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垃圾处理现状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7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与对策近年来,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日益突出。
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而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等新技术也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中得到了推广。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首先,农村居民的生活垃圾产量逐年增加,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农村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厨余垃圾、废纸、瓶罐等易腐垃圾和易燃垃圾,这些垃圾如果随意丢弃或填埋,会导致土壤污染、水源污染等严重后果。
其次,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落后,缺乏有效的处理手段。
大部分农村地区仍采用传统的填埋或焚烧方式处理垃圾,而这些方式往往效率低、污染大,难以达到环保要求。
因此,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亟待加强。
此外,农村居民对垃圾分类意识薄弱,垃圾分类工作难以顺利推进。
虽然垃圾分类已成为时下的热门话题,但农村居民的分类意识尚未树立起来,导致垃圾混合严重,难以进行有效处理和回收利用。
因此,针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来解决问题。
首先,应加强对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教育,提高他们对生活垃圾处理问题的认识,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其次,应加大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推广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提高处理效率和减少污染排放。
同时也要加强对农村垃圾填埋场等设施的管理,防止污染的发生。
此外,应加强对农村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力度,倡导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
可以通过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活动、建立分类回收站点等方式,引导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工作。
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村居民参与垃圾处理工作,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持续发展。
通过建立政策支持体系、提供资金补助等方式,激发农村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是当前急需解决的环保问题。
只有通过加强环保意识教育、加大设施建设力度、推广垃圾分类工作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有效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实现农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垃圾处理问题与解决方案随着农村人口的不断流失,农村的垃圾问题也愈发严重。
与城市相比,农村的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善,加之农村人们的环保意识普遍较弱,垃圾分类、回收等环保行为也较少。
这些问题导致了农村地区垃圾处理难题的日益恶化。
如今,我们需要寻找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来缓解或解决这一问题。
一、农村垃圾处理的现状1.农村人口流失导致的垃圾数量减少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吸纳了大量的农村人口,导致农村人口流失。
由此,农村的垃圾数量大量减少,垃圾处理成为一件非常头痛的问题。
尤其是在缺少完善的垃圾处理设施的情况下,农村的垃圾问题更加严重。
2.农村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善农村的垃圾处理设施与城市相比,设备和技术规模明显差异。
由于农村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相对较弱,垃圾处理设施的性能和数量都很有限。
农村地区普遍没有专门的垃圾处理场所,垃圾往往被填埋、焚烧或者直接丢到自然环境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3.环保意识薄弱农村地区居民环保意识相对环保,垃圾分类、回收等环保行为也较少喜好,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比较低。
这种情况下,即使有垃圾处理设施,缺乏居民的环保意识和态度,垃圾也不会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处理。
二、农村垃圾处理的解决方案1.完善农村垃圾处理设施针对农村地区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善的问题,我们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和设备投入的方式来加强农村垃圾处理能力。
政府可以加大投入,加快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同时也要大力发展城乡一体化,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为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使用提供一定的支持。
2.加强垃圾分类和回收当下,各地方政府都在大力推动垃圾分类和回收。
但在农村地区,垃圾分类和回收的效果并不显著。
我们需要启动“全民垃圾分类”的计划,上门宣传垃圾分类和回收的知识,增强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培养农村居民自觉遵守环保规定的习惯,从垃圾分类开始,让农民明白从自己做起,推动环保意识从社区、传导整个社会。
3.加强环保宣传政府也可以通过针对农村地区的宣传和教育,加强环保和垃圾分类回收知识的普及,还可以加强新闻媒体等多方面的宣传,推广形式的垃圾减少,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垃圾污染处理现状及对策农村垃圾污染一直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由于农村地区资源匮乏,居民生活水平较低,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备,导致农村垃圾污染问题长期存在。
针对这一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解决农村垃圾污染问题,保护农村环境,提升村民生活质量。
一、农村垃圾污染现状1. 垃圾分类不完善农村地区的居民对垃圾分类意识较低,大部分垃圾都被混合投放,导致垃圾处理效率低下,污染环境。
3. 缺乏科学垃圾处理观念农村地区居民缺乏科学的垃圾处理观念,对垃圾处理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很多人对随意丢弃垃圾视若无睹。
1. 加强垃圾分类宣传通过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农村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识和认识,引导居民树立环保理念,自觉进行垃圾分类。
2. 建立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加大对农村地区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投入,提高农村垃圾处理设施的覆盖面和处理能力,有效减少垃圾污染。
3. 完善农村垃圾处理政策制定完善的农村垃圾处理政策,加大对农村垃圾处理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引导和鼓励农村地区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处理。
4. 加强对农村垃圾处理的监管加强对农村地区垃圾处理情况的监管,加大对违规垃圾处理行为的处罚力度,督促农村居民依法进行垃圾处理。
5. 引导发展垃圾处理新技术鼓励引导农村地区发展新技术的垃圾处理设施,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和环保性,推动农村垃圾处理向科学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三、农村垃圾污染处理的重点工作2. 建立健全农村垃圾处理的监管体系政府部门要建立健全农村垃圾处理的监管体系,提高对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督导和管理水平,推动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科学和规范发展。
在农村垃圾污染处理工作中,需要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和农村居民共同努力,加大对农村垃圾处理的投入和宣传力度,推动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向科学、规范方向发展,有效减少农村垃圾污染对环境的影响,为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做出积极贡献。
农村垃圾污染处理现状及对策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垃圾数量逐渐增加,垃圾处理问题日益凸显。
农村垃圾的处理不当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会危害居民的健康。
解决农村垃圾污染问题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就农村垃圾污染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村垃圾污染现状1. 垃圾数量急剧增加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迁移,垃圾数量成倍增加。
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往往会产生大量有机垃圾,如食品残渣、废弃农作物等,同时农村居民生活设施的缺乏也造成了大量的建筑垃圾。
这使得农村垃圾处理的情况日益严峻。
2. 垃圾处理方式落后农村地区垃圾处理设施匮乏,大部分农民只能将垃圾随意堆放或直接丢弃到河流、田野等地方。
这种未经处理的垃圾不仅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引发各种传染病和环境卫生问题。
一些农村垃圾处理设施老化,设备陈旧,无法有效处理大量的垃圾。
3. 缺乏有效监管农村地区垃圾处理一直是管理和监管的难点。
由于农村地域广阔、人口分散,垃圾处理的监管难度较大。
加之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监管措施缺乏,导致了农村垃圾污染问题的逐渐加剧。
1. 完善农村垃圾处理设施为了解决农村垃圾问题,首先应该完善垃圾处理设施。
政府可以通过投资改造或新建垃圾处理场所,并引入先进的垃圾分类处理技术。
加强农村垃圾处理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转。
2. 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和回收加强对农村垃圾分类和回收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推动农村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政府可以鼓励投资开发农村垃圾回收业务,发展垃圾资源化利用,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3. 强化农村垃圾处理的监管加大对农村垃圾处理的监管力度,完善农村垃圾处理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的垃圾处理制度。
政府可以加大对违规处理垃圾的处罚力度,同时鼓励居民参与农村垃圾处理行动,形成全民参与的垃圾治理合力。
4. 提高农村居民意识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对垃圾处理的重视程度。
农村垃圾处理调查报告农村垃圾处理调查报告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
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农村垃圾处理调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垃圾处理调查报告1随着现代工业、农业的发展,方便食品的增加,农村生活垃圾,特别是白色垃圾,一次性产品垃圾可以说已泛滥成灾。
根据崇阳县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要点安排,为改善我县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针对如何搞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这一问题,崇阳县民政局组织专班深入铜钟乡大岭村、天城镇白泉村、路口镇团山村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和对策建议汇报如下。
一、农村垃圾处理现状(一)农村生活垃圾收集与村庄保洁模式目前,我县农村生活垃圾大多是放任的形式,想丢哪儿就丢哪儿,遍地是。
虽然有一些地方放置了垃圾桶,但是垃圾桶旁边也有乱倒乱扔生活垃圾现象。
(二)农村生活垃圾集中与转运方式20xx年以来,全省开展农村垃圾治理,每个组(自然村)建一个垃圾池,每组找一个低保户(增加一个人的低保资金)作为组级垃圾保洁员(把每户垃圾清运入垃圾池),每村配一个清运工,每乡配一辆垃圾车,收集乡镇每个村的垃圾,运至乡垃圾场(一般是露天的,少数掩埋)。
这一措施的落实,短期内起了一点作用。
但是这项工作开展不到一年,每个垃圾池变成了一个垃圾点,特别是公路沿线的垃圾池,非常影响县誉、乡容、村貌。
(三)主要处理方式主要处理方式是乱丢,首先大部分是丢到河里,大水冲到哪儿是哪儿,其次是焚烧,再次是丢在不显眼的地方。
(四)垃圾处理设施现状20xx年建的垃圾处理设施,如今大部分被破坏了,垃圾清运车大多不在了。
(五)农村垃圾分类情况农村垃圾分类难,主要是农村人整体素质不高,按照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应考虑渐进式分类。
(六)垃圾治理资金主要来源情况县对乡下拨一部分,乡对村全部下拨。
例如铜钟乡对每个村20xx 年至少拨6000元。
独石村乡下拨6000元,村垃圾清运员年工资15000元,不足部分资金9000元由村级垫付,造成村级负担加重。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研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垃圾问题日益凸显,如何科学有效地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进行调研,并提出一些对策以应对这一问题。
一、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1.缺乏有效的分类和回收机制。
由于农村居民对垃圾分类意识不足,导致生活垃圾无法得到有效处理和回收利用。
2.缺乏专业的垃圾处理设施。
农村地区缺乏垃圾处理设施,特别是垃圾焚烧和填埋设施,导致垃圾无法得到合理处理,危害环境和居民健康。
3.垃圾收运不规范。
农村地区垃圾收运方式单一,缺乏规范管理,垃圾容易堆放在露天场地,给环境带来污染。
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对策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垃圾分类教育。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村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推广分类回收等环保行为。
2.建设农村垃圾处理设施。
加大投入力度,建设农村垃圾焚烧和填埋设施,实现对生活垃圾的科学处理。
3.完善垃圾收运体系。
建立垃圾收运网络,确保每个农村居民都能方便地将垃圾交给专业的垃圾收运人员。
4.鼓励农村垃圾资源化利用。
将垃圾处理与资源回收相结合,发展农村垃圾处理产业,推动垃圾资源化利用。
5.强化监督管理。
加大对农村垃圾处理场所的监督力度,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促使农村垃圾处理行业规范化。
三、结语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企业应积极投身于农村垃圾处理产业,居民则应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
通过共同努力,相信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为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与挑战村镇地区是我国农村人口居住相对集中的地方,也是我国农村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重要载体。
但是,随着村镇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处理问题也日益突出,成为了当前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就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和挑战进行探讨。
一、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现状1.垃圾来源及特点2.垃圾处理方式3.处理设施及水平目前,我国村镇地区垃圾处理设施主要有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厂、垃圾堆肥厂等。
但是,这些设施的处理能力普遍不足,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处理水平较低,难以满足当地垃圾处理的需要。
二、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挑战1.垃圾处理设施不足当前,我国村镇地区垃圾处理设施普遍不足,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和小型村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处理能力较低,难以满足当地垃圾处理的需要。
2.垃圾处理技术水平低当前,我国村镇地区垃圾处理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尤其是对于一些新型垃圾处理技术的应用和研究不足,难以实现垃圾处理的高效、环保和安全。
3.居民环保意识不足当前,我国村镇地区居民环保意识相对较低,对于垃圾处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难以形成有效的垃圾减量和分类处理机制。
4.政策支持和投入不足当前,我国村镇地区垃圾处理政策和投入相对不足,难以形成有效的垃圾处理机制和推动垃圾处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我国村镇地区垃圾处理面临诸多挑战。
要想实现垃圾处理的高效、环保和安全,需要加大政策和投入支持,加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垃圾处理技术水平,增强居民环保意识等多方面的努力。
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与挑战,这是一个关乎我们每个人生活环境的问题。
我们每天产生的垃圾,尤其是农村地区,如何处理,是一个大问题。
现在,让我来跟你聊聊这个话题。
我们先来看看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
垃圾来源嘛,主要有居民生活、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种类多,量也大。
处理方式呢,主要有填埋、焚烧、堆肥等,但是,这些方法都有自己的问题。
比如填埋,会占用土地,污染环境;焚烧呢,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灰尘,影响空气质量。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与挑战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产生量逐渐增加,而处理方式和设施却相对滞后。
这给农村环境保护和人民生活带来了诸多挑战。
一、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逐年增加,主要原因包括农村人口数量增加、农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改变等。
人们使用的各种包装材料和一次性用品也增加了垃圾的数量。
农村生活垃圾数量的增加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二、垃圾分类处理难度大农村生活垃圾中,有机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等种类,需要进行分类处理。
但是由于农村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善,分类处理工作难以开展。
农民对垃圾分类意识不强,缺乏相关知识,导致分类处理工作难度增加。
三、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善农村地区垃圾处理设施相对较少,主要以垃圾堆放点或者简易处理设施为主。
这些设施不仅数量不足,而且技术含量低,无法有效处理大量垃圾。
缺乏垃圾焚烧设施或垃圾处理站,更是导致农村垃圾处理问题难以解决。
四、环保意识普及不足农村地区的居民对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较弱,很多人对垃圾处理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缺乏环保宣传和教育,导致农村居民对垃圾处理问题缺乏应有的重视,随意丢弃垃圾的现象比较普遍。
五、资源回收利用率低农村地区的垃圾中,很多可回收资源被丢弃处理,导致资源浪费严重。
废旧塑料、纸张、玻璃等资源本可以得到有效利用,但由于缺乏回收设施和回收体系,导致这些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回收利用。
六、空气质量受垃圾焚烧影响由于农村垃圾处理设施缺乏,很多地方采用垃圾焚烧方式处理垃圾。
然而,垃圾焚烧会排放大量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对空气质量造成污染。
这种污染不仅会影响居民的健康,还会加剧大气污染问题。
七、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成本高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成本较高,主要原因包括垃圾清运、处理设施建设、管理与维护等方面。
由于处理设施技术含量高、维护成本大,很多农村地区无力承担这些成本,导致垃圾处理难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农村垃圾污染处理现状及对策农村垃圾污染一直是中国农村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而处理方式却没有跟上,导致垃圾随意堆放、焚烧及未经处理的情况普遍存在,给农村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农村垃圾污染处理成为了当务之急,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对于农村垃圾污染处理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垃圾乱堆放。
由于缺乏垃圾分类和投放意识,农村居民往往将生活垃圾直接堆放在村庄周围的空地、河滩或田间地头,甚至直接丢弃在河流中,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 垃圾焚烧。
部分农村地区存在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不足的状况,居民会选择将垃圾进行焚烧处理,但由于没有专业设备和标准化操作,产生的大量有害气体和灰尘造成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 农村垃圾处理设施缺失。
农村地区大多缺乏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设施,造成垃圾处理方式单一,无法满足垃圾处理的需求,导致垃圾难以及时得到有效处理。
4. 缺乏环保意识。
部分农村居民缺乏环保知识和意识,对垃圾处理方式和影响缺乏了解,缺乏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导致垃圾乱倒乱丢的行为屡禁不止。
二、农村垃圾污染处理对策为解决农村垃圾污染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加以解决:1. 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向农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投放和处理知识,倡导环保理念,提高居民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参与度。
2. 建设垃圾分类回收设施。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垃圾分类回收设施的建设和投入,提供便利的回收垃圾箱、分类回收站点,推广垃圾分类投放,鼓励农村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回收,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3. 建立农村垃圾处理体系。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推广垃圾焚烧、填埋和堆肥等多种处理方式,建立完善的垃圾处理体系,实现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4. 加强监管力度。
政府应建立健全农村垃圾处理监管体系,加大对农村垃圾乱倒乱丢行为的打击和处罚力度,加强对垃圾处理设施的监督管理,确保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目录一该村垃圾处理基本情况.....................................1 (一)环境现状基本情况..................................1 (二)农村垃圾状况新变化.................................1 (三)垃圾处理基本情况..................................1 二不良处理农村垃圾的危害................................2 三该村垃圾处理问题的成因................................2 (一)政府投入的长期不足...............................2 (二)缺乏技术和资金支持...............................3 (三)农户自身环境意识不强.............................3 (四)农村垃圾处理法规较少...........................3 四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问题的对策与建议......................4 (一)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4 (二)政府投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4 (三)引进科学技术实现农村垃圾资源化...................4 (四)完善立法,制定村规民约............................5 五参考文献.................................................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由于传统粗放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根深蒂固的影响,农民对环境的认识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许多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农村生态环境令人担忧。
加之,广大农村无法与城市享受同等程度的关注,垃圾处理问题更是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农村甚至成为城市垃圾的消化地,环境不断恶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村容整洁”目标相去甚远。
垃圾处理已成为目前建设新农村工作中一个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
湖北省××市××镇属偏远山区,经济发展落后,交通不发达,人们多以务农为生,近年来许多村民开始外出务工。
本文对××镇某村镇农村垃圾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和建议。
一、该村垃圾处理基本情况(一)环境现状基本情况该村隶属湖北省××市××镇,地处丘陵,属于典型的偏远山区,经济落后,主要经济来源为农业,还有一部分靠外出打工为生。
该村交通不发达,进村道路和村内道路尚未硬化,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环境卫生较差,许多地方还处于“脏、乱、差”的落后面貌。
很多田头、路旁、水塘边以及干涸的河道均成了天然垃圾场,房前屋后,村内外低洼处小型垃圾堆非常常见,并且无人过问;走入村庄,在道路两旁、河流两岸,甚至田间地头,到处都有随意丢弃的垃圾,白色污染四处“开花”, 影响了农村的村容村貌,对农村生态系统的损伤更是不言而喻的。
(二)农村垃圾状况新变化约十年前,该村垃圾以可降解的菜皮烂叶和草木灰等为主,这些垃圾可以很好的融入农耕经济的生产、生活循环中,基本都被用于畜禽饲料或农肥而得到了妥善处理,因而并未成为一个环境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日益现代化,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方式的转变,加之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垃圾排放问题也就日益凸现。
过去只是在城市中出现的垃圾也成为污染农村环境的一个大问题。
垃圾中不可降解物大量增多,塑料袋、饭盒、可乐瓶、易拉罐、矿泉水瓶、破化肥袋子、烂塑料薄膜、破鞋袜等丢弃越来越普遍。
此外,不少村民对房屋进行翻修或新建,产生大量建筑垃圾,成为一个难以处理的垃圾源。
(三)垃圾处理基本情况由于该村交通不发达,基础设施滞后,村中并未修建生活垃圾堆放池或堆放桶,农村垃圾无法按城市垃圾处理模式进行统一收集处理。
同时村民对垃圾危害了解不足,没有分类处理垃圾的意识,无法正确处理垃圾,因此在处理生产生活垃圾上显得极为随意。
垃圾处理方式主要以随意放置、丢弃和焚烧为主,比如有时对动物尸体、农药瓶等,不经任何处理,就随意丢弃;有时不对垃圾进行分类,将能烧、不能烧的垃圾都堆在一起随意焚烧。
呈现出处理主体个体化、分散化,技术水平低,处理不彻底等特点。
这样也加重了农村环境的恶化。
也就不能真正杜绝垃圾给环境和人们带来的危害。
垃圾的综合利用率低,很多可回收利用的垃圾被直接丢弃。
由于农民受长期习惯的影响,无法对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形成一致的认识,而农民的经常性消费也不能使有用垃圾形成一定的规模,这些有用垃圾通过一般处理方式日渐流失,因此回收利用只占一小部分。
可回收生活和生产垃圾处理方式大部分与一般垃圾处理方式相同,小部分农户集中起来卖给废品回收站,同时部分生产垃圾用作生活能源。
但由于该村能源结构变化不大,农民仍多将秸秆作为燃料,使得对秸秆的再利用程度较高。
二、不良处理农村垃圾的危害农村垃圾得不到正确处理,将产生不小危害:(一)、垃圾回收处理不及时,会造成蚊蝇增多,疾病广泛传播。
由于垃圾回收不及时,农村的垃圾堆就会成为新的卫生死角,在炎热的夏天,往往成为蚊子和苍蝇的乐园,蚊子、苍蝇的增多,会增加疾病传播的危险,尤其是农户家里的畜禽更容易感染病菌的侵蚀;(二)、垃圾回收处理不到位,可能会导致农村水源被污染。
比如空的农药瓶子中的农药残留一旦扩散,就会将有毒有害物质带人水体,影响水中生物,污染人类饮用水水源,危害人体健康,污染农业用水,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三)、农村垃圾任意堆放,占用、侵蚀一定的土地,对农田破坏严重。
农村垃圾的大量堆放侵蚀了大片的农田,对农村的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和潜在的危害。
垃圾中含有多种重金属(如铜、镉、铬等)和有毒有害的危险品及难降解的化合物,他们毒性强、危害大,渗透于土壤,腐蚀农作物,严重影响着土壤质量,并可能通过食物链危及人类健康。
三、该村垃圾处理问题的成因农村垃圾处理作为农村环境问题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村环境改善的进程。
农村环境问题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痼疾,无法从单方面来有效地解决,这就需要从国家、地方政府、、农户自身、法律制度等角度来探讨农村垃圾处理现状存在的原因。
(一)政府投入的长期不足长期以来,国家对环境污染的防治投资几乎全部集中到了城市及其工业,在农村环境保护上的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与城市有着巨大的差距,但农村环境对资金需求程度并不比城市小。
由于村庄可支配的公共资源有限,村庄自身无法拿出大量的资金来处理村庄内部的垃圾。
市县乡等各级政府的财政资金投入只能兼顾到城市和乡镇的垃圾处理,基本没有专项资金对农村垃圾处理进行投入,使得农村产生的垃圾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农村居民点相对分散,交通不便造成处理费用大增。
相对于城市而言,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市场运营机制不够完善,而农村本身经济发展较慢,无法通过自身的力量来建立,对社会资金又缺乏吸引力,使得农村垃圾处理等环境问题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此外甚至还存在地方政府挪用垃圾处理的专项资金的现象。
由于农村环境危机具有滞后性,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领导干部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仍以政绩突出为办事准则,把原本属于农村垃圾处理等环境保护的财政支出挪到能“立竿见影”的项目,甚至挪用于行政管理费用,使农村环境问题得不到明显好转,垃圾处理等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缺乏有效的监督。
农户对于国家政策与法律的了解程度较低,因而地方政府对国家政策的执行情况及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缺乏有效的舆论监督。
(二)缺乏技术和资金支持一些有回收、再利用价值的垃圾并未得到有效利用,只是简单处理或者丢弃。
在调查中,绝大多数村民对垃圾的资源化及回收利用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往往还是采取了最为简单的处理办法—丢弃,或者作为肥料使用。
究其原因还是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
这些垃圾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一些村民也觉得可惜,但受制于企业规模与效益,也无法从外界得到技术与资金支持,只能眼看着资源流失。
而且,粪便等作为肥料也有其局限性,对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农户自身环境意识不强农村垃圾处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全民共同参与,需要农民的积极配合。
但是出于收入水平、自身受教育程度、国家宣传力度、农村农业生产模式、传统风俗习惯等原因,村民的卫生意识较为落后、环保意识较为淡薄、价值观念滞后、生态意识不强、思想认识不足。
他们更多是考虑如何提高自己的收入,而对环境问题视而不见,许多农民更不会把环境保护和自己的行为联系在一起。
他们按照自己固有的垃圾处理方式生产和生活,殊不知他们的行为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
(四)农村垃圾处理法规较少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收集、储存、利用、回收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防治污染环境,按照“谁生产、谁负责”的原则,控制废弃物污染。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专门规定: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的具体办法,由地方性法规规定。
但是这些法律并没有得到切实的贯彻和实施。
农村垃圾的处理受地域的限制较大,但地方性农村垃圾处理法规很少,没有强制性回收制度,对农村垃圾回收管理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对垃圾处理缺乏指导。
四、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问题的对策与建议调查表明大部分的村民还是希望国家和当地政府帮助自己改善周围环境,由此可见,政府应该在农村环保工作中肩负起最为重要的职责。
但是,在农村取消农业税、村级财政空白、农村吸收外资有限的前提下,政府由于受人力、资金条件限制,对农村垃圾处理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所起作用有限,无法对农村环境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因此,农村应在政府的引导下,积极寻找适应自身情况的解决之道。
如果农村的环境问题得不到及时控制,很可能走上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之路,要防止这种不良趋势,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应有的高度并抓好这件工作,使环境质量不仅不会下降而且还能有长足的改善,当然这是件任重而道远的宏伟工程。
该村地处偏远,交通落后,而且村民居住点较为分散,产生垃圾量不足以支持工业化、产业化的回收利用,针对这些现状,现具体提出如下建议:(一)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必须首先提高农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只有全体农民自身形成了对环境保护的共同认识,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环境面貌,也从源头上杜绝了环境问题的滋生。
环保宣传教育工作必须重视起来,充分利用宣传、教育阵地运用电视、报纸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大力宣传农村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不仅要强化农村基层干部的环保意识,还要对广大农民进行宣传,加强对大中小学生的环保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