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检测项目有哪些
- 格式:docx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3
心血管病检查手段大盘点带老人去医院做各种检查的经历想必大家都有过,面对名目繁多的心血管疾病诊断检查,往往会让我们无所适从。
这些检查项目究竟有什么作用,对诊断心血管疾病又有哪些帮助呢?在听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主任杨新春主任的访谈节目,我终于明白了,所以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常规心电图心电图的检查主要是用来检查各种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的情况。
心脏的收缩是在心电的触发活动下发生的,所以我们说心电的触发活动是保证心脏有规律收缩的一个基本条件,心电图就可以检查心电的活动是否有异常。
但是,心电图描记时间只是短短几分钟,因此即使心电图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冠心病,心脏超声心脏超声主要是从形态学的结构来看心脏的大小、心脏室壁的厚薄,再有就是心脏运动时情况,再加上心脏瓣膜的关闭状况、心腔内附壁血栓形成等等这些情况。
并且能比较准确的提供心脏收缩和舒张的定量数据。
超声心动图几乎成为每一个心脏病患者的常规检查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是冠状动脉造影导管选择性插入冠状动脉开口,注射造影剂显示冠状动脉解剖走向及病变,是目前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
可以明确冠状动脉有无狭窄、狭窄的部位、程度、范围等,并可据此指导进一步治疗方法。
杨主任指出治疗冠心病,除了基础治疗,最好配合使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如五福心脑清软胶囊,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其中的冰片具有芳香开窍的功效,还能缓解心血管患者胸闷胸痛等症状。
寒冷的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要了解这些检查项目,更要注重平时的预防。
杨主任说,寒冷的季节老人不要“秋冻”,一定要注意保暖,也不用在寒冷的早上晨练,要锻炼可以在暖和的上午或午后。
冠心病检测标准
冠心病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表现: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患者可能出现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
2.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是冠心病诊断中最早、最常用和最基本的诊断方法。
它可以帮助发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问题。
包括静息时心电图、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心电图负荷试验、心电图连续监测等检查。
3. 放射性核素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ECT)可用于了解梗塞范围。
4. 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可以了解心室壁的动作、有无室壁瘤、心脏瓣膜活动情况和左心功能。
5. 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它可以直接观察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明确病变范围和程度,为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6. 心肌酶学检查:心肌酶学检查如sjot和ckp等,可了解心肌损伤程度和恢复过程。
7. 生活方式监测:冠心病的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控制心率在55-60
次/分,以降低心肌耗氧。
需要注意的是,冠心病的诊断需要综合多个方面的检查结果来确定。
如果怀疑自己患有冠心病,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心血管疾病检查报告是指医生对患者进行了心血管系统相关检查后所做出的诊断报告。
心血管疾病是一类非常常见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因此,及时了解和掌握个人的心血管状况,特别是进行定期检查,对于维护健康和预防疾病十分关键。
一、检查方式目前心血管疾病检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 心电图检查:主要用于诊断心脏电活动的异常,包括心跳节律失常、心肌损伤等。
2. 血液检查:可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脂肪、胆固醇、血糖等指标来了解个人是否存在代谢异常。
3. 心脏彩超检查:通过超声波对心脏内部结构和功能进行全面评估。
4. 磁共振(MRI)检查:在高功率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的作用下,对心脏进行三维扫描,提供高质量的图像。
以上这些检查方式各有优点和特点,医生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来确定相应的检查方案。
二、检查结果解读对于心血管疾病检查结果的解读,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和评估。
以下是常见检查指标和解读方式:1.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主要是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脏疾病。
常规情况下,正常人心电图显示是稳定的,没有明显异常,心率在60~100次/分之间。
如果检查结果显示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比如心跳速度或者节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就需要及时引起医生的注意,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2.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检测代谢水平,包括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等多个指标。
高血糖、高胆固醇、高三酰甘油等指标的异常可能是动脉硬化的诱因之一。
如果血液检查显示有不正常的指标值,患者应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并及时就医。
3. 心脏彩超检查心脏彩超检查可以对心脏的大小、形态、运动以及流量等生理参数进行全面评估。
进一步地,心脏彩超检查还可以对心肌的厚度、弹性、收缩力等指标进行评估,从而做出心肌损伤和心脏疾病的诊断。
根据检查结果,医生能够详细解释患者心脏状况和功能状况,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4. 磁共振(MRI)检查磁共振检查技术先进,能够提供高清晰度的心脏成像图像,以及对心脏的三维重建图像。
心血管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心血管疾病是当今社会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高血压等。
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生物化学检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物化学检验能够通过对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中的各种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病情评估和治疗监测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一、心血管疾病生物化学检验的常见项目1、心肌酶谱心肌酶谱是诊断心肌梗死等心肌损伤性疾病的重要指标。
其中,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在心肌细胞受损时会释放入血,导致血液中这些酶的活性升高。
CKMB 对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一般在心肌梗死发生后 4-6 小时开始升高,12-24 小时达到峰值,3-4 天恢复正常。
2、心肌蛋白心肌肌钙蛋白(cTn)包括 cTnI 和 cTnT,是目前诊断心肌梗死最特异和敏感的指标。
它们在心肌细胞损伤后 3-6 小时开始升高,14-20小时达到峰值,5-7 天恢复正常。
此外,肌红蛋白在心肌梗死发生后 1-2 小时内即开始升高,6-9 小时达到峰值,24-36 小时恢复正常,但其特异性较差,常作为早期诊断的指标之一。
3、血脂检测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都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
LDLC 被认为是“坏胆固醇”,其水平升高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而HDLC 则被称为“好胆固醇”,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4、血糖检测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
血糖检测包括空腹血糖、餐后 2 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
HbA1c 能够反映过去2-3 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5、同型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心血管内科体检项目心血管内科体检是预防和早期发现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心血管内科体检的常见项目,帮助您了解自己的心血管健康状况。
1. 心电图心电图是心血管体检的基本检查项目,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波形,检测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
2. 心脏超声心脏超声检查利用超声波的回声成像技术,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检测心脏瓣膜疾病、心肌肥厚、心包积液等心脏异常。
3.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检查等,可检测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等指标,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4. 血压检测血压检测是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指标,通过测量血压,了解个体血压水平,判断是否存在高血压或低血压。
5. 心肺功能检测心肺功能检测包括心肺运动试验和呼吸测试等,通过监测运动过程中心肺的反应,评估心肺健康状况和运动耐量。
6. 血管多普勒检查血管多普勒检查利用超声技术检测血管内血流状况,评估血管壁弹性、血流速度等指标,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7. 心肌酶谱检测心肌酶谱检测通过检测心肌酶的活性,判断心肌损伤程度,辅助诊断心肌梗死、心肌炎等疾病。
8. 血脂检测血脂检测通过测定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肪成分的水平,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
9. 血糖检测血糖检测用于评估糖尿病的风险和治疗效果,通过测定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了解个体血糖控制情况。
10. 运动平板试验运动平板试验是一种通过运动负荷试验来评估心脏功能的方法。
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运动,同时监测心电图和血压的变化,以评估心脏对运动的反应能力。
11. 心脏核磁共振成像(MRI)心脏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可以详细显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MRI,可以检测心脏肥厚、心肌病、心脏肿瘤等疾病。
12. 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有创检查,通过导管将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以显示冠状动脉的形态和血流情况。
主要用于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等疾病。
13. 肺功能检测肺功能检测通过测量呼吸道的通气和换气功能,评估肺部健康状况。
Fast检查Fast检查是一种常用的体检项目,用于评估一个人的心血管健康状况。
在Fast检查中,医生会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和评估来确定一个人是否存在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首先,在Fast检查中,医生会问询患者的个人和家族病史。
这包括了患者自身是否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以及家族中是否有人患有心血管疾病。
这些信息对于评估患者的风险非常重要。
接下来,医生会进行一系列的生理测量。
这包括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和体重。
高血压和心率异常可以是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而体重过重可能与患有糖尿病等疾病相关。
此外,医生还会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测量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血糖水平。
高胆固醇和血糖水平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
医生还可能要求患者进行其他血液检查,以进一步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
除了生理测量和实验室检查,医生还会进行一些功能性评估。
这包括进行心电图检查和运动耐力测试。
心电图可以检测心脏的电活动,以评估是否存在心脏病变。
运动耐力测试可以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和身体的耐力水平。
最后,在Fast检查中,医生会根据所有的测试结果综合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健康状况。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生理测量、实验室检查和功能性评估的结果,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治疗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Fast检查只是一种初步的评估方法,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生的诊断。
如果在Fast检查中发现有异常或者风险因素,医生可能会建议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切当的诊断和制定更详细的治疗计划。
综上所述,Fast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心血管健康评估方法,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和评估,医生可以初步判断一个人是否存在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这种检查方法可以匡助人们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保护心血管健康。
心血管疾病做什么检查心血管疾病是影响人们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它包括了心脏和血管的多种疾病,如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
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评估,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一系列的检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检查项目:1. 心电图(ECG):心电图是检查心脏电活动的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可以检测心脏的节律和传导异常,以及心肌缺血的迹象。
2. 血压测量: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因此血压的定期监测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管理至关重要。
3. 血液检查:包括血脂、血糖、肾功能等指标,这些可以帮助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
4. 胸部X光:可以观察心脏的大小和形状,以及是否有肺部积液等异常情况。
5. 心脏超声(Echocardiogram):通过超声波成像技术,可以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心室壁的运动、瓣膜的开放和关闭等。
6. 冠状动脉造影:这是一种侵入性检查,通过注射造影剂,可以清晰地显示冠状动脉的狭窄或阻塞情况。
7. 心脏核素扫描:使用放射性示踪剂,可以评估心肌的血流和功能。
8. 心脏磁共振成像(MRI):这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查,可以提供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详细信息。
9. 心脏压力测试:通过在运动或药物刺激下监测心电图和血压,评估心脏在不同负荷条件下的表现。
10. 血管超声:可以评估颈动脉和其他主要血管的血流情况,检查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11. 脉搏波速度(PWV)测试:这是一种评估动脉僵硬度的无创性检查。
在进行这些检查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病史以及初步的体检结果来决定需要进行哪些检查。
这些检查有助于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心脏健康状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同时,患者也应该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检查的必要性、过程以及可能的结果,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
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筛查项目一、什么是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简称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等多种类型,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它们都与心脏和血管的功能异常有关。
近些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心血管病例也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
二、为何进行早期筛查早期筛查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通过早期发现风险因素和异常情况,可以采取及时干预措施,减少并发症风险,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三、常见的早期筛查项目1. 血脂检测高胆固醇水平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血脂检测可帮助评估患者体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
早期筛查血脂异常有助于及早发现潜在心血管疾病风险。
2. 血压检测高血压是造成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等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监测患者的血压情况,可以及早发现高血压问题,并采取干预措施进行治疗。
每年进行定期的血压检查,对于控制血压稳定非常重要。
3. 心电图(ECG)心电图是评估心脏功能和诊断某些心律失常的常用方法。
通过记录心电图波形,医生可以从中了解患者的心率、节律和传导情况等重要信息。
特别是在局部缺血性心肌病变和心肌缺氧时,ECG能够提供宝贵的早期诊断线索。
4. 心肌标志物检查心肌标志物检查是对心肌损伤的早期筛查项目之一。
心肌标志物,如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和氧化型肌红蛋白等,可以通过血液检测进行评估。
这些标志物的水平升高可能意味着心肌损害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存在。
5. 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m)超声心动图用于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
它可以帮助医生观察心房、心室的大小、厚度以及血液流动情况等指标。
通过超声心动图的分析,我们能够了解到患者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疾病、左室功能异常等问题。
6. 血液凝聚功能检查血液凝聚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血栓形成,造成冠状动脉闭塞等严重后果。
因此,在早期筛查项目中包括检测凝血因子、纤溶酶原活性、D-二聚体以及血小板数量等相关指标,以便及早发现并预防相关风险。
血管科检查项目血管科检查项目血管科是以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为主要任务的临床科室。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血管科检查项目也越来越多样化和精细化。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常见的血管科检查项目。
一、影像学检查1. 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是通过超声波对心脏和大血管进行无创性的检查,可以观察心脏结构、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等情况。
该检查方法安全、简便、无辐射,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2. CT 血管造影CT 血管造影是通过注射对比剂并使用 CT 扫描技术对全身血管进行成像,可用于诊断各种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动脉瘤等。
该检查方法具有高分辨率、快速成像等优点。
3. 磁共振成像(MRI)MRI 是一种利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对人体进行成像的技术,可用于观察人体内部器官及其功能状态。
在血管科中,MRI 可以用于检查心脏、大血管和周围血管等,具有无创性、高分辨率等优点。
二、功能性检查1. 心电图(ECG)心电图是一种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了解心脏功能状态的检查方法。
它可以检测到许多心脏问题,如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疾病等。
该检查方法简单、快速、无创性。
2. 血压监测血压监测是一种通过长时间连续记录患者血压变化情况来评估其高血压病情的方法。
包括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和静态血压监测两种方式。
该检查方法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有助于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高血压。
三、介入治疗1. 冠状动脉造影及扩张术(PCI)PCI 是一种通过导管将支架置入冠状动脉内,扩张病变的部位以恢复其正常通畅的介入治疗方法。
该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稳定性心绞痛等冠心病患者。
2. 血管内膜剥脱术(EVLT)EVLT 是一种通过导管将激光纤维送入静脉内,使其产生高温热能,从而使静脉内壁受到损伤,最终达到治疗静脉曲张的效果。
该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四、其他检查1.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是一种通过检测血液中各种指标来了解身体健康状况的方法。
心血管全面检查项目心血管疾病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它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死亡。
因此,进行心血管全面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心血管全面检查项目有哪些呢?1.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评估心脏功能和诊断疾病。
在这项检查中,医生会将电极粘贴在患者的胸部、手臂和腿上,并记录心脏电信号。
这项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识别是否存在心律失常、缺血性心脏病等问题。
2. 超声心动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是一种无创性的诊断方法,通过超声波技术来观察和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
这项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是否存在室壁运动异常、二尖瓣反流等问题。
3. 血压测量血压测量是评估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高血压是导致许多其他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定期检测血压是非常重要的。
4. 血脂检查血脂检查可以评估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脂质在血液中的含量。
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密切相关。
通过这项检查,医生可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高胆固醇或高甘油三酯水平。
5. 心肌标志物检查心肌标志物是指在心肌细胞受到损伤时释放到血液中的物质。
这些物质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是否存在心肌梗死等问题。
6. 心脏CT扫描心脏CT扫描是一种无创性诊断方法,通过使用X射线来获取详细的图像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
这项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等问题。
7. 心导管检查心导管检查是一种侵入性诊断方法,通过将导管插入患者的动脉或静脉中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
这项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疾病、心脏瓣膜疾病等问题。
总之,进行心血管全面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存在的心血管问题,保护患者的健康。
以上就是心血管全面检查项目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脏造影检查项目
一、项目简介
心脏造影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心血管疾病诊断方法,主要通过向冠状动脉注射造影剂,然后使用X线设备拍摄冠状动脉的血流情况,从而观察冠状动脉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二、检查过程
1. 术前准备:进行心脏造影检查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实验室检查等,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血管健康状况。
同时,患者需要进行碘过敏试验,确认对造影剂无过敏反应。
2. 操作过程:在手术室中,患者需要平躺在手术台上,医生会将导管通过患者的动脉插入冠状动脉中,然后将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中。
在这个过程中,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反应,确保患者的安全。
3. 术后处理:完成造影检查后,医生会将导管从患者的动脉中拔出,并对伤口进行包扎处理。
患者需要在医院休息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发生。
三、检查结果
心脏造影检查的结果通常会在手术后的一周内得到。
医生会根据造影剂在冠状动脉中的流动情况,判断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和阻塞情况。
同时,医生还会根据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四、注意事项
1. 心脏造影检查是一种有创性检查,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如过敏反应、心律失常等。
因此,患者在接受检查前需要充分了解手术风险和注意事项。
2. 患者在接受检查前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身体状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如有需要,可以提前与医生沟通,寻求心理支持。
ivc检验项目IVC检验项目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检测方法,它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病情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IVC检验项目的定义、意义、检验过程和结果解读等方面进行阐述。
IVC检验项目是指检测体内腔静脉内径(Inferior Vena Cava)的一项检验。
腔静脉是一种重要的血管,它将全身静脉血汇集到心脏,对维持正常的心血管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检测IVC的内径变化,可以了解到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状况。
IVC检验项目的意义在于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病情的发展趋势。
在很多心血管疾病中,IVC的内径变化常常与疾病的进展程度密切相关。
例如,在心力衰竭患者中,IVC的内径增大可以提示疾病的严重程度加重;而在休克患者中,IVC的内径减小则意味着血容量不足。
IVC检验项目的检验过程一般是通过超声心动图来完成的。
医生会将超声探头放置在患者胸部的适当位置,通过超声波的反射原理来观察和测量IVC的内径。
整个过程无创且无痛,对患者没有任何伤害。
IVC检验项目的结果需要经过专业医生的解读和分析。
一般来说,正常人的IVC内径在2-2.5厘米左右,但具体数值还会受到年龄、性别和体型等因素的影响。
如果IVC的内径明显增大或减小,可能意味着存在心血管疾病或其他相关疾病。
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对IVC检验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IVC检验项目是一种重要的检测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状况。
通过检测IVC的内径变化,可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病情的发展趋势,对于指导临床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IVC检验项目的结果只是辅助诊断的一部分,不能作为唯一的诊断依据。
在进行IVC检验时,应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和设备,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和解读,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患者在接受IVC检验之前应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如遵医嘱禁食等。
心血管疾病检测项目有哪些
心血管疾病检验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危险分层、治疗方案选择以及预后判断中都有重要意义。
目前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可选择的检测类别有: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检测、心肌损伤和心肌梗死检测、心力衰竭和心脏功能检测。
下面是yjbys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心血管疾病检测项目,欢迎阅读。
冠脉疾病的危险因素检测
血脂组合除常用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四项外,有条件的实验室可增加测
定载脂蛋白ai(apoal)、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
hdl-c 代表
hdl 携带胆固醇的代谢状态,而apoal 反映hdl 的颗粒数,二者不能相互
替代。
lp(a)是公认的动脉粥样硬化(as)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浆lp(a)水平
高的患者,大多呈家族聚集性,与遗传密切相关。
同型半胱氨酸(hcy)
hcy 水平升高与遗传因素和营养因素有关。
现认为hcy 反应性的
增高是引起血管壁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与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发生率和死亡增高有关,目前国内外逐渐把它作为心血管疾病临床常规检查指标。
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 hs-CRP 是用高灵敏度的方法检测的血
浆c 反应蛋白水平,大量研究证实,hs-CRP 可能是比ldl-c 更有效的独
立的心血管疾病预测指标。
个体hs-CRP 的观测值应取两次(最好间隔2 周)检测的平均值。
hs-CRP 可对表观健康的人群预示未来发生脉管综合
征的可能性,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则是预后指标。
心肌梗死后的hs-CRP 水平预示未来冠心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和梗死面积无关。
心肌损伤和心肌梗死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