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练习
- 格式:pdf
- 大小:274.38 KB
- 文档页数:4
高中生物题型分析----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题型一、物质运输方式一、考查形式选择题或填空题二、典型例题1.将某活组织放入适宜的完全营养液中,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培养液中甲、乙两种离子的浓度保持相等且恒定,定期测得细胞中两种离子的含量,得到如图所示曲线。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组织的细胞吸收甲、乙两种离子的方式分别是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B.该组织细胞运输离子甲的载体蛋白数量比运输离子乙的数量多C.两种离子均只能从低浓度的一侧运输到高浓度的一侧D.曲线m~n段和a~b段表明两种离子浓度的升高抑制了细胞的吸收答案 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曲线随时间的变化是:细胞内离子浓度超过细胞外离子浓度,因此对两者的吸收都是主动运输的方式,A项不正确;在相同的时间内,甲曲线表示的浓度高于乙曲线,说明甲离子的吸收速度快,主要原因是载体蛋白的数量相对较多,B项正确;可从图中直接得出:细胞内浓度无论大于或小于细胞外浓度,细胞均能吸收离子,C项不正确;D项中曲线m~n段和a~b段两种离子应该是处于平衡的状态,是由于载体蛋白数量有限引起的,而不是抑制了细胞的吸收,D项不正确。
2.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四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A表示________方式,B表示________方式,C表示________方式,D表示________方式。
(2)K+、O2和葡萄糖三种物质中,通过B方式进入红细胞的是________。
(3)与A方式相比,B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________,该物质是在细胞内的________上合成的。
(4)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通过________方式进行的,该种运输方式也体现出细胞膜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5)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__________________方式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6)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影响B方式运输速率的因素为__________________;与C运输方式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
1.某植物细胞间隙的浓度为a,细胞液的浓度为b,细胞质基质的浓度为c,当它因缺水而萎蔫时,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a>b>c B.b>c>aC.a>c>b D.b>a>c【答案】C【解析】植物缺水萎蔫是因为细胞失水,故外界溶液(a)>细胞质基质(c)>细胞液浓度(b)。
2.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某同学取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制成临时装片,实验试剂有滴加了红墨水的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蒸馏水等。
如图是某同学根据光学显微镜所观察到的图像绘制而成的。
下列对图和有关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A.该图绘制正确,处于该状态的细胞依然保持活性B.该图所示细胞一定正在发生质壁分离,1内液体为红色C.除图中5以外,其他细胞成分均属于原生质层的范畴D.若将该图所示细胞放于清水中,预测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答案】D3.红甜菜根的液泡中含有花青素。
某同学将红甜菜根切成大小相同的薄片,分别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 min后取出,再分别放在等量清水中浸泡1 h,获得不同温度下的浸出液,然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浸出液中花青素吸光值,吸光值大小可以反映浸出液中花青素的含量。
根据图示的实验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花青素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协助扩散B.温度超过50 ℃,膜结构受到破坏,通透性增大C.在50 ℃以下,甜菜细胞内合成的花青素极少D.在10~50 ℃时,甜菜细胞膜流动性保持不变【答案】B4.如下图甲、乙所示是渗透作用装置,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蔗糖分子不能通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
图中溶液A、B、a、b均为蔗糖溶液,实验开始前其浓度分别用M A、M B、M a、M b表示。
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甲、乙装置中漏斗内的液面上升高度分别为h1、h2,a、b的浓度分别为M1、M2,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若h1>h2,M A=M B,则M a>M bB.若h1>h2,M A=M B,则M a<M bC.若M a=M b>M A>M B,则h1<h2,M1>M2D.一段时间后,A→a与a→A、B→b与b→B的水分子扩散速率均相等【答案】B【解析】若h1>h2,M A=M B,说明a从A中吸收的水分子数比b从B中吸收的多,即a与A的浓度差比b与B的大,因此M a>M b;若M a=M b>M A>M B,说明a与A的浓度差比b与B的浓度差小,a比b吸收的水分子少,则h1<h2,M1>M2;一段时间后装置中的液面不再变化,说明半透膜两侧的水分子运动处于平衡状态。
考点规范练6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基础达标1.下列哪一种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与其他三种方式不同?( )A.根从土壤吸收钾离子B.红细胞吸收钾离子,排出钠离子C.小肠对钙的吸收D.浆细胞分泌抗体2.将若干生理状况基本相同,长度为3 cm的鲜萝卜条分为4组,分别置于3种浓度相同的溶液(实验组)和清水(对照组)中,测量每组萝卜条的平均长度,结果如下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对照组中萝卜条长度增加较少的原因是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B.实验说明萝卜细胞膜上运载甘油的载体蛋白比运载葡萄糖的载体蛋白数量多C.蔗糖溶液中的萝卜条不能恢复原长度是因为细胞不吸收蔗糖D.实验结束后,实验组中萝卜条的细胞液浓度都比实验前大3.右图为细胞吸水力随质壁分离程度变化的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力应逐渐升高B.细胞吸水力与质壁分离程度呈负相关C.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就没有吸水力D.如果增大外界溶液的浓度,则细胞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更高4.将某哺乳动物的两种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Q溶液中,测定不同情况下吸收Q的速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A.两种细胞吸收Q均取决于浓度差B.两种细胞吸收Q均不需载体蛋白的参与C.胚胎干细胞吸收Q的方式为主动运输D.成熟红细胞吸收Q的方式为被动运输5.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6.(2018北京卷)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
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 )A.Na+B.二氧化碳C.RNAD.胰岛素7.下图表示受体介导的胞吞过程,根据图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过程以细胞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能发生B.该过程包括细胞膜表面的识别过程和内部供能过程C.构成囊泡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D.神经细胞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与膜成分的更新涉及图示过程8.下图表示动物某组织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示意图,下列各项与图中信息不相符的是( )A.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B.Na+既可顺浓度梯度运输也可逆浓度梯度运输C.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的直接驱动力不是ATPD.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的方式与细胞吸收甘油的方式相同9.图甲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图乙表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
解密03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及物质运输的方式A组考点专练考向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1.(2020·怀仁县大地学校高一月考)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物质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N2和NO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围绕植物根吸收物质的运输方式来考查植物根吸收无机盐的形式以及吸水和失水的条件。
【详解】植物根细胞从土壤中能吸收无机盐,但无机盐需以离子形成存在,所以N2不能直接吸收利用,A 错误;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农田适时松土能促进根系的有氧呼吸,为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提供更多的能量,因此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B正确;土壤中微生物可以分解植物秸秆中的有机物,产生无机盐离子,从而可以被根系吸收,C正确;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根系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引起“烧苗”现象,D正确。
2.(2021·长春市第二十九中学高三期末)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4 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B.0〜1 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C.2〜3 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D.0〜1 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答案】C【解析】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0〜4h内,原生质体体积先减小后增大,说明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而原生质体体积增大,是由于物质A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导致细胞液的渗透压升高、细胞渗透吸水所致,A错误;在0〜1h内,原生质体体积不断减小,说明物质A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不断失水,因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所以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不相等,B错误;在2〜3h内原生质体体积不断增大,则是因为随着物质A不断被细胞吸收,使物质A 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细胞渗透吸水所致,C正确,0〜1h内原生质体体积不断减小,细胞失水,此时A溶液渗透压>细胞质基质渗透压>细胞液渗透压(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D错误。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练习
1、a、b、c是三个相邻的细胞,已知a细胞液浓度> b细胞液浓度> c细胞液浓度,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水分在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2、将一块新鲜马铃薯切成5块,放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果是则马铃薯的细胞液浓度大约为()g/ml
A、0.05—0.10
B、0.10-0.15
C、0.15-0.20
D、0.20-0.25
3、食醋中的醋酸分子是活细胞不需要的小分子物质,蔗糖是活细胞需要的大分子物质,用食醋和蔗糖可将新鲜的大蒜腌制成糖醋蒜,其原因是()
A、醋酸和蔗糖分子均能被活细胞选择吸收
B、因腌制时间过久两种物质慢慢进入活细胞
C、醋酸将活细胞杀死后使细胞膜失去了选择性
D、两种物质通过细胞壁,附着在细胞膜的外表面
4、田间一次施肥过多,作物变得枯萎发黄,俗称“烧苗”。
其原因是()
A、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过多
B、根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水
C、根系不能将水向上运输
D、根系被肥料分解释放的热能烧毁
5、利用高浓度盐水(NaCl溶液)杀菌防腐的原理是()
A、盐水中的Cl-有杀菌防腐的作用
B、盐水中的Na+不利于细菌的生活
C、盐水是中性的,不适于细菌的生活
D、由于渗透作用使细菌细胞内的水分渗出而死亡
6. 将洋葱表皮浸泡在7%的尿素溶液中,表皮细胞发
生质壁分离,随后又自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出现
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细胞液浓度下降
B.尿素分子进入细胞
C.细胞壁受到破坏
D.细胞膜受到破坏
7.如左图为某学生在做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对细
胞影响的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图,请判断下列叙
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1、2、6组成了细胞的原生质层
B.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此时6处的浓度一定大于7处的浓度C.图中1是细胞壁,6中充满了蔗糖溶液
D.图中7是细胞液,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其颜色逐渐变浅
8、将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置于清水
中,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直到细胞体积
稳定下来,这时对恢复原状的细胞来说,
可以肯定的情况是()
A 、细胞液和外界溶液浓度相同 B、
细胞液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浓度
C 、水分子不再出入细胞 D、水分
子出入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9.下图表示以洋葱表皮为材料,0.3g/mL蔗糖溶液、0.5g/mL蔗糖溶液、0.3g/mL尿素溶液及清水进行相关实验(时间m表示开始用四种溶液分别处理洋葱表皮;时间n表示开始用清水处理洋葱表皮),测得该细胞原生质体体积变化,图中a、b、c、d各代表什么溶液处理结果
10、将五块去皮的并切成形状、体积相
同的马铃薯条,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
糖溶液中,放置相同的时间后,测定马
铃薯条的长度并作图。
下图能代表实验
结果的是(横坐标表示蔗糖溶液的浓
度,纵坐标表示马铃薯条的长度)( )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练习
1、a、b、c是三个相邻的细胞,已知a细胞液浓度> b细胞液浓度> c细胞液浓度,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水分在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2、将一块新鲜马铃薯切成5块,放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果是则马铃薯的细胞液浓度大约为()g/ml
A、0.05—0.10
B、0.10-0.15
C、0.15-0.20
D、0.20-0.25
3、食醋中的醋酸分子是活细胞不需要的小分子物质,蔗糖是活细胞需要的大分子物质,用食醋和蔗糖可将新鲜的大蒜腌制成糖醋蒜,其原因是()
A、醋酸和蔗糖分子均能被活细胞选择吸收
B、因腌制时间过久两种物质慢慢进入活细胞
C、醋酸将活细胞杀死后使细胞膜失去了选择性
D、两种物质通过细胞壁,附着在细胞膜的外表面
4、田间一次施肥过多,作物变得枯萎发黄,俗称“烧苗”。
其原因是()
A、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过多
B、根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水
C、根系不能将水向上运输
D、根系被肥料分解释放的热能烧毁
5、利用高浓度盐水(NaCl溶液)杀菌防腐的原理是()
A、盐水中的Cl-有杀菌防腐的作用
B、盐水中的Na+不利于细菌的生活
C、盐水是中性的,不适于细菌的生活
D、由于渗透作用使细菌细胞内的水分渗出而死亡
6. 将洋葱表皮浸泡在7%的尿素溶液中,表皮细胞发
生质壁分离,随后又自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出现
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细胞液浓度下降
B.尿素分子进入细胞
C.细胞壁受到破坏
D.细胞膜受到破坏
7.如左图为某学生在做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对细
胞影响的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图,请判断下列叙
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1、2、6组成了细胞的原生质层
B.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此时6处的浓度一定大于7处的浓度C.图中1是细胞壁,6中充满了蔗糖溶液
D.图中7是细胞液,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其颜色逐渐变浅
8、将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置于清水
中,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直到细胞体积
稳定下来,这时对恢复原状的细胞来说,
可以肯定的情况是()
A 、细胞液和外界溶液浓度相同 B、
细胞液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浓度
C 、水分子不再出入细胞 D、水分
子出入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9.下图表示以洋葱表皮为材料,0.3g/mL蔗糖溶液、0.5g/mL蔗糖溶液、0.3g/mL尿素溶液及清水进行相关实验(时间m表示开始用四种溶液分别处理洋葱表皮;时间n表示开始用清水处理洋葱表皮),测得该细胞原生质体体积变化,图中a、b、c、d各代表什么溶液处理结果
10、将五块去皮的并切成形状、体积相
同的马铃薯条,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
糖溶液中,放置相同的时间后,测定马
铃薯条的长度并作图。
下图能代表实验
结果的是(横坐标表示蔗糖溶液的浓
度,纵坐标表示马铃薯条的长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