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文本图解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3.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 辟私怨……
译文:所以做官的不会永远尊贵,而做百姓的不会永远低贱。有 才能就选用他,没有才能就降他的官职。举荐人员依照公义,避免 私怨(的干扰)……
赏析:墨子提出“尚贤”为“政之本”,主张统治者打破血统界限、 贫贱界限、亲疏界限,从各阶层中选拔具有真才实学之人,给他们 地位和权力,同时将那些尸位素餐的人降职、免职。这种思想突破 了任人唯亲的传统观念,正是墨子“尚贤”思想的精华所在。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三、尚 贤
基础练习 名句名篇 1 2 3 4 5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1.通假字 (1)今上举义不辟贫贱 辟,通“避”,回避 (2)四鄙之萌人闻之 萌,通“氓”,民 (3)谨上为凿一门 谨,通“仅”,只、仅仅 (4)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罝罔之中 罔,同“网” (5)莫不敬惧而施 施,通“惕”,警惕 (6)美章而恶不生 章,通“彰”,明显、显著 (7)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 尚,通“倘”,如果
基础练习 名句名篇 1 2 3 4 5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2.古今异义 (1)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 古义:在高位者。今义:区别于孩子的成人。 (2)上之所.以.使下者 古义:行为赖以实现的工具手段和方式方法。今义:连词,表因果 关系。
自主预习
基础练习 名句名篇 1 2 3 4 5
3.一词多义 (1)肆 ①虽在农与工肆之人(名词,手工业作坊) ②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名词,店铺) ③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动词,延伸、扩张) (2)尚 ①尚贤(动词,崇尚) ②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尚,通“倘”,连词,如果) ③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副词,尚且) (3)祖 ①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动词,效法、遵循) ②吾祖死于是(名词,祖父)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文本图解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大人之务 富之贵之 →
在于众贤 敬之誉之
不义不富 不义不贵 不义不亲 贤士不可不举 不义不近 列德尚贤
墨子认为,“善射御之士”还算不上“国之良士”,“国之良士”要“厚 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而那些“善射御之士”则不具备这 些素质。这虽然体现了墨子的时代局限性,但他认为道德品行纯厚、 有口才、治国方法知道得多的人才是“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的观 点也是有道理的。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文本图解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基础练习 名句名篇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1)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 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2)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 (3)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 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文本图解
2.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 译文:不义就不让他富有,不义就不让他尊贵,不义就不让他亲 密,不义就不让他接近。 赏析: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什么?墨子认为就是一个“义”字。他告 诉执政者,只有贯彻了这个原则,全国上下才会争先恐后行善为义、 积极向上,这样天下便人才济济,贤士辈出,国家大业就可以治理好 了。 营造环境,在社会上倡导重“义”的风气,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提 高人才的待遇,使人才富贵起来,享有美好的名声,受到普遍推崇。 这样,天下的人才就会闻风而来,为我所用。 如今,“义”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受到普遍推崇,重视“义”,不仅有 利于人才的选拔,还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2.在官员“上”和“下”的问题上,墨子和孔子的观点有所不同,请就 你知道的内容分析一下。
提示:在官员的“上”和“下”这一问题上,墨子和孔子的观点有明 显的不同。墨子主张官员队伍要有一定的流动性,要优胜劣汰,有 能则上,无能则下。这种思想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孔子则认为 “上智下愚不移”,认为统治者始终富有智慧而老百姓始终是愚昧的, 这种观点具有明显的等级观念和愚民思想,体现了孔子思想的局限 性。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文本图解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3.文章在提出“尚贤”“众贤”的观点后,除了运用类比论证外,还运 用了引证和例证,试举例说明。
提示:文章提出论点以后,为了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又引用 古之圣王为政时“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的言论 和做法,论述君王“尚贤事能”的必要性。为了论述“列德而尚贤”,文 章又列举尧举舜、禹举益、汤举伊尹和文王举闳夭与泰颠的事例, 以大量事实证明“尚贤”的作用。引证和例证方法的运用,尤其以古 代圣王举用德才兼备之士的例子做论据,具有权威性、典型性,对 论证尚贤事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起到了重要的佐证作用,大大加强 了文章的说服力。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文本图解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1.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译文:所以身处高位的人的紧要事务,必定在于使有才有德的人 众多。 赏析:国家的治理,需要众多有才有德的人,所以对于贤德之人, 高层领导者要善于发现并使用,把人才当作第一资源,海纳百川,广 揽贤才,从各方面关心、爱护他们,为各类优秀人才提供施展其才 能的舞台。 今天的社会更是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要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才能把社会建设得更好。善用人才,除了要使人才各得其所,得到 合理使用外,还要对人才有所宽容、有所扶持、有所鼓励。一句话, 要笼络人才、爱护人才、尊重人才。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基础练习 名句名篇 1 2 3 4 5
5.特殊句式 (1)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定语后置,“为政于国家之王公大 人”) (2)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状语后置) (3)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判断句) (4)始我所恃者富贵也(判断句) (5)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判断句) (6)此若言之谓也(判断句) (7)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状语后置,“于服泽之阳尧举舜”) (8)故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判断句) (9)贤士不可不举(被动句,举,被举荐) (10)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判断句)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9)今上举义不避疏.(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关系生疏的人) (10)今上举义不辟远.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关系疏远、不在君王身边的人) (11)谨上.为凿一门(名词作状语,在上面、从上面) (12)美.章而恶.不生(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好的事,丑恶的事)
领导者在任用人才时,要有尚贤之能。公平公正地对待有真才实 学之人,而不去考虑他的出身等因素,如果被这些因素限制了,人才 的任用可能会大打折扣。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文本图解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1.墨子论述让“国之良士”增多时为什么提到“善射御之士”?“国之 良士”与“善射御之士”有什么区别?
提示:墨子在论述让“国之良士”增多时提到“善射御之士”,这是 采用了类比论证的方式。国家要使“善射御之士”增多就必须“富之 贵之、敬之誉之”,同样道理,国家要想让“国之良士”增多,也要“富 之贵之、敬之誉之”。
合作探究
基础练习 名句名篇 1 2 3 4 5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4)务 ①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名词,事务、事情) ②内立法度,务耕织(动词,致力、从事) ③除恶务尽(副词,一定、务必)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基础练习 名句名篇 1 2 3 4 5
4.词类活用
(1)然而不得富.而得贫.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富有的状况,贫穷的状况) (2)不得众.而得寡.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人口增多的状况,人口减少的状况) (3)不得治.而得乱.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治理得好的状况,混乱的状况) (4)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名词作状语,从根本上) (5)将在于众.贤而已(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众多) (6)必将富.之贵.之(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富,使……贵) (7)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形容词用作动词,增多) (8)今上举义不辟贫.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贫穷低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