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地图数据库数据采集与实现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5
基于数据内外业——体化的城市交通电子地图实现研究摘要:该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电子地图相关工作经验,以基于数据内外业一体化的城市旅游交通电子地图信息库建设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了信息库建设中的建库需求,数据分级,数据采集等一系列问题,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经验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交通旅游电子地图信息库建设内外业1 建库需求交通旅游信息数据种类繁多,数据量大,对交通旅游信息的分类方法有多种。
交通旅游信息数据库主要按交通旅游信息使用对象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交通旅游信息数据库的使用对象主要是旅游者,还有其他与交通旅游相关行业的潜在客户。
旅游者使用旅游信息数据库主要是查询一些与自身旅游相关的信息,如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活动项目、旅游花费、旅游线路、交通、食宿、娱乐、当地的风土人情、当地居民的好客度、饮食习惯等,以便能够做出合理的旅游决策,选择最佳旅游路线和旅游时间,花最少的钱而得到最大的旅游消费,潜在客户主要指旅游供给商,旅游者和旅游供给商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普通的供需关系,而是具有独特性,其独特性在于:旅游供给商向游客提供的并不是旅游资源本身,而是旅游资源及其与旅游资源紧密相关的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信息和服务;旅游资源对旅游者来说是其花钱所得到的商品,这种商品又有其独特性,这种商品虽然是以实物的形式存在的,但却不能进行实物的消费,旅游资源并不因旅游者的消费而减少,旅游者通过消费旅游资源这种商品所得到的只是感觉、经历和体验。
2 数据分类选取2.1 专题数据分类行业分类是指对企业、单位所从事的经济活动性质的分类。
社会的经济活动是在法律的许可下,通过劳动、资本、土地和服务的投入,产出某种货物或提供某种服务的过程。
笔者通过参考国家标准的行业分类和各大地图网站的专题信息,分析使用电子地图用户的需求,对专题信息进行分类。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是综合多方因素设立的,涵盖了我国所有与国民经济相关的行业,分类非常细致,对行业的分类很专业化。
三维电子地图的技术研究1总体技术路线三维电子地图服务平台的总体框架由“支撑层”、“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组成,其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
支撑层是三维电子地图服务平台运行的支撑与保障,包括网络设备、标准规范、治理办法、支撑软件等。
数据层是三维电子地图服务平台服务的基础,包括用于地理信息服务的系列空间资源,主要包括三维模型数据、三三维电子地图服务平台总体框架维实体矢量数据、道路数据等部分。
服务层是三维电子地图服务平台建设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网络地图服务、网络要素服务、路径分析服务、空间分析服务以及通用WebService等。
应用层是三维电子地图服务平台对外提供的应用服务,即基于系统对外提供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三维可视化、地图书签、地图搜索、自驾分析、地图纠错、地图标记和广告服务等几部分。
2三维电子地图数据库建设2.1系统数据构成该系统数据库的建设主要是城市三维电子地图专题数据,依据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对现有的公共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实行统一的加工处理形成。
从应用和保密为出发点,主要包括三维城市模型、兴趣点矢量数据、道路矢量数据等专题数据。
2.2三维电子地图专题数据生成流程2.2.1三维模型基础数据来源。
数据是三维地理场景构建的基础,无论是场景的表达,还是场景的信息查询与分析均是以数据为支撑的。
在通常情况下如果不考虑地物的内部结构、组成,快速建立其三维模型的关键是猎取地物的三类基础数据,即地物的二维平面数据、第三维特征数据和纹理数据,其中二维平面数据和第三维特征数据共同构成三维空间模型,纹理数据则间接反映了地物的要素类型及其性质。
三维电子地图服务平台的三维模型数据猎取方式。
二维平面数据主要以1∶1000地形图为基础,在现场实行实地更新修编完成;第三维特征数据采集以现场属性调查方式为主;纹理数据采集主要是使用现场数码拍照和航测影三维模型数据猎取方式像提取相结合的方式。
2.2.2三维场景的快速构建流程。
导航电子地图基础数据库道路和POI信息点的采集
刘静华
【期刊名称】《浙江测绘》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就导航电子地图生产中基础数据库道路和POI信息点的采集与制作进行分析,探讨了全省导航电子地图的内业处理工作。
【总页数】2页(P45-46)
【作者】刘静华
【作者单位】浙江省第一测绘院,杭州31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08
【相关文献】
1.导航电子地图检索点数据更新采集方法探讨 [J], 刘艳琴
2.导航电子地图中道路网增量信息的多尺度探测 [J], 王艳慧;尹川;丁宇虹
3.覆盖面和POI:导航电子地图最重要要素 [J], 肖必虎
4.导航电子地图信息更新采集方法研究 [J], 高平;吴爱华
5.移动测量——导航电子地图数据采集新技术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道路GIS数据的采集与实现摘要:现状道路与规划道路红线是规划布局整个城市的基本骨架,是规划部门非常重要的数据信息。
随着GIS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GIS技术解决目前城市规划道路中的实际问题已经被许多城市运用,本文详细的说明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GIS技术对红线的采集录入操作及设计出规划道路红线地理信息数据的实现过程。
关键词:道路红线;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输入;数据处理。
为进一步推动城市规划地理数据的建设,满足城市规划领域的需求。
利用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建立空间辅助决策平台来处理规划治理业务显得尤为迫切。
传统以制图方式表达的数据逐渐被更为复杂的数据模型和要求所取代,这样就需要对原有数据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或者采用新的数据处理工具来保证最终成果能满足要求。
所以首先从数据的采集开始,运用一定的条件及技术形成符合规划条件的数字测量成果。
把外业计算与内业计算、原始规划条件数据与成果数据,放在一起进行研究与讨论。
一、数据采集1 数据要求1.1 数据输入数据输入是指输入外业实测的条件数据及原有的规划数据.条件是规划行政部门指定的道路进行平面、高程控制及道路名称、道路长度、道路宽度等或是用地单位确认的道路(包括机场航道、轨道交通等)定线中的现状路边线、中线及相关数据。
数据文件包括外业观测数据、规划数据、AutoCAD中的图形数据。
然后将外业观测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形成图形,作为数据处理的起始条件。
1.2 规划道路图形库图形库中有规划的中心线、红线、立交等,数据格式为*.dwg和*.dxf,基于AutoCAD R14.0以上版本。
它作为规划的平台,方便查询、调取等。
在进行作业时,可直接将规划路数据调到系统中,进行各种面积及距离的运算。
2数据处理2.1 数据分类根据规划地形图数据采集技术规程,依据规划道路资料、设计要求、外业观测数据等原始信息,进行各种数据变换和计算,道路数据严格按标准进行分类、分层、分色,实现各种性质的道路要素代码、线型、符号的统一,按矩形图幅统一接边和存贮,生成满足规划要求和用户需求的数据产品。
ArcGIS地图数据采集与分析法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 ArcGIS 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 GIS 软件,在地图数据采集与分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无论是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环境保护还是交通规划等领域,都离不开准确、全面的地图数据以及有效的分析方法。
一、ArcGIS 地图数据采集1、数据源的选择地图数据的来源多种多样,包括卫星影像、航空摄影、实地测量、问卷调查以及现有地图和数据库等。
在选择数据源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数据精度要求进行权衡。
例如,对于大范围的地形测绘,卫星影像可能是一个较好的选择;而对于城市中精细的建筑物测绘,实地测量则更为准确。
2、数据采集方法(1)数字化将现有的纸质地图通过数字化设备(如数字化仪)转换为数字形式。
这需要操作人员沿着地图上的线条、符号等进行描绘和标注。
(2)GPS 测量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设备直接在实地采集地理坐标点。
这种方法适用于获取点状、线状和面状地理要素的位置信息。
(3)遥感技术通过卫星或航空遥感获取大面积的地表影像数据,然后经过图像处理和解译提取所需的地理信息。
3、数据质量控制在数据采集过程中,数据质量至关重要。
要确保采集的数据具有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可以通过设置采集标准、进行重复测量、与已有数据对比等方法来检验和提高数据质量。
二、ArcGIS 地图数据分析1、空间分析(1)缓冲区分析用于确定围绕某个地理要素的一定距离范围内的区域。
例如,分析距离学校一定距离内的居民点分布,以评估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
(2)叠加分析将多个图层进行叠加,以分析不同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比如,将土地利用图层和土壤类型图层叠加,研究土地利用与土壤质量的相关性。
2、网络分析(1)最短路径分析计算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可应用于交通规划中确定最优的出行路线。
(2)设施选址分析根据一定的条件和约束,选择最佳的设施位置,如消防站、垃圾处理站等的选址。
校园电子地图的设计与实现刘小英【摘要】针对已有主流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存在价格昂贵、且对开发者技术要求高等局限性,采用地图搜索引擎提供的API,结合JSP与JavaScnpt技术,根据学校的地理结构,设计开发了校园在线电子地图.实现了校园地图显示、建筑物快速定位,到校公交线路查询,建筑物管理等功能.结果表明,电子地图方便了广大师生及来访人员熟悉学校环境,快速信息查询,满足了管理者对校园基础信息管理的需求.【期刊名称】《电子设计工程》【年(卷),期】2016(024)010【总页数】3页(P49-51)【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地图;JSP;API【作者】刘小英【作者单位】攀枝花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四川攀枝花 6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391随着各大高校的扩招,校区不断扩建,校园建筑日益增加,高校教学楼、宿舍楼、实验楼、食堂及教师家属楼四处林立,给新生及家长或来访人员带来不便,为方便不熟悉校园人员能够快速获取校园地理信息,便于学校进行管理,开发校园地图服务系统是最行之有效的途径。
目前,很多学校都在致力于这一研究,有的使用WebGIS进行地图开发[1_4],特点是操作简单、表现直观、维护简易、交互性强;有的采用地图API开发[5_8],为其他技术提供了API接口,便于用户自行开发地图服务。
以攀枝花学院为研究样本的校园电子地图以在线地图搜索引擎为基础,建立相关应用数据库及数据服务器,设计出方便易用的客户端界面,通过调用地图API实现电子地图的各种交互功能。
设计在技术上采用百度地图提供的API与第三方数据相结合实现了局域在线地图服务[9_14]。
调用百度地图API完成校园的基本轮廓,以及平移、缩放、鹰眼、比例尺等功能;使用JSP进行页面的展示;JavaScript主要用于调用百度地图API,并实现提示信息等功能;MySQL数据库用来存储建筑物相关信息,包括建筑物的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以保证校园建筑的动态规划;TomCat做为整个系统的服务器,用于发布校园电子地图系统。
电子地图与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引言:在如今高度发达的科技时代,电子地图和导航系统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无论是出行导航、旅游指引还是商业营销,电子地图与导航系统都能够为用户提供便利和准确的信息。
本文将探讨电子地图与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原理,并讨论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场景。
1. 电子地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电子地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主要包括地理数据采集、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处理和可视化展示等方面。
1.1 地理数据采集地理数据采集是电子地图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使用卫星遥感技术、航空摄影等手段,可以获取高质量的地理数据。
同时,地理信息采集装置如手机、GPS设备和车载导航系统等也能够为电子地图系统提供实时的地理数据。
1.2 数据存储与管理电子地图系统需要处理大量的地理数据,因此需要建立高效的数据存储和管理系统。
采用分层次、分网格的存储方式可以提高数据的查询和更新效率。
同时,合理的数据索引和备份机制也是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1.3 数据处理地理数据处理主要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融合和数据分析等环节。
通过对地理数据的处理,可以提取其中的地理特征以及相关的信息。
常见的地理数据处理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地形测量和地理模型等。
1.4 可视化展示电子地图系统需要将处理后的地理数据以直观的方式呈现给用户。
通过使用地图投影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将地理数据转化为用户友好的地图图像。
另外,引入交互式操作和多媒体技术还能够提高用户体验。
2. 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导航系统是电子地图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为其提供最佳的导航路线。
2.1 路径规划算法路径规划算法是导航系统中最关键的技术之一。
常用的路径规划算法有Dijkstra算法、A*算法和最短路径树算法等。
这些算法根据不同的权重和约束条件,计算出最短或最优的路径。
2.2 实时交通信息导航系统要能够及时地提供道路交通情况,这就需要获取实时的交通信息并进行处理。
电子地图制作方法与技术研究【摘要】本文主要从电子地图的特点、应用前景、电子地图设计与制作、未来发展前景四个方面,总结前人对电子地图的制作方法和技术的研究,比较不同方式制图的优缺点。
【关键词】电子地图;地图设计地图是对地球表面各种形体及其相关属性的一种描述,是存储空间信息的载体,并把信息存储起来重复利用。
电子地图的出现和发展,扩大了地图的应用领域,促进了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发展。
1.电子地图的特点电子地图:顾名思义,即在屏幕上,数字记录被符号化了的数字地图。
具有如下几个特征:(1)动态特性:与静态的一成不变的模拟地图相比,电子地图首先具有随需而变的动态特性。
(2)无缝特性:电子地图的漫游和平移功能,使得地图范围可以做到“无边无际”,达到“横向”无缝。
同时,通过地图投影的实时变换和空间尺度的无级缩放,可以使同一区域的不同比例尺、不同投影的不同电子地图实现无缝叠置,实现“纵向”无缝。
(3)多媒体特性:电子地图不仅能通过地图符号、文字、图片来传递地理信息,而且还可以配以适当的音频、视频,甚至配合外挂数据库来使用和查询,从而使得地图的信息更加丰富、更加全面。
(4)共享特性:数字化使数字地图比模拟地图更加容易保存、复制、传播和共享。
(5)多维特性:电子地图不仅可以拥有精美的点、线、面、体符号,而且可以用真3维模拟现实的地表情况,以及专题要素随时间的演过程。
2.电子地图的设计与制作电子地图的设计是建立电子地图系统和制作电子地图之前的一项准备和指导性工作。
针对不同的专题电子地图,需要采集不同的数据。
2.1 电子地图的数据采集与编辑空间信息数据量大,因此必须采用多种方式来获取信息,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功能采集数据,才能保证信息的全面性、实时性和可靠性。
(1)栅格数据的采集栅格数据是将空间分割成有规则的网格,在各个网格上给出相应的属性値来表示空间实体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
①扫描获取:通过对纸质地图扫描,将地图扫描成图像存储,成为数字栅格(DRG)数据。
电子地图基本使用原理
电子地图的基本使用原理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将
地球表面的地理信息,如各类地标、道路、建筑物等,进行数字化处理,并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示在电子设备的屏幕上。
具体来说,电子地图主要依赖于以下几个步骤:
1. 数据采集:地图数据的采集可以通过卫星影像、航空影像、无人机影像等方式进行。
采集的数据可以包括地理底图、地貌、水系、道路、建筑物等地理要素。
2. 数据处理:采集到的地图数据需要经过预处理,包括数据格式转换、数据清洗、处理噪声与错误等。
这一步旨在使得数据能够被地理信息系统识别和存储。
3. 数据存储与管理:处理后的地图数据需要存储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中,并进行管理。
数据库以地理要素为单位,进行分类、编码和索引,以便后续的地图操作和查询。
4.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地图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如查询、测量、叠加分析等。
通过这些分析结果,可以生成各种图层和专题图,将地标、道路、途经线路等信息叠加在地图上,形成可视化的电子地图。
5. 数据发布与交互:生成的电子地图可以通过网络发布,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并与地图进行交互操作。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地图的缩放、平移、标注等操作,实现个性化
的地图浏览和应用。
电子地图的基本使用原理就是以上述步骤进行的,通过数字化地图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和交互等过程,使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地理信息,实现导航、定位、规划等各类应用。
MAPGIS地理信息数据输入及数据采集摘要:入库地理信息数据经过数据收集、数据数字化、数据校正与转换、数据编辑、数据接边、数据质量控制、数据修改等,最终进入GIS数据库中进行保存、管理和维护。
GIS 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经过标准化、规范化以后的数据,具有统一的数学基础(地理坐标系、投影类型、比例尺等),供GIS用户查询、分析、决策等使用。
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与输入是GIS应用的基础与前提,MAPGIS提供了多种方法的数据输入与采集手段,对输入结果可进行编辑、校正、转换、质量控制,最终建立GIS数据库,供用户查询、分析使用。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输入质量控制引言:MAPGIS作为工具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在数据的输入采集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手段和强大的数据编辑与管理能力,为GIS应用提供了良好的软件基础。
1.地理信息数据地理信息系统(GIS)把要处理的数据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反映事物地理空间位置的信息,从计算机的角度称空间位置数据,也常称地图数据、图形数据;第二类是与事物的地理位置有关,反映事物其它特征的信息,可称为专题属性信息或专题属性数据,也称文字数据、非图形数据。
为了进行有效的查询、分析和管理等,必须将这两类信息都输入到计算机GIS数据库中。
常见的输入过程如图1所示。
图1获取信息是建立数据库的最初步骤,非数字信息必须转换成数字形式才能被计算机接受。
空间信息的获取途径通常为:野外测量、遥感、现场调查、已有资料等;属性信息的获取途径通常为:遥感、现场调查、社会调查、已有资料等。
获取的数据经过分类、编码、转换等,输入到GIS数据库中,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数据。
2.空间数据的采集由于空间数据的来源不同,采集的仪器和方法也不同。
目前有如下几种方法:2.1野外数据采集(1)GPS数据采集。
GPS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
GPS定位方法精度高,方便灵活。
GPS 定位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和普及,是测绘科技的一个重大的突破性进展。
基于 WebGIS 的电子地图研究电子地图是以数字形式展现的地图,可以通过计算机或其他数字设备来创建、编辑、存储、查询和显示地理信息。
随着 Internet 技术的不断发展,WebGIS 技术的出现使得电子地图能够通过网络实现数据共享和多平台应用。
这种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个人使用的导航地图到城市规划、自然资源管理以及应急响应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WebGIS 技术WebGIS 技术指的是将 GIS 技术应用到 Web 开发中,通过网页方式来展示地理信息和分析地理数据的一种技术。
WebGIS 技术的核心是服务端和客户端的交互,在服务端,可以通过 ArcGIS Server、Geoserver 等软件来实现地理信息的管理,通过 REST API、WMS、WFS 等标准协议提供服务;在客户端,通过 JavaScript、HTML、CSS 等前端技术实现地图展示、功能交互等操作。
WebGIS 优点是可以实现多人协同工作,实时数据更新和集中管理,方便用户以客户端方式访问和使用地图数据,同时可以扩展应用的开放性。
二、WebGIS 地图开发平台WebGIS 地图开发平台是一种构建、发布和管理地图服务的软件系统。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管理、地图制作、数据发布、数据查询和服务发布等。
常见的WebGIS 地图开发平台有 Esri ArcGIS、Supermap iServer、GeoServer 等。
其中,Esri ArcGIS 是国际上应用最多的 GIS 软件,该软件提供了完整的工作流程,包括数据管理、地图制作、分析和发布等,特别适用于大型项目的管理和开发。
Supermap iServer 则是国内常用的一款GIS 中间件,提供了基础数据服务、空间数据服务和动态数据服务等,可以轻松构建企业级地理信息应用。
GeoServer 是一款开源的地理信息服务软件,主要提供 WMS、WFS、WCS 等标准协议的服务,其优点是开源、免费、可自定义扩展。
电子地图数据库数据采集与实现研究作者:辛素敏来源:《科技资讯》2012年第20期摘要: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电子地图设计相关工作经验,以城市旅游交通电子地图信息库建设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了信息库建设中的建库需求,数据分级,数据采集及数据更新等一系列问题,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经验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交通旅游电子地图信息库建设内外业中图分类号:P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b)-0044-021 建库需求交通旅游信息数据种类繁多,数据量大,对交通旅游信息的分类方法有多种。
交通旅游信息数据库主要按交通旅游信息使用对象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交通旅游信息数据库的使用对象主要是旅游者,还有其他与交通旅游相关行业的潜在客户。
旅游者使用旅游信息数据库主要是查询一些与自身旅游相关的信息,如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活动项目、旅游花费、旅游线路、交通、食宿、娱乐、当地的风土人情、当地居民的好客度、饮食习惯等,以便能够做出合理的旅游决策,选择最佳旅游路线和旅游时间,花最少的钱而得到最大的旅游消费,潜在客户主要指旅游供给商,旅游者和旅游供给商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普通的供需关系,而是具有独特性,其独特性在于:旅游供给商向游客提供的并不是旅游资源本身,而是旅游资源及其与旅游资源紧密相关的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信息和服务;旅游资源对旅游者来说是其花钱所得到的商品,这种商品又有其独特性,这种商品虽然是以实物的形式存在的,但却不能进行实物的消费,旅游资源并不因旅游者的消费而减少,旅游者通过消费旅游资源这种商品所得到的只是感觉、经历和体验。
2 数据分类选取2.1 专题数据分类对旅游者来讲,去一个城市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信息是他们最关心的,所以交通旅游电子地图的行业分类主要侧重子旅游服务、交通设施、宾馆酒店、商场百货、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科教文化、党政机关、办公居住、金融保险十大类。
1984年12月1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作为国家标准发布,GB/T4 754-84将我国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13个门类,75个大类,310个中类,668个小类。
1994年第一次修订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以下简称国标1994),GB/T4 754-94共划分716个门类,92个大类,368个中类,846个小类。
2002年第二次修订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以下简称国标2002),GB/T4 754-2002共划分720个门类,95个大类,396个中类,913个小类。
对两次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的类别进行比较。
门类增加4个,大类增加3个,中类增加31个,小类增加124个。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攀升,行业分类越来越趋于细化。
对于电子地图用户来讲,他们需要的行业分类目前来讲还不需要如此细化,但是经济的发展牵引着用户的需求,细化的趋势是不言而喻的。
行业分类中党政机关和社会群体参考了国标2002中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门类,仍然沿用了国标1994中的金融、保险业门类。
办公居住参考了房地产业门类,宾馆酒店、餐饮场所参考了住宿、公饮业门类.科教文化参考了教育门类,商场百货参考了批发零售业,医疗卫生参考了卫生大类,公共服务参考了居民服务大类,交通设施参考了航空运输业和城市公共交通业大类,从国标2002中的公共设施管理业门类中独立出旅游服务大类。
2.2 标志点的选取电子地图中的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 POI),是信息查询的基础,是空间位置、属性特征的最佳结合点,是空间数据库与地图信息数据库之间的桥梁,其内容类别基本覆盖行业和公众关心的各个方面。
本文将兴趣点分为标志点和信息点。
标志点主要指在城市中具有重大影响、易于寻找和定位的建筑物、公共设施和地名等。
信息点指除标志点以外的实用、有意义的兴趣点。
设立标志点的条件与意义如下。
(1)指示性。
标志点必须对于到达、寻找或定位目的地在车辆导航、行走指南、邮政通讯等活动中起指示作用。
(2)稳定性。
选作标志点的建筑物、公共设施、地名等必须稳定且有影响力,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变化。
如:莫愁湖、文昌阁、市政府等。
(3)均匀性。
城市内设置的标志点必须均匀地覆盖整个城市市区,一个街坊内一般不少与5个标志点,市中心区域可适当增加,即所谓“一片森林与一颗树的区别”。
设立的标志点必须是有实际定位意义的点。
对于有多个出入口、面积比较大的单位作标志点时,应该把主要的出入口作为标志点,其次要出入口可作为次级标志点或信息点。
标志点对区域定位有实际意义,在位置描述中可以相对标志点的位置来描述所要查询的目的地。
3 数据分级简化3.1 分级目的(1)分级可以突出信息的重要性,当用户查询信息时,分级可以使得查询结果中相对重要的信息优先显示,便于用户筛选。
(2)在电子地图的负载量相对较大的时候,可以通过分级来剔除相对不重要的信息,保证重要信息不缺失。
3.2 标志点分级标志点等级划分为两级。
(1)一级标志点:市区内的重要建筑物、重要旅游景点、市级购物中心、交通枢纽、大型桥梁等。
车辆导航影响半径1km~2km,行走指南影响半径500m~1000m,布设密度1~3个/km2。
(2)二级标志点:街区内的明显标志建筑物、有一定影响的地名、有较大影响的商服设施、大型工业企业等,车辆导航影响半径在lkm以内,行走指南影响半径200m~500m,布设密度5~30个/km2。
3.3 信息点分级信息点等级划分为两级。
对于标志点以外的信息,选取有价值的、相对重要、相对稳定的点为一级信息点,剩余的为二级信息点。
信息点的选取应该能够全部覆盖整个调查区,有了准确、详尽、有意义的信息点,电子地图的价值才能更大的体现出来。
4 数据内外业一体化4.1 外业采集数据采集的总体思路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设计调查路线,其次总结调查方法,再次是专题信息针对性调查(图1)。
(1)调查路线设计。
标志点、信息点和交通信息同时调查,根据底图按照从上到下呈S形环绕的顺序,沿着调查区内道路围起来的街区逐个街区进行调查(街区内的单位必须调查)。
在其中的每一个调查街区内,同样按照从上到下呈S形环绕的顺序展开调查。
(2)调查方法与内容。
标志点和信息点在进行调查时都采用实地踏勘的方法,调查人员必须赴现场勘察调绘。
信息点在进行外业详细调查时,一般采用普查的方式进行。
一般来说,重点调查的是车站、公交站点、学校、医院、邮政电信、银行、体育场馆、停车场、加油站等公共设施、宾馆酒店、百货商场、菜场超市、酒楼长馆等商业服务设施以及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等。
标志点的选取则具有一定的筛选性,依据其选取原则,符合标志点设立要求和标准的才可以作为标志点。
(3)专题信息选取。
根据专题数据的分类,有针对性的选取实用的、有意义的属性数据。
专题信息通用信息包括名称、地址、电话、是否标志点、等级的划分、备注说明等。
对于特有信息的查询每个专题都有不同的侧重。
①旅游景点:景点开放时间、门票价格、重点推荐旅游项目等。
②宾馆酒店:星级、服务项目、客房数、各类客房价格等。
其中服务项目填写住宿、长饮、休闲、会务等,三星以上的宾馆可不填。
各类客房价格应指实际询问价格,非挂牌价格。
③商场百货:是否连锁、经营范围、营业面积、消费档次、别名等。
④餐饮场所:是否连锁、菜系、营业面积、营业时间、消费档次等。
⑤医疗卫生:医院需要调查它的等级,如三级甲等、三级乙等、二级甲等等。
⑥金融银行:针对银行,需要调查它属于分行、支行、分理处、储蓄所中的哪类。
如果属于离行式自助区,在备注中需要单独写明。
⑦乡公共服务:对于邮政电信类,需调查它属于省分公司、市分公司、县分公司、营业厅中的哪一类。
⑧办公居住:居民小区需要调查建筑类型和类别。
4.2 内业建库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均存储在Oracle数据库中,其中空间数据采用自定义的数据格式,并提供导出为MapInfo/ArcGIS地图数据格式的接口。
4.2.1 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是与空间位置有关的数据,空间数据库则是通用化的综合性的空间按数据的集合,它可以供各种用户共享且具有最小的冗余度和较高的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
空间数据库建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空间数据库的设计。
空间数据库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建立的系统的好坏。
设计中应该考虑的问题有:(1)减少空间数据存储冗余度。
(2)空间数据结构稳定性。
(3)空间数据可以实时进行查询。
(4)空间数据的复杂性。
空间数据库的实现过程包括三个部分:(1)建立空间数据结构。
(2)通过载入试验性数据对应用程序进行测试,查看存储状态。
(3)载入现实数据,建立运行空间数据库。
4.2.2 属性数据库属性数据库重点满足标志点信息点分类分级的要求,为编制各类专题地图服务。
(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标志点信息点库包括基础地理信息调查得到的数据,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初加工而成的数据库。
别名库建立在标志点信息点库的基础上,与它是一对多的关系,一个兴趣点可能有多个别名。
专题信息库由标志点信息点库和专题信息调查得到的详细数据生成,与标志点、信息点库一对一关系。
其他地理信息数库包括道路属性、类别、性质区划代码等。
(2)旅游客户数据库。
主要指已经建立的旅游客户资料及其旅游客户所需发表的信息。
旅游客户主要指旅游供应商,旅游客户数据库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有效补充。
(3)信息发布数据库。
信息发布数据库是在基础地理数据库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产生的数据库。
电子地图、网站、手机短信、语音等应用产品都需要从基础地理数据库和旅游客户数据库中提取相应的资料形成那个信息发布数据库。
数据组合的方式会根据应用或者产品的不同有所不同。
5 数据更新与维护机制随着实践的推移和应用的不断深入,数据的准确性和现势性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要求,建立数据更新与维护机制势在必行。
(1)即城市按区划块,每块安排专人负责数据的定期检查。
对块内的标志点和道路实时进行抽查,其他数据定期详查。
(2)安排专人与旅游客户联系,便于实时更新旅游客户数据库。
参考文献[1] 孙江勇.面向GIS的全数字测绘生产体系的技术整合[J].新疆有色金属,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