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工程材料的主要性能
- 格式:ppt
- 大小:2.40 MB
- 文档页数:29
工程材料的分类性能及应用范围第一章一、工程材料的分类、性能及应用范畴;工程材料可分为金属材料(黑色金属及有色金属)、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及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等。
(一)金属材料1 .黑色金属( 1 )生铁、铁合金。
生铁分炼钢生铁和铸造生铁。
铁与任何一种金属或非金属的合金都叫做铁合金。
( 2 )铸铁。
具有优良的铸造性能和良好的耐磨性、消震性及低的缺口敏锐性。
还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
铸铁包括:灰口铸铁、孕育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合金铸铁。
(3 )钢。
①钢的分类如下: A .按化学成分分类,可将钢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
B .按冶炼质量分类,可将钢分为一般钢、优质钢和高级优质钢。
C .按用途分类,可将钢分为结构钢、工具钢、专门性能钢等。
D .按冶炼方法分类,可将钢分为平炉钢、转炉钢、电炉钢。
E .按脱氧程度分类,可将钢分为冷静金刚、半冷静钢和沸腾钢。
F .按金相组织分类,在退火状态下,可将钢分为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在正火状态下,可将钢分为珠光体钢、贝氏体钢、奥氏体钢。
G .按供应时的保证条件分类,可将钢分为甲类钢、乙类钢和特类钢。
②钢的牌号表示方法。
依照牌号能够看出钢的类别、含碳量、合金元素及其含量、冶炼质量以及应该具备的性能和用途。
例如甲类钢牌号用“A”字加上阿拉伯数字0 、1 、2 、3 、4 、5 、6 、7 表示。
又如20 号钢号,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20% 的钢。
再如9Cr18 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9% 、含Cr 量为18% 的不锈钢。
③国外钢的牌号的要紧特点方(略)。
④几种常用钢的要紧特点及用途。
A .一般碳素钢分甲类钢和乙类钢两种。
甲类钢多用于建筑工业使用的钢筋,机械制造中使用的一般螺钉、螺母、垫圈、轴套等,也能轧成板材、型材(如工字钢、槽钢、角钢等);乙类钢的用途与相同数字的甲类钢相同。
B .一般低合金钢是在一般碳素钢的基础上。
加入了少量的合金元素,不仅具有耐腐蚀性、耐磨损等优良性能,还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良好的力学性能。
工程材料复习思考题(全)《机械工程材料》复习思考题陈永泰第一章材料的性能1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存有哪些?强度,塑性,硬度,韧性及疲劳强度。
2详述低碳钢的形变-快速反应曲线(分成几个阶段,各特征点则表示什么含义)。
弹性变形阶段,屈服阶段,塑性变形阶段,颈变小阶段。
(画图)第二章材料的结构1体心立方晶格的墨排面和YCl方向各存有那些?面心立方晶格呢?{110},<111>;{111},<110>2与理想的晶体相比较,实际晶体在结构上有何特征?①多晶体结构;②具备晶体缺陷。
3为何晶粒越细,金属的强度、硬度越高,塑性、韧性越好?金属的晶粒越细,晶界的总面积越大,势能制约越多,必须协同的具备相同李昭道的晶粒越多,金属塑性变形的抗力越高,从而引致金属强度和硬度越高。
金属晶粒越细,单位体积内晶粒数目越多,同时参与变形的晶粒数目也越多,变形越均匀,推迟了裂纹的形成和扩展,使得在断裂前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在强度和硬度同时增加的情况下,金属在断裂前消耗的功增大,因而其韧性也较好,因此,金属的晶粒越细,其塑性和韧性也越好。
4名词解释:二者固溶体金属化合物固溶加强云气加强二者:金属或合金中,凡成分相同,结构相同,并与其它成分存有界面分离的光滑组成部分。
固溶体:合金中,其晶体结构与共同组成元素之一的晶体结构相同的固相称作固溶体。
金属化合物:合金中,其晶体结构与共同组成元素之一的晶体结构均不相同的固相称作金属化合物。
固溶强化:随溶质质量增加,固溶体的强度,硬度增加,塑性,韧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云气加强:即为结晶加强。
若合金中的第二相以细小云气的微粒均匀分布在基体上,则可以明显提升合金的强度,称作云气加强。
5固态合金中的相分为几类?它们是如何定义的?(提示:晶格类型)1固溶体:合金中,其晶体结构与组成元素之一的晶体结构相同的固相称为固溶体。
金属化合物:合金中,其晶体结构与组成元素之一的晶体结构均不相同的固相称为金属化合物。
第1章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第1章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主要内容:1.1 金属材料1.2 非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一、工程材料的种类:工程材料: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1、金属材料:黑色金属、有色金属2、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3、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非金属基复合材料1、使用性能: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2、工艺性能:铸造性能、锻造性能、焊接性能、切削加工性能、热处理性能;二、工程材料的主要性能:1.1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也称机械性能,指金属材料在外载荷1.1.1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作用下,其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注意:材料在不同的外部条件和载荷作用下,会呈现出不同的特性;如:常温状态下和高、低温状态下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就不一样;静载荷和动载荷作用下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也不一样;常见的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强度、塑性、硬度、韧性、疲劳强度等;1、强度和塑性(1)强度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外(静)载荷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强度指标一般用单位面积所承受的载荷(即力)表示,符号为σ,单位为MPa。
工程中常用的强度指标有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屈服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屈服现象时的应力,或开始出现塑性变形时的最低应力值,用σs表示。
抗拉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拉力的作用下,被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用σb表示。
对于大多数机械零件(如压力容器),工作时不允许产生塑性变形,所以屈服强度是零件强度设计的依据;对于因断裂而失效的零件(如螺栓),而用抗拉强度作为其强度设计的依据。
(2)塑性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断裂的能力。
工程中常用的塑性指标有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伸长率指试样拉断后的伸长量与原来长度之比的百分率,用符号δ表示。
断面收缩率指试样拉断后,断面缩小的面积与原来截面积之比,用表示。
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越大,其塑性越好;反之,塑性越差。
良好的塑性是金属材料进行压力加工的必要条件,也是保证机械零件工作安全,不发生突然脆断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