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测试(含答案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796.00 KB
  • 文档页数:1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测试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3分×20=60分)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2题。

1.2019年11月4日,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建设。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有( )

①可利用周围未利用土地②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③人口众多,经济发达④能源短缺,需求量大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酒泉附近地区较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

C.草原退化D.湿地萎缩

1~2.解析第1题,建设风电基地,风能资源一定要丰富,酒泉距冬季风源地近,风能资源丰富。另外,该地因为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能源需求量不大,可排除③、④。第2题,酒泉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甘肃省境内,年降水量小于200 mm,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土地荒漠化问题严重。

答案 1.A 2.A

读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比较表,据此回答3~5题。

黑龙江吉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全国

A.上海B.黑龙江

C.吉林D.浙江

4.表中六个行政区中,农业科技投入最多的是( )

A.上海B.黑龙江

C.江苏D.浙江

5.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东北地区增加粮食产量的合理途径可以是( )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大面积采用大棚技术,提高复种指数

C.增加劳动力,精耕细作

D.增施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

3~5.解析第3题,人均谷物产量=人均耕地面积×单位面积谷物产量,经计算可知,黑龙江最高。第4题,现代农业增产主要依赖于科技的投入,上海的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最高,说明其农业的科技投入最大。第5题,东北地区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适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所以劳动力对增产影响不大;东北气候寒冷地区面积大,不可能采用大棚技术生产;东北地区现在的农业生产问题是由于只用地不养地,造成严重的土壤肥力下降,影响粮食产量和可持续发展,所以要增施有机肥或实施秸秆还田,以保持土壤肥力。

答案 3.B 4.A 5.D

读图,据此回答6~8题。

6.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毁林开荒B.开矿

C.土质疏松D.风力大

7.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形平坦的黄土高地称为黄土塬,黄土塬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他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的环节是( )

A.降水B.下渗

C.蒸发D.地表径流

8.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特征的气候类型为( )

A.①B.②

C.③D.④

6~8.解析第6题,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人为原因,又有自然原因,其中自然原因主要有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多暴雨;不包括风力大。第7题,黄土塬地形平坦,水流缓慢,下渗量大,地表径流量小。第8题,黄土高原地区的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C项符合题意。其中A项为地中海气候,B项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项为亚热带季风(或季风性湿润)气候。

答案 6.D 7.D 8.C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根据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

年,②表示1995年)及所学知识,回答9~10题。

9.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

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

B.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C.园艺业比重增大

D.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比重都下降

10.为改变生产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鲁尔区采取的措施是( )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的消耗

B.缩减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

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新技术产业

D.新建或迁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等新兴工业

9~10.解析第9题,该图反映的是第二产业中的钢铁工业、化学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关系,从图中可看出第三产业、化学工业和钢铁工业在1958年(①)的比重依次约为18%、20%、62%,在1995年(②)的比重依次约为32%、29%、39%,第三产业和化学工业的比重上升,而钢铁工业的比重下降。第10题,鲁尔区重点改造传统产业中的钢铁和煤炭工业(二者为主导产业),缩减其厂矿企业的数量,扩大每个厂矿的规模;对传统工业只是改造,而非搬迁;同时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答案9.B 10.D

北京和深圳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对比较为明显的两个城市,下表是有关两城市城市化的统计数据表(城市化率等于暂住人口和户籍非农人口之和与总人口的比值)。据此回答11~12题。

年份1980 1986 1992 1999

总人口(万人) 北京904.3 1032.4 1124.8 1250 深圳33.29 93.56 260.9 405.13

户籍非农北京510.4 586.8 656.3 747.2

人口(万人) 深圳 6.76 26.45 57.39 95.05

暂住人口(万人) 北京18.6 61.2 79.9 150.2 深圳 1.2 42.11 180.68 285.28

11.材料所示时段,北京和深圳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是( )

A.城市人口增长都以户籍非农人口为主

B.城市化水平都快速持续增长

C.深圳城市化速度远快于北京

D.深圳城市人口超过北京

12.材料所示时段,深圳城市化异于北京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化基础B.政策和经济发展方式

C.城市建设规模D.腹地的大小

11~12.解析第11题,由表中数据可知城市人口增长北京以户籍非农人口为主,深圳以暂住人口为主,故A项错;城市人口是暂住人口和户籍非农人口之和,因此深圳城市人口远小于北京,D项错;利用题给出的城市化率的计算方法可计算出深圳和北京的1980年和1999年的城市化率,见下表:

1980年城市化率1999年城市化率

北京58% 72%

深圳24% 94%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深圳城市化速度远快于北京,北京城市化水平增长速度较慢,故B项错误,C项正确。第12题,深圳城市化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有大量外资注入,创造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因此吸引了内陆地区大批的人口涌入。

答案11.C 12.B

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读图,回答13~1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