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低段口语交际教学策略及教学实录

  • 格式:docx
  • 大小:27.43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低段口语交际教学策略及教学实录

与人教版教材相比,统编版教材口语交际有很多令人欣喜的改变:内容上精选合乎学生需要的、最具迁移运用价值的交际话题;形式上比较多样,首次创新使用教学提示,图表丰富;编排上自成体系,凸显了板块独立地位。

虽然统编教材将口语交际与识字写字、阅读、习作教学列为同等重要的位置,也引起了一线教师的重视,但现有的语文课标和教材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范围、方式等都没有具体说明,要求太过笼统。每个板块只有简短的文字和配图,对授课方式、目标等没有具体地加以说明或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没有可以参照的依据,口语交际教学没有落到实处。

从现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口语交际的参与是少数人的参与,不能保证每名学生都得到锻炼,课堂教学活动存在单一化、个别化趋势显著的现象,学生在表达上缺乏专业有效的指导,表达习惯有待矫正。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通过一线教学实际,认为可以通过搭建“支架”,为学生创设语言交流的环境,让他们爱说;关联阅读,进行层递式方法指导,让他们会说。

、搭建支架:创设多样性的语言环境

低段口语交际最重要的就是要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语言环境,改变教学活动单一化、学生交流个别化的问题。“支架”源于建筑业,是指帮助建筑工人建造楼房时运用的暂时的“脚手架”,它可以帮助工人们建起高楼大厦。小学口语交际课堂中“支架”的运用,是指学生在教师搭建的种种“支架”下,学会倾听,学习在一定的情景和场合中,以口语的形式交流沟通、传递信息、发表想法和情感,从而提升人际交流的能力和素养。结合统编教材,笔者在口语交际中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支架”搭建方式:

(一)游戏促兴趣

一下第一单元“听故事,讲故事” (一边看图,一边听老师讲《老鼠嫁女》的故事。然后自己讲讲这个故事)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个内容,为了解决听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不妨采用“游戏支架”进行引导。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传话筒”的游戏吗?想不想来玩一玩?

生(非常激动):想!

(师宣读游戏规则:分组游戏,8 人为一小组,共5 组。每组的人要把听到的话一个一个传给后面的同学,由最后一个学生宣布听到的答案,比一比哪个组传得又快又准确。)

(生开心地在教师的组织下排队做准备)

师:倒计时,3—2—1, 开始!

(生快速向后面的同学传话)

师:游戏结束。第一组胜出!掌声送给这些能干的小朋友!

(生鼓掌,但也有一些小组成员不开心。)

师:老师发现,有一些小朋友不是很服气哦!我们大家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又快又准呢?

师:看来,要想把别人交代你的事情做好,认真听清楚要求很重要。同时要想让别人听清楚,说话的人应该大声说、清楚地说,让别人听清、听懂。(板书: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注意听别人说话。)(师生共同分析,引出:听——认真、抓重点;讲——清楚、响亮。)师:听的时候要认真,抓住重点,讲的时候也要清楚响亮。这可是和别人交流时的法宝,也是我们今天这节课“听故事,讲故事”的大法宝。小朋友们可要记牢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支架”的搭建,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能迅速切入主题,明确本课交际方向,让学生更为轻松、

愉快地去习得知识和培养能力,符合儿童好奇、爱幻想、表现欲强的年龄特征。

(二)情境促表达

以一上第一单元的“我说你做”为例,搭建“情境支架”。

(师走进教室准备上课,发现语文书忘记带了。)

师(故作着急):哎呀,老师真糊涂,书忘记在办公室了。

(生纷纷举手要帮老师去拿)

师:好吧!谢谢同学们!×××同学,请你到我的办公室去,在办公桌左边第二个抽屉里,听课本和教参的下面,有老师的语文书,请你帮我取来。

(生听得很认真,一边听一边小声重复,然后快速跑出去。)

师:其他同学请做好课前准备,把语文书放在桌子的左上角,习字本放在桌子正中间,从笔袋里拿出铅笔和橡皮,放在书桌的上边。

(这时,拿语文书的同学返回。)

师:×××同学,谢谢你!你是怎样把书一下子找到的?

生:老师,您刚才说得很清楚,我把您的话都记在心里,到了办公室照着做就找到了。

师:看来,要想把别人交代你的事情做好,认真听清楚要求很重要。同时要想让别人听清楚,说话的人应该大声说、清楚地说,让别人听清、听懂。

(板书: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注意听别人说话。)

建立在生活实际基础上的交流与指导更能“接地气”。通过日常生活的情境重现,让学生在规定的情境中用普通话对话以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敢于表达的自信心和仔细聆听他人对话的能力。

(三)问题促思维

在一下第一单元“听故事,讲故事”这一课的教学中,其画面较多,故事较长,即便可以借助图片来讲解,大部分学生还是出现讲述不完整的情况,讲了前面的内容,忘记了后面的内容,语言表达也不够准确。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师讲述故事后)

师:同学们,故事听完了,你知道鼠爸爸想把女儿嫁给谁了吗?(问题1)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贴图片。)

师:小朋友听得很认真。你们能把这些图片排好队吗?(问题2)

(引导学生按顺序进行排列,为接下来的看图讲故事做准备。)

师:你们可真能干!现在请拿出你们自己的宝物袋,把6 幅图的内

容按顺序说给小伙伴听。

(生小组合作轮说故事)

师:这样的故事好听吗?你还想听到什么内容?(问题3)

(生交流6 个对象的本领)

师:这6 个对象出场的顺序能调换吗?(问题4)

生发现规律,回答不能调换,因为后一位比前一位强。)

师:老师悄悄听到鼠爸爸的两句话,知道了他要把女儿嫁给他们的原因。(播放录音:“太阳啊,你是世界上最厉害的,我决定把女儿嫁给你了。”)根据录音猜一猜,他是怎么跟乌云、大风、围墙说的?(问题5)

可以看出,问题的提出由简单到复杂,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启发性。第一个问题培养了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第二个问题引导他们梳理故事、有序排列,第三个问题引发他们深入思考,第四个问题能够在理解中提炼,而最后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反复句式,为学生讲故事做好铺垫。

(四)评价促参与

为了避免教师简单评价、针对性不强,生生互评不到位的问题,可以设计课堂评价表对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交际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