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公园 设计理念探析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4
关于现代城市公园设计的探讨与实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提供休闲娱乐功能,更兼具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
现代城市公园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更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文化传承和社会功能的综合性发展。
本文将就现代城市公园设计的理念、实践和挑战进行探讨,探究如何将现代城市公园设计更好地融入城市发展。
一、现代城市公园设计的理念1.注重生态保护现代城市公园设计的理念必须注重生态保护。
城市公园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设计公园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保护和利用地下水资源、土壤质量和生物多样性。
公园的建设应该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完美融合。
2.提倡文化传承现代城市公园设计还应该提倡文化传承。
城市公园不仅应该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更应该是传承和弘扬城市文化的载体。
在设计公园时,可以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公园,使游客在休闲娱乐的能够感受到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3.多元化的社会功能现代城市公园设计还应该具备多元化的社会功能。
城市公园不仅仅是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更可以结合城市的特色和发展需求,打造具有多种社会功能的公园。
可以在公园中设置健身器材、文化展示区、亲子游乐区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让公园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所提到的理念,都是现代城市公园设计需要重视的方面。
现代城市公园设计需要在提供休闲娱乐功能的更需要将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和社会功能融入使公园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1.生态环境的恢复与保护在现代城市公园设计的实践中,生态环境的恢复与保护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城市公园的建设不仅要注重造景美化,更需要结合现代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理念,通过绿化、水体和湿地的恢复,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生态承载力。
广州海珠湖公园是一个典型的生态公园,公园以湖为主题,注重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通过湿地植被的恢复和水质的改善,使得这里成为了城市内一片绿色的净土,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城市公园设计与建设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从设计理念、功能规划、景观特色和建设管理等方面,探讨城市公园的设计与建设。
一、设计理念城市公园的设计理念应以人为本,体现生态、文化和社交等多重维度。
设计师应以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充分考虑城市现状和未来发展需求,将公园融入城市整体规划与生活,提供多元化的场所和活动。
在设计理念上,公园应强调可持续性,包括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废弃物的处理和清洁能源的使用等。
同时,公园的设计要符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功能规划城市公园的功能规划应根据城市的需求和公众参与的意愿来确定。
公园不仅仅是提供绿地和花卉的场所,更应提供多样化的功能和服务,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在功能规划上,公园应包括休闲娱乐区、运动健身区、文化教育区、生态保护区等。
其中,休闲娱乐区应设置舒适的座椅、音乐喷泉和户外游乐设施等,为居民提供休憩和娱乐的场所。
运动健身区应设置跑步道、篮球场和健身器材等,满足市民的运动需求。
文化教育区可以设立图书馆、艺术展览馆和亲子乐园等,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生态保护区则是公园的绿肺,需要采取合理的植被配置和水资源管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三、景观特色城市公园的景观特色应当凸显地域文化和自然特征,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景观设计要注重细节处理,从植被配置、景观元素到空间布局,都要体现艺术性和观赏性。
在景观特色上,可以融入当地的传统文化元素,打造具有独特风格的花坛、亭台和雕塑等。
同时,公园内的植被应精心选取,注重季节性变化,形成四季有景的景观,吸引市民前来游览。
四、建设管理城市公园的建设和管理需要注重规划、执行和监督。
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保证质量与安全。
随着公园的开放,管理者应加强公园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保持景区的整洁和安全。
社区游园设计理念社区游园设计理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区游园作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好的社区游园设计不仅要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还要具备独特的理念,以实现社区文化的传承和社区精神的凝聚。
首先,社区游园设计应注重绿化环境的营造。
现代城市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渴望能够获得一片宁静、和谐的绿色空间。
社区游园应该将自然元素融入设计中,如绿树、花草、湖泊等。
同时,设计师应尽量减少硬化地面的面积,提高绿地覆盖率,以增加游园的舒适度和美观度。
另外,社区游园的绿化应该考虑居民的需求,如增加健身器械和户外休闲设施,以便居民在绿化环境中得到更多的运动和休息的机会。
其次,社区游园设计应注重文化的传承。
社区作为居民生活的核心,应该有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氛围。
设计师可以通过在游园中设置代表当地文化的雕塑、石碑、园艺等元素,来突出社区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比如,可以利用游园的地点,强调当地的历史文化,如在游园的中心区域建造一个可供人们展览历史文物的博物馆,将社区历史文化与休闲活动融为一体。
这样,不仅可以为居民提供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同时也能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再次,社区游园设计应注重社区精神的凝聚。
社区游园是居民共同享受休闲时光的地方,设计师应考虑到社区居民的各种需求和喜好。
可以在游园中布置多功能的广场和露天舞台,为居民提供开展各种活动的场所。
比如,可以组织居民亲子运动会、社区文艺演出等活动,增强居民间的交流和互动。
此外,设计师还可以设置休闲座椅、茶艺室、阅读角等设施,方便居民在游园中休憩和交流。
只有真正满足居民的需求,社区游园才能成为居民们共同关心和守护的地方,形成浓厚的社区精神。
总之,一个好的社区游园设计应该追求绿化、文化和社区精神的有机结合。
通过打造一个美观、舒适、富有文化的环境,社区游园可以成为居民休闲娱乐、了解历史文化、增进社区交流的重要场所。
这样,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了增强,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关于现代城市公园设计的探讨与实践现代城市公园是城市的绿色空间,是人们休闲娱乐、健身运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现代城市公园的设计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围绕现代城市公园设计的理念、实践和创新进行探讨,以期为城市公园的建设和改进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向。
现代城市公园设计需要注重的理念是多元化。
城市公园不应只是一片绿地,而应是一个融合了休闲、文化、艺术、体育等多种功能的综合空间。
在公园设计中,可以引入一些文化艺术设施,如雕塑、壁画、音乐喷泉等,让公园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还能感受到文化的熏陶。
还可以设置一些体育健身设施,如篮球场、健身步道、儿童乐园等,满足不同年龄和兴趣的人群需求。
保持公园的多元化,可以吸引更多人来到公园,提高公园的使用率,让公园成为城市的人气场所。
现代城市公园设计还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城市热岛效应等。
现代城市公园设计需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在公园设计中可以增加一些湿地、绿化带、水系等生态设施,提供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改善水质等。
在建设过程中,也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保留原有的植被、水体,减少水泥、钢筋等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通过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可以让城市公园更加绿色、清新,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现代城市公园设计也需要注重人性化的考量。
城市公园是为市民服务的场所,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市民的需求和感受。
在公园布局中,可以设置一些休息区、观景台、花园座椅等,为市民提供休息和观赏风景的场所。
在植被配置中,可以引入一些花草树木,打造一个自然、舒适的环境;在景观设置中,可以设计一些独特的景点、主题花园,增加公园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还可以设置一些便民设施,如公共厕所、饮水机、无障碍通道等,方便市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城市公园设计理念城市公园设计内容(一)引言概述:城市公园作为城市中的绿地空间,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提供生态环境、缓解压力的重要场所。
因此,城市公园的设计理念至关重要,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探讨城市公园设计理念的内涵。
正文内容:1. 绿色生态1.1 保护自然环境:城市公园设计应注重生态保护,避免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
1.2 提供生物多样性:公园应设立植物园,引进各类植物,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1.3 强调自然景观:公园应利用自然地形,打造自然景观,增加绿地覆盖率,并建立人工湖泊等水体。
2. 人文景观2.1 设计艺术品:公园内应设立艺术品和雕塑,如雕像、喷泉等,以提升艺术氛围。
2.2 建筑景观:公园周边的建筑应与公园风格相协调,增添城市景观魅力。
2.3 游客设施:公园内应提供餐饮、卫生间、游乐设施等,让游客的体验更加舒适。
3. 活动空间3.1 体育设施:公园内应设置运动场地,满足市民进行各类体育运动的需求。
3.2 休闲区域:公园应设置宽敞的休闲区域,供市民休憩、放松心情。
3.3 文化活动:定期举办文化活动,如演出、展览等,为市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娱乐。
4. 环境设施4.1 环保设施:公园内应设置垃圾分类、环保设施,促进环境保护。
4.2 供水设施:公园内应设置饮水处,方便市民取水,满足基本需求。
4.3 照明设施:公园内应设置合理的照明设施,提供夜间游园的安全与便利。
5. 可持续发展5.1 硬件设施更新:定期更新公园的硬件设施,保持设施的完好和魅力。
5.2 合理规划扩展:公园规划应充分考虑城市发展需求,合理规划公园的扩展空间。
5.3 绿色用地利用:在公园周边规划利用绿地用地,扩大公园的周边绿色空间。
总结:城市公园的设计理念包括绿色生态、人文景观、活动空间、环境设施和可持续发展等五个大点。
通过注重生态保护、打造自然景观、设置艺术品、提供游客设施、营造文化活动、规划绿地用地等措施,城市公园设计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绿色、舒适、多样化的休闲娱乐场所,并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关于现代城市公园设计的探讨与实践现代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如何合理设计和规划现代城市公园,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城市公园设计的理念和实践出发,对现代城市公园的发展进行探讨,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一些成功的城市公园设计与规划案例。
一、现代城市公园设计的理念现代城市公园设计的理念需要紧跟时代潮流,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的合理性。
现代城市公园需要突出环境友好性,在保护现有自然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创造出更多的绿色空间,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公园设计要重视文化传承与创新,将当地的历史文化、艺术符号融入公园设计之中,增强公园的文化魅力。
公园设计还需注重公共性与开放性,打破传统的封闭式设计,为市民创造更多的休闲娱乐空间,提升其利用价值。
公园设计还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与创新性,采用新型的生态建筑技术,整合可再生能源等先进技术,创造出更加环保、节能的城市公园。
在现代城市公园设计的实践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城市功能、社会需求等多方面因素,通过创新性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将城市公园打造成为人们生活的文化、娱乐和休闲的重要场所。
公园设计要突出生态保护与景观营造,通过引入湿地、湖泊、绿地等自然元素,结合植被、花草的美化布置,打造出宜人的景观环境。
公园设计要注重公共服务与功能设置,充分考虑市民的实际需求,设置健身步道、运动场地、儿童游乐区等,为市民提供各类便利的公共服务。
公园设计还需要结合当地文化特色,通过雕塑、艺术作品、文化活动等形式,增强公园的文化内涵。
公园设计还需要注重交通便捷与可持续发展,设置合理的交通节点,完善公共交通设施,倡导市民步行、骑行等低碳出行方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三、成功案例分享1. 伦敦海德公园伦敦海德公园是世界著名的城市公园之一,被誉为伦敦人的后花园。
居住区与公园设计理念居住区与公园设计理念在城市规划中,居住区与公园的设计理念是构建宜居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下面将从人性化设计、绿化环境、多功能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介绍居住区与公园设计的理念。
首先,人性化设计是居住区和公园设计的重要理念之一。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因此,居住区和公园的设计应该以人为本,考虑居民的需求和期望。
例如,居住区内应设置便利的交通网络、齐全的生活设施和独立的社区服务中心,方便居民生活和交流。
而公园则应通过合理布局和设施设置,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和运动需求。
其次,绿化环境是居住区和公园设计的重要理念之一。
绿化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提供新鲜空气、调节气温、减少噪音和改善水土保持等效益。
因此,在居住区和公园的设计中,应注重景观绿化的布局和种植植物的选择。
可以通过合理的绿化带设置和植被的种植,打造宜人的自然景观。
同时,还可以引入水体和湿地,增加水景元素,提升环境质量。
再次,多功能利用是居住区和公园设计的重要理念之一。
在有限的空间内,要充分利用每一个角落,发挥最大的效益。
例如,在居住区内设置多功能的公共空间,可以用于居民的社交活动、文化娱乐和休闲锻炼等。
而在公园内设置多样化的设施,如篮球场、游乐设施、健身器材等,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通过这种多功能利用的设计理念,可以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提升居住区与公园的使用率和活力。
最后,可持续发展是居住区和公园设计的重要理念之一。
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例如,在居住区和公园的建筑设计中,可以采用节能材料和设备,降低能耗;在绿化设计中,可以选择本地适应性强、生长快速的植物,减少对水和施肥的需求。
此外,还可以通过引入可再生能源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居住区与公园设计的理念包括人性化设计、绿化环境、多功能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这些理念的应用,可以打造宜居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景观规划中的社区公园设计引言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而城市的景观规划则是打造宜居环境的重要一环。
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社区公园的设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区公园作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社交交流的重要场所,其设计不仅关乎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体现了城市对居民的关怀与关注。
本文将从社区公园的设计原则、功能布局和景观特色等方面,探讨城市景观规划中社区公园设计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一、社区公园设计的原则1.1 人性化原则社区公园的设计应以人为本,注重满足居民的休闲需求和心理需求。
在公园的布局中,应考虑到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居民群体的需求差异,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比如,针对老年人,可以设置健身设施和休闲区域;对于儿童,可以设计游乐设施和儿童乐园;对于年轻人,可以提供运动场地和休闲娱乐设施等。
通过人性化的设计,使社区公园成为居民们放松身心、交流互动的理想场所。
1.2 可持续发展原则社区公园的设计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植被的选择上,应优先选择本地适应性强、耐旱抗寒的植物,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
同时,在公园的建设过程中,应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社区公园的设计还应考虑到周边社区的可达性,鼓励居民步行或骑行前往,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从而减少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1.3 多功能原则社区公园的设计应具备多种功能,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除了提供休闲娱乐的功能外,社区公园还可以设置户外健身区、文化活动区、休闲广场等,为居民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和机会。
此外,社区公园还可以结合社区的特色和历史文化,打造特色景观,增加公园的观赏性和吸引力。
通过多功能的设计,社区公园可以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提高公园的利用率和社区的凝聚力。
二、社区公园的功能布局2.1 休闲娱乐区休闲娱乐区是社区公园的核心功能区,为居民提供放松身心、休闲娱乐的场所。
在休闲娱乐区内,可以设置草坪、花坛、游乐设施等,为居民提供散步、野餐、儿童游戏等活动场所。
公园设计理念灵感分析报告引言公园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提供了居民的休闲娱乐场所,还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本报告旨在分析当前公园设计领域的灵感和理念,探讨如何通过公园设计理念的创新,打造更具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公园空间。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性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公园设计注重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公园设计师们倾向于保留现有的自然地形和生态系统,而不是完全改造。
另一方面,他们也更加注重节约能源和资源的设计方法,例如使用太阳能照明系统、雨水收集系统等。
这些设计理念旨在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自然与城市的融合公园作为城市里的绿色绿洲,应当与城市的建筑风格和氛围相协调。
现代公园设计倾向于将自然元素与城市建筑相结合,创造一种更加融洽的空间感。
例如,在公园中保留一些天然的绿化植物,如树木和花园,与现代建筑相辅相成,形成一种独特的城市景观。
这种设计理念鼓励人们在城市繁忙的生活中,获得自然的愉悦与放松。
人性化与互动体验公园不再只是供人们散步、跑步的场所,现代公园设计更加注重人性化与互动体验。
公园内设有各种各样的设施和活动区域,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例如,植物园和游乐场可供儿童学习和玩耍;健身器材和运动场可供年轻人锻炼;休闲区和音乐喷泉可供老年人休息和欣赏音乐等。
这种设计理念旨在通过丰富的场所功能,提供多样化的公园体验,满足不同年龄段人们的需求。
文化与艺术的融入公园是城市文化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设计也逐渐将文化与艺术元素融入其中。
例如,在公园内设置雕塑、艺术装置、文化表演区等,以展示城市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风格。
这种设计理念旨在激发公众对艺术品的欣赏和探索,丰富公园空间的内涵。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时代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公园设计也适应了数字化时代的发展。
例如,公园内相机监控系统和无线网络覆盖,提高了公园的安全性和便利度;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为公园创造了更加丰富和互动的体验。
社区设计公园方案引言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公园成为城市人们逃离喧嚣的心灵净土。
在有限的城市土地面积内,设计一个适宜居民游憩的城市公园是很有必要的。
而社区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基本单元,如何设计一个能够满足居民娱乐需求的社区公园也面临许多挑战,本文主要介绍社区设计公园方案。
设计要点社区公园的设计主要应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为主导,结合社区自身的文化和空间特点进行合理规划。
设计理念社区公园作为城市绿化空间,其设计理念需要符合以下要点:1.以人为本,满足社区居民的娱乐需求,提供一处放松心情的场所;2.设计自然、舒适的环境,让人流连忘返;3.强化公园本身的绿色形象,增加社区居民对绿地环保的认识;4.考虑公园不同季节的变化,如加强遮阳、避雨等措施。
空间规划公园的整体规划必须符合要求,充分考虑场地面积和公园定位,避免因场地限制而影响公园的规划和功能。
公园内的各项设施应区别布局,具体可分为主要设施和辅助设施。
主要设施•儿童游乐区:公园应设立儿童游乐区,包括沙池、玩具和滑梯等,以满足社区儿童的娱乐需求;•健身器材区:设立健身区,提供一定的健身器材,方便社区居民进行休闲活动、增强身体素质;•绿化休闲区:增加相应的花坛和座椅等,方便社区居民休息和欣赏花海.;•运动场地:考虑运动场地的划分,包括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等,同时增强场地的多功能性,满足不同群众体育锻炼需求。
辅助设施•休息区:设置局部休息区,方便社区居民。
•洗手间:建设便捷的洗手间,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绿化与水景设计公园的绿化和水景设计非常重要,一定要以本区域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为依据。
对于公园绿化的选择上,要根据公园功能和社区的气候环境来选择适合的植被,保证公园具有丰富的自然气息。
水景设计则应考虑公园内水源的供应和水循环系统的建设,以美化公园同时也节约水资源。
实施建设社区公园建设需要明确设计目标和预算资金,确定施工周期和进度计划。
建设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力求把公园建设成为一个社区崭新的地标。
城市社区公园设计理念探析作者:来源:《城市管理与科技》2016年第01期地域特色元素是公共设施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隐性因素,基于地域特色元素进行的公共设施设计既完善并开发了公共设施的实用功能,又体现了城市文化,并延续了地域的民俗传统。
本文通过对钦州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的现状进行调查并总结了其在体现地域特色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根源,最后提出具有钦州地域特色的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设计策略并结合案例给以说明。
一、公共设施是城市环境产品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独特的地域文化,它是历史的积淀和当地人们创造的结晶,也是文化传承和设计创新的一笔宝贵资源。
公共设施是集环境设计与产品设计于一体的城市环境产品,它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要素。
城市公共设施具有很强的服务市民的实用功能和延续文化的精神功能。
地域特色是公共设施设计中举足轻重的隐性因素,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将城市地理特征、风土人情等特色物化为具体的环境产品,让地域特色参与到城市设计中来,既传承了地域的文化特色使其更加大众化,同时也有益于设计出适合当地民众生活方式和风俗的新型公共设施,从而丰富公共设施的文化内涵。
二、钦州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概况钦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地处北部湾沿海开放区的核心位置,其所属的钦州港是国家级保税港,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整车和红酒进口港。
钦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22.2℃。
钦州市具有1400多年的历史,其出产的中国四大明陶之一的坭兴陶更是闻名国内外。
钦州市城区现有城市社区公园五个,有位于老城区的中山公园、位于钦江沿岸的江滨公园、位于城南的白石湖公园、位于市中心位置的钦州湾广场、位于市政广场的梦园。
这些城市社区公园在给人们提供极大的休闲娱乐便利的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钦州市的社会文明发展程度。
三、钦州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存在的不足城市社区公园是现代城市居住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公园属于公共开放绿地空间范畴,可供公众游览、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有较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环境的公共绿地。
钦州城市社区公园的公共设施基本上可以满足市民实用性方面的需求,但是在人性化设计、节能环保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尚存在一些不足。
笔者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发现现阶段钦州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本地文化表现不明显,没有突出城市记忆。
在钦州的五个城市社区公园中,除了中山公园的公共设施可以看出一些本地文化和城市记忆外,其他四个都是千篇一律的现代化风格或是盲目的仿古风格。
这就要求城市的设计者们要考虑如何把钦州城市鲜明独特的海洋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化的理念之中,而不是将其边缘化。
第二,由于缺少公共设施的民俗体验性设计元素,因此使社区公园的设计远离了城市特有的市井生活。
这里,如果把城市比作一幅画,那么城市社区公园就是一张宣纸,社区公园中的公共设施所体现的民俗风情则是它的墨香。
只有真实的民间生活才是最具有城市特色品味,因为它能够触动人的心灵,引起共鸣。
钦州城市社区公园中的公共设施包括景观小品的设计,并没有把钦州特有的民俗风情表现出来,例如敲大鼓、唱山歌、跳岭头、舞狮等民俗风情文化。
第三,缺少古今结合、体现科技魅力的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
文化保护不等于原封不动地保存,固步自封、孤芳自赏只会使地域文化越来越被边缘化。
比如,五个社区公园公共设施之一的路灯,大多是从市场上直接购买的现成产品,没有体现出钦州的地域与文化特色。
这里之所以以路灯为例,是因为路灯比较容易用来进行古今结合或地域文化特征设计的,是能够体现科技魅力的公共设施产品。
第四,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设计缺少节能环保元素的考虑,更多的是考虑了设计建造时的成本,而没有考虑到可持续的长久利益所在。
通过调查走访,五个城市社区公园几乎没有使用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的公共设施,例如太阳能公共卫生间、风能路灯等。
四、钦州地域特色的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设计策略根据现阶段钦州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存在的问题,分析运用钦州地域特色文化、风俗,并结合生态设计原则、主题化设计原则和人性化设计原则,对钦州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进行设计。
(一)地域文化外显与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设计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在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化都市中保存城市曾经的记忆,如何将地域特色文化现代化,是当今的城市规划者和设计者亟待考虑的课题。
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是城市本土文化极好的展示平台,它通过形式和功能展示着城市的成长印记及其隐含的精神内涵。
设计者完全可以将浓缩着钦州城市记忆的历史传说、人物、器物等,通过抽象、提炼等手法,使之成为可视的视觉符号,并将这些符号运用到城市社区公园的公共设施设计中。
钦州地处北部湾畔,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与海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钦州人的日常饮食少不了海鲜,钦州引以为豪的生活在钦州湾的中华白海豚已经成为钦州的旅游亮点,作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出海口的钦州港已经升格为国家级保税港区,以上可见钦州离不开海洋,海洋文化已经成为钦州市典型的地域文化。
那么设计者在进行社区公园公共设施设计时,完全可以将具有鲜明海洋特征的事物符号化,并巧妙地运用到具体的公共设施设计中。
例如,设计者可以把白海豚造型抽象、凝练,运用重复变形的手法进行再设计,形成具有海洋文化特色的路灯;把浪花的造型形象进行抽象并与公共休息座椅造型进行结合,形成具有海洋文化特色的座椅,使市民在欣赏、使用这些公共设施时就会想起浩瀚的海洋。
(二)民俗风情与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设计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在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中,设计者要以市民最平常的、最普通的生活为依据,摘选最具本地特色、最能感人的民间风俗,将其表现在公共设施设计中,让市民体验城市特色的民俗风情,贴近最原汁原味的本地化生活。
例如,敲击烟墩大鼓是钦州市一些古老乡镇每逢重大节日的一项传统活动。
提起烟墩大鼓,钦州人无人不知,它是一种钦州本地古老、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设计者完全可以考虑将烟墩大鼓的造型经过再设计运用于路灯、休闲桌椅或雕塑造型,从而延续这种古老的民俗活动。
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设计也要重点考虑低碳、绿色环保价值,要在可持续的理念下倡导节能减排,对资源进行有效利用。
生态引导主要体现在对材质的使用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两方面。
例如,设计时可以考虑使用一些环保可回收材料,作为公共设施的构成材质;运用科技手段利用太阳能、风能替代传统能源,用其照明或做其他用途,让社区公园公共设施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三)主题设计与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设计为使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更具文化内涵,设计者可以在不同的社区公园或同一社区公园的不同区域进行主题设计,例如以海韵、古韵、四季等主题进行创意设计,注重符号要素的关联性,调动造型、色彩、肌理等要素,从外在形态到内在精神构建契合主题的创意设计,达到与整体区域风貌要素协调一致。
(四)地域性色彩与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设计许多社区公园在公共设施色彩设计方面缺乏特点,不能很好地融入地域性色彩进行设计,使得整体设计显得平庸,导致难于感染参观者或使用者的现象产生。
因此,设计者在进行社区公园公共设施设计时应适当在辅色调中融入本地地域性色彩,这样才能既有利于体现当地文化,又能使色彩更容易被当地人尤其是老年人所接受。
地域性色彩包括两方面:一是当地特有的传统建筑色彩,例如钦州市灵山县大芦古村的传统建筑色彩;二是地方风俗文化之物化色彩,例如以钦州的坭兴陶、贝壳等作为风俗文化之色彩加以运用。
(五)侧重老年人的通用性设计与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设计老年人作为城市社区公园的主要使用群体,其在运动机能、知觉机能和认知机能方面具有特殊性,为此针对老年群体的特点提出通用性设计策略。
1.针对老年群体运动机能下降问题,设计者在构思过程中要尽量减少运用肢体进行操作的设计,而要考虑以智能化或自动化的操作方式替代。
2.针对老年群体知觉机能下降问题,设计者应尽可能多地维护老年群体视觉信息传达的畅通,例如保证充足的照明,文字、图形等要简单醒目,避免一些反光材料的使用,多使用具有语音提示功能的公共设施。
3.针对老年群体认知机能下降问题,设计者要尽量使用功能简化、界面简单、易于学习和使用,允许误操作的公共设施,从而缓解老人们的心理压力,减少对产品认知的困难。
此外还可以结合图片、图形、符号、文字和语音等,介绍公共设施的使用方法。
城市社区公园公共设施作为地域文化的媒介和功能承载物,既完善了公共设施的适宜地域民情的实用功能,又体现了城市的文化特征,延续了地域的民俗传统,地域特色也为公共设施设计提供了新的构思角度。
本文提出了针对地域特色的社区公园公共设施设计策略,以供城市规划决策和设计人员参考。
参考文献[1] 薛文凯.公共设施设计[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7:5.[2] 张焱.我国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区域文化差异性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9:51-52.[3]北京市园林局.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Z] 1993.[4]段金娟. 地域文化元素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应用—以北京为例[J].装饰,2013(7):127-128.[5] O′CONNOR Z.Bridging the Gap:Facade Colour,Aesthetic Response and Planning Policy[J]. Journal of Urban Design,2011 11(3):335-345.[6] 曹幸.老年人视角下的社区公园景观色彩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4: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