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大家有哪些
- 格式:docx
- 大小:37.30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功夫谁排第一
中国功夫谁排第一:孙禄堂,河北顺平县北关人,中国近代武术著名武术家。
少时天资聪慧,勤奋好学,9岁丧父,由母亲含辛茹苦抚养成人。
13岁时拜河北省名拳师李魁元为师,学习形意拳,不久便把形意拳的真功学到手,然而他并不知足,又到北京跟八卦掌名师学艺,由于功夫底子深厚,又得名师竭力指教,尽得八卦掌精髓。
后来徒步壮游南北11省,期间走访少林、武当、峨眉,闻有武艺超群者必然与之教技一场,但从未遇到过对手。
在近代武林中素有武圣,武神,万能手,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称。
孙禄堂是中国现代武术中著名的武术家。
年轻的时候聪明、勤奋、好学。
9岁时失去了父亲,13岁时,他从河北省著名拳击手李魁元那里学习形意拳。
很快就学会了形意拳的真正技巧。
然后又去北京向一位著名的八卦掌师学习。
由于他深厚的功夫基础,他受到了一位著名老师的教导,并获得了八卦掌的精髓。
后来,徒步游历北方和南方的11个省份,并在旅途中游览了少林、武当和峨眉。
那些得知自己拥有优秀武术的人纷纷前来切磋,但他们从未战胜过孙禄堂。
在现代武林中,他被称为武圣、武神。
1。
现代武功高手外号大全第一名:孙禄堂孙禄堂,名福全,字禄堂,晚号涵斋,别号活猴,河北顺平县北关人,孙式太极拳暨孙门武学创始人,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
在近代武林中素有武圣,武神,万能手,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称。
孙禄堂天资聪颖,勤奋好学,13岁时孙禄堂拜河北省名拳师李魁元为师,学习形意拳,同时文武兼学。
后又前往北京苦练数年,习得八卦掌精髓。
1912年孙禄堂在北京遇太极名家郝为真,习得其太极拳精髓。
1918年孙禄堂终于将三家合冶一炉,融会贯通,革故鼎新,创立了孙氏太极拳,卓然自成一家。
同年徐世昌请孙禄堂入总统府,任武宣官。
1915年到1932期间,孙禄堂除撰写了《太极拳学》外、还先后著述《形意拳学》、《八卦掌学》、《拳意述真》、《八卦剑学》、《论拳术内外家之别》等重要专著和文章。
第二名:李景林生于清光绪十年,河北省枣强县人。
幼承父艺,从学技击,在家乡习燕青门及二郎门等武术。
少年入奉天的“育字军”(清朝办在沈阳的学生军校)。
因他聪颖及武术基础好,受到军中“管带”(清朝军官的职称)宋唯一的喜爱。
宋唯一是武当丹派一位剑侠,对李景林单传秘授了武当剑法。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育字军”解散,师徒从此各奔前程。
于塞外得皖北异人陈世钧(1821年—1932年)授以剑术。
民国时期建立了中央国术馆和山东国术馆。
是当代著名的武术大师和军事将领,也是武当剑术的传人。
第三名:李书文幼时首拜八极四世传人张景星为师,习练八极拳三年。
后拜在师伯黄士海门下习练大枪六载。
黄士海是李大忠、张克明亲传弟子,曾以卓越武功受六品顶戴。
一生为人光明磊落,疾恶如仇。
他以登峰造极的精技纯功,镇邪恶,御外侮,以武扬威,誉满海内外。
更因其枪法、拳术天下无双而得“刚拳无二打、神枪李书文”之美誉。
第四名:杨露禅河北省永年县人。
年轻时家里很穷。
10岁的时候去了河南省文县陈家沟陈德瑚的家里为仆。
从那时起,开始接触拳击技巧,并获得启发。
在一段时间里,陈家的许多其他弟子都被他打败了。
门惠丰,1937年出生于天津静海县。
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武术十大名教授、中国武术九段、东岳太极拳的创始人、担任北京国际商务学院体育系技术顾问兼名誉系主任,国际级武术裁判。
曾担任中国武术学会委员、中国武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武术系主任等职。
1956-1958年,参加全国武术表演大会获优秀奖。
1959年,获第十一届全运会武术比赛对练第一名。
1963年,从北京体育学院(现北京体育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
1965-1966年,在中共中央警卫处教擒拿术。
1979年,任全国武术调研组副组长。
先后数十次出国讲学和任裁判工作,并多次担任国内、国际武术比赛总裁判长。
1992年,应中央电视台之邀任太极拳、剑系列电视主讲人。
着有《少林武术教材》《中国武术》《戳脚》《48式太极拳入门》等,并参加编写了《四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太极拳推手对练套路》等。
1995年,在“中华武林百杰”系列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十大武术名教授”。
2.陈正雷陈正雷,男,1949年6月出生,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人,他是陈家沟陈氏十九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
八岁随伯父陈照丕练习家传太极拳术、刀、枪、剑、棍等器械及推手。
1984年开始步入理论研究与写作的领域,主要著作有《十段功法论》、《陈氏太极拳械汇宗》、《陈氏太极拳养生功》、《陈氏太极拳术》等,是学习研究太极拳的珍贵资料。
陈正雷用心地练拳,每招每式,他都要揣摩良久,反复练习,因此进步神速,最终成为集太极之大成的一代宗师。
3.蔡鸿祥蔡鸿祥,武术运动员。
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
1958年入上海队。
历任上海体育运动学校武术教练、上海体育宫教练、国家级武术裁判员。
以豁、划拳、剑、双枪见长。
1953年在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大会上获优秀奖。
1957年在全国武术观摩大会上获一等奖。
1958年在全国武术运动会上获拳术冠军及评奖项目一等奖。
第一届全运会上获长拳亚军、表演项目一等奖。
1983年赴日本讲授武术。
著有《十二路连环拳》。
中国历代武术家1、李小龙(1940.11.27-1973.6.8):原籍广东,精习咏春拳,自创“截拳道”。
18岁赴美留学。
留学期间,会空手道,又是三段拳手的日本留学生山本向他挑战。
三四个回合后一记鞭拳就把山本打倒在地,山本站起反扑,被他虚晃两招,突然侧身飞踹,再次踢倒在地。
大学毕业后,李小龙在西雅图办起一个武术馆,许多日本空手道、南朝鲜跆拳道和美国拳击好手找上门来都败北而去。
有一次在美国唐人街,他见四个持刀歹徒正胁迫一名华人少女,便立即上前解围。
赤手空拳,以一对四,把他们统统打倒在地,名震纽约。
在到泰国拍摄电影《唐山大兄》时,他曾与泰国拳王察猜(译音)比武。
拳王向以手力快猛腿力雄劲著称,往往在一两回合内把对方击倒不起而称雄,取得多届冠军,被称为“无敌手穿云脚”。
激战多时,最后李小龙施展其绝招————厉害非常的“连环三脚”将对方击倒。
2、孙禄堂:大约1923年,日本武士道大力士阪垣奉命来北京找他比武。
孙闪展腾挪,竟使其无用武之地,而孙以顺化点穴等手法出击,终使之服输。
1930年秋,日本六名武士到上海虹口孙禄堂的住址找其比武,自称拳可推动千斤,脚可踢动八百。
孙躺在地上,让其一人按住头,两人按住脚,两人各按一手,一人发号施令。
当“一二”刚过,“三”字尚未出口,孙即使用游身八卦法,一个“蜈蚣蹦”便从地上跃起,五个日本武士都跌倒了,爬起后大惭而去。
3、张福全:1941年在成都,25岁的张福全应战╳双流飞机场的美国顾问、空军上校彼尔逊,赛前规定不准用腿。
开始时,彼尔逊一路直拳直攻张头部,当双拳逼近眉睫一瞬间,张一个“燕子钻帘”势,突然腾空而起,挥手一招“洗脸破面”,一拳打得彼尔逊鼻血迸发,跌坐在地。
爬起后改用横拳进攻,张福全一个低身躲过对方横拳,贴近对方,一记“通天炮”击中下颌,打得彼尔逊拔地而起,昏倒在地。
4、蔡龙云:全国武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武术研究院教授。
1943年12月西洋拳击界正式提出要与中国武术界进行对抗赛,上海武术界著名技击家王子平、蔡桂勤(龙云之父)等毅然应战,选出八名选手与决斗。
历史上的武术大师大家可知历史上有名的武术大师是谁吗?今天小编整理了几位历史上的武术大师,欢迎来阅读。
一、董海川董海川生于清代嘉庆年间(1797-1882),河北省文安县米家坞人,幼年喜学各家拳术,及长访师江南,在桃花山上见一年幼和尚不断向树击掌,并盘树绕行,董自恃勇武上前和小和尚交手,结果大败。
于是他请见老和尚,虚心求教,历经几个寒暑,尽得其艺;临别时师傅叮嘱:技艺已有成就,切忌少年气盛惹事生非,董唯唯应诺。
然而回家之后偶与人争,以致出手伤人,官方缉拿甚紧,董遂净身为阉,隐于京师肃王府中,做了一名司菜太监。
一日,太极拳名师杨露蝉奉召在肃王府与府中拳师比武,连战连胜,最后竟将一拳师掷于园网之上。
是时董海川手托菜盘由此经过,立即飞身上网救起拳师。
董海川遂与杨露蝉相斗,双雄对峙,胜负难分。
从此太极拳与八卦掌各立门户,桃李盈门,流传后世。
董海川寿享高龄,监殁昏惘,仰卧床上,两手仍作换掌式,直至气绝。
八卦掌流传国内外,迄今不衰。
董氏传人层出不穷,其墓已迁至北京西郊,重修一新。
二、王五大刀王五,可算是近代武林响当当的巨头。
王五是北京人,他本姓白,八岁时就成了孤儿.他和弟弟沿街讨饭,讨到了北京顺兴镖局,镖局的王掌柜看他长得相貌不凡,就收留了他,认为养子,改姓王。
十一年后,王掌柜死了,他就继承了镖局。
由于他行侠仗义、为人直爽、武功又高,就被人叫做“大刀王五”,他的本名,是王正谊。
王五是地道的绿林豪客,不但武功好,而且结交广泛,上到王公显贵,下到街头混混。
而且他广泛的社会关系使他与当时的许多名人大事联系起来。
谭嗣同“去流肝胆两昆仑”,据说“两昆仑”就是说康有为和王五。
最后没于八国联军,不愧热血豪侠本色。
王五武功与事迹传说最广,传奇色彩浓厚,他本人也是一个传奇。
一些后代作者也以把自己的故事附会上王五为兴趣,兹略举一处——光绪二十六年(元年一九○○年),新年初六,大刀王五忽然来访,铁云以为他是来拜年的,高兴地迎入客厅,笑道:‘惶恐得很,迁居之后多时不曾拜见五哥和嫂夫人了,本来是应该兄弟前来府上拜年的。
中国武术十大排名人物按照留有武术着作的习武者,以及武学宗派始祖,来作为中国武术高手排名依据,按照年代排名,排除只有传闻的武学大师。
第一名:少林达摩祖师(未知-536)《少林寺》第一代方丈第二名: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宋太祖长拳》第三名:岳武穆王岳飞(1103年-1142年)《岳武穆王拳谱》《岳武穆九要论》第四名:王宗岳(1526年-1606年)明朝万历人,内家拳名家。
精通拳法、剑法、枪法,研究数十年,颇有心得。
主要代表作有《阴符枪谱》,《太极拳论》,所著《太极拳谱》中之《太极拳论》,被视为太极拳经典理论。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和《十三势解》以太极两仪立说,《长拳解》以五行八卦立说,枪法则以阴符立说。
第五名:戚继光(1528年-1588年)《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戚继光拳经》《明末吴殳改编于纪效新书的手臂录》第六名:程宗猷(1561-不详)有《耕余剩技》一书流传后世,包括《少林棍法阐宗》、《单刀法选》、《长枪法选》、《蹶张心法》四部分,民国年间周越然影印出版时,更名为《国术四书》,是享誉武林的一本名着。
另有《射史》一书传世。
第七名:茅元仪(1594年9月17日-1640年)茅元仪一生着述宏富,有《武备志》、《督师纪略》、《复辽砭语》、《石民四十集》、《石民未出集》、《暇老斋杂记》、《野航史话》,《石民赏心集》、《谕水集》、《江村集》、《横塘集》等六十多种,数百万言。
但因屡遭禁毁,散佚较多,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者,当首推《武备志》。
第八名:姬际可(1602年-1683年)创立《心意拳》从而让后世演化出《形意拳》,后世学心意拳和形意拳之人的着作有《郭云深能说形意拳经》《曹继武十法摘要》《戴龙邦六合拳序》第九名:铁桥三(1813年-1886年)《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铁线拳》第十名:孙禄堂(1860—1933年)《形意拳学》《八卦掌学》《拳意述真》《八卦剑学》。
中国近现代武术宗师飘絮发布于:2010-04-28 11:11一,董海川(1797年—1882年),八卦掌门开山祖师。
绰号八卦神掌,相传于安徽九华山得遇“云盘老祖”传授其技,创立八卦掌。
后奔走京师,曾与太极拳名师杨露蝉相斗,双雄对峙,胜负难分。
遂与杨露禅并称京城武林界双雄。
从此太极拳与八卦掌各立门户,桃李盈门,流传后世。
其创立了以转掌为特征之新拳种,造就了一大学派,培养了一大批武术名家,影响一个时代。
堪称十九世纪中国最杰出的武术家之一。
二,杨露禅(1799—1872年),杨式太极拳开山祖师。
得陈氏太极精奥后,赴京师传授武艺,于京师挫败众多高手,因武艺之高强,号称“杨无敌”,光绪之师翁同和大学士观其技艺后赞曰:“杨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似猿猴、手如运球,犹太极浑圆一体也”并书赠对联“手捧太极塞寰宇,胸怀绝技压群英”相祝贺。
自此,所创之杨式太极拳名满天下,使太极拳从民间武术登上华夏武术大雅殿堂,成为国粹。
为十九世纪中国最杰出的武术家之一。
三,郭云深(1820~1901),奠定形意拳理论雏形,培养大批技击高手,与当时各派高手进行广泛交流,史称“半步崩拳打遍七省”。
从实践中总结出形意拳之理论与技术体系之雏形。
四,黄飞鸿(1847—1924),原名黄锡祥,字达云,父黄麒英乃晚清“广东十虎”之一,黄飞鸿并非广东十虎之一,随父尽得家传功夫。
黄飞鸿子承父业成为一代宗师,为当时南派武林最年轻武术教练。
因其尤精虎形诸势,故在武林中享有“虎痴”之雅号。
黄飞鸿亦善于舞狮,有“广州狮王”之称。
五,孙禄堂(1860—1933年),世誉“武神”,孙氏太极开山祖师,别号活猴。
清末民初蜚声海内外的著名武学大家,一代宗师,在近代武林中素有“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称。
年轻好斗,踢馆无数从未落败,艺成后游历天下,无有敌手,在世名家皆为叹服,曾信手击昏挑战俄国著名格斗家彼得洛夫。
年愈花甲时,力挫日本天皇钦命大武士板垣一雄。
古稀之年,又一举击败日本五名技击高手的联合挑战。
《关于武术的名人》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些很厉害的武术名人。
首先要说的是李小龙。
他可是个超级厉害的人物!李小龙的功夫那叫一个了得,他的动作又快又准,就像闪电一样。
他拍的电影,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中国功夫有多厉害。
比如说在电影里,他和坏人打斗的时候,那拳脚功夫,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坏人想攻击他,可他一下子就躲开了,然后迅速反击,打得坏人毫无还手之力。
还有李连杰,他也是武术界的大明星。
李连杰从小就开始学习武术,特别能吃苦。
他参加过很多比赛,拿了好多奖。
在电影《黄飞鸿》里,李连杰扮演的黄飞鸿,那一招一式,都充满了力量和美感。
他的功夫不仅能打败坏人,还能让人感受到武术的魅力。
甄子丹也是很了不起的。
他的武术风格特别刚猛有力。
在电影《叶问》中,甄子丹把叶问这个角色演得活灵活现。
叶问面对强大的对手,从不退缩,用自己的功夫捍卫了尊严。
这些武术名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让全世界都对中国武术刮目相看。
《关于武术的名人》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讲讲武术名人的故事。
先说成龙大哥吧,他的功夫喜剧可是非常有名。
成龙在电影里的打斗场面,总是充满了幽默和惊险。
就像在《警察故事》里,他从高高的楼上跳下来,还和坏人激烈地搏斗。
他的动作灵活多变,有时候还会利用身边的东西来对付坏人,让人看得又紧张又开心。
吴京也是个很棒的武术名人。
他拍的《战狼》系列电影,让大家热血沸腾。
在电影中,吴京饰演的冷锋,展现出了超强的战斗力。
他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勇敢地和敌人战斗。
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决心。
还有赵文卓,他的武术功底非常扎实。
在很多影视作品中,他的表现都很出色。
比如在《霍元甲》里,他把霍元甲的那种正义和勇敢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的功夫让人佩服,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武术的精神。
这些武术名人,用他们的精彩表现,让我们更加喜欢武术。
《关于武术的名人》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认识几位厉害的武术名人。
首先是洪金宝,他可是个大块头,但动作却特别灵活。
在电影里,他常常能以一敌众,把坏人打得落花流水。
中国8大武林高手,霍元甲第七,张三丰第三,第一出乎意料8、黄飞鸿:飞鸿6岁从父习武,13岁随父鬻技街衢,尽得家传功夫。
因其尤精虎形诸势,故在武林中享有“虎痴”之雅号。
黄飞鸿亦善于舞狮,有广州狮王之称。
7、霍元甲:上海精武会由元甲之弟元卿、次子东阁任教。
各地分会相继分起,十数年后,海内外精武分会达43处,会员逾40万之众。
6、大刀王五:本名王正谊,一生行侠仗义,曾支持维新,靖赴国难,成为人人称颂的一代豪侠。
位列民间广泛流传的晚清十大高手谱中,与燕子李三、霍元甲、黄飞鸿等著名武师齐名。
5、董海川:八卦掌创始人,太极拳名师杨露蝉与董海川,在王府架起的网上比武,你来往后,精彩万分,最后平手收场。
八卦掌自董海川之后,桃李盈门,流传后世。
董海川寿享高龄,监殁昏惘,仰卧床上,两手仍作换掌式,直至气绝。
八卦掌流传国内外,迄今不衰。
董氏传人层出不穷,其墓已迁至北京西郊,重修一新。
4、戚继光: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著有多部武学巨著,手下俞大猷等名将也是当时著名武术家,戚继光所训练的士兵能够以一当十,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具战斗力的部队。
3、张三丰:明代武当山道士,武当拳的创始人。
曾一人击退匪徒百余人,明太祖朱元璋曾邀请他入朝为官,被他婉言谢绝。
明朝的张三丰是一名被神化的人物,据说有时候三五天吃一顿饭,有时候两三个月才吃一次饭。
精神好的时候穿山走石,累了的时候铺云卧雪,有时一日走千里。
2、岳飞:南宋抗金名将,传说形意拳就是由岳飞所创,不过近年来有许多人持不同意见。
尽管如此,岳飞仍不失为一位武术家,因为少年时他就拜同乡周侗(也是当时宋朝有名的武术家)为师习武。
1、华佗:东汉名医,他创编的五禽戏被称作是中国最早的武术套路,因此也有人把华佗称为中国武术的创始人。
华佗一生有弟子多人,其中彭城的樊阿、广陵的吴普和西安的李当之,皆闻名于世。
中华武术的名家与流派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拥有许多名家和流派。
在中国武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些杰出的武术大师和他们所创建的武术流派,为中华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下面将介绍几位中华武术的名家和代表性的流派。
首先,我们不得不提到张三丰,他是太极拳的创始人,也被誉为武术史上的传奇人物。
张三丰创立的太极拳以其阴阳协调、柔和刚猛的特点,被誉为“内家拳”的代表之一。
太极拳的动作缓慢、连贯,强调意念引导气贯法守,注重内功的修炼,被誉为“运气如抽丝、发力如吐丝”。
太极拳在中国武术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后来的武术流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关于中华武术的名家,不能不提到杨露禅。
作为杨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杨露禅继承了太极拳的传统,并结合自身体会,创立了杨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注重以松为主,以松驻力,追求以静制动,融合了太极拳的内在精髓和外在形式,形成独具特色的武术流派。
杨式太极拳的动作优美流畅,缓和中寓刚劲,被誉为武术中的“国粹”。
另一位让人无法忽视的武术名家是陈王廷,他是陈式太极拳的创始人。
陈式太极拳以简洁、刚劲著称,注重技法的精妙和效果的实用,动作利落干练,擅长用意念引导气的流动,达到“以静制动”的境界。
陈式太极拳被誉为“武林秘籍”,在武林中享有盛誉,为后来的武术流派树立了典范。
此外,中华武术中还有不少其他知名的武术名家和流派,如少林寺的战国(东恩)祖师、崔宗宽的八卦掌、包家枪的八极拳等。
这些武术名家及其所创立的流派,各具特色,为中华武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增添了独特的色彩。
总的来说,中华武术的名家与流派源远流长,传承至今。
他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创新,为中华武术的传统与现代融合、传承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不论是太极拳、少林功夫、八卦掌等,每一种武术流派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精髓,值得我们继续学习和传承。
希望中华武术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持续繁荣,传播中华文化的精髓,让世界感受到中国武术之美。
武术家有哪些著名的武术家你知道几个武术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熟悉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是有英雄梦的,而许多的武术家都是我们的偶像。
不管是在世界上还是在我国五十家都是比较多的,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世界七大武术家、民国十大武术家、中国十大武术家等知识吧!武术家代表武术家泛指练习武术,且在武术上具有成就与相当影响的人士。
练武之人遍布世界各地,也出现一些知名的流派,如咏春拳、洪拳、谭腿、截拳道、空手道、柔道、合气道、剑道等。
霍元甲(1868年1月18日-1910年9月14日),清末爱国武术家,他的武艺出众,又执仗正义,继承家传“迷踪拳”绝技,先后在天津和上海威震西洋大力士,是一位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轰轰烈烈,充满传奇色彩。
有多部影视作品描述他的事迹,如功夫巨星李连杰、甄子丹等都曾拍摄过相关的电视电影。
霍元甲,字俊卿,祖籍河北省东光安乐屯(属沧州地区),汉族。
世居天津静海小南河村(今属天津市西青区南河镇,为纪念霍元甲这位名震中外的爱国武术家,经天津市民政局审核并报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其故乡天津西青南河镇自2009年1月18日起更名为精武镇),为上海精武体育会创始人。
孙中山对霍元甲“以武保国强种”的胆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在精武会成立10周年之际,他亲临大会,题写了“尚武精神”四个大字,以示对霍元甲的纪念。
在中国近代的武术史上,有一位传奇式的英雄人物霍元甲。
霍元甲享名海内外,他的武艺出众,又执仗正义,抱着为国雪耻,振奋民族的强烈愿望,在天津和上海,先后同俄、英洋力士比武,并打败外国洋力士,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光。
令国人扬眉吐气,欢欣鼓舞。
张三丰张三丰,本名通,字君宝,元季儒者、道士。
善书画,工诗词,中统元年,汉族,辽宁人,另一说福建邵武人。
曾举茂才异等,任中山博陵令。
自称张天师后裔,为武当派开山祖师。
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号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
中国10位武林高手:李小龙仅排第八,第一被称“天下第一手”第十位是清朝末年的郭云深,从小时候就开始学习武术,主要练的是拳术,他的师父是能然先生,他跟着师傅刻苦的操练了数十年,深得形意拳的精髓,成名招数是半步崩拳,曾教皇室宗亲,后来还走南闯北,在各地都留下了好名声,在武术节非常有名望,年约七十寿终。
第九位是清朝的李瑞东,一代武学大师,其本名叫做李树勋,是一个非常侠义心肠之人,拜遍武林高手学习武功,所得融会贯通,是李式太极拳的创始人。
此人天赋异禀,5岁开始熟读经书,7岁开始学武,每一样他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堪称是文武双全。
第八位是就是我们熟知的李小龙啦,他是赫赫有名的功夫巨星!他原名李振藩,祖籍佛山,是武术大师叶问的亲传弟子,生于美国,是中国功夫的全球推广者,自己开创了截拳道,名誉世界!但是李小龙早亡,三十三岁就去世了。
第七位是黄飞鸿,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洪拳大师,也是一位爱国人士,以岭南一带的武术宗师!他3岁就开始练武,7岁就敢走南闯北、开启卖武生涯,16岁就开设自己的武馆,后来还被聘为军中武术教练。
第六位是民国时期的杜心五,他是民国的武术家,是自然门的二代掌门,为了报国而加入了同盟会,是位革命志士,在国军任职期间,常常直率的批判当时的政府。
人称南北大侠,他自幼聪明过人,不断书读得好,练武也是一把好手。
杜心五7岁的时候就学会了“飞蝗石”,并且每次都百发百中。
8岁父亲去世,他立志学武,12岁学会内家功夫,13岁摆擂台,无人能赢他。
就连后来张作霖都拜他为师,足见其武艺超群。
第五位是清朝的董海川,是嘉庆时期的人,他开创了八卦掌,天生身材壮硕,臂力惊人,行走江湖间得到了无数人的尊敬。
由于自幼家贫,加上不小心杀了人,于是他进宫当了太监。
在皇宫中,他提气腾空飞起,落地无声,加上跟太极名师杨露蝉比武,连战连捷你,当时就得到了肃王的赏识,当上了首领太监。
第四位是李景林,清末人士,自幼学习武艺,潜心研究武当的剑术,曾参军保家卫国,后来退下之后就创办了山东国术馆,将武当剑术发扬光大。
笔者不才,业余时间喜好钻研武术之文化,在我心目中,中国近现代的十大武术家依次为:杨露禅、董海川、霍元甲、杜心武、王子平、万籁声、蔡龙云、李小龙、李连杰、柳海龙,下面笔者凭着记忆的片断娓娓道来,只系笔者孤陋寡闻的一家之言,也算是抛砖引玉、以文会友,欠妥不周之处还往武术爱好者们批评斧正、多多包涵。
01:杨露禅(1799-1872)绰号太极宗师,河北人士,杨氏太极拳的创始人,早年体弱多病,后迁往河南焦作陈家沟,拜陈氏太极拳掌门人陈长兴为师,潜心习练太极拳,勤学苦练、常年不辍,后来经过自我钻研与大胆创新,自立门派,修成正果,在借鉴陈氏太极拳的拳法技艺基础上,独立地创立了杨氏太极拳,成为了杨氏太极拳的开山鼻祖。
后游学于皇城北京,擅长以柔克刚、借力打力,打遍京城无敌手,成为发扬光大太极拳的一代武术宗师。
其子杨班侯、其孙杨澄浦后来继承和发扬了杨氏太极拳,在清末民初都成为名噪京城的武术名家。
02:董海川(1797-1882)绰号八卦神掌,河北人士,晚清年间的著名武术家,民间武术界传说其即为八卦掌的创始人,早于杨露禅出道于武林,喜结江湖狭义之士,武艺精熟、功法深厚,善于刚柔相济的技击之术,而又深藏不露,可谓是“大隐隐于市”类型的大武术家。
后来,在端王府的安排之下,曾与杨露禅拆招比武,功法实在是难分伯仲,可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遂与杨露禅并称京城武林界双雄。
03:霍元甲(1868-1910)绰号精门大侠,天津静海人士,系清末民初在中国民间知名度极高的著名武术技击家,自幼习武,勇力绝伦、精通技击、行侠仗义,独创迷踪拳,也被称为霍家拳,曾在各类开放式比武之中多次力挫外国大力士和日本柔术家,后创立精武门和精武会,成为上海滩外著名的武术技击家和社会活动家,其爱国事迹曾因被后人翻拍成多部影视作品而享誉中国乃至世界,在广大武术爱好者心目之中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是中国近代武术界的标志性人物。
04:杜心武(1869-1953)绰号传奇武侠,湖南人士,早年习文尚武,得到过江湖武术奇人徐大侠的点拨和真传,学得旷世武功、身手不凡,青年时代东渡日本求学,并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辛亥革命之后回国担任宋教仁先生创立的北平林业讲习所(北京林业大学的前身)的高等教员,并曾经担任过孙中山先生的私人保镖,武术造诣极深,创立了传统武术的散打技击之术“自然门”,成为一代享誉京师的武林大家。
近代10位武学宗师在中国的近代史上,其实是有着很多能称为武学宗师的存在的。
但是往往他们都是比较的默默无名,常人知道的很少,下面来盘点下他们中的前十位。
10,万籁声:绰号自然宗师。
虽然早年的他是国立北平林业大学的一名教师,但是后来师从大师杜心武。
名师出高徒,靠着自己的辛苦努力和高与常人的天赋,万籁声的一身功夫也是学的出神入化,尤其是擅长自然门。
9,蔡龙云:绰号神龙大侠,山东人士。
出生于武学世家的他,自小便开始习武,悟性自然是没法说的。
在青年时候,参加过上海的中外拳击对抗赛,一举击败了俄国的大力士,声名大噪,被媒体称为神龙大侠。
8,王子平:绰号神力千斤,河北沧州人士。
自小练武的他,武艺精湛,在青年的时候便是能够力能扛鼎了,被人称为“神力千斤王”。
弹腿是他所为最精通的,曾多次打败外来的力士和日本武士。
7,霍东阁,他是霍元甲的次子,出生在直隶静海县的小南河村。
受到自己家庭环境的熏陶,自幼便是非常的酷爱武术,并且更是刻苦训练,受到父亲霍元甲的极大宠爱。
同时,也是一个极度爱国的人,再加上超高的武技,赢得了广泛的称赞。
6,丁发祥,回族,字瑞羽,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丁庄子村人。
最初练家传查拳、弹腿、和戳脚,后幸遇并受业于绰号为"邋遢道人"的黄绝道长,学得绝技八极拳。
后来在1676年夏,勇揭招武贤皇榜,登神州第一擂台,一举打死来华立"国擂"的两名号称"打遍全球无敌手"的技击家、大力士"大牤牛"和"二牤牛"。
5,杜心武,绰号传奇武侠。
出生于湖南省的他,早年便开始习武,更是得到过武林奇人的指点,自此身手不凡。
年轻的时候曾经东渡日本学武,回国之后当过孙的私人保镖。
后来创立了传统武术的散打技击之术“自然门”,成为一代享誉京师的武林大家。
4,王芗斋,一代宗师--意拳的创始人。
早年师从郭云深学习形意,后以形意为基础创立“意拳”。
国际权威杂志《黑带》所列的世界七大武术名家黑带1972年刊所列武英殿世界名家:1、李小龙:截拳道创始人。
2、丹-依云:风云人物,军人背景,为精修空手道、柔道、合气道及剑道的名家。
3、山口吾诚:空手师范,山口刚玄之子。
4、山田吉光:合气道大师。
5、增根-泰三(已故):柔道大师。
6、约瑟-希斯:空手道运动员。
7、杜-格林姆:柔道运动员。
黑带第廿三年纪念特刊(1992年出版)提名八位对国际武术影响最广的名家:1、李小龙:中国功夫之王。
2、罗礼士:美式空手道冠军。
3、史提芬-施告:武术巨星、合气道高手。
4、尚格-云顿:电影《搏击之王》巨星、踢拳好手。
5、山口刚玄:刚柔流空手道宗师。
6、植芝盛平:合气道宗师。
7、嘉纳治五郎:讲道馆柔道宗师。
8、大山倍达:极真空手道宗师。
李小龙, 父亲是粤剧大师 ,少年时拜叶问学习咏春拳 ,后集大家之所常自创截拳道 , 李小龙生前与许多武坛大师切磋,包括空手道冠军,泰拳王,菲律宾棍王,合气道高手过招,几乎没有败绩,世界武坛的权威杂志<黑带>对他有大段大段的专访...以武为主以电影为辅的一代武术奇才 .曾经有人问李小龙:"如果你和拳王阿里对打,谁会赢呢?"李小龙毫不犹豫地回答:"如果是正式比赛,我一定输;但是如果让我在街上遇到阿里,他死定了!"而时代杂志描述是:「如果你看到一个身影飞旋在空中,一瞬间把两个恶汉踢得昏死过去,然后又见两个飞拳,另外两名恶汉也应声倒地,你知道那是李小龙来了。
" ...据说李小龙曾经在佛罗里达州唐人街赤手空拳制服4个持刀歹徒,勇救华人少女并在报纸上刊登 ..据说他天天用脚连字,锻炼其灵活..真正知道李小龙厉害的人,没人说他是截拳道创始人!他还有另一个很牛的身份那就是美国UFC的创始人,那是一个很暴力很血性的竞技比赛~~咱中国禁播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李小龙死的的时候,他的影迷当时都塞满大街了!为他哀悼,另外欧洲很多UFC选手,都承认,李小龙是UFC的鼻祖,很多美国区域都有UFC的比赛,包括李小龙的国外第子,好几位威名远洋,当时还有很多武术界有身份的人去听他演讲~ 咱中国对李小龙的影子很模糊,光听别人说他厉害,其实真正知道他厉害在那个方面的人很少,他如何厉害,你去看一场UFC就知道了。
武术大家有哪些
《黑带》一本具有国际权威的杂志,曾有一期列载过具有世界影响力的7个武术家。
1、李小龙已故:截拳道创始人。
2、丹-依云:风云人物,军人背景,为精修空手道、柔道、合气道、剑道的名家。
3、山口吾诚:空手师范,山口刚玄之子。
4、山田嘉光:美国合气道协会主席、八段。
5、增根泰三已故:柔道大师。
6、约瑟·希斯:空手道运动员。
7、杜·格林姆:柔道运动员。
延伸阅读:
武术的竞技来源
从历史可以知道,在二战后国家都采用的是竞技体育来除去战争后的晦气。
那时中国开始全面的发展体育,从而让中国武术被列入体育的范畴之中,流传至今。
但是,以奥林匹克精神所推动的竞技体育,其使用的规则,与中国传统武术“止戈为武”的核心思想迥然不同,两者之间难以拟合、厘定,导致当今中国武术形成出以表演为主、以竞技为主和以民间传统功夫为主的不同概念武术并存、的局面。
竞技,是以体育为基础,以展示体育成果为目标的社会活动形式。
体育,来自于日文中的“体育”一词,出自于19世纪70年代,在中国最早见于20世纪初的清末,由在湖北开办幼稚园、对幼儿进行全面”保全身体之健旺“的教育方针而来。
竞技体育只是属于一个统筹体育的框架,它并不能包含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及武术内所蕴涵的的灵气。
中国传统武术并无单一的体育形式,中国也没有传统体育在2021年7月9日,由国家体育总局以体育概念为基础创立的“传统体育”新概念,没法提供任何传统文化引证、及支持。
在2021年3月19日,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陈国荣副主任,在对中国武术的历史和社会地位等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
重新将武术与体育的关系复原定义,中国武术不仅涵盖了西方体育的多种运动形式,而且,还拥有独特的东方传统运动形式、深邃的思想和厚重的文化。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武术不是隶属于体育,而是体育的上位概念。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