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机器人系统开发专业
- 格式:pdf
- 大小:725.95 KB
- 文档页数:20
生物柔性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和原理生物柔性机器人是一种结合了生物学和机器人学的新型机器人。
它的特点在于具备与生物体相似的柔韧性和可塑性,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任务。
本文将结合目前研究进展,探讨生物柔性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和原理。
一、生物柔性机器人的结构设计生物柔性机器人的结构设计,是将生物体的柔性和可塑性这一特点应用在机器人上的过程。
目前,常见的结构设计方式有蠕动效应和气压驱动两类。
1. 蠕动效应蠕动效应是一种利用横向挤压构造机器人移动的机制。
采用皮带或多节柔性杆连接机器人的各个部分,通过主动变形或被动应力传递,实现机器人柔性的变形和移动。
蠕动效应可以实现类似于毛虫或蛇的运动方式,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例如,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种可重构的多晶纳米胶体材料,该材料可以实现水平和竖直方向的蠕动运动,并且能够修复自身受损。
2. 气压驱动气压驱动是一种利用气压差驱动机器人运动的机制。
采用软性材料或气囊作为机器人的骨架,通过加压和放气的方式控制机器人的变形和运动。
气压驱动的机器人具有优秀的柔性和变形能力,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环境和任务。
例如,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种基于气压驱动的柔性机器人,可以模拟人类的手臂运动,实现高精度的果实抓取任务。
二、生物柔性机器人的原理生物柔性机器人的原理,是将生物体的生理和生态适应性这一特点应用在机器人上的过程。
目前,常见的原理设计方式有环境感知和自主学习两类。
1. 环境感知环境感知是一种利用传感器和信息处理技术,实现机器人对环境的感知和反应的机制。
通过传感器获取环境信息,再通过信息处理技术分析和判断,使机器人能够智能地适应各种环境和任务。
环境感知可分为外部和内部两种。
外部环境感知是针对机器人周围的环境物理信号,如温度、湿度、压力、光线等。
内部环境感知是针对机器人自身的运行状态,如电量、维修需求、压力变化等。
例如,日本群马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种可感知外部压力和形变的柔性机器人手套,可以在不同形状和压力的物体上进行抓取,并进行3D打印。
人和机器谁更厉害要让机器人能真正像人一样思考,则不仅需要为其配备类人的“大脑”,与人相近的认知外界的方式也是不可或缺的。
耳聪目明和头脑灵活都是人类拥有良好智力的表现,机器人亦需中枢与终端并重。
深度学习能力是反映机器人智能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因而也是当前各大科技公司研发的重点。
通过研究和模拟人类神经网络的结构及运转方式,并将科研成果逐步应用于设计实践,机器人的深度学习能力不断增强,智力日益提高,“思维”变得越来越像人。
不过,要让机器人能真正像人一样思考,则不仅需要为其配备类人的“大脑”,与人相近的认知外界的方式也是不可或缺的。
人类对外界的认知主要来源于五感,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五种感官。
所以目前行业在赋予机器人类人感知时主要分为五个分支。
无论是虚拟机器人还是实体机器人,只要朝着类人的方向发展,都避免不了模仿这五种感官。
只是根据方位和功能的不同,感觉的种类和感知的程度有所不同。
视觉人类所感知的信息有大约90%来自于视觉,相应地,机器视觉在机器人五感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机器人的“视觉器官”主要有光敏传感器、色敏传感器等。
上个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可以自动识别和分类不同种类的金属3D打印粉末的机器视觉技术,准确率超过95%,有望在5年内普及。
计算机的粉末识别能力实际上比训练有素的人更好。
研究人员认为他们的工作会有助于未来的自主微观结构分析研究。
听觉就人类而言,听觉是继视觉之后接收外界信息的感觉器官。
目前火热的智能语音服务不仅对机器人的语言学习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机器人的听力也是一大考验。
声学传感器主要与机器听觉有关。
不满足于iPhone的Siri等软件只能识别语音的功能,美国机器人专家JosephRomano与其合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创建了一个名叫ROAR(全称为机器人操作系统的开源音频识别器)的软件工具。
该软件能帮助机器人专家训练机器对更宽泛意义的声音作出反应。
阅读资料:日本汽车厂商在美国的生产蒸蒸日上:第一次超过进口华盛顿报道—一个日本汽车协会宣称,去年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日本汽车制造业在美国生产的汽车多于他们运到美国的汽车。
到1994年1月财政年度结束时,超过180万辆汽车是在美国生产的,而日本出口到美国的汽车,根据日本汽车制造协会的统计是150万辆。
“日本汽车公司在美国的投资已超过110亿美元,给美国人提供了300 000个工作机会,成为全美国一股重要的积极的经济力量。
”协会董事长William C. Duncan说。
日本已在美国的压力之下更多地在美国生产汽车,同时雇用更多的美国劳动力和利用美国零件,因为日本对美出口总额达600亿美元,占美国的贸易逆差40%还多。
其中大半来自将日本的汽车或汽车配件卖给美国。
日本汽车在美国生产,使用美国劳动力,这已成为一种趋势。
根据汽车协会的统计,被日本汽车公司雇用的美国工人从1987年的11236人上升到1993年的37435人,已翻了三番。
但是,国际经济学家Steve Beckman先生站在美国工人的立场上指出,日本汽车协会的统计忽略了在日本汽车中美国生产的零部件比例很低。
Beckman说,在美国制造的日本汽车中平均只有50 %a的零部件是美国制造的,而从日本运来的汽车中美国制造的零件几乎为零。
“人们更愿意看到,驻美日本汽车公司制造的汽车有70%的零部件是美国人制造的,”他说。
他预计,日美的贸易不平衡尤其是今年汽车贸易的不平衡将“可能大于以往任何一年。
”他说美国对日本的汽车贸易逆差可能是200亿美元,而汽车零部件的贸易将增加120亿美元的逆差。
日本汽车协会宣称,日本汽车制造商购买的美国汽车零部件在1986年和1993年之间增加了6倍——从24.9亿美元增加到155.4亿美元。
这个协会还说,美国零件供应商的数量在同一同期间大约增长了4倍,在1986年是298家,而1993年3月是1245家。
日本汽车商在美国拥有并经营着七家汽车制造工厂,它们有时为美国汽车生产零部件。
2015卡耐基梅隆大学机器人学院ROBOTC(中国)机器人冬令营学校概况卡耐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由美国著名的工业家兼慈善家、“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于1900年创建。
是一所享誉世界的私立顶级研究型大学,全美综合排名23位。
该校机器人学院于1988年成为全球第一所开办机器人博士学位的学府,并始终引领者全世界机器人发展的方向。
机器人学院同时还掌管美国国家机器人工程中心(NREC),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机器人研发基地。
机器人学院还是NASA航空航天科研任务的主要承制单位之一,项目包括自动驶车、月球探测步行机器人,单轮陀螺式滚动探测机器人的研究等。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已经与卡耐基梅隆大学国家机器人工程协会和波音公司签订合同,制造和测试无人地面战车(UGCV)样车。
这将是人类首次尝试生产在所有地形条件下都能够正常工作的无人地面战车。
学院对空间机器人的研究有很长的历史,其中为五角大楼研制的“角斗士”战斗机器人在对抗测试中大获全胜,挑战打造“未来美军”的技术难关。
同时,学院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机器人足球比赛“RoboCup机器人足球世界杯”的主要赞助之一,被公认为是将机器人应用于教育的先驱者。
作为全球机器人教育的先驱和领导者,学院一直关注着世界各国机器人教育发展。
奧巴马总统2010—2012连续三年访问学院,并于2011年在学院宣布起动STEM(全美机器人教育普及项目)计划。
全美使用ROBOTC编程语言的学校达到7000多所,巿场占有率高达85%!世界机器人大赛中、90%的冠军队伍是采用ROBOTC进行机器人控制。
ROBOTC现已被翻译成15语言,在全球40多个国家被广泛使用,成为全球范围最简便、快速、通用的系统化课程。
是既能让小学生学习掌握,也能运用到最高端科技研发的机器人编程语言。
西安2015机器人冬令营本着卡耐基梅隆大学机器人学院的教学理念,采用先进的RobotC编程技术,实现多学科穿插融合,让学生在冬令营中实操学习结合竞赛,学以致用。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课题名称:基于特征识别的人脸检测系统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完成日期:二○一七年五月十九日摘要我的毕业设计题目是基于特征的人脸检测系统,这个系统不仅仅能够检测人脸,还具有识别人脸的功能。
检测人脸检测部分的算法采用的是于仕祺老师的LBP特征加Gentle AdaBoost 分类器相结合的算法,提取识别特征部分的算法采用的是Google在2015年提出的基于深度学习策略的一种人工神经网络FaceNet,较为新颖,其准确率高,在光照不足,姿态和表情变化剧烈时仍能保持稳定,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该系统的界面使用MFC编写,在具体实现中了应用了多线程编程技术实现了一个简单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型,从而提高了系统的识别效率,另外,对人脸的识别模块还使用了Python,C++混合编程技术引入了Google的开源深度学习框架Tensorflow作为对FaceNet的具体实现,数据库使用的是SQL Server2012,连接数据库使用的是微软公司的ADO 组件.该系统主要有信息采集模块和实时监控模块两个部分,前者完成对任务样本的信息采集工作,后者完成在实时监控的情况下对出现在画面中的人脸进行检测和识别,检测部分的速度可以达到40~60的FPS,识别部分由于计算量较大,只能达到2~5的FPS。
该系统经过简单的硬件支持和部署之后,基本可以完成在实际场景中的简单应用,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人脸检测;人脸识别;机器学习;Tensorflow;实时监控IABSTRACTThe topic of this graduation project is Face Detection System based on characteristics which achieves the face detection and face recognition two functions. The algorithm of face detection part uses a kind of enhanced algorithm based on LBP feature and Gentle AdaBoost classifier proposed by ShiQi Yu,the algorithm of extracting face feature used in recognition part uses a kind of manual neural network FaceNet based on deep learning strategy proposed by Google in 2015.FaceNet has reached high arruracy and it is robustness to the change of illumination,posture and expression。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中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摘要:2015年5月,国务院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策略。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建设“制造强国”战略目标,提出了顺应“互联网+”潮流,以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推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发展,建设“升级版”的中国制造业,为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今年,国家教育部公布了9个新增专业,人工智能技术服务是其中的一项,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服务。
由于人工智能专业开办时间较短,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文章从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加强我国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专业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校;人工智能;专业建设世界各国对人工智能的发展都十分重视。
美国政府提出要“重返制造业”,并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上下功夫。
欧盟提出了“新的工业革命”,以推动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日韩也把智能机器人机器人列入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并制订了具体的发展规划。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是否能够把握住智能机器人发展的契机,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将会影响到我国在全球制造领域的地位。
机器人行业属于“三高”行业,需要高科技、高人才、高投入,而我国目前很多公司仍处在“三低”的状态。
当前,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面临着人才大量短缺的问题,急需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
数据表明,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每年增长20%-30%,而人才供给不足10%。
在此背景下,不少职业学校都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紧密结合本学科的特点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现状,密切联系学校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的特点,进行了人工智能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
一、人工智能的意义(一)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人工智能是21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代表,它使人类的生产力得到巨大的提升,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目前有关人工智能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它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上:首先,人工智能的一项重要意义是减少工人的体力劳动、简化繁杂的工作、提升自动化水平;第二,因为人工智能对劳动者的替代性作用,所以它可以弥补现有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使一部分劳动者能够获得更多的自由,有更多的时间去提高自身素质,并通过职业培训和其他教育活动来提高自己的技能,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三,人工智能改变的不仅仅是人们的行为习惯,还有人们的思考模式,这种思考模式将会导致技术的革新与发展,技术的发展能够渗透到各行各业,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时至今日,人工智能发展日新月异,此刻AI已经走出实验室,离开棋盘,已通过智能客服、智能医生、智能家电等服务场景在诸多行业进行深入而广泛的应用。
可以说,AI正在全面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属于未来的力量正席卷而来。
让我们来回顾下人工智能走过的曲折发展的60年历程中的一些关键事件:1946年,全球第一台通用计算机ENIAC诞生。
它最初是为美军作战研制,每秒能完成5000次加法,400次乘法等运算。
ENIAC为人工智能的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
1950年,艾伦·图灵提出“图灵测试”。
如果电脑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些列问题,且其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则通过测试。
这边论文语言了创造出具有真正智能的机器的可能性。
1956年,“人工智能”概念首次提出。
在美国达特茅斯大学举行的一场为其两个月的讨论会上,“人工智能”概念首次被提出。
1959年,首台工业机器人诞生。
美国发明家乔治·德沃尔与约瑟夫·英格伯格发明了首台工业机器人,该机器人借助计算机读取示教存储程序和信息,发出指令控制一台多自由度的机械。
它对外界环境没有感知。
1964年,首台聊天机器人诞生。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AI实验室的约瑟夫·魏岑鲍姆教授开发了ELIZA聊天机器人,实现了计算机与人通过文本来交流。
这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不过,它只是用符合语法的方式将问题复述一遍。
1965年,专家系统首次亮相。
美国科学家爱德华·费根鲍姆等研制出化学分析专家系统程序DENDRAL。
它能够分析实验数据来判断未知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1968年,首台人工智能机器人诞生。
美国斯坦福研究所(SRI)研发的机器人Shakey,能够自主感知、分析环境、规划行为并执行任务,可以柑橘人的指令发现并抓取积木。
这种机器人拥有类似人的感觉,如触觉、听觉等。
1970年,能够分析语义、理解语言的系统诞生。
美国斯坦福大学计算机教授T·维诺格拉德开发的人机对话系统SHRDLU,能分析指令,比如理解语义、解释不明确的句子、并通过虚拟方块操作来完成任务。
SLAM技术发展及研究综述摘要:本文对SLAM(同时定位与地图创建)的技术发展进行综述,介绍SLAM 技术的发展历程,对SLAM问题进行了数学描述,对现在的几种SLAM技术的实现方法进行论述,简单介绍SLAM技术的工作原理,对现在遇到的关于SLAM 的技术难点进行叙述,进一步探讨了SLAM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同时定位与地图创建、自主导航、地图创建一.引言移动机器人的同步定位与地图创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简称SLAM)作为当前移动机器人定位技术的最主流的研究方法之一,它最早是由Randall Smith 和Peter Cheseseman 在1988年发表的论文当中提出来在他们的论文中,利用移动机器人的运动方式和装置的传感器获得的测量数据,分别设计了移动机器人的运动模型和观测模型,结合概率学的贝叶斯理论,实现了对轮式移动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的运动状态进行实时估计。
Leonard 和Durrant-Whyte 在他们的研究中指出,所有移动机器人导航的基本过程可以总结为三个最基本的关键问题,即“Where am I now?”、“What is the structure of my environment?”以及“How can I get that target position?”,这三个问题的实质指的就是机器人定位和地图创建、障碍物的识别和避免,以及机器人导航路径规划问题。
SLAM 问题的解决直接影响着后面两个问题能否正确处理。
所以说,移动机器人的同步定位与地图创建是实现机器人自主导航,提高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的关键和首要解决的基础性难题。
二.研究发展现状自从19世纪60年代,尼尔森等人将人工智能的方法结合到机器人的自动导航开始,移动机器人的定位技术的研究就开始走向了广大的研究者和工程师们的视野中,拉开了这项技术研究高潮的序幕。
然而早期的定位技术由于研制的传感器种类有限,精度不高以及相关的理论尚未成熟的原因,其试验和应用范围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世界十大计算机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计算机类专业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需求量是非常高的,专业的人才就业是有保障的,那么排名靠前的大学有哪些呢?跟着小编来一起看看世界十大计算机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
1、斯坦福大学-28位图灵奖得主斯坦福大学位于美国加州旧金山湾区南部帕罗奥多市境内,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学,在计算机领域十分出色,一共出了28位图灵奖得主,数量居世界第一。
2、麻省理工学院 -26位图灵奖得主麻省理工学院是世界顶尖大学,综合实力在世界排名第二,麻省理工学院素以顶尖的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而著名,共培养出了26位图灵奖得主。
3、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5位图灵奖得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坐落在美国旧金山湾区的伯克利市,是世界最顶尖的公立研究型大学之一,25位图灵奖得主。
4、哈佛大学-14位图灵奖得主哈佛大学是享誉世界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坐落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都市区剑桥市,综合实力世界第一,在计算机领域实力也很强,14位图灵奖得主。
5、普林斯顿大学-14位图灵奖得主普林斯顿大学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学,位于美国东海岸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市,是美国大学协会的14个始创院校之一,在计算机领域也十分强,有14位图灵奖得主。
6、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13位图灵奖得主卡内基梅隆大学坐落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是一所世界顶尖学府,美国25所新常春藤盟校之一,也是一所在计算机领域非常强的大学,拥有享誉全球的计算机学院,该校共培养出了13个计算机领域的图灵奖得主。
7、纽约大学-8位图灵奖得主纽约大学位于美国纽约市的世界顶尖私立研究型大学,全美办学规模最大的私立名校之一,计算机领域实力不错,有8位图灵奖得主校友。
8、剑桥大学-7位图灵奖得主剑桥大学是一所世界顶尖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坐落于英国剑桥,是世界名校,其计算机领域实力也很强,校友中有7位图灵奖得主。
9、加州理工学院-6位图灵奖得主加州理工学院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东北郊的帕萨迪纳,是世界顶尖的私立研究型大学,该校在全球科技界久负盛名,校友中共6位图灵奖得主,而该校学生总数才2000人左右,比我国中科大学生还少很多。
4国外建筑机器人研究现状及发展动向建筑机器人技术的开发与研究虽然比工业机器人起步晚,但却越来越受到重视,世界上很多国家都热心于建筑机器人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4.1 日本日本的建筑机器人开发研究分建筑和土木两大类,已研制出的建筑机器人如表2所示.日本建筑机器人今后的主要研究课题如下:(1)加强有关建筑企业的施工研究部门的机器人化;(2)努力使施工条件定量化;(3)增大设计和施工间的情报交流密度;(4)适用建筑领域的新型机器人技术的开发;(5)建筑机器人的开发制造,热心机器人事业的厂商的培养;(6)推广官、学、产协作体制。
4.2 美国美国的建筑机器人研究开发课题如表3所示,几乎都在大学中进行,例如斯坦福大学在土木工程部进行集成设备工程中心(CIEE)研究计划,大力提供机器人和计算机科学的资料,有34个公司的企业作为会员,大规模从事“Multi Client”研究,日本也有六个公司的大型承包商企业参加,并提供了资料,现在重点进行CAD计算机模拟。
以麻省理工学院的Slocum教授为中心的研究人员,接受了美军的资金,对集成建筑自动化方法(ICAM)和集成建筑自动化设计方法(ICADM)等研究计划进行了实施。
卡耐基·梅隆大学机器人领域研究计划的一部分是研究具有智能移动能力的建筑机器人,其研究主要是近似于人类运动的建筑用控制器及制导器。
德克萨斯大学Tucker教授主持的建筑工业研究所(CII)有一百九十家公司作为其有力的企业合作成员,在这个领域最近迅速显露头角。
1989年进行的第六次国际建筑机器人讨论会上,美国的Bechtel公司等共同试制开发的建筑零部件装卸用的巨大的遥控手臂进行了引人注目的实地表演。
同时还表演了机器人作业检查三维记录仿真器。
普渡大学以Skibniewski教授为中心,开发了用于扫清、涂装等的自动行走型建筑机器人。
4.3 法国建筑科学技术中心(CSTB)的J.L.Salagaac国立机器人人工智能研究所(IIRIAM)的C.Giraud,格棱诺布尔(Grenoble)国立技术研究所的J.C.Crowly等为中心推进了建筑机器人的研究。
30个厉害的实验室N0.1 密苏里科技大学:实验矿井(Missour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xperimental Mine)学生就业职业方向:工业拆迁学习内容:用最优化的方法搞爆破在这里,学生可以学习如何爆破建筑、设计烟花表演、从采石场的石壁上炸出光滑的石片、制作摇滚音乐会的各种烟火特效,以及为电影拍摄制造出特别的火球。
不过,你也不必惊讶,矿井实验室对学生的筛选程序的严格程度堪比中情局,申请者必须提供大量背景材料,不能与酒精、烟草或者枪支管理局有过任何瓜葛。
密苏里科技大学还设立了一个爆破工程的理学硕士项目,这是美国第一个正式的爆破工程硕士点,项目涉及锥形装药、可穿透金属的小型精准炸弹、军事设施的爆炸缓冲和采矿时的地震缓冲。
No.2 乔治·华盛顿大学:国家交通事故分析中心(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National Crash Analysis Center)学生就业方向:安全工程师学习内容:将汽车以60英里的时速撞向路边的拖拉机国家交通事故分析中心运输安全项目中的每位研究生都配有一部汽车,他们需要根据指令,将这辆车拆成一堆螺栓、螺母、金属支杆与玻璃片,然后,学生会在电脑的模型中重建这辆车,在虚拟的情景中反复地将车撞烂,而他们也会进行真实的撞击测试。
该实验室与汽车制造商、美国运输部合作,制定汽车以及灯杆、护栏、公路标志等街边设备的安全规范。
目前,实验室正在研究高速公路上出现的最新问题:巨量的SUV、小型货车及其他小型卡车。
学生想知道,设计高速公路护栏这样的设备时是否应该将这些车型考虑在内,因为它们也可能撞上去。
No.3 亚拉巴马大学亨茨威尔分校:推进研究中心(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Huntsville: Propulsion Research Center)学生就业方向:火箭科学家学习内容:如何让火箭飞行得更快更远每一年,推进研究中心的20名航空工程与机械工程的学生都会一同花费8个月的时间,设计、建造一枚火箭,再将它送至5280英尺(1英里,约1609米)的高空。
卡内基·梅隆大学我选择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原因在于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学科特别优秀。
我第一次听到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名字是在李开复的自传《世界因你不同》中,李开复就读于卡内基•梅隆大学,并在此成为了该校最年轻的副教授。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校徽主要有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圆环周围的文字,左侧是学校的所在地著名工业城市匹兹堡,下侧是所在州——宾夕法尼亚州,上侧和右侧是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英文全称及建校时间1900年;第二部分是校徽的主要标志:网上有版本说这是代表羽毛球,但是从该校的建校目的来看,这更像是工业上使用的铆钉;第三部分则是校徽上的网格,这代表该校的学科繁多、学术氛围开放自由。
基本情况建校时间:1900年。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建校时间相对于美国其他名校而言较晚,但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教建校正是美国大学发展的黄金时期。
所在地: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工业城市)该城市的工业程度十分发达,具有“世界钢铁之都”的美誉。
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中,该城市也是美国少数几个经济增长的城市之一。
本部学生人数:4823(男生68% 21%亚裔)卡内基•梅隆大学官网上称自己学校共有一万多名学生,但我在之后的查找中发现,这个数字其实是加上日本分校的人数。
本部人数大约只有4823人。
与大部分工科学校一样,卡内基•梅隆大学中男女比例高,大约有68%的男生。
也与大部分工科学校一样,卡内基•梅隆大学中亚裔比例非常高,达到21%。
本部教职工人数:498名该校本部的教师数大约是500名,师生比约为1:10,跟之前同学介绍的大学来比,不算是特别高,但是跟国内的大学来比,已经是相当高了。
排名:世界22 全美15 (2012 Times London) 因为看到很多不同的排名,我最后选了英国泰晤士报对美国大学的排名,可能比较客观。
学校类型:私立研究性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是20世纪之初建立,正好赶上美国大学的黄金时代历史发展卡内基•梅隆大学是由安德鲁•卡内基和安德鲁•梅隆两个人共同创立。
仿生机器人的研究综述摘要:介绍了国内外仿生机器人的最新发展动态。
归纳和阐述了各种类型仿生机器人的特点及研究成果,分析了仿生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仿生机器人;研究成果;发展趋势机器人一词的出现和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的问世都是近几十年的事。
然而人们对机器人的幻想与追求却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人类希望制造一种像人一样的机器,以便代替人类完成各种工作。
西周时期,中国的能工巧匠偃师就研制出了能歌善舞的伶人,这是中国最早记载的机器人,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1738年,法国天才技师杰克#戴#瓦克逊发明了一只机器鸭,它会嘎嘎叫,会游泳和喝水,还会进食和排泄。
瓦克逊的本意是想把生物的功能加以机械化而进行医学上的分析。
1893年摩尔制造了/蒸汽人0,/蒸汽人0靠蒸汽驱动双腿沿圆周走动。
进入20世纪后,机器人的研究与开发得到了更多人的关心与支持,一些适用化的机器人相继问世,1927年美国西屋公司工程师温兹利制造了第一个机器人/电报箱0,并在纽约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展出。
1959年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可编程、圆坐标)在美国诞生,开创了机器人发展的新纪元。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机器人在功能和技术层次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移动机器人和机器人的视觉和触觉等技术就是典型的代表。
由于这些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机器人概念的延伸。
20世纪,将具有感觉、思考、决策和动作能力的系统称为智能机器人,这是一个概括的、含义广泛的概念。
这一概念不但指导了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而且又赋予了机器人技术向深广发展的巨大空间,地面机器人、微小型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空中机器人等各种用途的机器人相继问世,许多梦想成为了现实。
仿生机器人是指模仿生物、从事生物特点工作的机器人。
仿生机器人是机器人技术领域中一个新兴的发展分支,是当前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
过去、现在甚至未来,对仿生机器人的研究,都是多方面的。
近些年,国内外有诸多学者开始对仿生机器人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龙源期刊网
北美洲·美国
作者: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第29期
美国研究人员成功开发
首个大脑意念控制机械臂
近日,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CMU)的研究人员与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在无创机器人设备控制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利用无创的脑机接口技术(BCI)成功开发出了首个无需在大脑内植入芯片,通过意念即可控制的机械臂。
该技术利用新颖的传感和机器学习技术,显著改善了基于脑电图的神经解码,实现了对机械臂的高分辨率控制,可连续跟踪和跟随计算机光标。
研究人员將计算机光标的连续跟踪效率提高了500%以上,解决了机械臂跟随光标的流畅度问题。
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在68名身体健全的人体受试者身上进行了测试,团队还将对患者进行临床试验。
负责这一项目的卡耐基梅隆大学生物医学工程部门负责人表示:“这项工作代表了无创脑机接口技术发展的重要一步,有望成为如智能手机一样帮助每个人的辅助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