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恩幼儿” • 1924年,在南非川斯瓦地区的汤恩附近一个采石场发现的,为南方古 猿化石,距今250多万年。 • 发现者是雷蒙德·达特 • “露西”是1974年11月30日,美国古人类学家唐纳德·约翰松在埃塞 俄比亚的阿法地区发现的。 • 是阿法南方古猿,距今320万年。根据其股骨附着在骨盆上的方式看, 是直立行走动物。
• 作为文化人类学的分支的民族学,可以理解为狭义的民族学,就是文 化人类学对于某一具体族群的深入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 • 1)民族志(Ethnography)。就是通过田野工作对一个族群的传统行 为和思维方式的描述。 • 2)民族史。关注的是某个特定民族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生活方式所发 生的变化。 • 3)跨文化比较学。在民族志和民族史所收集和分析过的资料的基础上, 跨文化比较学着重探讨:为什么在一些社会中存在着某些文化特征, 而在另一些社会中却没有这些文化特征。
• 整体性原则 • 人类学研究的整体性原则,意味着当人类学要研究人类生活的任何一个方 面时,都要着眼于与它有关的人类生活的其他方面。 • 基于这一原则,当人类学家描述他所研究的人类群体时,可能会 论及这些人所生活的地区的历史、自然环境、家庭生活结构、语 言的一般特征、村落模式、政治经济制度、宗教及艺术的风格等 等。
• 一般认为,考古学萌芽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形成于19世纪中叶,一战后 取得了重大发展。 •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个对“现存社会”进行考古研究的学科分支应运而 生——民族考古学
• 民族考古学运用考古学的方法、技术以及民族志研究方法,对前工业社会 的物质遗存进行整体性研究,以理解这些社会的文化和行为方式。 • 20世纪70年代后,又先后出现了“行为考古学”、“后过程考古学”、 “族群考古学”等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