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品德教学设计-《16.生命只有一次》3∣人民未来版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生命只有一次教案教案标题:生命只有一次教案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生命的可贵和短暂,懂得珍惜和利用好每一天。
2. 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使其能够健康、积极地面对生活。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1.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2. 珍惜生命的重要性3. 生活中的积极心态和行为4. 生命管理的方法和技巧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入生命的话题,引发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 提问学生:你认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珍惜生命?2. 阅读理解(15分钟)- 分发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一篇关于生命的短文。
- 学生个别阅读,然后小组合作讨论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和作者的意图。
- 全班讨论,梳理出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和观点。
- 提问学生:你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什么?你是否认同作者的观点?3. 分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你认为什么是珍惜生命的重要性?- 你认为生活中有哪些积极的心态和行为?- 你有什么方法和技巧来管理自己的生活?- 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4. 写作练习(20分钟)-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写一篇关于生命的短文。
- 提供写作指导和范文,引导学生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和表达观点。
- 学生个别完成写作任务,然后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修改和反馈。
5. 总结和展望(5分钟)- 学生展示他们的作文,互相欣赏和评价。
-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并展望下一节课的主题。
教学资源:1. 阅读材料:一篇关于生命的短文2. 写作指导和范文3. 小组讨论问题的提示评估方式:1. 学生参与度和表现2. 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成果3.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和贡献教学延伸:1. 邀请相关专业人士或社会工作者来学校进行讲座或座谈,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生命意义和管理的认识。
2. 组织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和生命的意义。
《生命只有一次》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探寻自己的生命来源,了解生命的美好及脆弱,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载了许多亲人的爱和期待。
2、了解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就不会再来,应该珍惜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
1、学生认识到成长的过程中有哪些人为自己付出了心血。
2、成长的过程中遇到哪些挫折?如何克服?
三、教学手段:
PPT, 视频
四、教学步骤:
1、热身游戏
2、我们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的?
播放关于生命的来源的视频,得出结论:每个人到这个世界上来都不容易。
3、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哪些人为自己付出了心血。
播放视频:《男孩和苹果树的故事》
4、学生讨论: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哪些亲人,为了你的成长付出了哪些心血?
讨论后小结。
5、生命来之不易,却也非常脆弱——引入近年来学生自杀趋势上升,自杀原因等事件。
小结:自杀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面对挫折,还可以怎么做?6、面对意外,面对挫折,他们怎么做?
图片引入:身残志坚的人物事迹
7、讨论:在你的人生中,你是否曾经遭受过困难或挫折,你是怎么面对的?你最后又是怎么克服的?请谈一谈。
8、说说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才是珍惜自己的生命?
9、总结:生命来之不易,我们要爱惜生命,学会保护自己。
思想品德教案生命只有一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宝贵和唯一性。
2.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意识。
3.提高学生在面对生命困境时的应对能力。
二、教学重点1.生命的宝贵和唯一性。
2.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命的宝贵和唯一性。
2.如何引导学生将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引入,讲述一个关于生命的故事,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生命的宝贵。
(2)引导学生思考:生命为什么宝贵?为什么说生命只有一次?2.课堂讲解(1)讲解生命的唯一性: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只有一次,无法重来。
(2)讲解生命的宝贵:生命是父母赋予的,我们有责任珍惜;生命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石。
3.案例分析(1)展示一些发生在身边的案例,如溺水、交通事故等,让学生认识到生命面临的危险。
(2)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主人公的行为,探讨如何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4.小组讨论a.如何珍惜自己的生命?b.如何关爱他人的生命?c.当遇到生命困境时,如何寻求帮助?(2)每组选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2)学生代表发言:谈谈自己对生命的认识,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珍惜生命、关爱他人。
6.课后作业(1)写一篇关于“生命只有一次”的感悟文章。
(2)与家人分享本节课所学内容,共同探讨如何珍惜生命、关爱他人。
五、教学反思1.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和珍贵。
3.引导学生将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4.加强课后作业的指导,让学生真正将所学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们能够珍惜生命,关爱他人,勇敢面对困境,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生命的宝贵和唯一性:通过具体数据统计,如每年因意外伤害导致的生命损失,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生命的脆弱。
2.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方法: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认为的珍惜生命和关爱他人的具体做法。
《生命只有一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生命只有一次》选自五下品德与社会》第六单元《珍爱自己的生命》中的第一课,课文安排了以下内容:1.生命真可爱安排了不同时期的胎儿图片和妈妈给孩子的三则日记。
2. 生命最宝贵安排了两个小故事和小朋友对生命的认识。
3.这节课通过有关生命的图片、日记和故事让学生懂得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生命。
我认为本单元教材所选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有着很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我把本单元知识提前进行教学,希望学生通过本单元知识的学习,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怎样生活才是最有意义的。
不管以后的生活遇到怎样的风风雨雨,都要微笑地面对生活,都要热爱生活。
通过本课的学习,相信学生对生命有更多的认识和感悟。
懂得生命真的只有一次,更加珍惜自己有限的、宝贵的生命。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体会生命的可爱,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载着许多亲人的爱和希望。
2. 方法与途径:通过看视频、读故事、讲故事,在讨论交流中让孩子知道生命只有一次,是有限的,是无比宝贵的,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3.情感与评价:知道保护自己的身体,珍爱自己的生命。
谈谈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4.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利用网络与电子白板进行教学。
教学重点:体会生命的可贵, 懂得珍爱生命。
教学难点:生命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在本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让孩子看图片、看视频、读故事、讲故事感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
教学方法:1.讨论学习与情景教学相结合。
2.采取事例讲解与课堂讨论法,以突出重点。
课前准备:1.自己搜集有关生命的知识以及珍惜生命的故事。
2.向爸爸妈妈了解有关生命的知识。
3.教师准备相关图片及视频。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初步感受生命的宝贵。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课文《生命生命》吗?“一个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而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
你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杏林子她带给我们的是何等的震撼啊!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呢?2.你知道自己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的吗?师:生命绚丽多彩,每一个生命都有不同的历程与价值,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无论对于谁来讲,生命都只有一次。
《生命只有一次》教学设计【活动背景】近些年,关于中小学生轻生的报道时常见诸于各种媒体。
一个个幼小的或者年轻的生命过早的结束,是令人叹息和遗憾的。
也是值得全社会深思的问题,是社会、父母、学校给与他们的关心太少,还是他们要求于人的太多,还是他们不懂得珍惜生命?所以,在这个时候开设有关生命教育的课程是十分有必要的。
根据我国社会的实际和学生成长的需要,生命教育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追求有意义的生活是有现实意义的。
【学情分析】有些学生生命观念淡薄,遇到困难、挫折、矛盾时往往会产生一些极端思想行为,甚至以践踏生命相要挟。
因此,本节课所设计的教学活动要让学生明白生命的意义,珍爱生命,明白活着不仅是为了自己,而且是为了亲人,是为了整个社会。
用感恩之心看待生命,树立积极、奋进的生命观、人生观。
【活动思路设计】生命充满着美好,生命的问题本身是一个美好的话题。
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的教学过程时,采用设置有关生命孕育过程问题的情景妈妈的日记、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照片,感受到生命的可爱。
其次,通过失去孩子的父亲内心的痛苦、及展示相关材料和图片为主,让学生参与进来,体会和感受到生命的脆弱,懂得要真爱自己的生命。
最后,树立积极、奋进的生命观、人生观。
【活动目标】1、探寻生命的历程,体会生命的可爱,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载着许多亲人的爱和期盼。
2、知道保护自己的身体,珍爱自己的生命3、知道生命是有限的,更是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对生命要有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不虚度年华,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光彩。
【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在我们上学放学的时候,总有一位警察叔叔站在校门口,他在干什么?为什么要站在那里?二、体验生命孕育、成长的过程,感受生命的可爱。
1、人的生命是来之不易的,生命的孕育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个短片,你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些什么?2、播放生命形成的过程。
3、过渡:生命的孕育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一个新的生命的孕育带给妈妈的是欣喜、快乐,其实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你也带给更多的人快乐和幸福。
16、《生命只有一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生命只有一次》是未来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本单元以“珍爱自己的生命”为主题,包括四个主题活动:“生命只有一次”“拒绝不良习惯”“远离毒品”“快乐地生活”。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的重要性,使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的态度。
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本节课力求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美好,享受生命的快乐,领悟生命的意义,珍爱自己的生命。
设计思路:教材首先通过生命的孕育过程图片,让学生体会孕育生命的艰辛和生命的可爱。
接着以“忆一忆,说一说”的方式回忆并讲述: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家长最难忘的事情。
从出生到现在,父母的付出,又留给自己哪些刻骨铭心的感动?从而明白每个人成长的过程离不开父母爱的呵护,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呢?”总结前文引出一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在此基础上出示有关生命的小故事,让学生从故事中受到启发,与同学交流对生命的认识,明确:“一个人的生命是宝贵的,而人的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和爱护自己的生命。
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
统观教材,不难看出编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去感受生命的宝贵体会生命的可爱,从而领悟到生命的意义。
学生对生命的感知和认识都很粗浅,生命对学生来说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所以很有必要借助多媒体视频来帮助他们理解。
教学目标:1.通过探寻自己的生命历程,体会生命的可爱,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载着许多亲人的爱和期望;2.知道生命是有限的,更是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对生命要有一种负责任的态度;3.知道保护自己的身体,珍爱自己的生命;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宝贵,知道珍爱自己的生命,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懂得自己生命的价值;教学准备:学生:调查、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收集一些成长过程中的照片及有关材料;收集父母写的《宝宝成长日记》;和父母交流自己的成长故事;教师:了解学情,制作教学课件,视频资料;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活动一、激情导入,表述生命的唯一1.上课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看看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出示课件)2. 师:同学们,当我们看到小草翠绿,树影婆娑,听到虫鸣鸟叫,人群喧闹,闻到空气清新,百花芳香时,我们一定感受到了万物的欣欣向荣,感受到了世界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
《生命只有一次》讲课稿仙米中心学校尚生菊一、说教课理念“以学生为本,切近生活为内容”是思想道德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我在教课中,一直踊跃实行新课程理念,创建教课情境,坚持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有机联合,让学生充足思虑、想象与表达,建立学生展现独到心里世界和生动开朗思想活动的有效平台,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达到既发挥个体能动作用,又发挥集体效应的教课成效。
发挥好教师的指引作用,掌握好“引”与“导”的度,办理好教课中“教、扶、放”的关系,以教法启迪、指引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培育学生参加学习的能力,创建民主和睦的教课气氛,调换学生多种感官参加学习,培育学生的主动研究意识,经过学生的认知参加、行为参加和感情参加,提升他们的创建性学习能力,使学生的思想道德质量获得提升,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说教课内容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生命只有一次》是将来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道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本单元以“爱惜自己的生命”为主题,包含四个主题活动:“生命只有一次”“拒绝不良习惯”“远离毒品”“快乐地生活”。
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懂得爱惜生命的重要性,使学生爱惜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的态度。
在这一单元的开始设计了《生命只有一次》一课,学生只有理解生命的真实意义,才会爱惜生命,才会为后边的主题活动“拒绝不良习惯”、“远离毒品”、“快乐地生活”做好铺垫,对学生品行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教材第一经过生命的孕育过程以及“母亲日志”让学生领会生命的可爱和孕育生命的艰辛,接着经过两个小故事让学生从故事中遇到启迪,明确我们应当珍惜和爱惜自己的生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
教材的编排有意识地指引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质去理解生命的意义,便于学生接受。
2、说要点、难点依照目标,联合教材内容,我把要点定位为:经过展现资料、议论沟通等活动,让学生理解人最难得的是生命,懂得爱惜生命。
小学品德与社会未来人民版五年级下册第16课《生命只有一次》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
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认识生命的珍贵与美好,形成积极健康的生命意识和人生态度,珍惜自己的生命,关爱别人的生命。
2.知道生命只有一次,它是不可逆转的,因此要珍惜生命。
3.懂得自己的成长凝结着许许多多的心血与关怀。
激发对生命的热爱。
懂得回报,懂得感恩。
2学情分析
在以往的教育中,我们过多地重视“不畏强暴、见义勇为”的宣传,少有“防灾避难、自救知识”的传授;多是“舍身取义、大义凛然”的教育,少有看重自我价值,找到“生”与“义”的统一的思想渗透。
在这种氛围中长的的孩子,在形成正确的生死观、生命价值观方面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存在问题。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不珍爱生命的案件时有发生。
在这些孩子的内心深处,缺乏对生命本身的关注,缺乏对生命美好的体验,缺乏对生命可贵的认识。
加强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让他们珍爱生命、热爱生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十分必要。
3重点难点
重点: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难点:怎样珍惜爱护我们的生命。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图片导入
请同学们观看一幅图片,三位同学在讨论玩游戏。
看完思考问题:。
思想品德教案生命只有一次
教案主题:生命只有一次,珍惜每一天
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思考生命只有一次这一现实。
2. 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的态度和意识。
3.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勇敢追求梦想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播放一段与生命有关的视频或音频,例如一段有关生命的肯定或悲叹的话语,引起学
生思考和注意。
二、呈现(15分钟):
向学生介绍生命只有一次的概念,并与学生分享一些有关珍惜生命的真实故事或人物。
例如,雷赛尔·格雷(Rachel Joy Scott)是1999年科罗拉多州科廷学校大屠杀中失去
生命的第一个学生,她留下的日记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有预感我将不久于人世。
”
这段话引发了人们对她短暂生命的思考。
三、讨论(20分钟):
开展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 生命只有一次是什么意思?你是如何理解它的?
2. 你认为有人为了珍惜生命而做出了什么行动?
3. 你如何在生活中珍惜自己的生命?
4. 你有什么理想或梦想?如何积极面对生活,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四、扩展(15分钟):
请学生分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生命只有一次的主题,例如勇敢追求梦想、珍惜和
关爱他人等。
小组成员合作设计一张海报,表达他们对该主题的理解和观点。
五、总结(5分钟):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海报和对生命只有一次的理解。
总结并强调生命只有一次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珍惜每一天。
评估:
在小组合作和海报设计的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合作能力、创造力和对主题的理解程度。
《生命只有一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体会生命的可爱,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载着许多亲人的爱和希望。
知识目标:知道生命只有一次,是无比宝贵的,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能力目标:训练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生命的可贵,懂得珍爱生命。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与情景教学法相结合。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温暖的故事》视频,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理解题意。
同学们看到题目《生命只有一次》。
你想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由题目想开来,启发对生命的思考)
活动一:观看《温暖的故事》思考:
1.你觉得你的生命只属于你一个人吗?
2.你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了哪些人的关爱?
(设计意图:从温暖的故事中让孩子们更深刻的体会到,自己成长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和爱,自己的生命不仅仅是属于自己的。
)
活动二: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说说你知道的重大的灾难性的事件
(设计意图:从重大的灾难性的事件中体会到生命的脆弱,灾难性的事件瞬间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使学生懂得了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的道理。
)活动三:感受生命的可爱
1.看胎儿孕育图,了解生命的可爱这处。
1.分享妈妈怀孕时的真实感受。
2.说一说你参加过哪些有意义的活动?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了解妈妈孕育生命的过程是很辛苦的,充满期望的,但是
妈妈却是快乐的,幸福的,爸爸、妈妈给了你可爱的生命,你才能参加有意义的活动,让你觉得很快乐,生命很有意义。
)
活动四:搜一搜
你知道的身残志坚,却创造了生命奇迹的人。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明白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仅拥有的是快乐,
也会有痛苦和不幸,有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巨大的打击却没有放弃生命,而是身残志坚,创造了更有价值的生命。
)
活动五:交流会,听故事,悟道理。
1.抽生讲述《有生命就有希望》
思考:你是怎样理解有生命就有希望的?
2.抽生讲述《一块石头的故事》
思考:一块普通的石头为什么后来变成了“稀世珍宝”呢?说说你的看法。
《有生命就有希望》、《一块石头的价值》这两个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明道理:
1.当灾难降临的时候,每个人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因为有了生命就有了希望。
2.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己珍惜自己,生命就有价值,生命就有意义。
(设计意图:第一,教师放手让学生讲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学生上台展示自我的机会。
第二、听故事比读故事更有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且在听的过程中能独立思考问题。
第
三、让学生明白,面对困难和挫折,对待生命的态度不同,结果就不同。
)
活动六:想一想、算一算
中国传统称60岁为花甲,70岁为古稀。
即使以现代的医疗条件和生活条件,能活80-90岁的人也不是太多。
如果折算为天, 人生也就大约3万余天。
计算一下,若以3万天(82.2岁)计算,自己已用去了多少天,还剩多少天?
我的生命已用去( ) 天,我的生命还剩下( ) 天。
算完以后,自己的第一感受是:—————————
(设计意图:如果按82.2岁计算,人生也就3万天,让学生从计算
自己的生命已经用去了多少天,还剩多少天中真实的感受到生命太短暂了,从而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和意义。
)活动七:说一说
你所知道的不珍惜生命的人是哪些?
(设计意图:从计算生命已经用去的天数和还剩的天数中明白生命太短暂了,但是也有很多的人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从学生的交流中了解到---吸毒者、自杀者、逃学者、吸烟者等等的人都是不珍惜生命的人,更进一步的教育学生不沾染恶习,珍惜自己的生命。
)
活动九:制作爱心小卡片
选一个写一写:
1、写给你想感激的人,感激的话
2、你收集的珍惜生命的名言警句
3、当你遇到挫折时如何去克服?
(设计意图:通过和不珍惜生命的人的对比,他们伤害了自己、亲人、朋友,危害了社会,让孩子们首先要学会感恩,感恩给了你生命的父母,给了你爱的爷爷奶奶,传授你知识的老师,帮助过你的同学等等,感恩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从制作爱心卡片这件小事中感受孩子们的感恩之心。
)
二、总结升华
教师小结: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都是无可取代的。
我们在珍惜、保护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爱护、尊重地球上的所有的生命。
最后我们充满深情的朗读下面几句话,更进一步体会生命的宝贵。
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