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单元复习题(含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16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4)Q,
到原点的距离为()
A.3B.4C.5D.7
2.如图,作一个正方形,使其边长为单位长度,以表示数1的点为圆心,正方形对角线的长为半径
画弧,交数轴于点A,则点A表示的数是()
A.1
2
B.1
3
C
.
13D.
12
3.下列各组数据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边长的是()
A.3,4,6B.6,8,10C.7,24,25D.9,12,15
4.如图,有一个水池,水面是边长为8尺的正方形,在水池中央有一根芦苇,它高出水面1尺,如
果把这根芦苇拉向水池一边的中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池边的水面,这根芦苇的长度是()
A.7.5尺B.8尺C.8.5尺D.9尺
5.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a=
2
,
b=
6,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A.3B.23C.3
或2D.23
或
22
6.如图,在ABC
中,分别以点A和点C为圆心,大于1
2AC
的长为半径作弧(弧所在圆的半径都
相等),两弧相交于M,N两点,直线MN
分别与边BCAC,
相交于点D,E,连接AD.若
45BDDCAEAD,,
,则AB
的长为()A.9B.8C.7D.6
7.如图,点A,B,C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格点上,则AB边上的高为()
A.65
5B.6
5C.5
6D.5
8.如图,长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为2厘米和4厘米,高为5
厘米.若一只蚂蚁从P点开始经过4个侧
面爬行一圈到达Q点,则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长为()厘米
A.8B.10C.12D.13
二、填空题
9.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1和2,则第三边长为.
10.一艘船以20海里/时的速度从A港向东北方向航行,另一艘船以15海里/时的速度从A港向西北
方向航行,经过1小时后,它们相距海里.
11.如图,在RtABC
中,9086CACBC,,
,D为AC
上一点,若BD是ABC
的角平
分线,则AD.
12.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证明勾股定理时创制了一幅“勾股圆方图”,后人称之为“赵爽弦图”,它是由
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组成.如图,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为a、b,斜边长为c,若
420bac,,则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
三、解答题
13.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90C
,1BCCD
,2AB
,6AD
.求ABC的度数.
14.如图,在ABC
中,3AC
,2AB
,E是边BC的中点,且5
2AE.求证:ABC
是直角三角形.
15.要把宣传牌()AB
,装订在教室的黑板上面(如图所示).一架梯子(5AE
米)靠在宣传牌()ABA
,
底端落在地板E处,然后移动的梯子使顶端落在宣传牌()AB
的B处,而底端E向外移到了1米到C
处(1CE
米).测量得4BM米.求宣传牌()AB
的高度(结果用根号表示).
四、综合题
16.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点E是边BC
上一点,且BECD
,BAEDC
.
(1)求证:EADEDA;
(2)若60C
,4DE时,求AED的面积.
17.如图,永定路一侧有A、B两个送奶站,C为永定路上一供奶站,CA
和CB
为供奶路线,现已测
得8kmAC
,15kmBC
,ACBC
,130.
(1)连接AB,求两个送奶站之间的距离.
(2)有一人从点C处出发,沿永定路路边向右行走,速度为2.5km/h
,多长时间后这个人距B
送奶站最近?
18.图1、图2、图3均是5×5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其顶点称为格点,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的网格中,按下列要求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1)网格中ABC的形状是;
(2)在图1中确定一点D,连接DBDC,
,使DBC
与ABC
全等但不成轴对称;
(3)在图2中确定一点D,连接DBDC,
,使DBC
与ABC
成轴对称;
(4)在图3中ABC
边BC
上找一个点D,使得它与点AB,
与点AC,
构成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
形.
19.如图,点O是等边
ABC内一点,将CO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得到CD,连接OD,AO,BO,
AD.
(1)求证:
BCO≌
ACD.
(2)若OA=10,OB=8,OC=6,求∠BOC的度数.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解:点(34)Q,
到原点的距离为2234=5,
故答案为:C.
【分析】直接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即可.
2.【答案】D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正方形对角线的长为22112,
则点A
表示的数为12
,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即可得到点A
表示的数为12
。
3.【答案】A
【解析】【解答】解:A、∵32+4
2≠6
2
,∴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这三条线段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
的三边边长,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B、∵6
2+8
2=10
2
,∴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这三条线段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边长,故此选项
不符合题意;
C、∵7
2+24
2=25
2
,∴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这三条线段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边长,故此选项
不符合题意;
D、∵9
2+12
2=15
2
,∴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这三条线段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边长,故此选项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分别计算各选项中各数的平方,观察是否满足a2+b
2=c
2
,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若满足,
则可构成直角三角形,反之,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结合各选项即可判断求解.
4.【答案】C
【解析】【解答】解:设芦苇的长度为x尺,则AB为(x-1)尺,根据勾股定理得:2228
(1)()
2xx
,
解得:8.5x
,
∴芦苇的长度为8.5尺.
故答案为:C.
【分析】设芦苇的长度为x尺,则AB为(x-1)尺,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解即可.5.【答案】C
【解析】【解答】解:分两种情况:
当
6
为斜边时,另一条直角边为:22
6242
,
则S
∆=1
222
2
;当
6为直角边时,
则S
∆
=1
263
2
;
即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3或2.
故答案为:C.
【分析】由题意可分两种情况:当
6为斜边时,用勾股定理求出另一条直角边,然后根据直角三角
形的面积等于两直角边乘积的一半可求解;当
6为直角边时,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两直角边
乘积的一半可求解.
6.【答案】D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MN是AC的垂直平分线,
∴AC=2AE=8,DA=DC,
∴∠DAC=∠C,
∵BD=CD,
∴BD=AD,
∴∠B=∠BAD,
∵∠B+∠BAD+ZC+∠DAC=180°,
∴2∠BAD+2∠DAC=180°,
∴∠BAD+∠DAC=90°,
∴∠BAC=90°,
∵BC=BD+CD=2AD=10,
∴22221086ABBCAC
,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垂直平分线求出AC=2AE=8,DA=DC,再求出∠B=∠BAD,最后利用勾股定理计
算求解即可。
7.【答案】A【解析】【解答】∵由勾股定理可知
AB=
5
∴AB与AB边上高的积=BC与2之积
所以AB边上的高=65
5
故答案为A
【分析】先利用勾股定理求AB,在由积相等求出答案。
8.【答案】D
【解析】【解答】解:如图,将长方体展开,
24212PA
,QA=5,
222212512PQPAQA.
故答案为:D.
【分析】先做出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根据展开图,得到PA、PQ的长,最后根据勾股定理得到PQ
的长.
9.
【答案】5
或
3
【解析】【解答】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第三边为直角边:由勾股定理可知第三边=
41=3
;
②第三边为斜边:由勾股定理可知第三边=
41=5
;
故答案为:
3
或
5.
【分析】直接根据勾股定理解答,注意分类讨论即可.
10.【答案】25
【解析】【解答】解: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