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第二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2.88 MB
- 文档页数:29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第二课时)》教案【回顾旧知】上节课我们探究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 + H2O + CO2↑实验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讲述】有了反应原理,接下来就需要确定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包括“制”和“取”,也就是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复习】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提问】为什么这样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小结】明确设计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气体收集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气体的性质,如密度;是否溶于水,与水反应。
【课本表格对比】填写课本上两个表格填完整,并确定制取CO2的装置。
【学生实验】从下列所给的仪器中选择并设计制取CO2的装置,几分钟后进行展示、交流。
5min2min 3min 环节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环节四总结提升环节五【反思与评价】对于刚才同学们设计出的装置,小组讨论每套装置的特点。
【小结】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
【提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是什么?【小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查、装、连、收、验。
【提问】如何装药品?【强调1】先固后液。
【提问】提供错误装置,为什么收集不到CO2?【强调2】长颈漏斗液封。
【提问】改进装置,能否收集到比较纯净的CO2?【强调3】导管伸入集气瓶底部。
【提问】如何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播放视频】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提问】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学习,请大家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研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什么?【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研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一、反应原理二、选择实验装置三、气体的检验和验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气体制备方法的每一个环节都由气体的性质来决定,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CO2的性质。
【练习】氨气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可用于制取铵盐和氮肥等。
氨气极易溶于水,相同条件下密度比空气小。
加热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可制得氨气,请同学们设计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实验装置。
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姚瑜杰审核人:马生平班级:姓名:【探究目标】1知识目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能力目标: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前准备】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是(写出化学方程式)。
3.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氯酸钾(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4.收集氧气可用什么方法?原因是什么?【创设情景】分别用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气体发生装置相不相同?你认为造成的原因有什么?【探索导航】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及反应原理药品:。
反应原理:。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与探索1.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的确定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装置和装置两部分。
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如下:气体发生装置反应(是否需要、加等)排水法气体收集装置排空气法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的小(用)密度比空气的大(用)21.如图,收集二氧化碳正确的方法是()A B C D2.用盐酸作原料制取二氧化碳时,制得的气体中常混有的杂质是()A.氮气和稀有气体 B.空气和氯化氢C.水蒸气和氯化氢 D.空气和水蒸气3.李华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CO2。
(1)当气体发生装置连接好后,接着应进行的实验步骤是。
(2)实验时,应怎样加试剂。
(3)收集气体时,导管为什么要伸入集气瓶底部。
(4)长颈漏斗伸入液面下,其原因是。
(5)若实验时CO2始终收集不满,可能的原因是和。
4图1 A B C D(1)用H2O2和MnO2制取氧气可采用的装置组合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MnO2起作用。
(2)用KMnO4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B装置进行实验时,试管口应放,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用装置组合来完成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