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歌

  • 格式:docx
  • 大小:20.80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春之歌》是“十七年”文学中唯一一部描写女性知识分子的长篇小说,同时人们也习惯称它是一部红色经典作品。一般认为,《青春之歌》以1931 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 年“一二·九”运动这一历史阶段的学生运动为背景,描写青年学生林道静在革命斗争中成长为无产阶级的艰难历程,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一二·九时期时代面貌和时代精神,成功地塑造了林道静、卢嘉川、江华、林红等几个共产党员的形象,展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由党领导寻找出路与真理的历史趋势

《青春之歌》中, “爱情归属”和“革命理想的选择”是“双声并置”又相互交织的两条叙事线索, 二者同构并形成一种奇妙的互文或隐喻。林道静和她的三个男人的爱情叙事是革命意识形态与个人私人空间抵牾和角斗的基本立脚点, 两种声音碰撞后的结果和走向是成长的叙事支点。

《青春之歌》就是讲的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的情爱故事说详细一点就是在动荡的三十年代,青年知识分子林道静和“五四”青年余永泽、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这三个男人之间的情爱故事。林道静是地主的女儿,生母却是贫农生母生下她后被赶出林家投河自尽。林道静在屈辱中长大身上兼有剥削阶级与劳动者的双重血缘。

林道静是被追求者,三个男人各怀绝技。余永泽是典型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的法宝是西方世纪的人道主义卢嘉川的法宝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江华的法宝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中国革命实践。最先登场且最先被淘汰的是余永泽。林道静抗婚逃离家庭去北戴河投亲未遇,本想当个小学教员,自己养活自己,结果却受了余敬唐的欺骗,差点被当作“礼品”送给鲍县长,绝望跳海自杀被直留意她的余永泽北大国文系学生回乡度假嫩起于是,余永泽近水楼台先得月结合的中国革命实践。最先登场且最先被淘汰的是余永泽。林道静抗婚逃离家庭去北戴河投亲未遇,本想当个小学教员,自己养活自己结果却受了余敬唐的欺骗,差点被当作“礼品送给鲍县长,绝望跳海自杀被直留意她的余永泽北大国文系学生回乡度假嫩起于是,余永泽近水楼台先得月。

余永泽不慌不忙地谈起了文学艺术,谈起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谈起雨果的《悲惨世界》谈起小仲马的《茶花女》和海丨圼、拜伦的诗;中国的作家谈起曹雪芹、杜甫和鲁迅⋯⋯他似乎知道得很多,记得也很熟。林道静睁大眼睛注意地听着从他嘴里慢慢流出的美丽动人的词句,和那些富有浪漫气息的人物和故事。渐渐,她被感动了,脸上不觉流露出欢欣的神色

。余永泽与林道静生活在一起了。那么余永泽如何退场呢?在道德上寻找他的弱点然后淘汰他。刚开始作品就揭示了余永泽虚伪和阴险的一面“好一匹难驯的小马!余永泽心里暗暗说着嘴里却不敢在多话。

后面又通过佃农魏老三的出现揭示余永泽自私、冷酷的一面。在一个除夕夜,林道静第二次见到卢嘉川之后,余永泽就面临被淘汰的危险了。卢嘉川把林道静当作革命的发展对象给她讲革命道理、送马列著作给她看再次点燃了林道静生活的激情。卢嘉川与余永泽有两次正面交锋很有意思一次是余永泽从外面回来,

卢嘉丨正和林道静谈话没做饭’余永泽不高兴;另一次是卢嘉被捕前来到林道静家要求她做三件事:一是代为保管一些重要的文件二是帮他去送封信,三是借住下要求余永泽晚点回来,余永泽再次生气了,回到了家。卢嘉川离去后被特务抓走再没回来,他本想向林道静表白的心底话也没有机会说了;林道静也离开了余永泽。

江华出现的时候余永泽已不是障碍,卢嘉川也已牺牲但林道静发誓要永远等着卢嘉川,并以此为由拒绝了漂亮的同志许宁的追求。江华不着急。当林道静身上的成长热情被再度唤醒后,江华“继续向道静提出各种问题叫她解答,同时也和她一同分析各种问题。林道静再度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林道静在被江华介绍

加人共产党后,终于说出:货渐渐觉得你比老卢更⋯⋯说到这里不好意思说下去了。他们终于走到一起对于家庭而言余永泽是无可挑剔的。他有理想、有追求、有知识、有浪漫主义

激情、也有钱支撑家里的所有开支,他爱自己的妻子并注意营造小家庭温華浪漫的氛围,注重夫妻间温情脉脉的情调,有钱、有闲、也有趣,当妻子被另一个男人所迷惑时,他努力捍卫自的家庭愤怒但并不失君子风范,只是给卢嘉川写了一封信,希望他不要再来打扰他们平静的生活。平心而论佘永泽如果生活

在当下他应该

是当之无愧的模范丈夫。正是在这一点上,《青春之歌》在出版五十多年后再次放射出光芒。对于现实主义小说来说,社会历史批评是非常有效的批评方法。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它侧重研究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从社会历史批评的角度看《青春之歌》中这一女三男的情爱故事放在世纪

的年代,是有其象征意义的。

林道静的出身就具有象征性。为什么林道静既是地主的女儿又是贫农的女儿?因为她是知识分子。按照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理论“知识分子的意义是由于其既不同于资产阶级也不同于无产阶级的经阶级地位所决定的。由于知识分子大多数出身于有产阶级家庭,同时在出卖劳动力的形式和工作条件

—第上与一般个人、农民有很大不同,因此具有剥削者和被剥削者的双重性。

”余永泽、卢嘉川、江华这三个男人都是北大学生,他们各自赢得林道静的法宝实际上是中国知识分子在世纪年代不同的历史选择。余永泽选择了五四时期的人道主义卢嘉川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江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实践。江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结合才是符合中国革命实践的正确道

路。所以余永泽在情爱角斗中败北,不是因为他自私、虚伪而是因为他在林道静身上曾经起作用的法宝—五四时期盛行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没能与时俱进,而林道静与时俱进了,她发现了比自由、女性解放更令她激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发现了带领他走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卢嘉川。对于余永泽而言无论他怎样努力、怎样捍卫他的家,他都注定是一个失败者,因为个人主义、人道主义、爱与温情永远无法与革命、民族国家、阶级斗争等宏大主题相抗衡。为什么是江华而不是卢嘉最后赢得了林道静?因为卢嘉只是林道静的理论启蒙者,理论并不能救中国,马克思主义只有同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才能成功。所以是注重中国革命实践的江华赢得了林道静。江华引导林道静关注并参加农村的阶级斗争:“所以我很希望你以后能够多和劳动者接触,他们柴米油盐、带孩

子、过日子的事知道得很多,实际得很。你也很需要这种实际精神呢。

”在农村的阶级斗争经历对林道静来说非常重要,否则就不能完成中国知识分子的成长。所以,余永泽、卢嘉川、江华三个男人就是林道静成长的三个阶段。林道静和他们的情爱故事就可以叙述为:具有剥削者和被剥削者身份的知识分子林道静在接受了五四精神洗礼之后,在共产党的指弓下,很快摆脱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

束缚,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启蒙后,主动同工农群众相结合投身于农民革命

斗争中,最终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所以林道静就是一个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向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发展的典型人物,她的成长之路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成长之路。

这一时期特别强调文学要配合和服务于政治,强调工农兵方向,忽视了文学自身的艺术规律,偏离了真实生活轨道。外部社会的多种因素尤其是国家政策的确会影响、制约甚至决定文艺作品的命运,但文艺作品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主要取决于文艺家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功力。这正像杨绛所说:“小说家的世界观往往不是经过自己有意识的思辩、精密的分析和批判后综合起来的,里面有偏见,有当时的主流思想,有个人切身经验得来的体

会等,感情成分很重”。《青春之歌》的魅力就在于杨沫将自己与张中行、路扬、马建民三个男人的爱情故事的作为个人生命体验,并且将这层个人生命体验写成经久不衰的作品

综上所述, 《之歌不仅是映知识分子正确道路的小说, 它还具有政治象征意义, 是一部有关中国现代化之路的寓言, 是关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艺术解说, 同时它还是一部中国现代知识女性的成长史。林道静不只是一个艺术形象, 在某种程度上, 林道静是中国现代知识女性命运的缩影, 她的奋斗是中国女性的奋斗, 她的悲哀也是中国女性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