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礼仪修养论文

  • 格式:docx
  • 大小:148.88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礼仪修养论文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大学生校园礼仪论文

礼仪,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它不单是个人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同时还是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俗的反映,在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其内容包括行礼仪式、礼节及仪式、风俗规定的仪式、行为规范、交往程序、礼宾次序、道德规范等等。

礼仪,也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中国素来称为“礼仪之邦”,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古语有云:“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充分说明了礼仪修养的重要性。中华文明经过上下五千年的不断修正完善,在现代社会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文明体系,指导着我们在方方面面的言谈、举止。

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大学生是建设现代社会的冲锋军,学校担负着教育人和培养人的神圣使命。在各种礼仪中,校园礼仪对于大学生尤为重要,任何一位走向社会的成功人士,都具备着高等的礼仪修养,这种素养在形成的过程中,大学校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大学生校园礼仪一直是社会所关注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修养礼仪是必须的。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你不学“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身。学习礼仪是个人的需要。掌握礼仪,自觉执行礼仪规范,就容易沟通感情,使人际交往获取成功,同时改造、发展和实现自我,进而有助于人们所从事的各种事业顺利发展并取得成功。学习礼仪又是社会需要,人人重视礼仪,遵守社会公德,注意遵守人与人交往的基本礼貌准则,社会就会更加和谐和安定。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具有跨时代、跨世纪的特殊意义。总的来说大学生修养礼仪的意义有以下几点:

1. 礼仪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2. 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提高大学生社会心理的承受力。

3. 礼仪教育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4. 礼仪教育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5. 礼仪教育有利于强化大学生文明行为,提高文明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然而当前大学生礼仪修养存在着与其所受文化教育不对等的情况,存在着礼仪修养的缺失,这种缺失具体表现在个人修养、社会交往、生活细节等方面。

例如,在公共场合有随地吐痰,乱扔杂物,高声谈笑等缺少自我约束的失礼行为;在人际交往中莽撞、冷漠、自私,缺乏基本的交往礼仪;追求个人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绝对“自我”,缺乏与周围环境融洽相处的能力;不会问候,不懂谦让,不尊重师

长;更令人不安的是,有的同学把无视校纪校规、行为放浪不羁,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看成是个性;他们强烈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知尊重别人,难以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此类行为,与礼仪修养与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然而产生这些不文明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涉及到我们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法面面,总的概括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目前我们的社会正处于大变革时期,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整个社会比以前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社会生活多样化。而相对于处于生理心理还不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来说,在思想观念、心理发展价值取向呈现了多样化的特点,校园已不是一片净土,诸如金钱观念、价值观念、人生观念越来越社会化、市场化。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会耳濡目染,将家庭和社会中不文明行为在学校中模仿。

外部环境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是社会氛围的影响。由于大学生还处于心理不成熟期,社会上许多消极、落后现象反映到校园,往往使部分大学生丧失其原有的生活立场,接受社会上不文明的语言、行为及生活方式,造成了大学生不文明现象。而大众传媒中某些不健康节目的误导,又使大学生不文明行为得以蔓延。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有部分大学生把影视作品中主人公的不文明行为如说脏话、打斗视为有个性的表现,视为“时尚”。

二是同龄群体的影响,同龄群体由于年龄、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接近,互相攀比模仿,使部分不文明观念、行为更易在高校互相渗透和影响,这是导致某些不文明现象在校园内流行的重要因素。

2. 大学生不文明现象往往是大学生忽视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所致

社会上功利诱惑的增多,增强使一些大学生在思想上急功近利。大学被当作了实现功利的敲门砖。他们认为来到学校只是为了接受专业知识,其他一概不重要。所以他们不关心“我的大学”怎样,不在乎我的同学怎样,只在意是否能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大学生忽视自身思想道德修养,便容易丧失文明的判断能力,以丑为美,以耻为荣,从而在思想上解除了抵御社会不良风气侵袭的防线。我们认为大学生中出现这些不文明现象也与大学生注重个人私利有关,这不仅存在于学生中,社会上也不乏这种现象。

3. 家庭教育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将孩子视为“掌上明珠”,从小娇生惯养,无形中使孩子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思想,不懂得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不能吃苦,缺乏合作意识。也有部分家长自身文明素质低使孩子的文明教育失去了根基。除此之外,应试教育使得父母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及以后的升学和就业,忽略甚至放弃了文明素质教育。

4. 学校教育的疏忽

许多大学生对文明与不文明的性更为认识不清,认识不到自身行为构成不文明,造成无意识的不文明。这和长期以来,从中学到大学的教育,只重视智育,忽视道德教育,放松对大、中学生行为规范训练有关。例如:中学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文明养成教育,使本应在中小学就养成的文明行为习惯未形成,造成教育断层。再比如说大学阶段,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往往围绕培养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这一核心任务开展,直接将教育基点放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上,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行为的关注。

5. 学生自身所受过的文明教育有所差别

高中与大学的教育是两种完全不同,甚至使处于两种极端的体制。高中实行的是严格的管制,尤其是它是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阶段,学生为一的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学习。高中生的行为总是有章程可循。但他们合格的行为只是监管的产物,并未内化为自身的认识,文明礼貌只是一种被迫的要求,他们心中没有形成文明理念,对道德的认识自然也达不到一定的高度。

一旦步入大学,立马脱离了监管阶段,没有了完善的文明约束体制,学生的自控能力差开始暴露出来,对那些未内化入心的行为的薄弱意识开始失落。面对大学的多元化,一些学生开始摇摆不定,被卷入各式各样的风潮中。

6. 学校教育管理的缺位

缺乏监督。现行的学校教育缺少对大学生不文明现象的监督,对部分学生的违纪行为采取姑息态度,奖惩不明,从一定程度上纵容、助长了不文明行为习惯的滋生、蔓延。学生不文明行为的产生原因有多方面,从教育和管理者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教育管理不是很到位,制度不够完善,制度的落实、监督不够到位;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人员不足,方式落后,学生中的敌对情绪占相当比例;在对学生专业教育上、生活服务上有做的不好;在物质保障方面,我们还不够科学与完善;在文明的氛围的形成上,还不能有效的达到惩恶扬善、扶持正气。

然而,有效的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教育机构以及我们学生个人共同来完成。因此校园不文明现象的解决方法可从以下两方面来说:

一、学校方面:

注重思想道德教育,转变大学生的认知错误。从根本上抓好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的道德教育,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严厉的规章制度和惩罚措施只会起到“缘木求鱼”的作用。从人性关怀的角度去引导学生,反而是长远又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