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的概念及其防治措施
- 格式:docx
- 大小:96.25 KB
- 文档页数:2
一、环境污染的概念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主要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破坏生态平衡,影响人体健康,造成资源破坏和经济损失的现象。
污染物(pollutant)是指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和性质发生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变化的物质。
可分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是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的,其理化性状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是指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理化因素或生物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理化性状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通常比一次污染物严重。
污染源(pollutant source)是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通常指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二、环境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一)生产性污染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大量开采地下矿藏把地下的物质带到地上。
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工业噪声、振动等物理因素。
农业生产中不合理地施用化肥和农药。
(二)生活性污染废旧塑料在自然界中不被分解,难于无害化,会造成白色污染。
生活污水、粪尿中的有机物、合成洗涤剂、氯化物、细菌、病毒和寄生虫虫卵等,进入水体不仅可使水质恶化,而且还会传播疾病。
居室装饰材料、化妆品在内的家用化学品,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污染室内外环境,成为环境污染源。
(三)其他污染包括交通运输工具所产生的噪声和排出的废气,电视塔和其他通讯设备所产生的微波和电磁波,原子能设备和放射性同位素机构造成的放射性污染等。
环境中污染物的转归:1分布或迁移2生物转化3环境的自净作用三、环境污染的健康危害(一)环境致病因素的健康效应(二)生物学标志物1暴露生物标志物2效应生物标志物3易感性生物标志物(三)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的特点:1广泛性2复杂性3多样性4长期性(四)环境污染对健康的损害作用的表现形式:1急性危害2慢性危害3特殊损害免疫毒性作用4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五)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类型1公害病2职业病3食物中毒4传染病四:影响污染物对健康损害的因素(一)、污染物因素:1污染物的理化性质2污染物的作用剂量(1)剂量-效应关系(2)剂量-反应关系3污染物的作用时间(二)、机体因素1健康状况2遗传因素3营养条件(三)、环境因素第二十二章:生活环境与健康第一节:大气环境与健康一、大气的特征及其卫生学意义:(一)大气圈及其垂直结构(二)大气的化学组成及其卫生学意义(三)大气的物理性状及其卫生学意义1太阳辐射(1)紫外线(2)可见光(3)红外线2气象因素3空气离子二、大气污染的来源(一)工业企业(二)交通运输(三)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三、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一)直接危害1急性危害(1)烟雾事件(2)生产事故2慢性及远期危害(1)对呼吸系统功能的影响(2)引起变态反应(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4)致癌作用(二)间接危害1影响小气候和太阳辐射2产生温室效应3破坏臭氧层4形成酸雨(三)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健康的危害1颗粒物2二氧化硫3氮氧化物4多环芳烃第二节:室内环境与健康一、室内环境的基本要求1居室的面积和结构配置应科学2室内微小气候应适应3室内的建筑和装饰材料和家用电器等不得产生有毒有害物质4避免室外污染物对室内空气造成污染5环境安静、整洁美观,保证正常睡眠和休息。
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及防治措施一、前言环境污染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一大严峻问题。
虽然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不断提高,环保意识也逐渐普及,但环境污染现状仍然较为严重,直接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本文将从环境污染的概念、对健康的影响以及防治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引起人们对环保问题的重视,并通过一系列措施保护自己的健康。
二、环境污染的概念环境污染主要指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有害影响,它是一种无序排放各种垃圾、废弃物,释放大量有害气体、固体和液体到大气、水体、土地等各个环境中,造成环境变得不适宜人类生存的恶性现象。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和过度使用,使一些化学物质、放射物质、噪音、震动、光污染等环境因素的超标排放,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三、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1.大气污染。
人们常接触到的大气污染主要包括空气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成分。
这些有害气体可以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如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等,还可能导致心血管病、肺癌、过敏性疾病等。
此外,长期暴露在有害气体中,还会对人的智力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引起神经系统疾病,如痴呆、抑郁症等。
2.水污染。
水体污染主要包括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两种。
常见的水污染物质有有机物、重金属、氯化物、硝酸盐等。
水污染对健康的并不是单一的影响,而是综合作用的结果,例如导致消化系统疾病、肝、肾等内脏器官受损及各种癌症等。
3.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主要是指大气污染、水污染及工业、农业、市政等源的排放物污染土壤的一种环境问题。
土壤污染的物质成分种类繁多,包括工业废料、农药、重金属等,它们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将影响人体的器官、生理功能等。
4.声音污染。
声音污染是指声波对人体的有害影响。
现代社会中,汽车、飞机、工厂等噪声不断增加,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引发精神紧张、自我闭塞等种种疾病。
5.光污染。
现代城市人们晚上可以发现街道永远不安静,那是因为光污染的存在。
第三单元 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 环境污染【课程标准】1.根据有关资料,说出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2.以某些环境污染事件为例,说明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3.针对某类环境污染,说出其防治的主要措施。
【知识网络】【重难点剖析】 一、环境污染及其类型 1.环境污染的概念:(1)概念:人类活动所引起的____________下降,从而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2)标准:当进入环境的废弃物浓度或数量超出环境的____________能力,或者废弃物____________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与发展时,就造成了环境污染。
环境 污染 概念、类型、危害 概念: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 __下降,从而有害于人 类及____________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类型 按环境要素分: _污染、 污染和土壤污染等 按污染物性质分:化学污染、 污染和 污染等 按污染物形态分: _污染、 污染、 污染、 噪声污染、污染和光污染等 按污染物来源分生活污染 污染 污染 污染 按污染的分布范围大小分: _污染、 污染、 污染 危害 _____污染 影响 、破坏 、 严重时甚至会改变 环境 还是危害人类 和 的大敌 我国环境污染我国环境污 染的现状 20世纪50年代初期,环境污染问题____________; 20世纪50年代后期,环境污染问题_____________;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环境污染范围________,程度_________; 目前,环境污染问题____________。
水和 水污染 污染 污染 水体污染包括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是一个 缺水的国家 水污染造成的 缺水,使水资源供需矛盾更趋激化我国水资源状况(所谓环境自净能力是指环境受到污染后,通过物理(如稀释、扩散等)、化学(如氧化和还原、吸附等)和生物(如吸收、降解等)净化的作用,逐步消除污染物达到自然净化的过程。
)[典型例题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①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引起的。
环境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释放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不仅损害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也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本文将探讨环境污染的危害,并提出一些防治措施。
一、环境污染的危害1.1 大气污染大气污染主要来自工厂排放的废气、机动车尾气和燃烧产生的烟尘。
空气中的污染物会导致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也会加速大气温室效应,引发气候变化。
1.2 水体污染水体污染是指废水排放和工业废料排放进入水体,使水质受到破坏。
水污染对水生生物造成威胁,也会通过饮用水的污染对人类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1.3 土壤污染工厂的废弃物、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垃圾填埋等行为会导致土壤变质。
土壤污染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使得农产品质量下降,也可能导致食物链污染,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
1.4 噪音污染噪音污染主要来自机动车、机械设备和工厂生产的噪音等。
长期暴露在高强度的噪音环境中,会导致人类听力损伤、心理疾病和睡眠障碍等问题。
二、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2.1 大气污染防治为了减少大气污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2)加强工业废气和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控制。
(3)鼓励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减少机动车排放。
(4)加强空气污染监测与预警,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2 水体污染防治为了保护水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废水处理设施,对污水实施全面处理。
(2)推广循环水利用和雨水收集利用,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
(3)严禁非法排污行为,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和处罚。
2.3 土壤污染防治为了减少土壤污染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工业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避免在土壤中排放。
(2)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鼓励有机农业的发展。
(3)加强土壤监测和评价,及时发现并治理污染地块。
2.4 噪音污染防治为了减少噪音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建筑和工厂等,降低噪音产生和传播。
城市环境污染及其防治措施分析一、目前城市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1)大气污染:城市的大气污染主要是指由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不断向大气排放污染物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一旦超过环境自身的净化力量,大气环境就会日益恶化,严峻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安康、破坏生态环境。
2)水污染:水污染,一般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人,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转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安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城市水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日趋加剧的水污染,已对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重大威逼,成为人类安康、和社会可持续进展的重大障碍。
水污染被称作“世界头号杀手”。
3)固体废弃物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是指固体废物在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的过程中产生的危害环境的现象。
目前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城市生活废弃物,即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垃圾、医院垃圾、商业垃圾、建筑垃圾等;二是工业固体废物,又称工业废渣或工业垃圾。
这些垃圾若不准时去除,必定污染空气,对土壤、水体都会造成严峻污染。
从而导致蚊蝇滋生、细菌生殖,使疾病快速传播,危害人体安康。
二、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的防治措施探讨2.1城市大气污染的防治技术手段治理城市大气污染可以从以下技术手段着手:一是采纳新能源技术,改善我国传统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构造,使用绿色干净的新能源,如可以使用洗选煤,降低大气中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大力推行使用氢气作为新能源,有效消退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物得排放量;城市汽车发动机推举用干净的燃料工作,消退汽车尾气中二氧化碳及碳氢化合物的污染。
二是一些高耗能、大气污染严峻的老企业要不断改良传统的技术手段,新兴的中小型企业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手段,推广各类烟尘净化技术,提倡清洁生产等。
2.2城市水污染的技术性掌握对策对于城市工业废水与城市生活污水要进展集中处理:城市要建立特地的城市废水集中处理设施。
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物质浓度或种类变化,超过了自然环境承受能力所引起的现象。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首先,大气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
为了减少大气污染,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第一,加强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
对工业企业进行严格的排污许可证管理,设置合理的排污标准,强制执行,并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罚,以确保污染物排放不超过规定的限值。
第二,提高车辆排放标准。
通过推广清洁能源车辆和国家标准的加强,减少车辆尾气排放对大气的污染。
第三,加强城市空气质量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
通过监测大气污染物浓度和气象条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人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其次,水污染是另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为了减少水污染,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首先,强化污水处理。
建设和改造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处理的能力和效率。
同时,推广家庭和企业的污水处理设施,减少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的污水。
其次,加强农药和化肥的管理。
通过加强农药和化肥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管理,减少农业排放的污染物。
第三,加强水源保护。
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和管理,禁止污染源的建设和活动,确保水质的安全和可持续供应。
第三,土壤污染是环境污染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减少土壤污染,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首先,加强工业废弃物和农业废弃物的处置。
建设和完善废弃物处理设施,采取科学的处理技术,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置,避免对土壤造成污染。
其次,加强土壤监测和评估。
建立土壤污染和土壤质量监测系统,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治理土壤污染问题。
第三,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
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增加有机肥料的使用,改善土壤质量,减少土壤污染的风险。
除了上述措施外,还需要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
环境污染和防治措施环境污染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它对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护我们的环境并实施有效的防治措施,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探讨环境污染的不同类型,并介绍防治措施,以期为改善我们的环境做出贡献。
一、水污染水污染是指污水、工业废水和农业排放物等导致水体质量下降的现象。
水污染不仅影响人类的饮水安全,还破坏了水生态系统。
为了解决水污染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水平,确保废水经过适当处理后才排放入水体。
2. 加强农业排放物的管理,采取科学的农业耕种技术,减少农药、化肥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的使用和排放。
3. 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执行,对违法倾倒污水的企业进行惩罚,确保企业遵守环境保护标准。
二、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是指由工业排放物、汽车尾气、燃烧排放物等引起的空气质量下降现象。
大气污染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并对地球的气候系统造成破坏。
以下是应对大气污染的措施:1. 推行清洁能源和可持续能源的使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如开发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2. 改善交通管理,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同时,推广使用电动车等低碳交通工具。
3. 控制工厂和电厂的排放物,减少工业废气的排放,如引入更高效的过滤装置,并加大对环境友好型产品的推广力度。
三、土壤污染土壤污染是指在农业和工业生产中,化肥、农药、重金属等物质对土壤的污染。
土壤污染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影响植物生长,还可能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体。
以下是应对土壤污染的措施:1. 采用有机农业种植方式,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土壤质量。
2. 进行污染土壤的修复和治理,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恢复土壤功能。
3. 加强工业废弃物的管理,控制不合理倾倒,建立废弃物回收利用制度,降低对土壤的污染。
四、垃圾污染垃圾污染是由生活和工业废弃物造成的。
垃圾的堆积不仅破坏了自然环境,还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对人类和动植物健康造成威胁。
环境污染的治理与防范一、污染治理的基本概念环境污染的治理与防范是当前全球热议的话题。
治理一般包括三个方面:源头控制、治理、修复。
源头控制指的是对污染源的管控和治理,以减少或消除污染物向环境释放。
治理是指对环境污染采取技术手段进行清理和治理,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
修复是指对污染环境进行恢复,使其逐渐回归自然。
二、大气污染的治理措施大气污染是目前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
控制大气污染的治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源头控制:加强工业企业、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污染源的排放管理,实行减排措施,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2.加强监测管理:建立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测网络,实施常态化监测,及时发布监测数据,强化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和管理。
3.促进清洁能源:推广清洁能源,逐步减少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鼓励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4.推行车辆尾气治理: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治理,推广电动汽车、油气混合动力车等低污染、节能型新能源汽车,降低交通运输对大气污染的贡献。
三、水体污染的治理措施在当前全球水资源逐渐减少的情况下,水体污染的治理措施也愈加重要。
主要治理措施如下:1.加强源头控制:加强农业、工业等污染源的管控和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防止污染物进入水体。
2.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加大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力度,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处理质量。
3.推广清洁生产:提倡清洁生产和“零排放”理念,减少生产过程中对水资源的污染和损耗。
4.完善法规政策:制定相关水质管理法规和政策,建立水质监测和评价体系,定期检查和评估水体污染治理情况。
四、土壤污染的治理措施土壤污染是近年来大家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之一,土壤污染的治理措施有:1.源头控制:加强土壤污染源头控制,控制污染物排放,减少污染物进入土壤。
2.修复技术:采用化学、物理或生物修复技术,将受污染的土壤部分或全部恢复为良好的土壤。
3.土地利用管制:在土地利用和开发过程中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控制重度污染区域的土地利用,加强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
环境污染给人类健康、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危害,迫使我们采取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地球。
首先,环境污染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水中的有毒化学物质会引发消化系统疾病,土壤中的重金属和农药会影响人体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因环境污染相关疾病而死亡。
其次,环境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
大气污染导致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水体污染破坏了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土壤污染导致植物生长受阻。
这些污染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很多物种灭绝或濒临灭绝。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对地球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破坏了食物链和生态链,最终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此外,环境污染给经济发展带来了阻碍。
环境污染造成的健康问题给卫生保健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环境修复和治理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同时,环境恶化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生产力的下降,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污染与资源枯竭之间产生的矛盾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
为了防治环境污染,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只有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才能有效地监管和惩治环境污染者。
其次,提倡节约资源和减少废弃物的理念。
我们要减少能源的消耗,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降低废弃物的产生,鼓励回收再利用。
第三,加强环境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建设。
及时监测和预警环境污染的风险,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第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通过种植树木、垃圾分类、减少机动车使用等方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最后,环境污染问题是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
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环境保护的行动计划。
同时,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也应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投入环境保护的事业。
总而言之,环境污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副产品,给人类健康、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环境污染的成因与防治措施环境污染是指自然环境中的物质或能量的存在和分布受到人类活动的不利影响,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的现象。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探讨环境污染的成因以及防治措施,为改善环境质量提供参考。
一、环境污染的成因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固体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量的工厂和企业排放的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加剧大气污染。
同时,工业废水和废固体的排放也对水体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2. 交通尾气排放随着汽车的普及和交通量的增加,交通尾气排放逐渐成为城市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
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有机污染物对空气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形成雾霾和臭氧层破坏。
3. 农业化学品使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农药和化肥也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农药的滥用和不当使用导致农田土壤和水体的农药残留超标,严重污染了农田生态系统。
化肥过量施用会导致地下水、河流和湖泊中的营养物质浓度升高,引发水体富营养化。
4. 生活垃圾处理不当生活垃圾的不当处理也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过量的垃圾填埋和焚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加剧气候变化。
同时,未经处理的有机垃圾和有害垃圾的排放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
二、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1. 加强环境监管加强环境监管是环境污染防治的首要措施。
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工业企业、交通运输和农业生产等领域的监管力度,推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企业和个人遵守环境保护法规。
2. 促进清洁能源的使用清洁能源的使用是减少工业和交通尾气排放的有效途径。
政府应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和个人采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代替传统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3. 推广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环境污染的概念及其防治措施
一、环境污染的概念
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是指人类活动使环境要素或其状态发生变化,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人类的正常生活条件的现象。
简言之,环境因受人类活动影响而改变了原有性质或状态的现象称为环境污染。
例如大气变污浊、水质变差、废弃物堆积、噪声、振动、恶臭等对环境的破坏都属环境污染。
由于环境污染,从而导致日照减弱,气候异常,山野荒芜,土壤沙化、盐碱化,草原退化,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繁,生物物种绝灭等。
环境污染的实质是人类活动中将大量的污染物排入环境,影响其自净能力,降低了生态系统的功能。
环境污染物大体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人类的生产活动,使大量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人工合成的各种有机化合物(近200 万种),以及每天约有成亿吨的固体废弃物排入环境,严重影响了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正常交换过程;另一方面是来自人类的生活活动,如生活污水、垃圾等,据计算,人在一生中(按60 年计算)要从外界环境吸收324 吨空气、54 吨水和32.4 吨食物,同时他也向环境排放数量大致相同的废弃物。
环境污染物可分为气态、液态、固态及胶态四种状态,被污染的对象则为大气、水体、土壤及生物(包括人类
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主要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由于人们的行动违反自然规律所致,预料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大规模的深入地改造环境,也必将引起更复杂的新的环境问题。
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调节人类社会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二、环境污染的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