要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以及在医学中的应用,为医学生学习现代医学准备必要的物理基础。
学习《医学物理学》,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1、授与学生比较系统的物理学知识,使他们能够掌握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为学习后继课程以及将来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和科学实验准备必要的物理基础。
但理论讲授内容的选择应在基本保持物理学本身系统性的前提下,适当照顾医学专业的需要,对物理学与医学联系密切的内容应当作比较广泛和深入的讨论,当然主要是针对这些医学问题中的物理学原理,不应当过多涉及具体的医学内容。
2、通过对物质运动普遍规律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3、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课后应给予学生一定数量的习题作业,并介绍一些课外参考书。
4、通过实验,使学生获得物理实验方法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培养他们进行科学工作的能力和良好的工作作风。
每个实验小组不应超过2人,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充分的操作机会。
每次实验学生都要写实验报告。
物理实验课应在总成绩中占一定比例。
根据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新世纪课程教材《医学物理学》的教学要求和本校的具体情况,安排理论课为50学时,实验课为20学时,习题课2学时,总学时:72学时。
第二部分教学目的、内容和要求一、绪论(一) 教学目的通过对物理学研究对象的了解,弄清楚物理学与医学的内在联系。
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
使学生了解学好医学物理学的重要意义。
浅谈物理学原理在医学中的应用【摘要】物理学原理在医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影像学技术如核磁共振成像、超声波等实现了精准的诊断和治疗。
激光在医学治疗中也有广泛的应用,生物医学工程则是将物理学原理运用于医学设备的研发中。
物理学与医学密切相关,为医学领域带来了技术创新和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物理学在医学中的应用将愈发广泛,展望未来,物理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物理学原理在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是不可忽视的,为医疗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了重要支持。
【关键词】物理学、医学、影像学技术、核磁共振成像、超声波、激光、生物医学工程、应用、原理、重要性、未来发展、价值。
1. 引言1.1 介绍物理学在医学中的重要性物理学在医学中的应用涉及到多个领域,例如影像学技术、核磁共振成像、超声波技术、激光治疗等。
这些技术和方法在医学诊断、治疗和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病情、选择治疗方案,并提高治疗效果。
除了医学技术的应用,物理学还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运用物理学原理,研究人体的生理机制,设计和开发医疗设备和器械,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新的科技支撑。
物理学在医学中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技术应用上,更体现在理论研究和学科交叉的发展中。
物理学的进步将推动医学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为人类的健康和医疗水平带来更大的进步。
1.2 物理学与医学的关系物理学与医学密切相关,两者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能量和其相互关系的基础学科,而医学则是关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学科。
物理学原理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包括影像学技术、医学器械的设计和运用等多个方面。
物理学为医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帮助医生们更准确地诊断疾病、制订治疗方案,并提高了治疗效果。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正是借助物理学原理中关于原子核磁共振的知识,通过磁场和射频脉冲来产生人体内部组织的清晰影像,帮助医生了解疾病的情况。
浅谈高职高专医学类院校开设《物理学》课程的重要性作者:黄永清来源:《教育界·下旬》2014年第10期【摘要】本文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培养要求两个角度来阐述物理学在医学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掌握一定的物理学知识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也为医学后续课程学习乃至将来从事的医学事业奠定基础。
【关键词】医学院校高职教育物理物理学是医学院校高职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自然科学基础类课程。
它与医学的关系源远流长,是医学发展与进步的基础、工具、阶梯。
医学的所有仪器都离不开物理学原理和技术[1]。
物理教育也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等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对当前接受卫生职业教育的学生来说,部分学生还没有意识到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对其今后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性。
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梳理一下,让学生明白高职高专医学类院校开设《物理学》课程的重要性,只有认识了其重要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会提高,否则,如果学生认为开设《物理学》课程是可有可无,物理是可学可不学的,学了物理学对我今后也没什么用,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然是大大减弱。
本文从两个角度来阐述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开设《物理学》课程的重要性。
首先,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的角度来看,特别是在当前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开设物理学课程不光是物理基础知识的学习,更是一种思维方法、科学精神熏陶。
高职教育是培养有较强动手能力并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职各专业开设物理课的目的就是要综合培养学生的素质。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客观的认识世界的方法;培养学生开阔的思维,激发探索和创新精神,增强其适应能力。
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文化课,以研究自然界中的物质结构和运动的基本规律为目的,是整个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基础,物理学的思想、方法正在广泛地渗透到许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中,物理知识不仅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也是科学地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基础。
改革医学物理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作用摘要:医学物理实验教学是医学院校基础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在分析当前我校医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的情况下,提出了以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医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措施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强改革医学物理实验教学工作的新思路和一些具体设想。
关键词:医学物理实验创新型人才实验教学改革医学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交叉学科,医学物理实验是进行医学物理学习和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医学物理实验不仅是有效地获得学习医学物理知识的感性材料,加深对医学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过程的理解,学会使用基本仪器并独立进行实验的方法和技能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手段。
可以这样说,医学物理实验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影响了本门课程的学习,还影响了相关课程实验的学习,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改革医学物理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必要也是必须的。
伴随着我国跨入二十一世纪经济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显著提高的新时代,我国已融入到世界各国间的经济激烈竞争的行列。
世界各国间的经济竞争其根本就是以教育为基础的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的竞争。
国家教育部关于“质量工程”如何推进的论述中特别强调要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特别是基础课实验室的建设,以帮助学生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国民素质,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
现在的大学生是将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则是造就高科技人才的前提,也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实验教学更有其重要意义。
一、我校医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我校现行医学物理实验课的体系一般是按基本实验、称衡实验、验证实验、综合实验的分类法划分,看上去清晰明了,但割裂了学科间的联系,不适应现代科学发展的实际情况。
物理学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物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生物医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两者之间的结合为医学科学的进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涉及到许多方面,包括医学成像、生物物理学、生物医学工程等,为医学科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文将探讨物理学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医学成像医学成像是生物医学领域中物理学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
通过使用不同的物理学原理和技术,医学成像可以展示人体内部的结构、功能和代谢情况,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目前,常见的医学成像技术包括X射线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MRI)和超声医学成像等。
这些技术都是在物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通过利用不同的物理原理,实现了对人体内部结构的高分辨率成像。
X射线成像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成像技术,它是通过X射线的衍射和吸收原理来获取人体内部结构的影像。
X射线成像技术简单、快速,并且成本较低,因此在医学影像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CT技术是一种通过对人体进行层层扫描,然后重建成三维图像的医学成像技术。
CT技术的分辨率较高,可以清晰显示人体内部的解剖结构,对肿瘤、骨折等疾病的检测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MRI技术是一种通过利用人体组织中的核磁共振现象来获取图像的医学成像技术。
由于MRI技术不需要使用放射线,因此对人体无害,被广泛应用于脑部、胸部和腹部等重要器官的成像。
超声医学成像是一种通过声波的传播和反射来获取图像的医学成像技术。
超声成像技术简单、易操作,适用于妇科、产科和心脏等领域的临床应用。
除了上述常见的医学成像技术外,还有一些新兴的成像技术也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光学成像技术,通过利用激光和光学仪器来获取人体内部的图像。
光学成像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非侵入性等优点,在癌症早期诊断和微创手术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另外,分子影像学技术也是一种新兴的医学成像技术,它可以通过标记分子来实现对人体内部生物分子的成像,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医学物理学在医学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理性思考
作者:张爱国
来源:《教师·中》2014年第01期
作者简介:张爱国(1963—),男,湖北天门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医用物理教学。
摘要:研究目的:探讨医学物理课程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构建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医学专业的医学物理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高等专业院校。
方法:对高职高专院校及专业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医学人才培养计划进行研究分析,对高职高专及专业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进行调查,结合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国内医学教育现状等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明确了物理基础课程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该课程的建设提出了我们的设想。
结论:物理课程在整个医学教育中为后续课程提供了必备的基础知识,为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对高等专业医学人才素质教育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医学物理教学;人才培养目标;素质教育
一、医学物理学与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基础科学,它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医学物理学是医学和物理学两大学科结合的产物,是一门边缘科学。
现代医学已经广泛地应用了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物理学也十分广泛地渗透到医学科学的前沿领域,发展成一门完善的学科新门类——医学物理学。
医学物理学在医学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成为了医学的一门基础课程,也将在高等医学院校中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011年6月25日,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在学科调整中已经确立,在全国有条件的高等院校中将陆续设立医学物理专业本科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教育,并划归新增设的医学学科门类之一级学科——医学技术学科里。
医学物理专业毕业生可授予“医学学位”或“理学学位”。
由此可见,医学物理学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地位。
二、医学物理学的教学现状
(1)国内外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医用物理学课程设置情况。
笔者考察了多所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设置情况,对各校课程设置的情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大体上分配如下:
课程设置包括三个部分:①公共基础课程:时事政治、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物理学、高等数学、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占总学时的33%。
②医学基础课程: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药理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解剖学等占总学时的34%。
③医学临床课
程:占总学时的33%。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大多执行三年制教学,学生在校期间毕业实习近一年,学生在校期间,医学物理学总学时为68个学时,与计算机应用基础、医用化学及高等数学等课程相近。
在国外,医学类院校的物理学课程设置,如美国,医学生首先要完成四年本科学位的学习,并完成相关指定课程的学习后方能进入医学院学习。
美国University of Minncsota的医学预科,物理课程设置两学期,周学时为5。
3/4为理论课,1/4为实验课。
德国University of Regensburg口腔医学院,物理理论144学时。
对比之下,就物理学课程的教学学时安排上,国内学校就与国外学校对物理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上存在很大的差距。
(2)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医用物理学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各医学院校仍在开设医学物理学课程,由于对医学物理学的不重视,每到要压缩课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时,就会把医用物理学作为削减的对象,学时数一减再减,有的专业为了开设新课程甚至完全取消。
由于医用物理学课程总学时的限制,在教学内容上也有相应的删减。
只讲物体的弹性、流体的运动、液体的表面现象、振动、波动、静电场、直流电、磁场、电磁感应、波动光学、X 射线、原子核与放射性部分章节。
以求基本完成教育部规定的教学内容的基本内容。
由于医学基础课和医学专业课种类繁多,再加上学生对学习医学物理学的认识不足。
大多数学生是为应付考试而听课,缺乏学习目标和热情,结果造成了认为该课程抽象、难学。
有些学生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偏见,得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教学队伍的流失也是造成医学物理学教学效果下降的一个原因。
长期从事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教师与医学专业课教师相比处在较弱的位置,教师队伍建设不受重视。
从学历结构上来讲,普遍不高,从职称结构来说,正高一级难以晋升,造成大部分教师认为前途渺茫。
极大地影响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造成教师大量流失,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3)高职高专学生对医学物理学与医学的关系的看法。
我们通过对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医学物理学与医学的关系的看法,在回答物理学与医学的关系时,学生的回答如下:A与后续课程有关的为52.3%;B.对以后专业学习有帮助的为9%;C.偶尔有帮助的18%;D.基本没用的20.7%。
从问卷情况来看,大多数同学对学习物理学对医学的重要性是比较认同的,对后续课程的影响也是持肯定的态度。
由于相对于医学基础课程内容较多,专业课门类多等原因,物理学不得不放在较为次要的位置。
在提到物理知识、研究方法、技术在医学实践和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时,绝大多数同学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这说明医学物理学对医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三、明确医学物理学在医学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
(1)保持物理学的完整性和先进性。
在选取医学物理学的教材时,要保持物理学的完整性和先进性,合理配置物理学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注重各知识内容的衔接,前后关联。
既要讲经典的物理学,也要讲近代的物理学知识,联系前沿,激发创新。
特别是在教授光学和电
磁学的内容时,要在注重讲清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和难点。
在此基础上,拓展知识的高新技术和在医学上的应用方面,结合基本物理学知识的教学法上讲述在现代医学技术上的应用。
(2)注重加强物理学与医学专业知识的结合。
在讲授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结合该知识在医学中的应用,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如讲到气体和液体的流动时,结合血液的流动、呼吸系统中的气体的流动、血压的测量等流体力学知识。
讲到振动和波动知识时,以声波为例子,结合听力的测定,超声波诊断等知识。
对X射线的介绍联系到X线透视和X-CT诊断的医学知识,以及原子核的放射性、波动光学、电磁学的知识用于医学实践和医学研究之中。
(3)注重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物理学知识是几千年来人类知识的结晶,饱含科学的理论和哲学思想,在进行物理学知识教学的同时,要结合物理学的精髓讲述人生的哲理,丰富学生的世界观,把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
在教学方法上,注重运用了互动、讨论、讲演报告、发表论文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查阅相关参考资料的兴趣和能力,教导学生进行自主讨论与合作研究。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有利于克服应试教育下养成的被动学习的惰性,培养一种开放式现代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 刘志翔,严华刚,郭学谦,等.医药类专业本科物理课程的设置及目标与定位探讨 [ J ]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8,25(1).
[2 ] 武宏,刘凤芹,来佳颖,等. 物理课程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探讨 [ J ] .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