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中学初届学下中考模拟语文
- 格式:docx
- 大小:24.32 KB
- 文档页数:7
重庆市南开(融侨)中学2024届中考语文模拟预测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一到夏天,趵突泉就成了炙手可热....的旅游胜地。
B.我是个外行,我说的话可能贻笑大方....,可我还是要说几句。
C.这部小说想象奇特,情节曲折,读者对其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D.面对众弟子,孔子侃侃而谈....地讲述如何遵守礼仪。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惬.意(qiè)欺侮.(wǔ)流水潺潺.(chán)噤.若寒蝉(jīng)B.攒.集(cuán)脚踝.(kē)五行.八卦(háng)拾.级而上(shè)C.单.于(chán)粜.米(tiào)暴戾恣睢.(suī)翘.首以待(qiáo)D.蒿.菜(hāo)隐晦.(huì)嗤.之以鼻(chì)探骊.得珠(lí)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授予难辞其咎掩应郑重其事B.糟蹋循序渐进刻毒余音绕梁C.覆辙纵横绝荡搪塞锱株较量D.袒露中流砥柱狂妄饱学宿孺4.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霍金是科学界耀眼的明星,他创立了现代宇宙学,激发了数百万人的眼球。
”此句搭配不当,“激发”和“眼球”搭配不当,可把“激发”改为“吸引”。
B.“在他们内心深处,与其盼望着说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属于递进复句。
C.“这么厚的一本书,我至少要五、六天才能读完。
重庆市2011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考试试题(本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卷各题的答案用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答题前将答题卷上密封线内的各项内容写清楚。
3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祖国肥沃广袤.(mào)的土地,养育了十三亿中华儿女。
B.微笑是轻柔的春雨,却可以平息肆虐.(nüè)的狂风。
C.造物主在创造男女时,将冷峻与温柔、粗犷.(kuǎng)与细腻共存于天地之间。
D.学习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事,外人是无法越俎代疱.(páo)的。
2.下列加点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经典是一种精神,携人类文明的浩荡古风,在斑澜..的岁月中飞扬。
B.作为一名老司机,他开车的技术很娴熟..。
C.司马迁遍辑群籍....,苦心孤诣,著成“史家之绝唱”——《史记》。
D.食品添加剂的大量使用,说明部分商人为眸取..私利,已经道德沦丧。
3.下列加点的文字用括号内的词语替换后,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3分)()A.重庆因其便捷的交通、开放的城市定位,吸引着八方游客和海内外投资商纷至沓来....。
(趋之若鹜)B.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勤勉不息)C.如果我们的学习负担太重,学习的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正好相反)D.香港示愿者黄福荣在青海玉树地震中舍身救人不幸罹难的事迹,感人肺腑....。
(感人至深)4.下面语段中画线句子都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方法。
(4分)①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是第一个发现记忆遗忘规律。
艾宾浩斯根据其研究成果描绘出了一条曲线——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
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②过了相当长的时间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后来就逐渐减慢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规律。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基础训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29分)、第Ⅰ卷(非选择题91分)两部分;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请考生将试题答案写到答题卡上,请规范书写。
第Ⅰ卷(选择题,共29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完成1-5题(共11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汲取(jí)蜷伏(quán)拈轻怕重(niān)B.追溯(sù)殷红(yīn)诲人不倦(huì)C.炽热(zhì)渲染(xuàn)殚精竭虑(dān)D.恪守(kè)热忱(chén)矫揉造作(jiāo)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青年的理想已初具雏形,虽然它还很粗糙,但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________;青年的理想不是烟花,只得意于一时的________,它应该绚烂于人生的始终;青年的理想一旦________,我们前进的步伐就有了指引的蓝图,人生的道路就会豁然开朗。
A.打造燃放绘就B.打磨绽放绘就C.打造绽放铸就D.打磨燃放铸就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整齐美观的方块字,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遗产。
①它不仅是几千年历史传承的记录工具,更是多彩的中华文化的载体。
①有了汉字,才有了唐诗的激情洋溢、宋词的婉转清雅、元曲的灵动俏丽;有了汉字,才有了张旭、王羲之等人洒脱俊逸字体的千古流传。
①不过,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让人们似乎更愿意借助键盘和鼠标来沟通和完成工作。
①很多人书写潦草,横平竖直都难以做到,更别提汉字固有的风采和韵味了。
因此,如何提高人们的汉字书写水平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A.第①句B.第①句C.第①句D.第①句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中国的知识分子心怀“内圣外王”的理想。
“内圣”的过程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之后就是“外王”□齐家、治国、平天下。
天津市南开区2019-2020学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校模拟卷)一、选择题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事实上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①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②麻烦的是③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④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⑤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A.①②⑤③④B.③②④①⑤C.⑤③②①④D.③②⑤①④【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
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
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
“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承接上文“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②句引出下文对生活问题的介绍;⑤为总结句。
2.选出下列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连累.lěi 取谛.dì底蕴.yùn 再接再厉.lìB.抱.歉bào 松懈.xiè安详. xiáng 妄.乎所以wàngC.怔.住 zhèng 应.届yīng 遐.想xiá通宵.达旦xiāoD.积.淀jí香蒲.pú蒙.骗mēng 井然有序.xù【答案】C【解析】【详解】A.连累.lei,取缔.——取缔。
B.妄.乎所以——忘乎所以。
D. 积.淀jī。
二、名句名篇默写3.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锦江春色来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庆南开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五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积累1.对下面这首诗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它描绘了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机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用“渐欲”二字想象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才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格列佛游记》中利立浦特小人国的宫廷游戏有两种,一种是绳上跳舞,另一种是在棍子上跳来爬去。
B.冰心生信奉“爱的哲学”,《繁星·春水》是她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C.《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少部分以神或人为主人公。
作品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
D.《童年》中阿廖沙的舅舅叫“好事情”去扛大个儿十字架,结果好事情”不幸被十字架压死了。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宋八大家”是指包括韩愈、苏轼、欧阳修、曾巩在内八位著名文学家。
2024年重庆市南开中学中考二模考试试卷语文(十)(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立夏至,暑气渐浓。
值此五月,让我们一起探究立夏背后的故事吧。
“立夏”是夏季的开端。
“立”在甲骨文中像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形。
只有“立”住了,事物才能真正地开始与发展。
如果说在此之前,春天还只是万物的苏醒与酝酿,那“立夏”则意味着生命的抖擞与pénɡ()勃。
从文字表面来看,“夏”字分明就是一个人跪坐在炽()热的太阳之下,突出了被暴晒的头部的样子。
南宋薛澄写下“渐觉风光燠,徐看树色稠”的诗句,这正是描写了立夏以后由萌绿转入葱茏。
立夏后的天气日渐血气方刚,世间万物绽放。
四季周而复始,节气标志着四季的更迭与物候的变化,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在立夏这一天,追溯()文字历史,不禁令人感怀先民对天象的长期探索与qián ()诚叩问。
“人皆苦炎夏,我爱夏日长”。
我们所热爱的“夏”,除了它头顶的太阳外,更是爱它抖擞的生命力吧!(节选自《立夏》刘昕曜,有删改)1.根据语境,规范地标注拼音及书写汉字。
(4分)、péng()勃炽()热追溯()qián()诚2.文段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酝酿B.抖擞C.血气方刚D.周而复始3.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3分)病句:这正是描写了立夏以后由萌绿转入葱茏。
改正:4.四季更迭,各有魅力:且借寄语,以景传情。
请你参照示例,在夏、秋中选择一个季节,写几句寄语,表现季节特点,传递情思,修辞和句式不限。
(4分)5.(1)小南在梳理《西游记》中唐僧落难的原因,请根据你对书中内容的理解与积累,帮助他完成此表。
(4分)原因具体情节举例①食之求长生 A.②嫁之盼相守 B.③害之夺法宝观音禅院的金池长老见到唐僧的锦斓袈裟起了贪念,选择杀人越货、放火烧屋害唐僧,欲夺取这件法宝。
④变之为报复在宝象国,黄袍怪把百花羞公主掠到洞府,结为夫妻十三年。
重庆南开(融侨)中学初2017届九年级(下)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跋.扈(bá) 豁.口(huō) 洪涝.(lào) 力能扛.鼎(káng)B.田埂.(géng) 叨.扰(tāo) 发怔.(zhèng) 惊魂甫.(fǔ)定C.碾.压(niǎn)唆.(suō)使蹊跷.(qiāo) 白驹.(jū)过隙D.翰.林(hàn) 被褥.(rù) 溯.(shù)源遍稽.(jī)群籍2.下面选项中书写全部正确..的是()(3分)A.沧海碟片元宵估名钓誉B.誊写鬼祟讫今群蚁排衙C.崔巍肇事巅簸险象迭生D.迂徙嘹亮魁梧呕心沥血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自律向上会让希望生根发芽,暴戾恣睢..只会种下青春的苦果。
B.生活不是插在花瓶里供人欣赏的静物,而是在草原上蔓延..的野花。
C.兀兀穷年....,孜孜不倦本是好的品质,但如若只使用蛮劲也让人惋惜。
D.危急时刻,当机立断,自作主张....更能彰显出一个人果断精干的一面。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顼是()(3分)A.周敦颐的《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以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形象来表明了君子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品质。
B.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他的《济南的冬天》表达了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C.《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名篇之一,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不同态度揭示了在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情形。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故乡》都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故乡》表现了贫苦大众在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间的隔膜。
5.请参照划线句子,语意连贯地在横线上仿写两个句子。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4届中考五模语文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国风美少年》通过年轻人热衷喜爱的方式,呈现和传承国风音乐,推广国风文化。
B.严谨的傅雷多次在家信中向傅聪提出学习要正规化和计划化,生活要科学化的活动。
C.林清玄之所以能创作出如此丰富优美的文学作品,是他重视阅读、观察和思考的原因。
D.世界知名的摇滚马拉松,已成为全世界参赛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马拉松路跑赛事。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我非常渴望投身到这项惠及众多山区孩子的活动中,为山区孩子也能搭上信息时代的列车贡献自己的宝贵力量。
B.九年级家长会上,家长代表王丽女士的讲话抛砖引玉,希望各位家长就“如何做好家校配合”这一专题踊跃发言。
C.班主任王老师因病请假半年,教物理的陈老师说:“一个班不能没有班主任,我愿意屈就班主任一职。
”D.王晓川同学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李奶奶,说道:“奶奶,您老身子真硬朗,今年高寿?”3.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A.人则无法家拂.士行拂.乱其所为B.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予作文以记之D.问女.何所思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运动会上,各班运动员奋力拼搏,屡创佳绩,赛场上处处弥漫..着欢乐的气氛。
B.科学实验需要周密的计划,实验过程也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需要积极的探询..。
C.突然,一阵微风拂过平静的湖面,明亮的月光与水中的树影不停地晃动起来,好一幅浮光掠影....的画面。
D.在学校举行的古诗词吟诵大会上,李晓华同学声情并茂....的朗诵,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
某某南开中学初2009级毕业生学业暨高中招生模拟试题语 文(全卷共四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亲爱的同学们:又见栀子花开。
初夏时节,南开校园,花香书香弥漫,令人心醉。
窗外,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祝你有一份好心情,收获一份好成绩!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笃.(d ú)信 喑.(y īn)哑 长吁.(x ū)短叹 毛骨悚.(s ǒng)然 锋芒毕露.(n ù) B .踌躇.(ch ù) 孱.(1éi)弱 义愤填膺.(y īng) 强聒.(gu ō)不舍 断壁残垣.(yu án) C .嫉.(j ì)妒 招徕.(1ái) 穷愁潦.(1i áo)倒 相形见绌.(ch ù) 锐不可当.(d āng) D .荫.庇(y ìn) 褶.(zh ě)皱 风雪载.(z ài)途 越俎.(z ǔ)代庖 囊萤.(y íng)映雪2.请找出下列词语中写错的三个字,并将正确的词语写在田字格中。
(3分)碌碌终身 突如其来 如坐针毡 心无旁骛举世无双 久负胜名 力挽狂澜 迫不及待顾名思议 无可置疑 恻隐之心 翻来覆去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六千多个学生整整齐齐地站在操场上,真是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B .我们要学会沉下心来读书,决不能断章取义....,以致于曲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C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被定为国家法定假日,真是令人赏心悦目....。
D .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
4.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可写出修改方法)。
(4分)①流感是传染性极强的呼吸道传染病,其主要传播是空气飞沫,也可以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帕或衣物传播。
2023年重庆市南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七)一、语文知识与运用(30分)1.(14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①在重庆这座城市,清晨和黄昏有时有着惊人的相似,我把这个发现写进一篇小说《我们的清晨》里。
这篇小说以一个小面馆为故事场景载体。
后来,有读者托人向我打听故事里的“芭蕾面馆”,说想去尝尝。
听到这,我哄然大笑起来,那位朋友或许会感到遗hàn了,因为故事是虚构的,包括那个面馆。
但它肯定是有原型的,就是我常去的那个面馆,远比故事里的小面更有滋味、更真实。
②我想答案大概就是:两者是一个永恒的互动文本。
城市是生活的载体,提供了博大的疆域、视觉轮廓和情感细节,而文学则在其中捡拾了一点点生活的奇观与瑰宝。
如果城市是一朵云,文学则是映射万千微尘的一束束光,带来绚烂的变化,带来多样的思考。
【甲】③毫无疑问,生活孵育了文学,而文学则用一种感性的形象反bǔ和想象着城市。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往往能让读者在其中看见随人物而展开的城市鲜为人知的角落。
就像在空中看一个人行走一样,你能看到他的步履与路径、黯淡与希冀.、矜持与张扬;也能看到随之徐徐展开的街道、噪声,还有全部的环境和时代。
显然,那是矗.立在现实之外的另一座城市,或者说,是城市的另一种现实和追忆。
(1)根据拼音写汉字,写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①遗hàn②反bǔ③希冀.④矗.立(2)选文中画横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哄然大笑B.轮廓C.鲜为人知D.张扬(3)请在第②段画横线处补充一句完整的话,使上下文衔接自然。
(4)在写作与表达中,恰当使用比喻,能使抽象的事物更具体形象,使深奥的道理更浅显易懂。
请参照示例,在第②段结尾【甲】处补写一个比喻句,注意语意连贯,句式不限。
示例:如果城市是一朵云,文学则是映射万千微尘的一束束光,带来绚烂的变化,带来多样的思考。
2.(8分)2020年12月28日,著名钢琴演奏家傅聪在英国逝世。
为缅怀逝者、致敬经典,班级召开“斯人已逝经典永存——《傅雷家书》分享交流会”。
重庆南开(融侨)中学初2017届九年级(下)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跋.扈(bá) 豁.口(huō) 洪涝.(lào) 力能扛.鼎(káng)B.田埂.(géng) 叨.扰(tāo) 发怔.(zhèng) 惊魂甫.(fǔ)定C.碾.压(niǎn)唆.(suō)使蹊跷.(qiāo) 白驹.(jū)过隙D.翰.林(hàn) 被褥.(rù) 溯.(shù)源遍稽.(jī)群籍2.下面选项中书写全部正确..的是()(3分)A.沧海碟片元宵估名钓誉B.誊写鬼祟讫今群蚁排衙C.崔巍肇事巅簸险象迭生D.迂徙嘹亮魁梧呕心沥血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自律向上会让希望生根发芽,暴戾恣睢..只会种下青春的苦果。
B.生活不是插在花瓶里供人欣赏的静物,而是在草原上蔓延..的野花。
C.兀兀穷年....,孜孜不倦本是好的品质,但如若只使用蛮劲也让人惋惜。
D.危急时刻,当机立断,自作主张....更能彰显出一个人果断精干的一面。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顼是()(3分)A.周敦颐的《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以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形象来表明了君子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品质。
B.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着名作家,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他的《济南的冬天》表达了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C.《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名篇之一,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不同态度揭示了在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情形。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故乡》都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故乡》表现了贫苦大众在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间的隔膜。
5.请参照划线句子,语意连贯地在横线上仿写两个句子。
(4分)韶华易逝,青春无悔。
有关成长的感悟在春夏秋冬里走过。
飘飞的柳絮寄托伤春的感怀,也亲吻过蓬勃的绿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枯竭的泉水不再叮咚作响,却孕育着来年的新生。
6“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当一首首歌唱妈妈的老歌,在663路公交车上响起时,乘客不由自主地跟唱起来。
原来,这是在母亲节重庆北站推出的“你写祝福给妈妈,我帮你寄回家”活动的序曲。
随后,驾驶员郑林告知乘客,幸上还准备了笔和纸,能以书信的方式向妈妈表达祝福,他代为邮寄。
谈起倡议的初衷,是希望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能重拾传统的书信表达方式,给母亲留下真诚的祝福和永恒的回忆。
7.综合性学习(10分)随着《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的开播,人们对中国老传统的关注越来越多。
重庆某中学初三十七班准备开展一个“关注正在消失的传统”的活动,以下是为活动收集的资料,请你参与以下环节。
材料一城口县地处重庆东北,有不少的传统手工艺。
但是,每一种工艺都因制作工艺繁琐、制作周期长、市场不广阔等原因,以致于这些手工艺面临失传的境地。
2017年5月,重庆晚报联合阿里巴巴到重庆城口县开展“留住匠心,寻找失落的手工艺”活动。
本活动旨在寻找各种即将消失或面临窘境的手工艺,并通过网红直播、专家意见等甄选出15门“留住匠心”手工艺,购买其手工艺产品。
最后将评选出5个“最温暖手工艺”,每门手工艺颁发1万元公益网红基金以帮助该手工艺承续传承。
(摘引自《城口新闻网》)材料二以前人们游故宫,都只是看看,走走,对故宫文化浅尝辄止。
但自2015年以来,故宫一改严肃认真,大胆创新,让历史人物雍正、鳌拜一改“严肃脸”,集体耍宝卖萌:以运气不好的崇祯皇帝,推销福筒……越来越多的游客通过这些极具创意的产品了解到故宫文化,中国历史文化人物。
如此文化创意,让他们既获得不错的销售业绩,也宣传了传统文化。
但也惹来不少争议,说他们对待历史不够严肃。
(摘引自《新浪新闻·文化点评》)材料三当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复归,其实存在着一种现实的困境就是孕育、维持传统文化的土壤不在当代,而在过去。
当传统文化复归之时,即被放到了一个不能生长、维持传统文化的土壤中。
这,就丛然造成一种不适。
这种“不适”的具体表现就是当代人对传统文化在认知上的“过”与“不及”。
而事实上,这种当代人对传统文化认知上的错位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传统文化复归所面临的困境。
(摘引自《中国新闻网》)(1)请您从以上三则材料中提炼概括传统文化、手工艺的传播传承现状。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一,为“留住匠心,寻找失落的手工艺”直播活动写一段结束语。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分享了材料二、三之后,对故宫等文化旅游景点的做法,大家各执一词,莫衷一是。
有人认为是哗众取宠以追逐经济利益,于文化传播无益;也有人认为起到了文化普及作用。
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
(10分)8.古诗文默写。
(10分,每空1分)(1)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2)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3)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_____。
(白居易《卖炭翁》)(5)四面歌残终破楚,_____________。
(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6)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_____________ 。
(《蒹葭》)(7)子曰:“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8)纷纷暮雪下辕门,___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现了诗人豁达胸襟,揭示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道理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15分)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又何间.焉()小惠未徧.()遂逐.齐师()彼竭我盈.()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方面。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采用语言描写及对比手法,表现了曹刿从容镇定,智勇双全的特点。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交代了曹刿请见的原因也显示了曹刿的自信。
C.“公与之乘”“公将鼓之”“公问其故”表明鲁庄公仅是一个平庸的国君。
D.文章重点写曹刿对战争的评论,简略交代战争的经过,材料组织详略得当。
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
(20分)边界钱红莉①我家小区北边有一条长长的甬道,秘境一样的所在,适合散步或慢跑,四周被大树包围,柳,杉,杨,梧桐……一棵棵浓荫匝地。
这几日,不远处荒坡上,有一蓬丁香开了。
肥绿的叶子簇拥着一丛丛白花,是绢白色,比纯白更加耐人寻味。
每天黄昏经过那里,无端冒出一句诗:丁香空结雨中愁。
就一句,多一句,再也没有。
②丁香花期长,一直开着,自顾自的,也看不出寂寞来。
今天微雨,早晨买菜的时候,又拐到盲道上疾行一段。
远远淡淡地,雨中的丁香更好看了。
——恍惚间似乎懂得了那句诗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