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小区安全管理预案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11
一、前言为确保小区业主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物业管理的应急处理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小区内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包括火灾、盗窃、自然灾害等。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小区物业安全应急指挥部,由物业管理公司总经理担任指挥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灭火救援小组:负责火灾事故的扑救、人员疏散和财产抢救。
(2)治安保卫小组:负责盗窃、斗殴等治安事件的预防和处理。
(3)医疗救护小组:负责受伤人员的现场救护和送往医院治疗。
(4)后勤保障小组: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和供应。
(5)信息宣传小组:负责应急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
三、应急响应流程1. 事故发生(1)发现事故的员工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说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初步情况。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小组负责人。
2. 初步响应(1)灭火救援小组立即赶赴现场,进行火灾扑救、人员疏散和财产抢救。
(2)治安保卫小组对现场进行警戒,维护现场秩序,防止事态扩大。
(3)医疗救护小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护,必要时送往医院治疗。
3. 全面响应(1)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组织各部门开展全面救援工作。
(2)后勤保障小组提供应急物资和设备,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3)信息宣传小组及时收集、整理和发布应急信息,引导舆论。
四、应急处理措施1. 火灾事故(1)立即启动灭火系统,进行火灾扑救。
(2)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3)抢救财产,尽量减少损失。
2. 盗窃事件(1)立即报警,请求警方协助。
(2)封锁现场,保护现场证据。
(3)加强巡逻,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3. 自然灾害(1)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2)组织人员转移,确保人员安全。
(3)开展灾后重建工作,恢复正常生活秩序。
五、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火灾扑救、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提高物业小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保障业主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小区的和谐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物业小区内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包括火灾、自然灾害、电梯故障、高空坠物、食物中毒、交通事故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物业小区安全生产应急指挥部,负责小区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面领导和指挥。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
3. 指挥部成员及职责:(1)指挥长:全面负责小区安全生产应急指挥工作。
(2)副指挥长:协助指挥长开展工作,负责小区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实施。
(3)办公室:负责应急工作的日常管理、信息收集、上报、协调等工作。
四、预警及响应1. 预警:(1)根据小区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对可能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进行预警。
(2)预警信息应包括事故类型、发生地点、可能影响范围、应急响应措施等。
2. 响应:(1)接到预警信息后,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应急响应工作。
(2)根据事故类型和影响范围,采取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
(3)及时向业主通报事故情况,引导业主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五、应急处置1. 火灾事故:(1)立即启动火灾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灭火、疏散、救援等工作。
(2)切断事故现场电源,防止火势蔓延。
(3)保障火灾事故现场周边的安全,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2. 自然灾害:(1)立即启动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救援、疏散、安置等工作。
(2)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3)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3. 电梯故障:(1)立即启动电梯故障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抢修、救援等工作。
(2)保障被困人员的安全,防止事故扩大。
(3)及时向业主通报电梯故障情况,引导业主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4. 高空坠物:(1)立即启动高空坠物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清理、加固等工作。
(2)保障小区业主的人身安全。
小区物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小区物业安全生产工作,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是小区物业安全管理的指导性文件,是物业管理部门在发生突发安全事件时采取的紧急处置措施的详细方案。
本预案适用于小区内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安全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
第二章预案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小区内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安全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火灾、漏气、水灾、电力故障、人员伤亡以及其他突发性事件。
第三章应急组织机构1. 应急指挥中心:设立由物业管理部门负责的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小组:设立应急小组,负责物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具体落实和执行。
3. 保安部门:负责小区内安全巡逻和应急处置工作。
第四章应急预案内容1. 火灾应急预案(1)火灾报警:一旦发现火情,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并通知物业管理部门和保安部门。
(2)紧急疏散:立即启动火灾报警系统,指引居民按照逃生路线迅速疏散到安全地带。
(3)应急处置:保安人员协助居民疏散,并在逃生路线上指挥疏导,消防人员迅速到达现场进行灭火。
2. 漏气应急预案(1)漏气报警:一旦发现漏气,应立即打开窗户通风,并拨打紧急救援电话。
(2)安全疏散:保安人员协助居民迅速从高处向下撤离,不得使用电梯。
(3)应急处置:紧急关闭燃气阀门,并通知燃气公司前来处置。
3. 水灾应急预案(1)水灾报警:一旦发现水灾,应立即拨打紧急救援电话,通知物业管理部门和保安部门。
(2)紧急疏散:保安人员协助居民疏散到安全地带,并封闭受水影响的区域。
(3)应急处置:尽快处理漏水源,并协助受灾居民疏散及安置。
4. 电力故障应急预案(1)电力故障报警:一旦发现电力故障,应立即通知物业管理部门和保安部门。
(2)安全疏散:如遇停电,应立即使用备用照明设备,协助居民有序疏散。
(3)应急处置:及时联系供电单位排除故障,并部署临时应急照明设备。
5. 人员伤亡应急预案(1)紧急救援:一旦发生人员伤亡,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安排人员对伤者进行急救。
物业公司安全预案一、前言物业公司是负责管理和维护房地产物业的服务机构,其服务范围涵盖商业、住宅、公共设施等多个领域。
在物业公司的日常运营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涉及员工、业主、租户和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确保物业公司的安全运营,各级物业公司需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安全预案,以规范安全管理工作,保障相关方的权益。
二、安全预案编制1. 安全风险评估物业公司需要对所管理的物业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包括建筑结构、电气设备、消防设施、卫生排污系统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各种安全隐患的识别和评估,确定安全风险的等级和类型,为制定安全预案提供依据。
2. 制定安全预案基于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物业公司需要制定详细的安全预案,包括灭火、疏散、应急救援、监控巡检等措施,并将预案内容向员工、业主和租户等相关方公布,确保各方对应急处理流程有清晰的了解。
3. 预案内容安全预案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火灾应急处置流程:包括发生火灾时的疏散逃生、灭火器材使用方法等。
- 电梯故障应对措施:包括电梯故障时的紧急救援流程。
- 供水、供电系统故障处理:确保在供水、供电系统故障时能够做到快速应对,减少因系统故障引发的事故。
- 安全巡检和监控管理:明确安全巡检的频率和内容,保证设施的安全运行。
1. 培训教育物业公司应对员工进行相关安全应急培训,包括灭火器使用、疏散逃生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定期演练物业公司应定期组织安全应急演练,模拟不同安全事件的发生,让员工能够熟练掌握应急处理流程,及时有效地进行应对。
3. 设备维护物业公司需加强对安全设施的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消防设备、电梯、供水供电等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
1. 监督检查物业公司应建立完善的安全预案管理制度和检查机制,对各项预案内容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物业公司需及时跟踪和分析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通过风险应对措施,提高安全预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物业管理小区安保措施与应急预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小区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物业管理在维护小区安全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物业管理小区安保措施和应急预案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物业管理小区安保措施1. 人员安排物业公司应合理安排安保人员,确保其数量和素质与小区规模和特点相适应。
安保人员应定期进行培训,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素质。
2. 门禁管理小区门禁系统是物业管理的关键措施之一。
安装高效可靠的门禁系统,对外来人员进行严格登记和把关,确保小区内部安全。
同时,物业公司应加强对门禁系统的维护和更新,避免因系统故障导致安全漏洞。
3. 视频监控安装全面覆盖的视频监控设备,对小区内外重点区域进行监控,有助于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同时,物业公司应定期维护监控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4. 小区围墙和大门小区围墙和大门是防范外部入侵的重要物理屏障。
物业公司应加强对围墙和大门的维护和管理,及时修复破损,确保其完整性和稳定性。
5. 夜间巡逻夜间巡逻是物业管理小区安保的有效手段之一。
物业公司应组织安保人员进行夜间巡逻,特别是重点区域,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6. 业主参与物业公司应积极组织和引导业主参与小区安保工作。
通过成立业主委员会或安防委员会等形式,加强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共同维护小区的安全稳定。
二、物业管理小区应急预案1. 突发事件预案物业公司应制定针对火灾、地震、水灾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协调机制。
预案内容应包括事件报警、疏散指引、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2.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小区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通过演练,提高物业管理人员和业主的应急意识和能力,做到心中有数、能够应对不时之需。
3. 储备物资物业公司应储备适量的应急物资,如灭火器、医疗急救箱等,以备突发事件时使用。
物资的储存和管理应定期检查和更新,确保其保质期和完好性。
4. 紧急联系方式物业公司应建立健全紧急联系方式,包括内部通讯设备和与外部协调单位的联系方式。
物业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物业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物业管理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物业管理中,安全问题一直是重中之重。
因此,建立完善的物业安全管理应急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份完善的物业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应该包括灭火、抢险、医疗救助、疏散逃生等内容。
首先,要建立一支专业的灭火队伍,配备必要的灭火设备,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
其次,需要建立抢险救援队伍,专门负责应对突发事件,保障业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同时,物业管理公司还需要与当地医疗机构合作,制定医疗救助预案,做好应急医疗救护措施。
另外,还要制定详细的疏散逃生预案,包括紧急疏散路线、安全出口标识等,确保在危险事件发生时业主能够迅速、有序地疏散逃生。
此外,物业安全管理应急预案还应包括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和责任人的分工。
在任何突发事件发生时,物业管理人员都应该按照预案进行快速、有效的应急处理。
而责任人则应当明确自己的职责,协调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
总的来说,物业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的建立不仅需要全面周密的考虑,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
只有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保障住户的安全,减少损失,提高物业管理水平。
小区物业安全应急预案 (一)小区物业安全应急预案小区作为人们居住生活的场所,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人身损失,还会带来财产损失。
小区物业安全应急预案是指对小区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或突发事件情况的预测、预警、预防、抢救和处置等应急措施的规划和指南。
以下是小区物业安全应急预案的内容:一、安全意识教育1.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普及各类安全知识。
2.定期进行火灾、漏电等应急救援演习,提升居民安全自救能力。
3.悬挂应急预案和安全标识,方便居民了解和遵守。
二、安全控制措施1.物业配备维护人员,定期检查小区电气、水管、天然气等管道设备,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2.安装电子监控设备,对小区内的人员和车辆进行监控。
3.进出小区口处安装门禁,保障小区内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三、应急处置措施1.建立居委会和物业公司的应急处置机制,明确工作分工和职责。
2.储备应急物资,如应急照明、应急通讯等。
3.对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预案编排,对各种应急情况进行按级别分出应对措施。
四、应急通讯措施1.预留重要部门的通讯电话及个人通讯方式。
2.在小区的各个地点安装紧急通讯设备,保证有效通讯。
3.联系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进行应急支援。
五、演练评估1.定期组织演练,并对演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2.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完善其中不足之处。
六、培训人员1.针对应急处理工作,物业管理部门要定期进行相关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维护人员应急处理能力。
2.开展自救互救大型公益活动,提高居民安全自救意识和技能。
总之,小区物业应急预案要注意实施性和可行性,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相关调整。
这是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的有效措施。
每个小区都应认真组织编制应急预案,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和应急演练,使小区居民真正掌握科学、适度、懂得自救和相互援助的方法和技巧。
一、预案背景为确保业主在节假日期间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小区的和谐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的1. 加强节假日期间的安全管理,提高物业服务质量。
2. 保障业主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财产损失。
3. 增强物业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小区的整体安全水平。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小区节假日期间的安全管理工作。
四、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节日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监督指导节日安全工作。
2. 物业管理部负责具体实施节日安全工作,包括安全隐患排查、应急处理、宣传教育等。
3. 各部门、各岗位人员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节日安全工作。
五、预案内容1. 安全隐患排查(1)对小区内的消防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2)检查楼道、电梯间、公共区域等消防通道,确保畅通无阻。
(3)对小区内的电气线路、设备进行排查,确保用电安全。
(4)对小区内的易燃易爆物品进行排查,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2. 应急处理(1)发生火灾时,立即启动火灾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灭火和疏散。
(2)发生盗窃、抢劫等治安事件时,立即报警,并组织人员进行先期处置。
(3)发生突发事件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确保业主生命财产安全。
3. 宣传教育(1)通过小区公告栏、微信群等渠道,向业主宣传节日安全知识。
(2)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业主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组织应急演练,提高物业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4. 节假日值班安排(1)加强节日期间的值班力量,确保24小时有人值班。
(2)值班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和应急处理工作。
(3)值班期间,保持通讯畅通,确保及时响应各类突发事件。
六、预案实施与监督1. 本预案由物业管理部负责组织实施,各部门、各岗位人员要积极配合。
2. 物业管理部定期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对违反本预案的行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七、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由物业管理部负责解释。
物业管理服务方案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物业管理服务方案-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为了确保物业管理服务的安全性和应急处理的及时性,物业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以下是我们的具体做法和方案。
一、物业管理安全措施1. 出入管理:- 物业将严格控制物业区域的进出人员,并安装智能门禁系统进行实时监控。
- 物业定期与业主更新业主信息,确保只有合法业主或租客方可进入小区。
- 物业将委托专业的保安公司进行巡逻和安保工作,确保小区内的安全。
2. 楼宇安全设施:- 物业公司将会定期检查楼宇的电梯、消防系统和安全出口等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 物业公司还将定期组织消防演习,提高住户对火灾逃生的应急意识和能力。
3. 安防监控系统:- 物业公司将在小区内安装高清晰的安防监控摄像头,实时监控小区内的安全情况。
- 物业将在小区出入口、公共区域和重要位置设置报警装置,并与当地公安部门实时连接,确保可以迅速响应突发事件。
4. 保洁工作:- 物业将定期清理小区内的公共区域,包括道路、绿化带和楼道等,确保住户的生活环境整洁。
- 物业还将指定专人负责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工作,确保住户的垃圾分类意识,并保持小区的卫生环境。
二、物业管理应急预案1. 突发事件处理:- 物业公司将建立健全的应急事件处理机制,包括火灾、水漏、停电等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
- 物业将制定明确的责任分工,组织相关人员快速响应,并第一时间通知业主或租客,确保事件得到及时控制和处理。
2. 紧急救援:- 物业公司将与当地医院和紧急救援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确保发生突发状况时可以迅速进行紧急救援。
- 物业将在易发生意外的区域设置急救箱,并培训员工及其相关人员进行基础急救知识的学习,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其他应急处理:- 物业公司将制定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的应急预案,并定期与相关部门进行演练和交流,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能力。
- 物业还将制定物业设施故障处理预案,包括电梯故障、供水故障等常见设施突发故障的处理步骤,以保障住户的正常生活。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加强小区物业管理,保障业主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小区物业管理的安全生产水平,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小区物业管理范围内所有物业设施、设备、场所的安全生产管理。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小区物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小区物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 设立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安全生产工作。
3. 各部门、班组根据职责分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部门、班组及个人安全生产责任,确保安全生产。
2.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 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小区物业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安全运行。
4. 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发生安全事故及时报告,妥善处理。
5. 应急救援制度: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安全生产措施1. 物业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定期对小区物业设施、设备进行检查、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2. 人员培训: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安全操作技能。
3. 安全防护措施:对高空作业、电气作业等高风险作业,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4. 火灾防控:加强火灾隐患排查,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提高火灾防控能力。
5. 防盗措施:加强小区安保巡逻,确保小区安全。
六、安全事故处理1. 事故报告:发生安全事故后,立即向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2. 事故调查: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彻底调查。
3. 事故处理:根据事故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4. 事故通报:将事故处理结果向业主通报,接受业主监督。
七、预案实施与监督1. 本预案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
2. 各部门、班组要严格执行本预案,确保安全生产。
3. 定期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4. 加强对预案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预案落实到位。
八、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物业小区安全管理预案燃气泄露事故处理方案主要责任部门:物业保安部落实负责人:物业保安部经理(平日工作时间)保安部值班长/值班领班(夜间及节假日等非办公时间)如遇燃气泄露事故,应采取如下措施。
1.保安部应注意提示大厦业户及餐饮设施、食堂的工作人员时刻注意用气、用火安全,发现燃气发生泄露,应及时关闭燃气阀门。
必要时(如不能确认燃气泄露位置),应及时通知物业工程部至大厦燃气调压站关闭燃气总阀门(如项目设有燃气调压站)。
2.燃气泄露严重时,现场人员应在关闭燃气阀门后,首先退至户外,防止大量吸入一氧化碳气体。
现场不要动用明火,不要使用手机、传呼机及开关电源,防止引爆燃气。
人员退出后应清点人数,向保安人员通报现场是否还有滞留人员。
3.保安人员切勿单独处理燃气泄露事故。
4.发生燃气泄露事故时,保安部应派出保安人员迅速查找燃气泄露地点,随身不要携带手机、传呼机,对讲机应处于关闭状态,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携带防灾面具(呼吸面具)。
5.保安员发现泄露地点后,应判定燃气泄露程度。
如泄露不多,应马上用手拍门通知该单元业户检查关闭气阀。
如泄露严重,应拍门通知该区域业户撤离(切勿按门铃)。
在现场附近,切勿使用手机、对讲机,开关电源。
6.保安员应撤到安全距离外,使用对讲机或电话向保安部报告。
7.如果情况许可,保安人员可以进入泄露燃气的单元时,应(1)佩带防灾面具或用湿布捂好口鼻后进入单元内;(2)关掉燃气供气总阀门;(3)打开所有门窗,让气体排除;(4)检查室内人员是否平安,如有人晕倒应立即背到空气新鲜的地方抢救;(5)切勿开关室内任何电器开关,插拔插销或打电话;(6)切勿使用任何火焰;(7)检查完毕后,保安人员应撤离到安全距离。
8.如果不能进入泄露燃气的单元,应立即关闭物业总控制气阀,以免引起爆炸。
9.燃气泄露较为严重时,保安经理应向项目经理进行汇报,将有关情况通知煤气公司和消防局119。
10.应立即通知危险区域的业户不要动用明火和开关电器。
11.保安部应协助、引导燃气泄露影响区域的业户撤离,提示业户离开前要锁好门。
维护现场秩序,切勿造成慌乱。
12.安排两名管理人员到首层引导业户疏散到安全区域,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泄露区域。
将消防梯降至首层,准备随时备用。
13.派人到路口引导抢救车辆、消防车辆,保持项目周围交通畅通。
14.如泄露地点在地下管道、地下井,物业人员不要擅自进入,应通知煤气公司、消防局进行抢修。
保安人员应在附近设立安全警戒线,不准任何无关人员靠近。
15.造成人员伤亡的,保安部应及时通知急救中心,协助抢救伤者。
应将中毒者平卧,松开衣扣,腰带,进行人工呼吸,中毒严重者应立即送医院抢救。
16.保安部任何人不得在公共场合枉加揣测,对泄露事件进行议论。
不得对业户进行任何赔偿承诺。
应请相关业户与物业部联系解决。
附:《燃气中毒相关常识》燃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不饱和烃、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少量的氢、氧和氮。
燃气中毒主要指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当人们呼吸时,气体通过人的呼吸道时,不会引起任何病变,但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即与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结合,产生碳氧血红蛋白。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10倍以上。
一旦吸入一氧化碳便和氧争夺与血红蛋白的结合。
假定吸入的一氧化碳量为空气含氧量的1/200,就能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与氧血红蛋白相等情况,这时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仅为0.21/210(0.21为氧在空气中所占体积),即为1/1000。
碳氧血红蛋白不能负起运送氧的任务,造成人体组织缺氧,当缺氧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死亡,所以非常危险。
发现煤气中毒,应立即打开门窗,将中毒者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松解衣服。
中毒严重时,应进行人工呼吸或送医院抢救。
一氧化碳中毒反应症状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毫克/升)吸气时间碳氧血红蛋白(%)症状0.23-0.34 5-6小时 23-30 头痛,颈部搏动,运动时有心悸0.46-0.69 4-5小时 36-44 剧烈头痛,无力,眩晕,视力模糊,思想迟钝,呕吐,虚脱0.8-1.15 3-4小时 47-53 呼吸加快,脉搏加快,常有虚脱及晕厥1.26-1.72 1.5-3小时 55-60 中毒性呼吸困难,惊厥,昏迷1.84-2.3 1-1.5小时 61-64 上述症状加剧,间歇惊厥,昏迷2.3-3.4 30-45分钟 64-68 呼吸与脉搏变弱,心脏受压抑,可死亡3.4-5.7 20-30分钟 68-73 脉搏进一步减弱,呼吸变慢,可死亡5.7-11.5 2-5分钟 73-76 脉搏微弱,呼吸衰竭,很快死气亡员死亡事故的处理主要责任部门:物业保安部落实负责人:物业保安部经理(平日工作时间)保安部值班长/值班领班(夜间及节假日等非办公时间)1. 出现突然死亡事故时,保安经理(非办公时间由值班经理负责)应立即赶赴现场处置。
首先掌握死者属于正常死亡,还是非正常死亡。
2. 应将有关情况立即上报管片公安机关。
如果死者是境外人员,还应通知市公安局外国人管理出入境管理处及分局外事科。
3. 保安部应记录现场发现人员的姓名、单位(部室)、联系方式、发现时间及死者性别、主要体征、现场情况及嫌疑人特征等情况,以便上报公安机关。
4. 如果并不确定受害者是否死亡,保安部应在通知公安机关的同时打电话通知急救中心。
5. 保安经理应组织警力保护、封锁现场,设立警戒线,疏散围观人员,防止秩序混乱,尽量减小事态影响。
6. 要注意保护现场,禁止无关人员(非公安、医务人员)靠近、进入或移动现场。
保安人员不得触摸现场任何物品,不得践踏现场脚印痕迹,尽量不要破坏现场嗅源,保证证据完整。
注意发现可疑人员,如发现应立即布控。
待公安人员到场后协助寻找线索或死者遗言、遗物。
7. 保安部应充分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工作,协助提供监控录像及记录的现场情况,协助联系家属。
8. 在公安机关现场调查完毕,运走死者遗体后,根据公安机关的要求封闭现场。
9. 在得到公安机关的许可后,及时通知有关部门清理现场。
10. 保安人员应严守保密原则,不得私下议论,向无关人员透露有关情况。
11. 保安经理应将死亡事故的处理过程记录在《意外报告》当中,呈报项目经理,并留档备查。
雷电(雷暴)灾害的预防措施目的:预防雷电(雷暴)可能带来的火灾或人身伤害事故。
主要责任部门:物业工程部、保安部落实负责人:工程部经理、保安部经理(平日工作时间)保安部值班长/值班领班(夜间及节假日等非办公时间)重点范围:楼宇避雷设施。
雷电是一种大气中放电的现象,虽然放电作用时间短,但放电时产生数万伏至数十万伏冲击电压,放电电流可达几十到几十万安培,电弧温度也可达几千度以上。
对建筑群中高耸的建筑物及尖形物、空旷区内孤立物体以及特别潮湿的建筑物、屋顶内金属结构的建筑物及露天放置的金属设备等有很大威胁,可能引起倒塌、起火等事故。
因此,雷雨季节各项目要切实落实防雷措施。
1.防雷装置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三部分组成,其作用是防止直接雷击或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以保证人身及建(构)筑物安全。
接闪器包括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避雷器等,是直接接受雷击的金属部分。
避雷针一般设在高层建筑物的顶端和烟囱上,保护建筑物兔受直接雷击;避雷线常用来架设在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上,以保护架空线路免受直接雷击。
引下线是避雷保护装置的中段部分。
上接接闪器,下接接地装置。
一般敷设在建筑物的外墙,并经最短线路接地。
每座建筑物的引下线一般不少于两根。
接地装置包括埋设在地下的接地线和接地体,在腐蚀性较强的土壤中,应采取镀锌等防腐措施或加大截面。
2.防雷装置的检查(1)各项目保安部应注意提示项目工程部门,在每年雷雨季节以前作定期检查。
如有特殊情况,还要进行临时性的检查。
特别是对避雷针、避雷器要进行定期校验。
(2)当防雷装置各部分导体出现因腐蚀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折断、锈蚀达30%以上时,必须进行更换。
(3)检查是否由于维修建筑物或建筑物本身形状有变动,使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出现缺口。
(4)检查接闪器有无被雷击后而发生熔化和折断,避雷器瓷套有无裂纹、碰伤等情况,井应定期进行预防性试验。
(5)检查明装引下线有无在验收后又装设了交叉或平行电气线路;检查避雷装置有无接触不良情况和木结构的接闪器支杆有无腐朽现象;并检查接地装置周围的土壤有无沉陷现象等。
(6)测量全部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安全要求。
若发现接地电阻值有很大变化时,应对接地系统进行全面检查。
必要时可补打电极。
(7)检查有无因挖土、敷设其他管道或种植树木、植被而挖断接地装置等。
(8)独立的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不得设在行人经常通过或堆放易燃物的地方。
对装有避雷针或避雷带的构架,不准装设低压线或通讯线等。
避雷针、避雷带与引下线应采用焊接方法。
3.预防雷暴灾害的措施(1)项目保安部应确保项目所有员工均接受过防雷常识的培训,并留有培训记录。
(2)要求项目各部门注意雷电天气切实保护户外工作员工的安全,必要时应要求户外岗位的员工暂时撤入室内或在安全地点躲避。
(3)雷电天气应禁止员工登高作业,带电作业或在空旷地点工作。
(如进行外壁作业、在楼顶工作、攀爬灯杆等)(4)要求员工遇雷电天气,不得在树木、烟囱、广告牌、旗杆等高大、孤立结构、物体附近活动。
不得靠近高压输配电设施。
4.雷暴天气暂避场所的选择发生雷暴时,除非不得已,不可走出大门或留在户外。
应当寻找能提供防雷保护的建筑物、车辆或者其他构筑物、场所暂避。
(1)下列场所可供人们躲避雷电。
①采取防雷保护措施的住宅或其他建筑物;②地下掩蔽场所,诸如地铁、隧道和洞穴;③大型金属或金属框架建筑物;④具有金属车顶和车身封闭的汽车、大型客车以及其他车辆;⑤封闭的火车和市内有轨电车;⑥封闭的金属小船或轮船;⑦靠附近有建筑物屏蔽的市内街道。
(2)不能期望在任何时候都能在户外找到躲避雷电的安全地点。
如果地点尚有待选择,应掌握以下原则:①寻找低洼地区--避开山顶和高地;②寻找茂密树丛--避开孤立树木;③寻找位于低洼地区的建筑物、帐篷和掩蔽所--避开位于高地的不加保护的建筑物和掩蔽所;④如果你处于暴露区域,孤立无援,一筹莫展,而且你感到自己的头发根根竖起,预示即将遭到雷击,则应立即跪下,身子前向弯曲,并将手放在膝盖上。
切勿躺在地上,也不得把手放在地上。
现场保护程序现场保护程序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犯罪现场,并立即通知公安机关派员勘察。
”保安人员在自己执勤辖区内如果发现刑事案件、事故,更应担负好保护现场的工作,为公安机关破案创造条件。
一.现场保护概述现场保护是指案件或事故发生后,及时采取警戒封锁等措施,使犯罪现场或事故现场保持发现时的原始状态。
做好现场保护工作是保安员的一项职责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