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笔与繁笔》教案4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笔与繁笔》教案

教学目标

1、明确文章繁简应该“各得其宜,各尽其妙”,提倡简练为文。

2、学习本文用辩证的观点、典型的事例和简练生动的语言论述问题的方法。

说明:

本文是篇一题一议的文艺随笔,属于文艺评论中的一种。文艺随笔是评论者对于文艺作品、文艺现象随时抒写的所见所感,因此这种文体具有议论兼感想,行文活泼轻灵,篇幅不大,格局精巧,语言警譬等长处,本身就是简笔文章的做好典范。所以,将教学的目标放在明确文章的辩证观点上,是有利于学生的实际写作的;同时,因为文艺评论本身的问题特点含有议论的性质,注意到文章典型的事例也有必要。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清思路,正确把握作者观点,学习辨证的论述问题。

2、难点:理解简笔与繁笔和简练的关系。

说明:

因为本文理论性很强,在设计重点时候,有必要先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中的辩证观点,同时,因为本文对学生的写作实践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就必须带领学生进入到理解简笔与繁笔的辩证关系上,真正用辩证观点来理解文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故事导入

设疑激趣

一书生卖鸡,书广告一则:这个精美的笼子里装着一只肥大的公鸡,准备以最低价格出售。可多天无人问津。他的一位朋友帮其撕去广告,仅贴一“售”字,不多时就把鸡卖了。由此故事联想到写文章的问题。设疑:文章的好坏是不是单以文字多寡论?鲁迅刻画祥林嫂运用了大量的重复性的语言,老师却认为妙,而我们学生的练笔中老师却经常认为这罗嗦,那繁冗,是何原因?

从故事和经典文章入手,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感受语言

整体把握 1、令学生各自放声读课文,把握文章思路。

(1)这篇文艺短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提出中心论点前,写了那些内容?这些内容与中心论点有什么关系?

(3)提出中心论点后,写了那些内容?这些内容与中心论点有什么关系?

2、令学生各自放声读课文,尽量读出应有的语气和语调。

1、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2、作者分别说明了繁简二者可能具有的两种情况。作者阐述了二者的关系,写作时既要“有时用简”,也要“有时用繁”,用简使繁都要各得其宜,各尽其妙。通过辨证的论证分析,水到渠成,得出中心论点。

3、在第二、三、四自然段中,作者通过典型的例证,论证了“简笔与繁笔得宜尽妙”的观点。在第五自然段中,作者通过引用论证,提示本质,说明繁简是否得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来自生活,发诸真情。第六自然段,作者针对当今文学创作中大多数作品“写得过长”的毛病,作者揭示原因后,强调形式方面的问题“不容忽视”,在用简还是使繁这两者中,着重“提倡简练为文”。理清文章的思路是学习和分析议论文的重要过程,让学生迅速掌握文章的结构、论点,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品味语言

领悟语感

1、朗读第一自然段

(1)“这诚然上不错的,然而,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多寡论。”删去“诚然”和“单”两个词可以吗?

(2)“‘繁’呢,有时自然也有它的妙处。”此句中的“繁”字的引号可以删去吗?

2、朗读二——四自然段:(1)在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用《水浒传》中的两则例子论证“简笔”之妙,如果用王安石《泊船瓜州》一诗炼字的故事换一例,用一微型小说替换另一例,好不好?

(2)第四自然段用鲁迅《社戏》中繁笔的例子来论证“繁简之妙”,此例是否有蛇足之嫌?

3、朗读第5自然段,讨论:第2——4自然段已经比较深入的论证了中心论点,也能使读者臣服,为何还要写这段话?你以为此段是赘笔吗?

4、朗读第6自然段,思考:“背着一块石头在剧场看戏”这个比喻好在哪里?

1、(1)用“诚然”一词准确,语气委婉,在基本肯定文章家的看法的前提下,含有保留自己意见的意味,与全文论述的内容、基调保持一致。删后语气太肯定,内容也与原文不够协

调一致;删去“单”字,意思成了承认文字的多寡论决定文章的繁简,与原文表达的意思相悖。

(2)、不能。通常说的“繁”,几乎与罗嗦,冗长,拖沓同义。但是这里的“繁”字却有特殊的意义,是指对事物的具体描写,这“繁”是应该的,作者在“繁”字上加引号,表示与一般的“繁”字有所不同,因此引号不能删去。

2、(1)王安石炼字一例只说明语言锤炼的重要性,诗人用“绿”字换掉原诗中的“过”等字,并不能论证简笔之妙;微型小说篇幅本来就短小,即使用简笔,也没有长篇可以使繁而用简笔有说服力。

(2)作者为证明繁笔用得好,一例取自长文,一例取之短文;一个取自古典文学名著,一例取自现代文学名篇,使例更典型,更具有代表性。此段《社戏》的例子,从一个讲究精练的作家有时也采用繁笔,有时会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来论证观点,更有论证力量。

3、如果说2——4段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那么此段恰好回答了“怎样做的问题,文章精选了刘勰和顾炎武的评论,深入论证了中心论点,同时也使论证更严密,例证更丰富。

4、比喻读拖沓累赘的文章那种吃力、头疼的感觉,非常生动、形象。

积累语言,积淀语感

令学生背第一自然段,力求能背诵全文。

检查背诵落实情况。活学活用,及时掌握基础

思路点拨

周先慎先生曾说:“不论使简用繁,要使文章写得简洁生动,须靠在日常阅读体会中培养起敏锐的语感。”要想提炼文字,提炼生活,还需我们在生活中要有意识地进行积累,积累得越丰富,提炼得越精粹。学习本文,我们通过理清思路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了作者的基本观点,这让我们认识到,理清思路是我们领会文章中心意思的方法、途径。我们还可以从以下途径来分析文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积累重点词语——理清局部思路,如第一段的层次——阅读全文,理清文章整体思路,准确领会作者的主张——以本文为例,指导学生认识“简练为文”的重要意义。

练习举隅

1、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作者评价简笔用的好的句子,并积累相应的词语。

(提示:言简意赅,一字传神等;繁冗拖沓、言简意赅、穷形尽相、惜墨如金、毛骨悚然、索然寡味、焦躁不安、字斟句酌、拖沓累赘、洋洋洒洒、凝练、描摹、点染、汩汩滔滔、洗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