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峨眉山月歌》同步练习一

  • 格式:docx
  • 大小:30.87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峨眉山月歌》同步练习一

1、《峨眉山月歌》作者是__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_(姓名)。

2、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①平羌()②渝()州

3、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半轮: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画面。

5、记忆型默写

(1)峨嵋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2)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6、理解型默写:

(1)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诗歌首句点出了诗人远游季节的是“_______”字,第一、二两句分别以仰望和________的不同视角,写出动静之景。诗歌三、四两句寄托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2)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画面。

8、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各题。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2)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3)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

9、阅读《峨眉山月歌》,回答问题。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1)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二的,请写出这五个地名,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2)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展现的画面。

10、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洲。

(1)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2)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时创作的一首五绝。一个“独”字贯穿全诗,刻画了一个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

B. 全诗用字造句、写景写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就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态,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C. “明月来相照”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D.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竹林中弹奏、舒啸之状,表达了诗人因仕途坎坷而内心落寞无限惆怅之情。

(2)有人评价这首诗具有“以声写静、以动衬静”的艺术特色,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简述理由。

1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意为“今天我与你分别,内心忧伤,无论是在京城的我,还是即将远赴蜀州的你,都是远离故土、在异乡为官的人”。

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为“我们是心心相连的朋友,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如同比邻而居”。

C.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意为“在分别的路口,我虽想挽留你,却无能为力,只能默默无语,泪下沾巾”。

D.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意为“船行平羌江上,半轮秋月高悬在峨眉山头,明月倒映在江水中,伴诗人远行”。

(2)下列对两首诗的内容与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首联描写友人即将离京赴任蜀州,诗人遥望蜀地,视线却为风烟所遮,心头萌生淡淡的伤感。

B. 《峨眉山月歌》描写了诗人乘船顺江而下所见之景,“峨眉山月”与诗人千里相随,触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 《峨眉山月歌》后两句叙写诗人江上行船的旅程,表现了诗人离友人越远就越加思念的情感。

D.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峨眉山月歌》皆为离别而作,两首诗均充满了离愁别绪和难以释怀的悲戚之情。

参考答案

1、【答案】唐朝/唐代李白

【分析】本题考查基本的文学常识。

【解答】同学们平时要注意积累。

2、【答案】①qiāng ②yú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掌握情况。

【解答】平时注意拼音的正确书写,注意积累。

3、【答案】(1)半边,半个。(2)月光。(3)出发。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实词的理解。

【解答】平时学习时注意背记课下注释。

4、【答案】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淡淡的秋月悄然悬挂在山头,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面上,如一块碧玉晶莹可爱,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解答】描述诗歌画面,要先把诗歌的语言转换为一般的口语,把古诗换成现代白话文。然后再对其进行润色和加工,用优美的言辞将其叙述出来就可以了。语言一定要生动,不能仅仅是翻译,要进行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动人的意境。

5、【答案】(1)影入平羌江水流(2)思君不见下渝州

【分析】本题考查古诗词默写能力。

【解答】背记并能默写古诗词。注意“羌”“渝”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6、【答案】(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2)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分析】本题考查古诗词默写能力。

【解答】同学们平时除了要背记默写古诗词,还要能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注意“峨”“羌”“渝”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7、

(1)【答案】秋俯视对朋友的思念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及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解答】要结合字里行间和诗歌的主题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解答时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本诗中“思君”一词可以看出诗人对朋友的思念。第三空对朋友的不舍、牵挂等具体化且意近词语均可,若只答“复杂”这样不具体的不得分,或只答“不舍”或“思念”等这样不准确的也不得分)

答案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