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三理科综合化学最新信息卷(八)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767.14 KB
- 文档页数:14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Li7C12N14O16Na23S32Cl35.5Ar40Fe 56I1277.硫酸亚铁锂(LiFePO)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4硫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褪色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CCl4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10.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6.25 g FeCl 3 水解形成的 Fe(OH)3 胶体粒子数为 0.1 N AB .22.4 L (标准状况)氨气含有的质子数为 18N AC .92.0 g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 1.0N AD .1.0 mol CH 4 与 Cl 2 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 CH 3Cl 分子数为 1.0N A11.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B .二氯代物超过两种C .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D 生成 1 mol C 5H 12 至少需要 2 mol H 212.主族元素 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 20。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12N14O16 Na 23 S 32 Cl35.5 Ar 40 Fe 56 I 1277.硫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硫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₂/CCl4褪色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10.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 N AB.22.4 L(标准状况)氨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C.92.0 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D.1.0 mo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N A11.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D生成1 mol C5H12至少需要2 mol H212.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
2018年高考全国卷理综化学卷试卷答案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2/CCl4褪色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10.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 N AB.22.4 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C.92.0 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D.1.0 mo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N A11.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学&科网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D.生成1 mol C5H12至少需要2 mol H212.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
W、X、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W与Y 同族;W与Z形成的化合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7 C12N14O16 23 S 32 35.5 40 56 I 1277.硫酸亚铁锂(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硫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3+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₂4褪色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10.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25 g 3水解形成的()3胶体粒子数为0.1B.22.4 L(标准状况)氨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C.92.0 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D.1.0 4与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3分子数为1.011.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D生成1 C5H12至少需要2 H212.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
W、X、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W与Y同族;W与Z形成的化合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X的单质为气态B.Z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C.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D.W与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13.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22S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对天然气中2和H2S的高效去除。
2018高考理综化学部分(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高考理综化学部分(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高考理综化学部分(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8高考理综化学部分(含答案)7.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2/CCl4褪色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10.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
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
1 N AB.22.4 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C.92。
0 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
0N AD.1.0 mo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N A11.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学&科网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D.生成1 mol C5H12至少需要2 mol H212.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
2018年高三理科综合化学最新信息卷(八)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a-40 Fe-56一、选择题:7.化学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用油脂饱和程度越大,熔点越高B.棉、麻、丝、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C.纯铁易被腐蚀,可以在纯铁中混入碳元素制成“生铁”,以提高其抗腐蚀能力D.光纤通信是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答案】A【解析】棉、麻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所含元素为C、H、O,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丝、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除含C、H、O外,还含有氮元素等,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只有CO2和H2O,B项错。
生铁更易发生电化学腐蚀,C项错。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D项错。
8.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78gNa2O2与足量SO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 AB.100gCaS与CaSO4的混合物中含有32g硫,则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75N AC.1molNa2CO3 和NaHCO3的混合物中CO32-的数目为N AD.3mol单质Fe在氧气中完全燃烧转变为Fe3O4,得到8N A个电子【答案】B【解析】A.78gNa2O2的物质的量为1mol,与足量SO2充分反应后生成硫酸钠,转移电子数为2N A,A不正确;B.100gCaS与CaSO4的混合物中含有32g硫,由它们的化学式可知,其中所含钙元素的质量为40g,所以含有的氧元素的质量为28g,则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75mol ,故氧原子数为1.75N A ,B 正确;C .1molNa 2CO 3 和NaHCO 3的混合物中,CO 32-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 ,故其数目小于N A ,C 不正确;D .3mol 单质Fe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转变为Fe 3O 4,失去8N A 个电子,D 不正确;故选B 。
黄冈中学2018届高三理科综合化学测试题(八)命题教师:汪顺东王小兰贺林校对老师:龚栋梁谢俊吴红卫审题老师:李彩霞熊全告徐海军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Fe:56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7.人们的生活,生产与化学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时代,核能、太阳能、氢能将成为主要能源B.地沟油经过处理后可作为汽车燃油,故地沟油主要成分是液态烃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D.雾霾天气中含氮的化合物和光发生化学作用,可形成光化学烟雾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
6g金属钠与500mL0.2mol·L-1的盐酸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
1N AB.lmol硫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SO3消耗的氧气分子数为1.5N A C.56 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N A个SO2分子D.含4 mol Si—O键的二氧化硅晶体中,氧原子数为2N A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铁丝网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2C1—+2H2O 电解H2↑+C12↑+2OH—B.向Mg(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Mg2++2HCO3-+2OH-+Ca2+=MgCO3↓+CaCO3↓+2H2OC.Ba(OH)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Al2(SO4)3溶液:3Ba2++6OH-+2Al3++3SO42-=3BaSO4↓+2Al(OH)3↓D.将少量的CO2通入Ca(C1O)2溶液中:2C1O-+CO2+H2O=2HC1O+CO32-10.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
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与Z可形成XZ2分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12N14O16 Na 23 S 32 Cl35.5 Ar 40 Fe 56 I 1277.硫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硫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₂/CCl4褪色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10.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 N AB.22.4 L(标准状况)氨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C.92.0 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D.1.0 mo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N A11.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D生成1 mol C5H12至少需要2 mol H212.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Li 7 C12N14O16 Na 23 S 32 CI35.5 Ar 40 Fe 56 I 127 7•硫酸亚铁锂(LiFePOC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硫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F 列叙述错误的是A .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 .从 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 Al 、Fe 、LiC .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 Fe 3+D .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B •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 .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CCl4褪色D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十常磷战业铁锂澹潰企凹凹°沉淀液鯉d 含l.i 机淀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D . 1.0 mol CH 4与Cl 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11 •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种。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 •二氯代物超过两种 C .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D 生成1 mol C 5H 12至少需要 2 mol H 212•主族元素 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 20。
W 、X 、Z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 ; W 与Y 同族;W 与Z 形成的化合物可与浓硫酸反应, 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12N14O16 Na 23 S 32 Cl35.5 Ar 40 Fe 56 I 1277.硫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
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硫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₂/CCl4褪色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10.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 N AB.22.4 L(标准状况)氨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C.92.0 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D.1.0 mo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N A11.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D生成1 mol C5H12至少需要2 mol H212.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
绝密 ★ 启用前2018年最新高考信息卷 理科综合化学能力测试(八)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a-40 Fe-5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食用油脂饱和程度越大,熔点越高B .棉、麻、丝、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 2和H 2OC .纯铁易被腐蚀,可以在纯铁中混入碳元素制成“生铁”,以提高其抗腐蚀能力D .光纤通信是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 【答案】A【解析】棉、麻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所含元素为C 、H 、O ,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 2和H 2O ;丝、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除含C 、H 、O 外,还含有氮元素等,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只有CO 2和H 2O ,B 项错。
生铁更易发生电化学腐蚀,C 项错。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D 项错。
8.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78gNa 2O 2与足量SO 2 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 AB .100gCaS 与CaSO 4的混合物中含有32g 硫,则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75N AC .1molNa 2CO 3 和NaHCO 3的混合物中CO 32-的数目为N AD .3mol 单质Fe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转变为Fe 3O 4,得到8N A 个电子 【答案】B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解析】A .78gNa 2O 2的物质的量为1mol ,与足量SO 2 充分反应后生成硫酸钠,转移电子数为2N A ,A 不正确;B .100gCaS 与CaSO 4的混合物中含有32g 硫,由它们的化学式可知,其中所含钙元素的质量为40g ,所以含有的氧元素的质量为28g ,则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75mol ,故氧原子数为1.75N A ,B 正确;C .1molNa 2CO 3 和NaHCO 3的混合物中,CO 32-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 ,故其数目小于N A ,C 不正确;D .3mol 单质Fe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转变为Fe 3O 4,失去8N A 个电子,D 不正确;故选B 。
9.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答案】A【解析】AlO -2结合HCO -3电离产生的H +生成Al(OH)3,A 正确;将Fe(NO 3)2样品溶于稀H 2SO 4,NO -3(H +)将Fe 2+氧化为Fe 3+,B 错误;观察K 元素的焰色时,应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 错误;检验NH +4应使用浓的NaOH 溶液且加热,D 错误。
10.化学中有很多有趣的分子,比如图中所示分子被化学家命名为“小狗烯”,下列关于“小狗烯”的说法错误的是A .“小狗烯”的分子式是C 26H 26B .“小狗烯”中含有四个苯环C .“小狗烯”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面D .“小狗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答案】C【解析】A.“小狗烯”的分子式是C26H26,A正确;B.“小狗烯”中含有四个苯环,B 正确;C.“小狗烯”中3个乙基上的碳原子不一定都与苯环共面, C不正确;D.“小狗烯”分子中有4个苯环,苯环和侧链上有可以被取代的氢原子,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所以其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如与氢气加成)、氧化反应(燃烧或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和取代反应(硝化反应、侧链上的卤代反应等等),D正确。
本题选C。
11.W、X、Y、Z是四种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之比为3:4,且Y的原子半径大于X的原子半径,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W的简单离子W-能与水反应生成单质W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Z>X B.W与X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极性键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Y>Z D.阴离子的还原性:W>X【答案】D【解析】W、X、Y、Z是四种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之比为3:4,则L层电子数分别为3、4或6、8,且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若X、Y的L层电子数分别为3、4,则3+4+9=16,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9,不符合;删去;则X的L层电子数为6,X为O,且Y的原子半径大于X的原子半径,则Y、Z为第三周期元素,Y、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10,Y为Si,Z为S;W的简单离子W-能与水反应生成单质W2,W的原子序数小于O的原子序数,则W为H。
A.Z为S,X为O,水分子间能够形成氢键,沸点高于硫化氢,故A错误;B.W与X形成的化合物若为过氧化氢,含O-O非极性键,故B 错误;C.Y、Z为第三周期元素,Y的原子序数小于Z,非金属性Z>Y,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Y,故C错误;D.非金属性O>H,则阴离子的还原性:W>X,故D正确;故选D。
12.室温下,向100 mL某浓度的多元弱酸H n A溶液中加入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n=2且起始时c(H n A)=0.1 mol·L-1B.b点时:c(Na+)>c(HA-)>c(H+)>c(OH-)>c(A2-)C .b→c 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A -+OH -===A 2-+H 2O D .c→d 段,溶液中A 2-的水解程度逐渐减弱 【答案】B【解析】曲线中有两个突跃范围,故为二元弱酸,当滴加NaOH 溶液体积为100 mL 时达到第一个计量点,故n(H 2A)=0.1 mol·L -1×0.1 L=0.01 mol ,起始时,c(H 2A)=0.01 mol 0.1 L =0.1 mol·L -1,A 项正确;b 点为NaHA 溶液,显酸性,则HA -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c(Na+)>c(HA -)>c(H +)>c(A 2-)>c(OH -),B 项错误;a→b 段发生反应H 2A +NaOH===NaHA +H 2O ,b→c段发生反应NaHA +NaOH===Na 2A +H 2O ,C 项正确;c 点时H 2A 与NaOH 恰好完全中和,得Na 2A 溶液,c→d 段是向Na 2A 溶液中继续滴加NaOH 溶液,c(OH -)增大,抑制A 2-的水解,D 项正确。
13.下图中的电化学装置以甲醇(CH 3OH)为主要原料合成碳酸二甲酯[(CH 3O)2CO],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 .B 是直流电源的负极 B .碳酸二甲酯中碳均为+4价C .阳极附近溶液pH 降低D .每当有2molH +通过离子交换膜,消耗氧气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11.2L 【答案】B【解析】由题意知,该装置可以用甲醇、CO 和氧气合成碳酸二甲酯,其中氧气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
由图中信息可知,甲醇从与A 相连的电极通入,氧气从与B 相连的电极通入,所以A 为正极、B 为负极。
A .B 是直流电源的负极,A 正确;B .碳酸二甲酯中,羰基上的碳显+4价,甲基中的碳为-2价,分子中碳的平均化合价为0,B 不正确;C .阳极的电极反应为2CH 3OH+CO-2e -=(CH 3O)2CO+2H +,所以阳极附近溶液pH 降低,C 正确;D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每当有2molH +通过离子交换膜,电路中就有2mole -通过,所以阴极就消耗0.5mol 氧气,0.5mol 氧气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11.2L ,D 正确。
本题选B 。
三、非选择题:共174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6.(14分)由H、C、N、O、S等元素形成多种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应用。
Ⅰ.化工生产中用甲烷和水蒸气反应得到以CO和H2为主的混合气体,这种混合气体可用于生产甲醇,回答下列问题:(1)对甲烷而言,有如下两个主要反应:①CH4(g) +1/2O2(g) =CO(g) +2H2(g) △H1=-36kJ·mol-1②CH4(g) +H2O(g) =CO(g) +3H2(g) △H2=+216kJ·mol-1若不考虑热量耗散,物料转化率均为100%,最终炉中出来的气体只有CO、H2,为维持热平衡,年生产lmolCO,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
(2)甲醇催化脱氢可制得重要的化工产品一甲醛,制备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写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热大小比较:过程I________过程II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II.(3)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并不能减少NOx的排放,这使NOx的有效消除成为环保领城的重要课题。
某研究性小组在实验室以Ag-ZSM-5为催化剂,则得NO转化为N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若不使用CO,温度超过775K,发现NO的分解率降低。
其可能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n(NO)/n(CO)=1的条件下,为更好的除去NOx 物质,应控制的最佳温度在_______K左右。
(4)车辆排放的氮氧化物、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是导致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
活性炭可处理大气污染物NO。
在5L密闭容器中加入NO和活性炭(假设无杂质),一定条件下生成气体E和F。
当温度分别在T1℃和T2℃时,测得各物质平衡时物质的量(n/mol) 如下表:物质活性炭NO E F温度℃初始 3.000 0.10 0 00.04T1 2.960 0.020 0.0400.02T2 2.975 0.050 0.0255①写出NO与活性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T1<T2,则该反应的ΔH_________0 (填“>”“<”或“=”);③上述反应T1℃时达到化学平衡后再通入0.1mol NO气体,则达到新化学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为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