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电影史各大艺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

  • 格式:doc
  • 大小:130.50 KB
  • 文档页数:1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电影史》课总结

各大艺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

一、布莱顿学派

20世纪初英国布莱顿地区。主张在露天场景中创造真实的生活片段。现实主义的萌芽。多视点时空观念。

代表:乔治·阿尔培特·斯密士《祖母的放大镜》《望远镜中所见的景象》《玛丽珍妮的灾难》,詹姆

士·威廉逊《中国教会被袭记》,埃斯美·柯林斯《汽车中的婚礼》,西赛尔·海普华斯《义犬救主记》。

二、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1917年----1928年)

指从1917-1928年期间,欧洲出现的众多的电影流派和学派,这些学派和流派最终汇集成一个空前的电影运动,即先锋派电影运动。该运动主要出现在当时的法国和德国。先锋派电影不以盈利为目的、不叙说故事,是纯视觉影片。这种影片一般由创作者独立拍摄,大多为短片。其目的是对电影的美学形态和表现功能进行各具风格的实验和探索

(1)法国先锋派电影运动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印象主义电影。

以立体派画家F.莱谢尔和R.克莱尔等人的电影实验作品为代表,他们当时也把运动视为电影的本性,但与德国“先锋派”影片不同之处是,他们并不把手绘的图形的变化作为表现内容,而是把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景像结合起来表现。这些影

第二阶段:以年轻的女电影工作者G.杜拉克、原籍西班牙的L.布努艾尔、舞台剧编剧和青年诗人A.阿尔托等人的实验性影片为代表。他们的影片受超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表现人的潜意识,包括梦境、幻觉等。

1929年后,法国电影的“先锋派”运动也转入纪录电影。这种纪录电影很快就分为两种倾向:一种是以嘲讽社会现象为主,如法国导演J.维果的《尼斯景像》(1929~1930)主要是以怪诞的画面和奇特的剪辑,借实录的尼斯景像,嘲讽市内上流社会的生活丑态;

(2)德国表现主义(1919---1924)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从1919年一1924年大致经历了5年的时间。这一电影美学流派同样受先锋主义文艺运动的影响。德国表现主义开始于1910年的慕尼黑,首先在绘画中,而后在文学、戏剧、音乐及建筑艺术中相继出现,形成了一场文艺运动。

特点:崇尚原始艺术的非实在的、装饰性的美,色彩浓重、明暗对比强烈。艺术家采用变形、夸张和奇特的艺术语言,以表示对社会现实的愤然不满,从而构成一种内心恐惧、焦虑。

代表作:罗伯特·维内的《卡里加利博士》,其中表现主义的以几何图形作为造型的风格,布景和背景情调的一致,人物造型与布景的一致,光线阴影,视觉造型都为表现主义特征。人物都是吸血鬼、大汉等。还有《吸血鬼诺斯费拉杜》《三生记》《泥人哥连》。

德国现实主义倾向的电影:

1、室内剧电影:室内剧电影借鉴了室内剧的术语。

代表作:卡尔·梅育《最卑贱的人》(编剧《卡里加利博士》编剧之一)利用布景,主题和环境发生变化,但还是无情的命运,不用表现主义而用现实主义的方式表现

2、街头电影:现实主义创作态度,在街头拍电影,感兴趣的是社会环境而不是心理状态。

二、纪录电影学派

三、前苏联蒙太奇流派

1、蒙太奇可以制造人为景观(库里肖夫、维尔托夫)

2、可以创造人(库列肖夫、维尔托夫)

3、可以让时间倒流,即倒放拍摄的景物(维尔托夫、爱森斯坦)4,剪辑镜头的长度可以改变时间感觉(爱森斯坦、普多夫金)

他们对蒙太奇的实验归结起来有三个主要功能:

1叙事功能:比如交代情节,插一段回忆

2,激发理性回应:联想、比喻

3,情绪感染作用:风和日丽,阳光灿烂表示心情畅快;乌云密布,暴风雨出现表示灾难来临等。但最大的功能在于通过蒙太奇剪辑可以阐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立场及含义,

(5)法国诗意现实主义(1930-1945)

1、更新现实的观念。最奇特,最具特色的方面。

2、景深镜头的运用与确立,他的实践为巴赞的“场面调度”的理论得到了证实,景深镜头的运用,对于“电影本体论”的发展影响很大。

3、发挥电影中文学的力量。

误识:1、忽视电影艺术的视听性。2、艺术群体对个体的冲击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新现实主义电影是在二战结束前后在意大利出现的,它一出现就受到了人们的注意,甚至令人震惊,其原因并不仅仅在于这一电影学派竟然异军突起于在经济、军

事和政治上面临全面崩溃的一个法西斯主义国家中,更主要的是它完全以崭新的独特的表现风貌,突破了以往西方电影的部分传统或陈规。

代表作品:

1,内容上主张反映抵抗运动和战后的现实生活,表现普通人。

2,形式上主张用纪实手法,将摄影机扛到大街上。

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原则可以归纳为:

1,内容是反映反法西斯斗争或战后意大利社会普遍的贫困和失业问题;

2,描写的人物是普通人;

3,具有强烈的纪实风格;

4,普遍采用实地拍摄的方法;

5,启用非职业演员等。

新现实主义的美学特征:

1、记录性

2、实景拍摄

3、长镜头的运用

4、关于非职业演员的运用

5、结构形式(追求简单朴实的结构)

6、地方方言的运用

对世界电影的贡献:他提倡的纪实手法和表现普通人对后来电影的发展起了一定的影响作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及其美学主张,对后来的现实主义电影创作有

一定影响;也为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的“纪实本性”和“长镜头”电影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它的影响也是世界性的。

第三次电影运动:法国“新浪潮”与“左岸派”(五六十年代)

新浪潮---作者电影

创作特征:新浪潮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否定传统的道德观念;

摄影侧重电影的照相性,侧重画面的新鲜感,拒绝功能主义或学究式的画面;剧作比较随意;风格追求报道式的摄影风格;音响大量的自然音响,真实感;剪辑注重长度、节奏。快速剪辑,镜头之间衔接。时空跳接。长镜头的使用增加真实感。特吕弗和夏布洛克的长镜头,戈达尔的跳接与快速剪辑。

人员构成:主要来自《电影手册》

安德烈·巴赞,新浪潮精神之父。理论著作《什么是电影》,主编《电影手册》其理论:一、电影是现实的渐进线。二、场面调度的理论。

表演:非职业演员,不知名的演员。总之对传统的电影语法毫不在意。

左岸派----作家电影

一些从事电影已久的导演,如阿仑·雷乃、瓦尔达和科尔皮;和以文学创作为主,现在从事电影创作的人如格里叶、杜拉等构成的一个学派。他们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住在塞纳河左岸,故称左岸派。其成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