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宝典—参考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7.78 M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考试宝典—参考资料

考生在那个时间段要密切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加入收藏,并务必保持通讯畅通。对于联系方式发生变动或者其他原因要及时与相关单位取得联系。对于考生提供的相关资料要保证真实性,对于弄虚作假或未按要求填写的,将被取消面试资格。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趋势分析

新一轮的国考即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笔试复习已经开始,对于考生来说,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莫过于今年国考申论的命题趋向以及复习重点。因为抓住命题趋势就抓住了复习的方向,了解重点才能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就以历年国考申论真题、尤其是2010年申论真题的命题特点来合理推测今年的申论命题趋势和复习重点。2010年国考申论真题实行省部级和地市级分卷考试,其中省部级的题目分别是:第一大题两道小题均为语义类分析题,第二大题为启示类分析题,第三大题为公文报告的内容要点,最后一道为大作文。地市级的题目分别为:第一大题两小题是概括题和语义分析题,第二大题是直接对策题,第三大题是公文宣传纲要,最后一道为大作文。以此,我们可以分析概括出2010年国考申论真题的题型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首次采用分卷考试,侧重点和难度略有不同。

省级以上试卷更侧重于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体现领导能力和全局管理能力;地市级更侧重于考查考生的贯彻执行能力,体现在具体的题目中则表现在省级以上的第一、二大题均为综合分析题,而地市级的第一题有概括题并且第二题体现为传统的对策提,难度系数相比较更低一些。

二、综合分析题占的比重与往年相比直线上升。

通过分析题来间接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传统的概括题和直接对策提的考试比重逐年下降,尤其是2010年国考省部级的试卷中已经找不到直接的概括题和对策题了,地市级的题目中还出现了概括题和对策题,但分值已逐渐减少。由此看出,国考申论的难度也在逐年的增大。

三、公文题卷土重来。

2010年国考省部级和地市级均考了一道公务写作,虽然对公文格式没有做严格要求,但是由于考生对公文格式和内容都不了解,加大了考试的难度。公文写作在03年国考以演讲稿的形式出现过,04年考了关于交通拥堵的报告,直到2010年又卷土重来,这无疑给广大考生提了个醒,也指明了方向——公文题型必须重视。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趋势主要有:

1)直接概括题和对策题作为传统基本题型仍然有其可考性

对广大考生来说,这两类题型的难度较小,比较容易得分。因此需作为基础来复习。从命题上来说,虽然考试的比重下降,但在2011年考试的可能是还很大的,尤其是对于报考地市级的考生来说,考这两类题型的可能性更大。

2)2011年综合分析题必然是重点题型

从历年真题命题趋势可以看出,综合分析题已经愈来愈受到申论命题者的青睐,不管是省级还是地市级试卷中都明显的加大了对于分析题的考查,传统的直接概括题和对策提比率逐年下降,这也就提醒广大考生,复习的重点应该放到综合分析题上。对考生来说,分析题的得分率最低,难度较大的题型。主要因为分析的的问题设置比较多变,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要求高,应从现在开始做历年申论真题,从中把握分析的的方法和套路。

3)公文题依然会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从客观上来说,公文更能考查考生的政策理论水平、综合分析能力,写作能力和公文式语言的运用能力,考查的更深更有高度,也是作为一名公务员必须具备的能力,具有考查的必要性,因此,在2011年以及以后的申论考试中,公文题都会成为考查的重点和趋势,值得广大考生的重视。

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高分必看七大临场技巧

为了让考生们在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国家公务员考试网考试研究中心根据2010年的联考,为《申论》考试提供了如下临场技巧,供考生参考。

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卷面整洁、字迹美观、分段合理的试卷容易让考官产生眼前一亮的愉悦感,因而先不管考生作答情况如何,卷面的印象分很重要。因此,考生在答题时,字要尽量写得漂亮一点,如果觉得自己的字没法漂亮的话,写得工整一点。段落分段要结构合理,语言要自然流畅,切忌字迹潦草、用词不当、结构紊乱等。另外,《申论》答题不允许使用改正纸或改正液,这是需要考生特别注意的地方,以免被认定为作弊而导致0分。

联系材料,加工材料

《申论》所有作答都要紧紧围绕材料,依托材料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材料就是考生掌握的全部信息和内容,考生务必在给定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作答,避免自我发挥,不要将《申论》写成杂文、散文等不符合考试要求的文体。对于材料,要运用而不要引用,有些考生大段大段地照抄材料原文,是不妥的。

要学会巧妙地运用材料,考生可以运用材料中给出的数字、提到的人物,引用他们的言论、观点或行为、事迹等等。退一步讲,即使考生觉得材料哪一块写得好,想引用也不能照抄原文,要学会适当地改动,体现出对材料的思考和加工。

仔细审题,问啥答啥

题目怎么问考生就怎么答。在作答之前想一下这个题目要测查什么,为什么出这个题,出题者需要怎么答这个题,多想一会,多从公务员实际工作角度考虑一下,然后再答,不要匆忙下笔。

比如说,如果第一题要求概括材料的内容,考生可能会把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原因以及影响等统统写出来,但第二题又要求概括造成此问题的原因。如此,不仅答题内容重复,而且浪费时间。如果改正的话,也容易造成卷面不整洁的后果。

龙头凤尾,借助网络

对于最后的《申论》作文,开头与结尾尤其重要,它常能起到调动阅卷人情绪的作用。最好能为它们打个草稿,经反复斟酌、修改、润色以后再写上去。

在考前两天,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搜集近期的《申论》热点及各方看法。因为临近考试时网上会有一些辅导专家对《申论》热点进行总结和预测,考生要做的就是拷贝下来熟识和复习。

字数限制,时时警惕

《申论》答题有字数限制,答题纸上面有字数显示。所有空格、标点全部都算,不需要自己计算。答题切忌重复罗嗦,要简单扼要、言简意赅,准确完整。第一题一般要求200字左右、后面逐次递增。

一般情况下,除了时间不够,很少有人少写,大多数人都抱有一种想法,答得越多采分点越多,其实不然,应该避免字数太多的情况。有的考生为了表述的完整,字数范围以内概括不完,或者已经到了最后的格子,句子还没有写完,于是另起一行再写,这样就给阅卷老师的感觉是冗长拖沓,容易失分。

心理调适,克服紧张

感觉试卷很难时,不要畏难,要告诫自己:我难,别人也难;感觉试卷容易时,不要轻视,要提醒自己:我易,别人也很易。“战略上藐视试题”,以增强自信;“战术上重视试题”,以减少失误。

考试中常有这样的情形,一些很熟悉的事例,就是一时想不起来,有一种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来的感觉,心理学中称之为“舌尖效应”。“舌尖效应”在考试这种情绪紧张的时刻尤为明显。对付“舌尖效应”的办法就是在心理上放松,或者先看看别的题再回过头来思考,也许会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