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的小象》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4
《曼谷的小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曼谷的小象》的主要内容,体会故事中的人物情感。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词汇,进行简单的句子仿写。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前预习、课堂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能力。
(2)通过朗读、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
(2)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培养勇敢、坚持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曼谷的小象》的阅读与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与巩固。
3. 句式和词汇的运用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曼谷的小象》的主要内容。
(2)生字词的学习与巩固。
(3)句式和词汇的运用练习。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句式和词汇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让学生预习课文《曼谷的小象》,了解故事内容。
(2)收集有关大象的图片或视频,用于课堂分享。
2. 课堂导入:(1)通过展示大象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2)简要介绍课文《曼谷的小象》的作者和背景。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曼谷的小象》,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2)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默写。
4. 课堂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绎故事情节。
(2)进行句式和词汇的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曼谷的小象》,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3)写一篇关于大象的短文,锻炼写作能力。
2. 拓展作业:调查有关大象的知识,了解大象的生活习性和特点,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和课后练习题的正确率。
三年级语文上册《曼谷的小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曼谷的小象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小象的外貌特征。
(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小象生活习性的理解。
(3)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整理课文中关于小象的信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欣赏自然界的生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曼谷的小象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对课文中所描述的小象生活习性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小象图片。
3. 生字词卡片。
4. 思维导图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小象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象的外貌特征。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小象的了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小象生活习性的理解。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小象的生活习性。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画一幅关于小象的思维导图,展示小象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写一篇关于小象的短文,表达自己对小象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 拓展作业:调查其他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朗读等,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2. 生字词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曼谷的小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曼谷”“浩浩荡荡”造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曼谷的习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的曼谷图片,让学生谈谈对曼谷的印象。
2. 引入本课,讲解课文《曼谷的小象》。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找出生字,组内交流学习。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
3. 讲解课文中的文化背景,如曼谷的习俗。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课后复述课文内容。
2. 运用“曼谷”“浩浩荡荡”造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曼谷图片,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在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在讲解课文内容时,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用词准确,体会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文化背景。
通过作业布置,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六、课堂练习(10分钟)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a. 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曼谷、浩浩荡荡、摇头晃脑、踢踏踢踏。
b.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习俗、拟人、修辞手法。
c. 用自己的话描述曼谷的景象。
七、拓展阅读(10分钟)1. 推荐学生阅读与曼谷相关的文章或故事,让学生了解曼谷的更多文化。
2.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交流对曼谷的认识。
八、课后作业(家庭作业)1. 复述课文内容。
2. 运用“曼谷”“浩浩荡荡”造句。
3. 阅读与曼谷相关的文章或故事,了解曼谷的文化。
《曼谷的小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了解曼谷的小象的特点和习性。
(2)能够运用词汇和句型描述小象的外貌、动作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听、说、读、写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乐观、勇敢面对困难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发音单词和句子。
(2)能够运用词汇和句型描述小象的外貌、动作和情感。
2. 教学难点:(1)单词和句型的正确运用。
(2)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谈论关于大象的话题。
(2)提问学生对曼谷的小象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课堂活动:(1)教师朗读故事,学生跟读并模仿发音。
(2)学生阅读故事,理解情节,回答问题。
(3)小组讨论:学生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对话练习。
3. 巩固活动:(1)学生分组表演故事,其他学生观看并评价。
(2)学生绘制故事情节的图片,进行展示和交流。
四、作业布置:1. 抄写故事中的重点单词和句型。
2. 家庭作业:根据故事情节,编写一个类似的短剧,进行角色扮演表演。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发音准确性以及合作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对重点单词和句型的掌握程度。
3. 表演评价:评价学生在表演中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表现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故事文本:《曼谷的小象》2. 图片素材:曼谷的小象、相关场景等3. 音频材料:故事朗读4. 视频材料:关于大象的纪录片七、教学步骤:1. 第一步: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谈论关于大象的话题,提问学生对曼谷的小象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第二步:课堂活动(20分钟)教师朗读故事,学生跟读并模仿发音。
曼谷的小象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起学生对《曼谷的小象》故事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利用图片或图书引导学生观察大象的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小象出现在曼谷。
1.3 教学活动展示图片或图书,引导学生观察大象的特点。
提问学生对小象出现在曼谷的想法。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故事的期待。
第二章:阅读理解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情节和角色。
培养学生对阅读的理解能力。
2.2 教学内容朗读或播放故事《曼谷的小象》。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
2.3 教学活动朗读或播放故事《曼谷的小象》。
提问学生关于故事的情节和角色的问题。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章:词汇学习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学习故事中出现的新词汇。
培养学生对词汇的学习兴趣。
3.2 教学内容提供故事中出现的新词汇列表。
引导学生学习和记忆新词汇。
3.3 教学活动提供故事中出现的新词汇列表。
引导学生学习和记忆新词汇。
进行词汇游戏或活动,巩固学生的记忆。
第四章:写作练习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想法。
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能力。
4.2 教学内容提供写作题目,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进行写作。
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想法。
4.3 教学活动提供写作题目,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进行写作。
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想法。
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第五章:课堂总结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激发学生对下一节课的期待。
5.2 教学内容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5.3 教学活动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激发学生对下一节课的期待,鼓励他们在家里继续阅读和思考。
第六章:角色扮演6.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角色。
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6.2 教学内容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
小学三年级语文《曼谷的小象》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曼谷的小象》教案 1教材分析:《曼谷的小象》一课是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五册的第二十九课,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作者在泰国首都曼谷近郊的公路,泰国妇女阿玲指挥她驯养的小象帮助中国司机把车拉也泥坑,并把车冲洗干净的事。
学生分析:通过2年来的语文学习,班里的学生对于课文朗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喜欢模仿各种语气、神态、动作进行朗读和表演,学生能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朗读中提出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说,在这方面学生初步具有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能力。
设计理念: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学,演中悟。
从而体会阿玲朴实、善良、乐于助人的心灵美。
2、设计多种活动,给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
教学目标:1、理解“我为什么赞叹小象,并联系阿玲的三次微笑体会阿玲的优秀品质。
2、理解三次雾色的变化来感受曼谷景象的优美。
3、学习第4~7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能表演。
4、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阿玲指挥小象拉车、洗车的经过,领会阿玲热心助人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感受曼谷的景美、物美、人更美,受到助人为乐的教育。
课前准备:收集材料、幻灯片、小黑板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小象拉车幻灯片。
请同学们观察图画,说一说小象怎样拉车的?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想不想知道课文中怎样写阿玲指挥小象工作的'?(生:想)这节课继续学习29、《曼谷的小象》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1、抓住赞叹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学生轻声读文,找到有关句子,并标出重点词语。
你觉得小象可爱吗?作者是怎样夸它的?(小组讨论说一说)(通过学生的画词,自悟,可以理解到作者的两次赞叹突出了小象聪明,使学生悟出“物”美)小结:由于阿玲平日认真精心训练,所以小象在很短时间内就把汽车从呢坑中拉了出来。
《曼谷的小象》教案《曼谷的小象》教案「篇一」省编教材第八册《曼谷的小象》是个有趣的故事。
课文以曼谷近郊的优美景色,以一头聪明、乖巧的小象,衬托了一位泰国妇女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要求:1.在学懂课文基础上,体会阿玲热情助人的好品质。
2.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能用“当时”造句;能凭借第2自然段的内容,用连续的因果句说话。
3.能表情朗读课文。
能读出对热情、真诚的阿玲的赞扬。
对聪明、乖巧的小象的赞叹,对曼谷近郊景色的赞美。
教学过程:1.揭题,初读课文。
(1)师: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叫《曼谷的小象》。
知道曼谷在哪儿吗?小象大家见过吗?说说你见过的小象是什么样儿的? (用轻松、自然的聊天的方式带领学生接触课文,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让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小象,用他们熟悉的事物引入,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 (2)师:曼谷的小象是什么样儿的呢?课文还告诉我们些什么?请大家读读课文,边读边写上自然段序数。
(将初读的'主要目标定为“了解曼谷的小象”,因为此时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在这头小象身上。
教学要顺着学生的思路,从而加以引导;教师如果只顾自己的思路,将它强加给学生,那效果是不会理想的。
)(3)检查初读效果n①读生字;⑦填空:“曼谷的小象是(聪明、乖巧)的小象”。
2.说说,写写--体会小象的“乖”。
(1)师: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小象?(帮助困难学生进人学习状态)(2)师:小象的“聪明“‘乖巧”表现在哪些动作上?请同学们圈划出有关词句。
(根据课题《曼谷的小象》,直接进入课文第6、第7自然段的学习。
采取先理性认识、后感性体会的学法;即通过填空作业认识到曼谷的小象是“聪明”、“乖巧”的,然后具体地体会为什么说是“聪明”、“乖巧”的。
这样,让中年级学生逐步学会根据要求钻研课文的词句。
)(3)讨论“小象的聪明和乖巧表现在哪里”。
①区别“掀”和“撬”的意思。
师:请同学们掀开铅笔盒的盖子,请同学们拿铅笔撬铅笔盒。
《曼谷的小象》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曼谷的小象》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情感变化。
1.2 技能目标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理解和尊重,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概述介绍《曼谷的小象》的故事背景和情节,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2 人物分析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理解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动机。
2.3 文化背景探讨故事中的泰国文化元素,帮助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阅读理解通过分组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3.3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人物,通过表演来深入理解人物情感和动机。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课堂讨论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2 角色扮演通过观察学生的角色扮演,评估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对人物的理解。
4.3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曼谷的小象》的文本,作为学生阅读和分析的基础材料。
5.2 相关视频提供与故事相关的泰国文化视频,帮助学生了解文化背景。
5.3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供学生深入研究和拓展。
第六章:教学步骤6.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泰国文化的图片,引导学生对《曼谷的小象》产生兴趣,为阅读课文做准备。
6.2 阅读理解学生分组阅读课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6.3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理解,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6.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深入理解人物情感和动机,提高表演能力。
第七章:课后作业7.1 课文复述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情节,检验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曼谷的小象》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通过阅读《曼谷的小象》,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材分析《曼谷的小象》是一部富有东南亚特色的儿童文学作品,讲述了一只小象在曼谷的生活经历。
作品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展示了曼谷的风土人情,传递了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理念。
1.3 学情分析学生对东南亚文化充满好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拓宽视野,了解曼谷的生活点滴。
通过分析作品中的角色形象,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动物的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内容与方法2.1 教学内容(1)阅读《曼谷的小象》,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
(2)分析作品中的文化元素,感受东南亚的风土人情。
(3)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意识。
2.2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中的文化内涵。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从具体情节中感悟作品的主题思想。
(3)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1)展示曼谷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东南亚的风土人情。
(2)简要介绍《曼谷的小象》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2 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曼谷的小象》,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
(2)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的疑问。
3.3 讨论交流(1)分组讨论作品中的文化元素,如曼谷的市场、寺庙等。
(2)分享讨论成果,让学生感受东南亚的文化魅力。
3.4 案例分析(1)选取作品中的典型情节,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
(2)引导学生从具体情节中感悟关爱动物的重要性。
第四章:作业设计4.1 作业内容(1)绘制一幅曼谷的风土人情画。
4.2 作业要求(1)画出曼谷的市场、寺庙等特色场景。
(2)读后感要表达出自己对作品的感悟和体会。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参与讨论、回答问题等。
(2)作业完成情况:曼谷风土人情画和读后感。
(3)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成长。
【导语】《曼⾕的⼩象》是⽀⽟恒⽼师所执教的观摩课。
⽀⽼师以⾃⾝挥洒⾃如、灵活机智的教学艺术引导学⽣积极主动、有情有趣地进⾏学习,获得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曼⾕的⼩象》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曼⾕的⼩象》原⽂ 在曼⾕近郊,绿油油的⽲⽥和点缀着淡紫⾊野花的草地,⼀直延伸到海边。
清晨,我们乘坐的汽车在⾼低不平的公路上颠簸。
昨晚的热带阵⾬,使坑坑洼洼的公路变得泥泞不堪。
汽车东摇西摆,忽然⼀歪,轮⼦陷进泥坑,⾛不动了。
司机下车察看,叹了⼝⽓,对我们说:“我到前边找⼏个⼈来帮忙。
” 正在这时候,从橘红⾊的晨雾中飘来⼀阵悦⽿的铜铃声。
啊,是⼀头⼩象,后⾯跟着⼀位泰国妇⼥。
她30岁左右,穿着绣花上⾐,⽩地红花的裙⼦。
⾛到车前,她冲我们微微⼀笑,露出整齐的⽛齿。
司机跟她打招呼,叫她阿玲。
阿玲绕着汽车⾛了⼀圈。
她沉思了⽚刻,拍拍⼩象的⿐⼦,⽤脸贴贴它的扇⼦似的⼤⽿朵,指了指陷进泥坑的轮⼦。
聪明的⼩象⾛到坑边,⽤它那⼗分有⼒的长⿐⼦东⼀掀,西⼀撬,很快就把汽车从泥坑中拉出来了。
奇迹,真是奇迹!⼩象的绝技真令⼈佩服。
司机紧紧握住阿玲的⼿,⼀再表⽰感谢。
阿玲抽回了⼿,笑眯眯地摇了摇头,⼜⾛近⼩象,轻轻摸着它那长⿐⼦,指了指车⾝上的污泥。
⼩象转⾝⾛进⾦⾊的雾中,⼀会⼉甩着长⿐⼦,潇洒地回来了,它伸直⿐⼦,冲着车⾝喷起了⽔,把污泥冲得⼲⼲净净,车⾝焕然⼀新。
啊,多么乖巧的⼩象!我⼼中暗暗赞叹。
我们再次向阿玲致谢。
阿玲摆摆⼿,笑眯眯地⽤红润的脸蛋紧帖着⼩象的⼤⽿朵。
缓缓地⾛进已变得紫微微的晨雾⾥。
【篇⼆】⼩学三年级语⽂《曼⾕的⼩象》教案 教学⽬标 1、以不同的阅读⽅式,读懂课⽂内容,学习阿玲崇⾼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助⼈为乐的美好⼼灵。
2、边读边想,合作探究,在阅读中与⽂中⼈物沟通交流,和作者情感产⽣共鸣。
并深⼊领会⼈景情交融的美。
3、培养学⽣积累语⾔的习惯。
《曼谷的小象》教学设计
送变电小学孙贵香
[设计理念]
把语文课堂的识字学习活动视为一种迁移和积累的过程。
首先要与生活紧密相连,其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发挥他们的潜能,最后达到积累的效果。
[设计特色】
激发学习兴趣,富有生活意趣,以字词句串连教学设计全程活动。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感知曼谷小象的聪明、乖巧。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多音字“冲”,重点指导书写“胸和佩”。
3、读准并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本课新词,练习用“佩服、赞叹、胸有成竹”造句。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读通课文,了解并练习说课文主要内容。
1、学习生字词,理解本课新词。
三、课前准备:幻灯片。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解题。
1、单元导入新课
(1)单元导入:今天我们要开始第四单元的学习了。
问:你们知道这单元中有哪几篇课文吗?都是围绕什么写的?
老师小结:有的课文是围绕动物写一件事的,有的介绍动物的生活习性,特点的,都非常的有意思。
让我们赶快来学习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13 《曼谷的小象》(板书课题)读题。
(2)介绍“曼谷”,了解泰国。
问:从题目不难看出照主要写的是谁?这是哪儿的一头小象?曼谷是
那儿?对曼谷有哪些了解呢?(学生自由介绍)
老师进行介绍:从地图找一找泰国,这是中国,往南是泰国。
泰国虽小,却是一块旅游胜地。
在这个美丽的国度,就有三千多座庙宇(出示图片)僧人达到三十万人,到处是金碧辉煌,所以,泰国是佛教之国,以“千佛之国”闻名于世。
(出示大象的图片)而泰国的大象更是举世闻名,那里盛产大象,人们驯养大象为他们服务。
看,大象用长长的鼻子搬运木材、拔起树木、表演杂技等等,所以,那里的人们非常崇拜象,在国内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赛象盛会”。
到那时,世界各地的旅游者都纷纷前去观看。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结合预习学习本课生字。
1、提出读书要求:了解了泰国,认识了泰国的大象,那今天我们要学习《曼谷的小象》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呢?赶快打开书,请同学们轻声地读课文。
特别要注意生字和认读字的读音。
2、轻声朗读课文,练习说课文主要内容。
学生练习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1)学生再读一读、记一记本课生字。
(2)检查对字音的掌握情况:
①出示生字:令和抽,读字并组词
②出示本课新语:
司机清晰绣花佩服干净乖巧
赞叹红润泥泞不堪胸有成竹
A、指名读这些词语。
(指名读、跟读)
B、标出生字,再指一名同学读,读好带点生字的读音。
重点指导
“红润、泥泞不堪”。
(开火车读)
(3)检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指导造句。
重点指导理解的词语:佩服乖巧赞叹红润胸有成竹
①指导学习佩服:
出示:佩服
理解词义(钦佩、敬佩)
结合句子指导造句:小象精彩的绝技,令人十分佩服。
②出示:乖巧和赞叹
找到文中的句子:啊,多么乖巧的小象!我心中暗暗地赞叹。
指导造句。
你都赞叹过哪些人或事呢?
例:杂技演员的精彩表演,令观众们赞叹不已。
③红润:利用拆字法理解词义。
润:①不干枯,湿燥适中。
②加油或水,使不干枯。
③细腻光滑。
④使有光彩,修饰。
⑤利益。
填空:红润的(脸蛋)()()
④胸有成竹:结合成语故事理解并造句。
⑤出示:泥泞不堪
出示句子:清晨,我们乘坐的汽车在曼谷近郊高低不平的公路上
颠簸。
昨晚的热带阵雨,使坑坑洼洼的公路变得泥泞不堪。
结合句子理解认读字“颠簸”和词语“泥泞不堪”。
⑥出示:
A、掀撬
B、东一掀西一撬(带上动作读)
C、聪明的小象走到坑边,用那长长的十分有力的鼻子东一掀,西
一撬,很快就把汽车从泥泞的陷坑中拉了出来。
(读好这个长句子)
⑦出示句子:
片刻,它又甩着长鼻子走回来,伸直鼻子,冲着污浊的车身喷起了水。
不一会儿,车身就被冲刷干净了。
(学生读)
A、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干净和污浊互为反义词。
)
理解“污浊”的意思,它是肮脏的意思。
污浊的车身被谁冲刷干净了?从这对反义词说明了小象非常的能干。
B、问:你还发现了什么?
“冲”是个多音字。
再读这句话。
读好这个字的两个音。
(4)指导书写生字。
①出示所有生字:学生抢读。
②重点指导“佩”和“胸”。
3、生词学得这么好,下面我们把它们送回课文。
按自然段读一读课文。
提出要求:读的时候声音要响亮、字音准确、语句通顺。
(三)、再读课文,回归整体:
1、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回顾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指明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
同时板书:阿玲——小象
通过这件事,你觉得曼谷的小象怎么样?
板书:聪明、乖巧、能干
2、师小结:曼谷的小象到底怎样聪明、乖巧、能干呢?下节课再进行
深入的了解。
3、课内练习题
给熟字加上一部分组成本课生字。
由——()又——()甚——()
宁——()秀——()争——()
析——()匈——()
(四)、作业:在生字本上认认真真地写一写本课生字。
五、板书设计:
13曼谷的小象
聪明
阿玲——小象乖巧
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