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雄民风民俗的调查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南雄民风民俗的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父母以及社区中的其他老年人,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了解民间风俗传统。

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的是访问调查、图书馆查阅资料、互联网查询等方法。

调查时间2014-10-3至2014-12- 30

调查内容南雄民风民俗。

一、调查目的: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形态,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这种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对社会长期发生作用。但是现在年轻的一代对当地的民俗民风关注的越来越少,因而对一些本地的民俗文化知之甚少,导致一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民俗渐渐没落。在这个背景下,我对自己家乡南雄进行一系列调查研究,以便大家更好的了解南雄民俗民风。

二、南雄历史文化背景

南雄,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大庾岭南麓,毗邻江西、湖南,自古是岭南通往中原的要道,是粤赣边境的商品集散地,史称“居五岭之首,为江广之冲”、“枕楚跨粤,为南北咽喉”。南北两面群山连绵,中部丘陵沿浈江伸展,形成一狭长盆地,地质学称之为“南雄盆地”。截至2005年12月31日,全市总面积2361.4平方公里,辖17个镇,1个街道,31个居委会,221个村委会,人口47.48万人(2012年)。除雄州及全安、主田、古市等乡镇的部分村落通行城关话外,其余各地均为客家人分布区,占总人口的80.5%。素有“中国黄烟之乡”、“中国岭南银杏之乡”等美称。市区内雄姿犹存的三影古塔是广东省唯一有绝对年代可考的宋塔;面积达1800 平方公里的“南雄红层”,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标准层之一,恐龙等古生物化石极为丰富,对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科学价值。

服饰习俗:男无特殊,妇女劳作时腰系围裙,头扎黑头帕,手戴手套。

饮吃习惯:城乡皆吃辣椒,农村尤甚,无菜不辣,春节吃腊味,家家以腊鸭、腊肉、腊肠等腊味和自制的糯米酒款待来访亲朋。

婚姻习俗:旧时同姓不通婚。

节日习俗:在佳节庆典时候南雄人民喜欢以舞龙舞狮等数十种民间艺术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象香火龙、茶花灯、飘色、龙船歌、推车灯、高脚狮等民间艺术非常有特色。

南雄珠玑镇被评为省级民间艺术之乡。曲调优美、清新悦耳的采茶戏是南雄人民喜闻乐见的地方戏剧。

三、相关节日

(一)清明节

清明节,是华夏民族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也是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怀念。饮水思源,慎终追远,敬祀祖先,企望祖先庇佑自己,以满足尘世间后世子孙的世俗欲望。南雄人扫墓祭祀先人有两种:一种祭祀本族的开山祖,叫做“祭祖”,即“食公堂”;另一种是祭祀自父亲上至祖宗五服之内的祖辈,这叫“家祭”。

“食公堂”这句南雄话,源于古代郡民之习俗。南雄人一直很重视本姓的开山祖,旧时,清明扫墓对于孝子贤孙来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迁徙在外省

外县或在外做生意的人也要赶回来,与本族男丁一齐出动,组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带着纸钱、蜡烛、香、“三牲”(即煮熟的鸡、猪肉、鱼)和茶酒、果品、点心等。如本族拥有公堂田和房产租金较丰的,用全只金猪(烧猪)。孝子贤孙敲锣打鼓吹唢呐来到祖墓前,首先将墓上的杂草和小树除掉,把坟墓前打扫干净,给墓顶加上一大块草土,插三炷香和三页纸钱及在坟墓上挂放纸钱。然后把“三牲”或烧猪放置在碑前,点燃大红龙烛和香火,一边奏乐,一边奉祭祀先祖,放大爆竹、放单响龙南炮,气氛非常浓烈。

拜祭开山祖后,由族长吩咐各户男丁,把带来的鸡、猪肉、油豆腐、鱼、青菜、大蒜等在山上煮熟,全族老少男丁在坟墓前吃午饭,即“吃公堂”,南雄人“吃公堂”方言一词由此而来。如吃不完所剩余的菜饭,按户或男丁分给族人,意在勉励孝子贤孙墨守祖业,谨遵孝道。家族中财大气粗的富有人家,祭祖后会大摆宴席,凡本族老少男丁均可列席。

“家祭”是祭年老已逝自父母上溯至五服之内的祖辈。拜祭“家坟”,也叫“家祭”。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家祭”做法:备雄公鸡一只,猪肉一方,鲜鱼一尾,纸钱、蜡烛、香、茶、酒、水果和包点、爆竹等,把墓前的杂草除掉,将坟墓打扫干净,给坟顶上一块草土,再插上一炷香和三页纸钱。然后在坟前宰公鸡,把鸡血滴沥在坟顶和墓碑上,将公鸡和猪肉、鱼和包点等放置盘中供于碑前,点燃红蜡烛、香,烧纸钱后,斟茶酒各一杯,孝子贤孙三跪九叩,众人离开前放一盘大爆竹或放单响龙南大爆竹。

清明扫墓,北方人叫“上坟”。珠江三角洲一带的广府人,为避开“坟墓”二字,称为“拜山”。而南雄人也很讲究,既不叫“上坟”,也不叫“拜山”,更不称“扫墓”,而婉称为“祭地”。“祭地”是南雄人方言词。宋季之后,老人谢世后多为土葬,把灵柩埋入地下的墓穴,使死者入土为安。南雄人,为避开“坟墓”或“扫墓”之词,用“祭地”之说替代“上坟”、“拜山”之解,从而显得更为古雅。

(二)香火龙

南雄香火龙发源于百顺镇白竹片村,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村民每逢春节的初二到元宵节都要组织舞龙活动,当地人称“闹春”。

香火龙有公、母之分,公龙体长9.9米,母龙稍短约9米,有“地久天长”之寓意,每条龙一般由7到9人舞动。其独特之处是整个龙身均用干稻草捆扎而成,而且龙身插满燃香,需夜间表演。

表演时,由一位站在中央的老者舞动龙珠(火球)逗引双龙出场,舞龙者双手举着火龙,脚下踩着“龙、虾”步法,时而“双龙戏珠”、“跳跃龙门”;时而又“双龙出海”、“游云四海”。浑身金光闪闪的龙身在夜幕中狂舞,上下翻腾、左右旋转,场面颇为壮观热烈。高潮时两条火龙在空中快速地飞舞盘旋,点点燃香流光溢彩,令人叹为观止。

相传康熙某年,百顺一带大旱,蝗虫肆虐,瘟疫流行。一天,村中一老人梦见村边响水塘飞起二条金龙四处游走,所到之处灾衍尽除。

第二天,老人将梦中所见告诉村里人,并带村民去响水塘察看,发现那里堆着两堆干稻草。受此启发,老人便倡导村民以稻草扎成两条草龙,并在草龙身上插满燃香,让村里身强力壮的青年打着香火龙在村里各处游走,以示驱灾祈福之意。果然经此一闹后不久,天降大雨,旱情解除,疫害尽消。从此,每年村里便有舞香火龙之举,并传承至今。

1986年,白竹村成立了民间艺术表演队,不但每年春节期间在村里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