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坡道停驻性能和计算方法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27.19 KB
- 文档页数:4
非公路用自卸车车轮总成的边坡适应性分析在非公路施工中,自卸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程车辆,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和卸载能力。
而车轮总成作为自卸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行驶性能和适应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非公路使用环境中,自卸车的车轮总成需要具备一定的边坡适应性,以确保施工操作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对非公路用自卸车车轮总成的边坡适应性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边坡适应性是指自卸车车轮总成在行驶过程中对不平坦地形和陡峭边坡的适应能力。
对于非公路施工来说,充分考虑自卸车车轮总成的边坡适应性将会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减少不必要的事故和损失。
其次,影响自卸车车轮总成边坡适应性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车轮直径、轮胎胎面设计、轮胎胎纹深度、轮辋结构和附属装置等。
首先,车轮直径直接决定了自卸车在行驶过程中的通过能力。
较大的车轮直径能够减小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车轮通过能力。
其次,轮胎胎面设计直接影响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和抓地力。
合理选择具有良好设计的轮胎胎面,能够提高自卸车车轮总成的边坡适应性。
轮胎的胎纹深度也是决定车轮抓地力的关键因素,过浅的胎纹深度容易造成车轮打滑,降低自卸车的边坡适应能力。
此外,轮辋的结构和附属装置的稳定性也会影响自卸车车轮总成在边坡上的稳定性和适应能力。
针对边坡适应性的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首先,优化车轮总成的设计。
在车轮直径的选择上,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环境的要求,选择适当大小的车轮直径。
如果施工现场多为陡峭的边坡,可以适当增加车轮直径,提高车轮通过能力。
对于轮胎胎面设计,可以选择具有良好抓地力和耐磨性的轮胎胎面,以确保车轮在边坡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合理选择胎纹深度,以提高车轮在边坡上的抓地力。
其次,增加车辆的稳定性。
可以通过改善车辆底盘结构和安装稳定装置来提高自卸车车轮总成在边坡上的稳定性。
合理设计车辆的重心位置,减少车辆的侧倾现象。
在车辆底盘结构上,可以加强扭转刚度和弯曲刚度,提高车辆的整体稳定性。
矿用宽体自卸车整车热平衡试验方法研究
修孝廷;董祥欢;谭腾;赵增亮;罗锋
【期刊名称】《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年(卷),期】2024(37)1
【摘要】矿用宽体自卸车是一种基于重型自卸车发展起来的特殊非公路车辆,该车辆以其良好的价格优势和优于普通重型自卸车的性能赢得了中小型矿区的青睐。
非公路矿用自卸车的使用环境极其恶劣,作业工况多为重载大负荷爬坡工况,因而对整车热管理提出很高的要求。
本文以某矿用宽体自卸车为例创新开展热管理道路模拟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整车热平衡台架试验不受道路状况及环境温度的限制,能保证发动机能长时间稳定在极限工况下,能考核车辆极限工况下的热平衡及热管理性能,相对道路试验具有周期短、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优势,试验结果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
【总页数】4页(P57-59)
【作者】修孝廷;董祥欢;谭腾;赵增亮;罗锋
【作者单位】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50
【相关文献】
1.重型汽车整车热平衡台架试验方法研究
2.矿用自卸车分动箱热平衡的研究
3.刚性矿用自卸车电气系统部件-整车线束研究与设计
4.矿用宽体车发动机热平衡仿真与试验
5.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非公路用自卸车车轮总成的载荷分析与优化设计随着工程运输需求的增加,非公路用自卸车的使用率也逐渐提高。
在非公路条件下,自卸车车轮总成的承载能力是保证运输质量和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对自卸车车轮总成的载荷分析和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为了进行载荷分析和优化设计,我们需要了解非公路用自卸车车轮总成的工作环境和工况。
非公路路面通常比公路路面更加崎岖不平,存在着不规则的起伏和大量的障碍物,如石块、沟渠等。
此外,自卸车在运输过程中会经历起重卸载、转弯等复杂工况。
根据这些工作环境和工况,我们可以对车轮总成所受载荷进行分析。
首先,自卸车车轮总成所受的垂直载荷是最主要的载荷之一。
该载荷源于车辆整体的质量以及所装载物品的重量。
在非公路条件下,自卸车往往需要承受较大的载荷,因此车轮总成的强度和刚度需要得到充分考虑。
通过数值计算或实验测试,我们可以确定车轮总成所需的最小材料强度和最佳结构参数。
其次,自卸车车轮总成还需要承受来自侧向力的载荷。
侧向力产生的原因有多种,如车辆的恒定横向偏移、非公路路面的不平整以及转弯等。
这些侧向力会对车轮总成产生横向载荷,影响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操纵性能。
因此,在优化设计中,需要考虑车轮总成的抗侧倾性能和抗侧滑性能。
通过合理设计车轮总成的结构和悬挂系统,可以提高车辆的侧向稳定性。
此外,在载荷分析和优化设计中,还需要考虑车轮总成的动态载荷。
在非公路条件下,自卸车车轮总成在行驶过程中会受到频繁的冲击和震动。
这些动态载荷会影响车轮总成的寿命和可靠性。
因此,需要考虑车轮总成的材料疲劳寿命和振动特性,在设计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减震装置,以提高车轮总成的耐久性和舒适性。
在进行载荷分析和优化设计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工具。
数值计算方法可以通过有限元分析来模拟车轮总成在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
通过优化算法,可以确定最佳的结构参数和材料选择。
此外,实验测试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在实际工况下的载荷测试,可以验证数值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稳定性较高;f. 其他:举升系统、轮胎、转向结构,甚至一些诸如排石杆之类的辅助装置,都体现出矿用自卸车比宽体自卸车在技术上更为先进和成熟,宽体自卸车没有摆脱公路使用的设计窠臼,而矿用自卸车是地地道道的非公路产品。
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宽体自卸车提供了进入矿用运输市场的机会,宽体自卸车发展趋势场等积累经验后再发展为不同吨位、局部改进的同类升级产品;当对这一领域的产品比较熟悉之后,便设计研发同一领域的其他产品,比如其他矿区机械设备。
有行业权威人士认为,严格来说,矿用自卸车不论是在载质量、性能,还是在客观需求方面都比宽体自卸车更高一个层次,是矿用车市场发展的终极方向。
目前限制矿用自卸车发展的因素有诸多方面,如客户的认知水平、工程底盘的技术实力、用户的购买能力等。
宽体自卸车作为。
汽修毕业论文探究机动车在坡道上停驻的极限问题在现代社会中,机动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机动车在行驶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
本文将探究机动车在坡道上停驻的极限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机动车在坡道上停驻时面临着很多困难,比如车辆后溜、前溜、制动器失灵等情况。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车辆的行驶安全。
二、机动车在坡道上停驻的原理机动车在坡道上停驻的原理主要涉及牵引力、重力和制动力的平衡。
牵引力是车辆引擎提供的力量,重力是车辆自身的重量,制动力是车辆制动器提供的力量。
只有在这三者平衡的情况下,车辆才能在坡道上停住。
三、机动车在坡道上停驻的影响因素1. 坡度:坡度越大,车辆在坡道上停驻的难度就越大。
这是因为坡度增大会增加重力的作用。
2. 车辆质量:车辆质量越大,停驻的难度也越大。
这是因为重量的增加会增加重力的作用。
3. 制动器性能:制动器的性能直接影响着车辆在坡道上停驻的效果。
一些制动器性能较差的车辆容易出现制动器失灵的情况。
四、解决机动车在坡道上停驻的极限问题的方法1. 升级制动系统:改进车辆的制动系统,提高制动器的性能,增加制动器的制动力。
这样可以使车辆在坡道上停驻更加稳定可靠。
2. 安装坡道起步辅助装置:一些现代车辆已经配备了坡道起步辅助装置,可以在车辆起步时自动释放制动器,减少车辆后溜的情况,提高起步的稳定性。
3. 提前减速:在靠近坡道顶部时提前减速,减小车辆的惯性,有利于车辆停驻。
4. 坡道停车技巧:驾驶员应该掌握一些坡道停车的技巧,比如使用手刹、正确踩刹车等。
这些小技巧能够帮助驾驶员更好地控制车辆,避免出现车辆后溜、前溜的情况。
五、结论机动车在坡道上停驻的极限问题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但通过升级制动系统、安装辅助装置、提前减速和掌握停车技巧等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为了确保车辆行驶安全,驾驶员应该加强驾驶技能的培训,提高对车辆性能的了解,做到安全驾驶。
要点总结:- 机动车在坡道上停驻面临问题,如车辆后溜、前溜、制动器失灵等。
非公路用自卸车车轮总成的负载响应分析与改进概述:非公路用自卸车是一种用于运输和卸载材料的工程车辆,车轮总成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非公路工况下,车辆的负载响应对车轮总成的运行安全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非公路用自卸车车轮总成的负载响应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旨在提高车辆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1. 负载响应分析:非公路用自卸车在运营中常承载大量重物,因此其车轮总成的负载响应是决定其运行安全和性能的关键因素。
1.1 轮胎负载:车辆的负载主要通过轮胎传递至地面,因此轮胎的负载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保证车辆承载能力与轮胎负载匹配,需要对轮胎的负载特性进行分析和测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
1.2 车桥负载:车桥是承载轮胎和车身负载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对车桥的结构强度进行分析,以确保其能够承受车辆运行时的负载和冲击,避免车桥断裂和传动系统故障。
1.3 悬架系统负载:悬架系统是车辆负载响应的重要环节,其主要功能是缓冲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和冲击力。
需要对悬架系统进行分析,以确保其能够承受车辆负载带来的压力,并提供稳定的悬挂和行驶平稳性。
2. 负载响应改进:为了提高非公路用自卸车车轮总成的负载响应,以下是几个改进措施:2.1 优化轮胎设计:根据车辆的实际工作条件和负载要求,选择合适的轮胎规格和材料,并对轮胎进行结构优化,以改善其负载特性和耐磨性。
2.2 强化车桥结构:通过优化车桥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提高车桥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其在高负载和冲击条件下的稳定工作。
2.3 改进悬架系统:使用高性能的悬架系统,如气囊悬架或可调节悬架,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
同时,通过优化悬挂系统的几何结构和材料选择,减少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震动和冲击。
2.4 加强负载监测与管理:通过安装负载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装置,实时监测车辆的负载情况,并加强对负载的管理。
及时发现和解决过载和不均匀负载的问题,以减轻车辆和车轮总成的负荷,延长其使用寿命。
宽体自卸车:非公路自卸车市场的专宠(上)作者:贺继红来源:《专用汽车》 2011年第5期近两年,宽体自卸车成为国内专用汽车市场的焦点和热点,国内各大主机厂竞相推出的宽体自卸车底盘,以及与专用车企业联合研制的宽体自卸车批量投入使用。
宽体自卸车是怎样的一类产品?它与矿用自卸车有着哪些异同?目前市场对宽体自卸车需求如何?为此,本栏目邀请了业内人士就相关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将分两期刊出),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目的,使业界人士对宽体自卸车的技术现状及市场趋势能有更多了解。
宽体自卸车的定义与分类宽体自卸车指车宽超过3m,采用传统矿用汽车偏置式驾驶室和公路自卸车动力传动系统的布置方式,适用于非公路运输的自卸车辆。
目前暂没有相关部门对该类自卸车制定出标准名称,因而该类自卸车在行业中的叫法不一,在商用车行业人们将其与普通自卸中相比,称之为宽体自卸车(其命名由此而来)。
有行业人士认为,它与矿用自卸车工作环境相同,使用工况相当,按照现有的管理体系属于矿用自卸车;也有人认为,它是介于大型矿用自卸车和普通自卸车之间的一种车型,属过渡产品;还有人认为,它完全可以取代普通自卸车用于非公路运输领域,但若把它单列成一个大类产品,可能性很小,不过仍有可能与大型矿用自卸车形成互补而长期共存。
为讨论方便,本文将这种车型统称为宽体自卸车。
宽体自卸车的兴起宽体自卸车受到的法规、政策约束少,与普通自卸车相比利润空间更大。
虽然大型矿用自卸车具有优越的承载和爬坡性能,但是其部件国产化率低,价格昂贵,维修费用高、周期长,只有少数有实力的大型国有矿业企业才有能力购置。
许多中小矿企一般在矿物运输方面资金投入少,以往多购置普通公路自卸车,但是矿山路况复杂,普通自卸车在承载、爬坡、侧翻稳定性等方面均不如矿用自卸车,因此中小矿企需要的是价格低廉且适合矿山运输的装备,宽体自卸车正是顺应了这个需求应运而生。
尽管宽体自卸车形成一种独特产品长期存在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是因为比普通自卸车性能好,又比矿用自卸车价格低,因而备受中小矿业运输群体的青睐。
2024年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前景分析1. 背景介绍非公路宽体自卸车是一种专用于运输矿石、煤炭等散装物料的大型货车。
其具备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自卸功能,广泛应用于矿山、港口、建筑工地等场景。
本文将对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
2. 市场概况2.1 市场规模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煤炭、矿石等散装物料需求的增加,非公路宽体自卸车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市场规模已超过XX亿美元。
2.2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包括XX、XX和XX等。
这些厂商凭借着产品质量、品牌知名度和售后服务等优势,占据着市场的主要份额。
然而,新兴的本土制造商也开始逐渐崭露头角,加剧了市场竞争。
3. 市场驱动因素3.1 工业化进程加速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各行业对散装物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由于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在运输矿石、煤炭等大宗物料方面具备优势,其市场需求也随之增加。
3.2 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需要运输大量的砂石、水泥等散装物料,非公路宽体自卸车的运输能力和自卸功能成为必不可少的选择,因此市场需求呈现上升趋势。
3.3 政府政策支持政府对于环保和交通运输行业的政策支持也对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在环保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政府对于绿色交通运输的要求逐渐提高,非公路宽体自卸车的燃油效率和减排性能得到重视,市场需求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4. 市场挑战与风险4.1 市场竞争加剧市场竞争加剧是非公路宽体自卸车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厂商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包括产品价格、品质和服务等方面。
面对激烈的竞争,厂商需要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研发创新,以保持竞争优势。
4.2 技术创新压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非公路宽体自卸车行业面临着技术更新速度加快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