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验算
- 格式:ppt
- 大小:246.00 KB
- 文档页数:9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验算》數學教案設計
主题: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验算》数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能准确进行除法运算的验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等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除法验算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
难点:灵活运用除法验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除法知识,然后提出问题:“我们如何知道我们的除法运算是否正确呢?”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除法的验算。
2. 新课讲授:
(1)出示例题:456÷12=?
(2)引导学生思考并尝试解答。
(3)讲解除法验算的方法:将商乘以除数,再加上余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4)师生共同完成例题的验算,并验证答案的正确性。
3. 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课本上的习题。
(2)小组合作,互相检查对方的计算和验算过程。
4. 小结与反馈:
(1)请学生分享他们在验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2)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再次强调除法验算的重要性。
四、作业布置:
让学生回家后,找一些除法题目进行计算,并进行验算。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要注意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期中复习讲义(北师大版)2020-2021学年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下册期中章节复习精编讲义第一单元《除法》知识互联网知识导航知识点一:除法计算法则1.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最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小于除数2.被除数是0的除法: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零3.商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除法:相同数位对齐,从最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不够除就添0占位。
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4.被除数最高位比除数小的一位数除法:如果被除数最高位比除数小就要看被除数被除前数的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一位的上面。
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5.连乘和乘除混合的两步计算式题:看清运算顺序,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要是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知识点二:判断商的位数①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字≥除数,商的位数跟被除数相同;如864÷4=(商是3位数),312÷3=(商是3位数)②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字<除数时,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如246÷6=(商是2位数) 。
知识点三: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时,则添0,分为两种情况:注意:商中间、末尾的0起着占位的作用,不能随便去掉!知识点四:除法的估算和验算1.除法的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候不必算出准确的结果,而是把一些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然后进行计算,这样的计算就叫做估算。
除法估算举例:312÷3≈300÷3=1002.除法的验算:①能除尽:被除数=商×除数②有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知识点五:辨析容易混淆的文字题:例:①甲是176,乙是甲的6倍,乙是多少?(“的”字左边的“甲”已知时,用“乘法”)乙:176×6②甲是1584,是乙的6倍,乙是多少?(“的”字左边的“乙”未知时,用“除法”)乙:1584÷6知识点六:乘除法混合运算法则:①算式里只有乘除法,要依次计算。
《笔算除法》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编写意图(1)选择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植树造林作为笔算除法的开篇情境,旨在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渗透环保教育。
(2)例1,教学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结合口算的思路,借助小棒图教学除的过程和竖式的写法。
(3)通过小棒图呈现平均分的过程,对应着分步呈现竖式计算的过程,并给出每一步书写的数据及计算结果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算理,掌握除的顺序和竖式的写法。
教学建议(1)利用主题图,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植树造林的情境,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
可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自由地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能力。
(2)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充分理解算理。
首先,让学生利用口算解决问题,并说一说口算的思路。
然后,提供操作用的小棒,让每个学生经历将42根小棒平均分成两堆的过程。
之后,在汇报时教师应使用投影和板书,将分小棒的过程与书写笔算竖式的过程结合起来,以便使学生明确每一次计算结果的含义。
例如,当学生说“先将4捆平均分成2堆,每堆2捆”时,结合分的过程,教师在竖式的十位商2,并说明这个“2”的含义是“40中有2个二十”;再在被除数下面写4,说明这个“4”表明“分掉了4个十”;将2写在横线下面,说明“还剩2个一”。
当学生说“再将2根平均分成2堆,每堆1根”时,教师在竖式的个位商1,表明“2中有2个一”等。
在得到完整的竖式后,要告诉学生这是竖式的简便写法,中间过程中的一些0可省略不写。
编写意图(1)例2,以解答主题图中涉及的另一个数学问题“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为背景,教学“52÷2”的笔算除法及验算。
解决的问题是:当十位上的数除后还有余数,应该怎么办?(2)例2的编排与例1大体相同,也是分步呈现竖式计算的过程,并配以平均分小棒的直观操作过程图,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竖式的每一步的算理。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整理与复习【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33页。
【课程标准描述】能计算两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学习目标】1. 经历归纳、整理知识的过程,学会有条理的思考,提高归纳整理能力。
2. 经历回顾和整理多位数除一位数的除法口算、估算、笔算方法的过程,熟练掌握计算方法,会运用乘法验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通过回顾和计算体验的过程,找出计算过程中的易错点。
借助易错数字的描红,进一步明确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经历归纳、整理知识的过程,学会有条理的思考。
【评价活动方案】1.借助知识结构图,通过回顾与整理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以评价学习目标1。
2.通过闯第一、二关,关注学生能否找出易错点,掌握计算方法,以评价学习目标2。
3.通过闯第三关,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以评价学习目标3。
【学习过程】一、回顾整理(评价目标1)在《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几部分的内容?口算判断商的位数估算基本除法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除法的验算有余数的除法验算二、“职位”PK赛规则:三人一组。
职位分为A、B、C三种职位,分别为“组长”、“副组长”、“改错监督员”。
在闯三关的过程中,A同学计分,根据本节课得分,并综合本单元学习过程中组员所得的分数,进行核分,按分值获得下一单元的学习职位。
1.第一关:口算(评价目标2)要求:手势表示答案。
80÷4= 900÷3= 450÷5=0÷8= 69÷3= 1800÷3=⑴提问:你是怎样进行口算的?口算时,你使用的是什么方法?预设:利用表内乘法计算利用表内除法计算利用数的组成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三年级数学教案《除法的验算》(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心得体会、事迹材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documen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experiences, deed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pay attention!三年级数学教案《除法的验算》三年级数学教案《除法的验算》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数学教案除法的验算数学教案除法的验算「篇一」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除法的验算》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例4教学目标:1.经历验算除法的计算过程,感受除法验算的必要性,学会利用乘除法的关系进行除法验算的方法。
2.逐步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乘、除法(特别是有余数除法)各部分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寓言故事》、《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情境图及单价。
师:如果你有100元钱买同样的书,你准备买什么,最多可以买什么本?请同学们列竖式计算一下,100元最多可以买什么本《寓言故事》。
和《少年儿童百科全书》。
学生试做。
我们怎样来检验大家计算的对不对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除法的验算。
(板书课题)二、出示预习提纲,学生自主学习1.怎样验算1005=20 1007=142的结果是不是正确的?2.说说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
3.尝试完成25页做一做三、共同探究,展示交流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汇报交流。
1.出示教材25页例4的情境图。
汇报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2.王叔叔用100元买了20本蓝笔记本,售货员没有给他找钱。
张叔叔用100元买了14本红笔记本,售货员只给他找了两元钱。
你能帮他们算算付的钱对吗?(1)蓝笔记本每本5元,王叔叔有100元,可以买多少本?A.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再计算。
B.标出算式中各部分名称C.小组讨论:如果把商20与除数5乘起来,比较一下除法和乘法算式。
你发现了什么?(商除数=被除数)。
D.小组讨论验算的方法。
(2)红笔记本每本7元,张叔叔用100元,可以买多少本?还剩多少元?A.独立列出算式并用竖式计算1007=14(本)2(元)B.小组讨论(1)100、7、14、2各表示什么?数学教案除法的验算「篇二」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计算、验证,使学生明确“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理解除法验算的算理,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2.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新知,提高迁移类推的能力.3.培养学生验算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利用乘法进行除法验算的道理,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教学难点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教学过程一、观察算式,揭示规律1.列三组题.42 ÷ 6=72 ÷ 8=72 ÷ 4=7 × 6 =8 × 9 =18 × 4=自己任选一组进行解答.问:通过做题你能发现什么?学生汇报: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板书:2.设疑引出课题:师:通过同学们的认真观察,我们发现:商和除数相乘,结果等于被除数.利用这一规律我们可以做什么?(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除法计算得对不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除法的验算.(板书课题)二、计算应用,内化新知1. 出示例6:441÷7=请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计算得数,另一人验算,看是否正确.教师有针对性地展示几个同桌计算的结果.师问:为什么商和除数的乘积正好等于被除数呢?(小组讨论)用等分除说明:因为441÷7=63,是把441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63.每份是63,7份就是63×7,所以用商乘除数的积等于被除数.用包含除说明:441÷7=63是441里面有63个7,63个7就是7×63正好等于441,所以用商乘除数的积等于被除数.2.教师反馈,小结.验算时,先在竖式的右边写上“验算:”,然后把商写在上面,除数写在下面,列出乘法竖式.在今后做题时,凡题里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纸上用笔算进行验算.3.初步练习:148÷2 656÷4 2232÷6做完后让学生汇报验算的方法.4.小组合作,学习例7.出示例7:2463÷5=(1)小组合作,计算例7,有问题或有什么新发现可以提出.(2)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3)问:观察、比较两种验算方法,哪一种正确?(4)问:第二种验算方法为什么商和除数的乘积不等于被除数?结果不等于被除数,能说明计算正确吗?要想使结果等于被除数,应该怎样办?(小组讨论)(5)问:为什么商和除数的`乘积加上余数才等于被除数?(小组讨论)明确:因为例7中2469里面不是正好有493个5,而是比493个5多4,所以493个5多4就是5×493+4,结果就是2469,等于被除数.(6)问:有余数的除法该如何进行验算?(7)教师小结: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要把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5.提高练习.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42÷8 209÷3 856÷7三、练习与质疑1.计算下面的除法,并且验算.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进行板演,集体订正.2.根据左边的算式,直接写出右题的得数.(1)126×7=882 882÷7=()(2)7056÷9=784 784×9=()让学生快速说出得数,并说出是怎样想的?3.游戏:鸽子送信.(出示课件“鸽子送信”)四、看书质疑,全课小结.五、课堂作业1.用乘法检验下面各题的得数,把不对的改正过来.354÷6=59 1663÷7=2392.46÷2 552÷3 20xx÷368÷4 138÷6 3411÷9数学教案除法的验算「篇三」数学教案除法的验算一、观察算式,揭示规律出示下列三组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复习与测试讲义第二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知识点归纳总结】1、口算时要注意:(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2)0乘以任何数都得0;(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典型例题】例1.直接写出得数.160÷4=24×50=0÷23=60×80=688÷1=10×10=630﹣90=0×99=400÷5=930÷3=【分析】根据整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解答】解:160÷4=4024×50=12000÷23=060×80=4800688÷1=68810×10=100630﹣90=5400×99=0400÷5=80930÷3=310【点评】口算时,注意运算符号和数据,然后再进一步计算.2、乘除法的估算:4舍5入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来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493估成480(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进492),再口算480÷8得60。
【典型例题】例2.下面的除法算式中,商的末尾是0的是()A.230÷2B.650÷6C.700÷5【分析】要确定哪个商末尾是0,需要计算出每个算式的得数,再判断即可.【解答】解:A、230÷2=115,商的末尾没有0,故不选A;B、650÷6=108…2,商的末尾没有0,故不选B;C、700÷5=140,商的末尾有0,故选C;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解答此题先计算出每个算式的得数,再判断即可.3、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典型例题】例3.一个数的4倍是800,这个数是()A.200B.804C.3200【分析】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解答】解:800÷4=200;答:这个数是200.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除法的意义及应用.4、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除法纠错记录
今天,老师给我们发了一张数学作业纸,嘿嘿,里面有好多除法题呢!我做得特别认真,嗯,咔嚓咔嚓地写着,一道道算式,心里还想着:“这次一定要做对!”
但是,我做完了以后,仔细看了看,哎呀,怎么有一道算式算错了呢?那是一个笔算除法,老师让我们做的。
我把商写错了,应该是6,结果我写成了5,哈哈哈,真是笨啊!老师批改作业的时候,也把这个错圈了出来,旁边还写了个小小的“注意”字样。
我有点不好意思,嘻嘻地拿着作业本去找老师。
老师笑着对我说:“没关系,大家都会犯错,重要的是要认真检查哦!”然后老师帮我重新做了一遍,咔咔地在黑板上写了好多步骤,我看了看,哦,原来是我漏了一步,没把余数算清楚。
我回到座位上,嘟囔着:“下次一定不再错了!”然后把笔一甩,嘿嘿,准备继续做下去。
咔嚓咔嚓地,我又开始做新的题目了!
—— 1 —1 —。
810-466= 445-277= 356+626= 验算:验算:验算:825-572= 794-370= 615-99= 验算:验算:验算:397+327= 294+230= 704-234= 验算:验算:验算:92+825= 623+108= 395+381= 验算:验算:验算:392-335= 205+91= 685-465= 验算:验算:验算:296+475= 686-424= 413-355= 验算:验算:验算:565+373= 738+150= 797+141= 验算:验算:验算:441-232= 899-892= 586+293= 验算:验算:验算:151+240= 889-414= 1000-455= 验算:验算:验算:531+975= 987-799=342-274= 验算:验算:验算:468-389= 457+368= 597+324= 验算:验算:验算:258-168=275+345= 520-155= 验算:验算:验算:1000-333= 246+357= 270-144= 验算:验算:验算:468-357= 569-367= 358+531= 验算:验算:验算:785-436= 579-436= 258+648= 验算:验算:验算:467-358= 258-138= 653+259= 验算:验算:验算:368-233= 136+845= 357+458= 验算:验算:验算:391-180= 679-179= 216+565= 873-730=997-568= 372+51= 192-12= 578+371=412+165= 583+98= 809-408= 747-38= 957-824= 831-430= 421+188= 858-506= 980-792= 177-83= 46+676= 462-174= 573-538= 166+811= 278+346= 777-759= 821-338= 347+371= 921-811= 79+74= 642+211= 935-702= 697-87= 332+548= 250-175=810-466=445-277=356+626=865-578=1000-455=345+543=957-679=531+975= 342-274=258+553=445+369=468-389=597+324=385+247=978-199467+333=275+345=300-110=170+244=520-155=1000-333= 246+357=270-144= 356+543=285+369=700-264=378-197=485+522=468-357=569-367=358+531=验算:验算:验算:785-436=579-436=258+648=验算:验算:验算:467-358=258-138=653+259验算:验算:验算:368-233=136+845= 932-920= 验算:验算:验算:668+297= 655-485= 529-243= 7 04-454= 94+372=788-191= 552+97= 912-231= 708-278= 413-247=906-32= 101+590= 125+742= 17+421= 777+196=367+68= 458+433= 116+652= 592-60= 587+163=686-459= 338+543= 615-29= 376-123= 89+437=652-604= 151+443= 408+226= 865-635= 181+649=660-619= 996-310= 381+90= 838-423= 424-293= 139+465= 743-123= 467-90= 851-722= 655-418= 71+83= 448+268= 16+706= 91+88= 926-222=536-372= 658+2= 9+524= 856+123= 454-431= 895-74= 731+175= 674-98= 73-60= 515+61=915-161= 4+750= 874-423= 492-314= 688-49= 298+386= 742-545= 122-39= 300+537= 351+392= 443+435= 854-134= 358-5= 793-715= 115-50= 555-193= 293+508= 939-565= 641-139= 190+599= 829+19= 373+89= 19+230= 995-565= 852-51= 677+275= 282+624= 519-28= 33+109= 424+406= 58+479= 906-249= 894-102= 935-115= 250+383= 596-165= 921-470= 146+592= 204+293= 281-279= 890-870= 611-31= 778-706= 516-191= 808-38= 316-210= 967-702= 448-113= 483-465= 840-479=933-137= 914-775= 689-143= 912-894= 838-688= 377-354= 991-187= 460-56= 647-180= 947-689= 732-113= 502-214= 564-193= 740-644= 626-179= 252-152= 894-55= 713-233= 814-224= 575-127= 843-595= 819-268= 941-750= 854-716= 942-394= 778-691= 909-503= 440-67= 575-252= 930-646= 373-169= 852-776= 200-2= 372-246= 994-88= 844-500= 630-8= 978-58= 391-55= 627-27=865-637= 743-41= 794-624= 731-495= 559-248= 620-214= 555-415= 760-500= 987-63= 561-151= 559-504= 775-696= 383-251= 669-15= 561-531= 482-429= 215-104= 559-218= 543-81= 762-545= 933-434= 954-690= 844-207= 395-33= 550-236= 441-187= 681-311= 146-40= 725-613= 949-621= 457-254= 879-6= 858-13= 482-56= 974-905=657-175= 892-839= 951-882= 465-360= 493-215= 788-479= 893-872= 711-604= 595-42= 306-240= 566-472= 175-110= 93-25= 988-960= 407-136= 280+60= 152+66= 743+115= 465+461= 47+410= 201+334= 43+634= 450+161= 397+111= 466+157= 376+90= 194+585= 525+399= 342+483= 429+171= 416+419= 825+103= 75+801= 23+24= 53+297= 854+116= 518+357= 266+322= 21+83= 280+332= 294+198= 287+679= 53+411= 388+373= 353+243= 52+134= 161+304= 495+421= 115+337= 148+188= 558+306= 329+1= 447+397= 431+122= 239+102= 93+304= 9+380= 525+196= 154+334= 683+51= 495+267= 283+338= 90+185= 381+338= 430+493=380+51= 107+16= 402+433= 413+345= 398+370=58+299= 484+387= 389+129= 116+123= 180+178=612+104= 823+127= 136+311= 330+73= 97+171=308+253= 118+499= 547+305= 101+24= 39+2=56+364= 366+23= 271+133= 100+224= 77+426=667+216= 125+462= 492+347= 9+175= 318+475=134+118= 58+350= 97+134= 20+390= 205+234=447+475= 389+148= 63+368= 406+255= 312+575=86+699= 239+268= 273+249= 439+329= 466+478=103+155= 421+35= 125+790= 463+324= 208+549=验算:验算:验算:785-436= 579-436= 258+648=验算:验算:验算:467-358= 258-138= 653+259= 验算:验算:验算:368-233= 136+845= 357+458=验算:验算:验算:一、口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除法知识点归纳【知识点归纳】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1)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如:100÷4 = 25)4.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2)除法验算:→ 用乘法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验算: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6.笔算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商0占位。
(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
)7.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跟除数进行比较,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1。
8.所学除法类型:①第一位不够除,看前两位。
666÷9=74②第一位够除,就在第一位上写商,然后一位一位除。
900÷4=225③中间的数不够商1,就商0,把下一位数移下来继续除。
816÷2=408④末尾的数不够商1,就商0,把末尾的数当余数。
清远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除法今天咱们一起来聊聊清远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的除法哟。
这部分内容可是很有趣的,掌握好了,数学成绩那不得蹭蹭往上涨呀!一、除法的意义。
你知道吗?除法就像是在分东西呢。
比如说,你有10颗糖果,要平均分给5个小伙伴,那每个小伙伴能得到几颗呀?这时候就得用到除法啦。
用10除以5,就知道每个小伙伴能拿到2颗糖果咯。
是不是很简单呀?其实呀,除法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能碰到。
比如说分水果、分玩具,甚至是分组做游戏的时候,都得用到它呢。
所以呀,学好除法,就能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这些小问题啦。
二、除法的算式。
除法有它自己独特的算式哦。
就像刚才分糖果的例子,10除以5,写成算式就是10÷5 = 2。
这里面的10叫做被除数,就好像是要被分的那些糖果;5呢,叫做除数,也就是要分给的小伙伴的数量;而2就是商啦,就是每个小伙伴最后拿到的糖果数。
记住这些名字可重要啦,不然在做题的时候,可能就会搞混咯。
你可以想象一下,被除数是一堆宝藏,除数就是要来分宝藏的小海盗,商就是每个小海盗最后得到的宝藏数量,这样是不是就好记多啦?三、除法的计算方法。
那怎么计算除法呢?这里有个小窍门哟。
比如说计算24÷6,你可以想想,6乘几等于24呀?对啦,6×4 = 24,所以24÷6 = 4。
这种方法叫做用乘法口诀来求商,是不是很巧妙呀?还有哦,如果被除数比较大,除数也比较大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列竖式的方法来计算。
列竖式的时候,要注意数位对齐哟,不然就容易算错啦。
就像搭积木一样,每一块都要放对位置,这样最后的“小房子”才能稳稳当当的。
四、除法的验算。
做完除法题,我们还得检查一下算得对不对呀。
这时候就需要用到验算啦。
怎么验算呢?很简单哦。
如果是没有余数的除法,就用商乘除数,看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比如说刚才的24÷6 = 4,我们就用4×6 = 24,和被除数一样,说明我们算对啦。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笔算除法练习题【篇一】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笔算除法练习题三年级笔算除法练习姓名:三年级笔算除法练习一、笔算并验算78÷5= 56÷9=217÷3= 562÷6=804÷2= 506÷5=525÷5= 729÷7=二、一位数除多位数笔算除法法则总结:(“0”用来占位,表示不够除)从最高位开始除,如果最高位不够除,就先看多位数的前两位,把商写在第二位上。
如果百位正好整除没有剩余而且十位是0,可以直接在十位上商0,接着计算个位。
如果十位整除没有剩余而个位是0,那么也可以直接在个位上商0.小学三年级除法练习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一)(5分钟) 65÷5= 906÷3= 870÷4= 716÷5=80÷6= 783÷3= 804÷2= 148÷8=246÷7= 750÷5= 103÷3= 123÷3=144÷9= 97÷3= 352÷5= 296÷4=860÷2= 220÷9= 153÷5= 357÷6=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二)(5分钟) 64÷2= 128÷8= 446÷2= 911÷9=405÷7= 76÷8= 325÷4= 155÷4=718÷6= 350÷8= 871÷6= 220÷9=618÷4= 654÷5= 622÷8= 451÷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笔算除法练习题900÷6= 677÷6= 192÷7= 120÷4=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三)(5分钟) 75÷5= 425÷3= 615÷5= 874÷5=740÷8= 50÷6= 200÷7= 121÷4=375÷5= 392÷3= 638÷8= 627÷3=441÷5= 412÷3= 624÷4= 260÷4=375÷5= 60÷6= 468÷5= 357÷6=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四)(5分钟) 510÷3= 194÷2= 516÷6= 100÷2=43÷8= 125÷5= 415÷4= 453÷6=705÷3= 921÷3= 874÷5= 870÷3=352÷5= 429÷3= 524÷8= 594÷7=97÷3= 87÷4= 412÷3= 512÷8=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五)(5分钟) 103÷3= 444÷6= 121÷4= 645÷3=966÷7= 728÷8= 315÷7= 720÷6=919÷6= 88÷4= 756÷9= 254÷3=728÷8= 83÷5= 919÷6= 496÷4=308÷7= 427÷5= 98÷8= 269÷6=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六)(5分钟) 19÷2= 432÷8= 368÷5= 451÷3=804÷2= 941÷9= 157÷2= 873÷5=315÷3= 45÷3= 826÷4= 654÷3=800÷6= 98÷7= 267÷7= 716÷4=825÷5= 132÷2= 285÷6= 267÷3=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七)(5分钟) 67÷3= 434÷8= 375÷2= 567÷6=569÷4= 498÷7= 197÷2= 974÷5=483÷8= 320÷2= 408÷2= 890÷6=48÷2= 368÷5= 708÷6= 980÷4=692÷4= 796÷9= 148÷4= 500÷3=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八)(5分钟) 147÷9= 960÷5= 347÷5= 52÷4=348÷3= 486÷4= 396÷3= 497÷8=490÷5= 873÷3= 507÷3= 516÷5=284÷7= 137÷4= 718÷5= 937÷4=96÷8= 480÷4= 128÷5= 486÷9=【篇二】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笔算除法练习题三年级下册笔算除法练习打印版除法笔算系列练习(一)65÷5= 906÷3= 870÷4= 716÷5=80÷6=246÷7=144÷9=148÷8= 123÷3= 296÷4= 783÷3= 750÷5= 97÷3= 804÷2= 352÷5= 103÷3=860÷2= 220÷9= 153÷5= 357÷6=除法笔算系列练习(二)64÷2= 128÷8= 446÷2= 911÷9=405÷7=718÷6=618÷4=155÷4= 220÷9= 451÷3= 76÷8= 350÷8= 654÷5= 325÷4= 871÷6= 622÷8=900÷6= 677÷6= 192÷7= 120÷4=除法笔算系列练习(三)75÷5=740÷8=375÷5=441÷5= 874÷5= 121÷4= 627÷3= 425÷3= 50÷6= 392÷3= 412÷3= 615÷5= 200÷7= 638÷8= 624÷4=260÷4=375÷5= 60÷6= 468÷5= 357÷6=除法笔算系列练习(四)510÷3= 100÷2=43÷8= 453÷6=705÷3= 870÷3=194÷2= 125÷5= 921÷3= 516÷6= 415÷4= 874÷5=【篇三】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笔算除法练习题三年级数学_笔算除法练习题第二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除法)1.在下面的()里最大能填几?30×()<163 20×()<84 70×()<300 40×()<186 60×()<378 90×()<596 50×()<345 40×()<250 80×()<627 2.口算:900÷3=800÷2=300÷5=270÷9=400÷8=560÷7=4000÷8=360÷2=5000÷5=1800÷2=3.估算:71÷8≈ 181÷2≈ 359÷6≈ 6444÷7≈440÷9≈ 138÷7≈ 323÷4≈ 753÷5≈4、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5.完成下列竖式:(先观察商是几位数)93488666 2262343754566846.列竖式计算:(先观察商是几位数)46÷2 63÷3 55÷5 48÷4 91÷785÷5 64÷4 72÷6 91÷7 46÷2257÷5 804÷6 183÷4 604÷2 570÷37.填空题:(1)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除法的验算9篇除法的验算 1一、说教材《除法的验算》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除法和乘法的融合体,学生在二年级时就经历了表内乘、除法的学习,三年级上学期探究了有余数的除法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算理,掌握了笔算方法,在三年级下学期学生也经历了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笔算探究过程,而且还有口算、估算作保障,在如此丰富的知识经历和探究体验的基础上,学生学习除法的验算可谓信手拈来,水到渠成。
教材为学生创设了买文具的活动情境,简化了教学步骤,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探索空间,目的是让学生体会验算的作用,鉴于教材的设计意图和学生的学习经验,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利用乘、除法的关系,使学生理解除法验算的算理,掌握除法及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2、经历验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和合作交流能力。
3、逐步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是掌握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教学难点是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计算总是和“枯燥、机械”联系在一起的,《除法的验算》更是计算中的计算,它涵盖了加、减、乘、除四种运算方法。
这就需要熟练的口算做前提,需要敏锐的思维分辨数量关系,更需要耐心、细心地完成计算过程。
于是,我以探究“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为突破口,尝试采用了“启动—自动—互动—回动”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快乐中产生学习的欲望,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知识体验,在交流互动中提升认知水平,在多样化的练习中提升思维品质,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说教学过程在启动阶段,我创设了“打气球”的游戏情境,把加、减、乘、除四种口算集中呈现,目的是培养学生分辨符号,正确计算的能力,而笔算除法则是为了进一步巩固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为后继学习奠定基础。
自动和互动并不是两个独立的学习过程,自动是回动的前提,回动是自动的拓展和延伸,因此在探究过程中,我总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之后再交流中,例如:100÷7=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