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国家的本质
- 格式:ppt
- 大小:529.50 KB
- 文档页数:38
高一政治上册《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重要知识点汇总高一政治上册《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重要知识点汇总第一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国家的产生:国家不是从就有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2)国家的本质: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3)国家性质(国体)的决定因素: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着国家性质,从根本上决定国家性质的是其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这体现在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上。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1]民主权利的广泛性:(主要是各种权利)。
[2]民主主体的广泛性:(主要表现在人民)。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势力。
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1〉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这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含义: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被选举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2]意义: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使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3]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高一政治必修2第一单元第一课笔记1.国家的本质: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本质上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国家性质及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①我国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性质可简述为人民民主专政。
②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是:对占全国绝大多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因此,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真实性表现在:有制度、有法律、物质保障和人民利益日益充分实现上4.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政治权利:(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政治权利)(2)政治自由(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政治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3)遵守宪法和法律(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5.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A、为什么?(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割。
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B、怎么样?(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高一政治必修2第一单元第二课笔记1、公民要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1)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新要求。
(2)什么是有序的政治参与?有序的与无序的政治参与,其区别就在于,是否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关系。
高一政治知识点整理——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高一政治知识点整理: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高一政治知识点整理: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1.什么是国家?它的根本属性是什么?(1)含义:从产生上看,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本质上讲,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什么是国家性质?它由什么决定?(1)国家性质又称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不同地位。
(强调谁是统治者,谁掌握国家政权)(2)国家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
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是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
3.国家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其区别是什么?(1)根据国家性质的不同,国家可以划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2)其中,前三种属于剥削阶级统治的国家,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是多数人统治少数人。
4.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5.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和本质分别是什么?(1)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6.人民民主的特点是什么?每个特点的表现又有哪些?(1)广泛性:①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②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提示: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2)真实性:①不仅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②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充分实现;③还表现在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
1、我国国体(国家性质)的本质。
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2、我国民主的特点:、3、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3个)、、和政治义务(4个):维护和、遵守和、维护国家、和、4、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3条):坚持公民在;任何公民的都受保护;坚持的原则。
5、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条件(3个):明确政治生活的;学习;贵在。
6、我国政府的宗旨:工作原则:7、我国政府的四大职能及其具体表现:保障和维护国家;组织社会主义;组织社会主义;提供社会的职能。
8、有效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的关键:建立健全和机制,一靠,二靠9、行政监督体系:1)系统外部监督:①中国的监督;②人民代表及其常委会的监督;③人民的民主监督;④新闻舆论和社会的监督;⑤法定渠道监督;⑥司法监督。
2)系统内部监督:①上级对下级的监督;②监察部门的监督;③审计部门的监督。
10、我国的政体:民主集中制的制度11、我国的政党制度即制度,是由国体决定的,又与政体相适应。
12、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不是自封的,而是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更是由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性质、宗旨决定的:①一个“核心”、②两个“先锋队”、③“三个代表”。
1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是和。
执政,就是遵循执政规律、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执政,就是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当家作主。
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
1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一项的政治制度,多党合作的基本内容重要包括五个方面:① 两党关系:② 政治基础:③ 基本方针:④ 根本准则:⑤ 重要机构:简称15、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6、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17、我国正确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实行制度。
18、我国正确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19、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是、、和。
其中最重要的是,因为,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和,具有对内性和对外性。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知识点一:原始社会(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状况2.原始社会的解体(私有制与阶级的产生)知识点二:奴隶社会(人类社会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状况2.社会主要矛盾: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
3.国家的本质: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4.迈入文明时代: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
5.判断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的标准:生产关系能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知识点三:封建社会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状况注: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2.社会主要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3.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知识点四:资本主义社会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状况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两个基本条件:(1)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2)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须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基本特征:生产过剩(这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2)主要表现: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事业,生产迅速下降,信息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3)经济危机的原因:①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②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第二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点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1.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来源之一)(1)形成:伴随着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社会主义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
政治第一课高一知识点归纳总结政治是一门关于国家、政府、政治组织与政治过程的学科,它研究人类行为的集体表现和公共事物的管理。
在高一政治学习中,我们将接触到一些基础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为我们理解政治的本质及其运行机制提供了基础。
本文旨在对高一政治学习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这些内容。
一、政治的定义和特征政治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现象,它通过权力关系、决策制定和公共行为来调整社会秩序。
政治的主要特征包括普遍性、强制性和公共性。
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具有对社会成员行为的约束力和强制力,同时涉及社会集体利益或公共事务的管理。
二、国家的概念和特征国家是一个具备人口、领土和主权的独立政治实体,它由政权控制并具备行使主权的能力。
国家具有以下主要特征:独立性、领土完整性、人口集中性、主权性、政权机关、国际关系和国内关系。
三、政治制度和政权政治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组织形式,包括国家组织形式、政府性质和政权组织形式。
政权是指占有和行使国家政治权力的组织体系,常见的政权形式包括君主制、共和制、多党制和一党制。
四、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政治领域内的价值观念、传统和信仰体系。
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可以分为民主政治文化、权威政治文化和集体主义政治文化等不同类型。
五、政党与党派政治政党是代表特定阶级、阶层或利益集团的政治组织,其主要任务是参与政权竞争和政策决策。
党派政治是指在多党制条件下,不同政党之间通过竞选和合作等方式进行权力争夺和政治决策。
六、国际关系和国际组织国际关系是指各个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互动,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
国际组织是国家自愿组成的、以国际合作为目的的组织,其主要任务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各国合作发展。
七、思想政治理论思想政治理论是指对政治思想、政治理论和政治学说的总称,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社会主义政治学说和资本主义政治理论等。
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一课知识点总结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一课知识点总结》的内容,具体内容:学习政治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掌握好答题技巧有助于考生在高考中节约时间并且取得更高的分数。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学习政治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掌握好答题技巧有助于考生在高考中节约时间并且取得更高的分数。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一)广泛真实的民主1、国家的含义:从起源上讲,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从本质上讲,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
3、国家的性质,是由占统治阶级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
我国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5、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6、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1)广泛性:民主主体广泛;民主权利广泛。
(2)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广大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
7、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8、民主与专政的关系:(1)民主:"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这是国体意义上的民主)"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政体意义上的民主)"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统治阶级的民主就是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2)专政: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3)人民民主和专政是辩证统一的,相辅相成。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统治阶级的民主是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书是人类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位好朋友;读书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1、我国国体及本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2、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真实性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真实性表现在:有制度、法律、物质保障和人民利益日益充分实现上。
3、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1)公民的政治权利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2)公民的政治性义务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遵守宪法和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4、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③坚持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5、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1) 民主选举2)民主决策①民主决策的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②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A、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的片面性B、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3)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有农村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4)民主监督民主监督的方式: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新形式(监督听证会、网上评议政府、民主评议会等)6、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1)是否遵循法律、法规(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
第二单元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1、政府的宗旨: 为人民服务2、.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对人民负责。
(如何做到——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我国政府的职能: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4、我国政府的作用:一方面,人们的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第四课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基础知识梳理】一、人民民主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1. 我国的国体(国家性质):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3.民主的含义:民主作为国家制度,是指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
4.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5.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属性,要求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丰富社会主义民主形式,将人民的民主权力推行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逐步实现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和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6.坚持民主和专政的统一的内涵:人民民主专政包含对广大人民的民主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两个方面。
7.民主的原因: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只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最终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保持蓬勃的生机。
8.专政的原因: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被消灭,阶级矛盾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但是,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
因此,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担负着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维护国内正常社会秩序,抵御国外敌对势力侵略和颠覆活动的历史任务。
9.国家的职能表现在: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10.对内职能:主要是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
维护国家稳定:依法打击危害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破坏活动,打击危害国家。
安全和统一的各种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打击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种犯罪活动,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促进社会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高中政治国家的知识点总结一、国家概念及属性1. 国家的概念国家是指一定的领土、人民和政权组成的统一整体。
国家是政治现象的产物,是政治权力的组织形式,具有领土、人民和主权三个基本属性。
2. 国家的属性(1)领土国家具有一定的领土范围,是国家政治实体的物质基础。
(2)人民国家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体,是国家的组成员。
(3)政权国家的政权是国家政治组织的核心和基本要素,是国家的主权具体表现。
二、国家的起源与发展1. 国家的起源(1)部落联盟(2)奴隶制国家(3)封建国家(4)资产阶级国家2. 国家的发展(1)国家的扩大(2)国家的发展(3)现代国家的典型特征三、国家的形式1. 国家的形式(1)国家的历史形式(2)国家的制度形式2. 国家的实质(1)国家权力的性质(2)国家权力的原则四、国家的职能与作用1. 国家的职能(1)国家的权力机能(2)国家的社会管理机能(3)国家的社会调节机能2. 国家的作用(1)国家维护社会秩序(2)国家保障公民权利(3)国家促进社会发展五、国家的组织形式与制度1. 国家的组织形式(1)宪政国家(2)专政国家2. 国家的制度(1)国家的国家机构(2)国家的政府机构(3)国家的立法机构(4)国家的司法机构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优势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未来发展七、国家的主权与国际关系1. 国家主权(1)国家主权的内涵(2)国家主权的原则2. 国际关系(1)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2)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以上是高中政治国家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政治知识点整理:国体1.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是什么?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什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民主的特点是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⑴特点: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⑵表现:①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②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3.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有哪些?(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①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②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高一政治知识点整理:公民1.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有哪些?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政治自由;③监督权。
2.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有哪些?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②坚持权利与义务同样的原则。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4、我国的选举方式是什么?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其中直接选举:县乡人大、村委会、居委会间接选举:县以上人大代表及地方政府领导人。
5、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有哪些?①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②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③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④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6、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的性质是什么?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7、公民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有哪些?①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监督权。
高一政治必修二课本目录_高一政治必修2必背知识点目录是书籍正文前所载的目次,是揭示和报道图书的工具。
那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二课本目录具体是哪些?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高一政治必修二课本目录,欢迎参考。
高一政治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目录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政治生活:自觉参与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综合探究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综合探究政府的威信从何而来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我国的宗教政策综合探究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第八课走近国际社会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和宗旨综合探究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高中政治必修2必背知识点国家权力机关1、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大表大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大表大会是地方各级权力机关。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它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课[高一思想政治必修2第一课知识点总结]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课高一思想政治必修2第一课知识点总结框题一:(1)国家的本质: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
(2)我国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4)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人民拥有广为的民主权利,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5)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6)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职能的整体表现:依法打击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及犯罪活动。
(7)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两个只有"。
(8)在改革开放条件下人民民主专政的代莱时代内容。
框题二:(i)我们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的基准: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职责政治性义务。
(2)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3)我国公民必须履行职责的政治性义务:保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保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出席民兵组织。
(4)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
(5)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整体表现:公平地享用权利、公平地履行义务、公平地适用法律。
(6)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树立权利意识与义务意识。
(7)如何秉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结合;个人利益顺从国家利益。
框题三:(1)关于政治生活的信念:崇尚民主与法制。
(2)政治生活的内容: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3)中学生怎样参予政治生活:明晰政治生活的促进作用;自学政治科学知识,贵在课堂教学。
高一政治知识点总结一、政治生活的基本理论1. 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2. 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 国家的职能包括内部管理和对外防御3. 民主与专政- 民主是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制度- 专政是民主的保障,是对敌对阶级的统治二、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1. 政治制度- 民主制度- 专制制度- 各种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区别2. 政治体制- 议会制- 总统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 各种政治体制的运行机制和特点三、政治参与1. 选举制度- 选举的原则- 选举的方式- 选举的意义和作用2. 政治表达- 言论自由- 集会、结社自由- 请愿、示威自由3. 公民的政治义务- 遵守宪法和法律- 维护国家安全- 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四、政治文化1. 政治意识形态- 政治意识形态的定义和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的意义3. 政治文明- 政治文明的内涵- 政治文明的发展五、政治发展1. 政治改革- 政治改革的必要性- 政治改革的内容和方向2. 政治稳定- 政治稳定的条件- 政治稳定的维护3. 政治发展的趋势- 全球化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信息技术在政治发展中的作用六、国际政治1. 国际关系- 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 主权国家间的互动2. 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的作用和影响- 联合国和其他重要国际组织的职能3. 全球治理- 全球治理的概念- 全球治理的挑战和机遇以上是高一政治课程的核心知识点总结。
每个部分都可以进一步细化和深入学习。
这篇文章旨在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帮助学生理解和复习政治学科的主要概念和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