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贸易:图书版权引进地和输出地情况(2000年至2016年)
- 格式:xls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1
《国际文化贸易》复习重点单选(10×2)、多选(5×3)、判断(5×2)、简答(5×5)、论述(15×2)1、 发展国际文化贸易的意义是什么?1)文化贸易有高附加值的特点,实现了文化产业价值链的经济效益2)国际文化贸易实现了文化经济对相关产业的整体效应3)国际文化贸易有利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出口结构4)文化贸易的竞争力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国力2、 国际文化贸易定义:国际文化贸易是指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贸易活动,是国际间文化产品与服务的输入和输出的贸易方式,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文化贸易主要是“产业内贸易”,即一个国家在出口的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商品(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至少前三位数相同)。
分类:国际演出贸易、国际动漫贸易、国际图书版权贸易、国际电影贸易、国际电视节目贸易、国际会展贸易。
特点:1)市场的高垄断性2)贸易保护方式具有隐蔽性3)贸易自由化的例外性4)贸易约束条例的相对灵活性5)与其他产业的强烈交融性3、 日本动漫产业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及其给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启示。
原因:1)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制作;a)专业化的动漫作家和制作机构;b)国际分工体制下的生产制作规模化。
2)竞争性、扩张性的出版播出策略a)动漫出版行业市场(主要指杂志)的经营和竞争策略:(1)开创“编辑核准制度”;(2)进行读者有奖调查;(3)实行漫画排行;b)动漫播出市场的海外扩张策略(电影、电视、OV A);(1)质量把关;(2)低成本扩张;(3)合适的长度;(4)资金支持;(5)文化培养。
3)多元化、创新性周边开发4)重视动漫的创意启示:1)专业化、规模化的制作是动漫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2)创新是动漫产业发展的关键元素;3)市场化经营是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4)加强政府的战略规划与扶持4、 何谓版权贸易,中国对外版权贸易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1)版权贸易是指通过商业方式,在不同的法人或自然人之间进行针对版权的贸易行为。
我国文化产业的贸易现状与发展探讨刘二妹【摘要】文化产业是当前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我国文化产业对外贸易的发展对于中华民族实现真正的腾飞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文化产业贸易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对当前我国文化产业贸易面临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推动发展的建议。
【期刊名称】《中国商论》【年(卷),期】2017(000)035【总页数】2页(P160-161)【关键词】文化产业贸易发展【作者】刘二妹【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71按国际经济学理论,一国的对外政策包括自由贸易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两种,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当时最先发展起来的英国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就鼓励自由贸易政策,对外输出过剩的生产能力,而处在后发国地位的美国和德国则是采用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对本国幼稚产业实施保护,其中著名人物包括美国的财政大臣汉密尔顿和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
在美国强盛的文化产业地位面前,自由和保护发生了和历史上相反的逆转。
美国目前对文化产业对外开放采取了自由和市场导向,而英国等很多国家,则基本都认同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和必须保护民族文化的意义,政府在一定范围内对本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实行贸易保护,当然保护程度有所差异。
美国六大核心文化产业分别为电影和录像产业、广告服务的创意部分、有线电视制作和播出、电视盒广告播出、报刊出版、演艺和个体艺术家,其中占比最高的是电影和录像产业,每年为文化艺术总产值做出大量的贡献。
美国作为头号资本主义大国,其以好莱坞为典型代表的文化产业的全球渗透力十分强大。
美国影片在总量上虽然只占全球电影产量的6.7%,却占据全球总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典型的代表就是美国的影视梦工厂好莱坞。
近些年来,电影附加产品收入逐渐成为电影业收入的重头,电影延伸产品的收入额已经超过电影本身的票房收入。
比如星球大战系列、漫威世界系列、迪士尼公主系列等,除了在全球获得高昂的票房外,在主题产品、游戏、玩具、唱片、图书等衍生物,销售总额也越来越惊人,超过票房带来的收益。
我国文化贸易(màoyì)现状及贸易逆差杨吉华文化(wénhuà)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资料,全球的文化贸易总额从1980年的953亿美元猛增到1998年的3879亿美元。
但是,这些贸易绝大部分是在少数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的。
1990年,日本、美国、德国和英国的文化贸易出口,占全球当年文化贸易出口额的55.4%,而文化贸易的进口额也高度集中在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占全球当年文化贸易进口额的47%。
长期以来,我国的文化贸易处于逆差局面,而且在未来若干年内,这种贸易逆差还有拉大的趋势。
(一)我国文化(wénhuà)贸易概况2005年我国全年进出口总额14221亿美元,其中,出口7620亿美元,进口6601亿美元,贸易顺差1019亿美元,稳居世界贸易第三的位置。
随着中国成为国际贸易大国,中国的对外文化贸易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zēngzhǎng)。
但从总体上看,文化贸易仍远远落后于国家对外贸易的总体增幅,并且存在巨大的逆差,贸易逆差额约为10:1。
我国文化贸易的国别对象主要是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
(二)我国文化贸易的行业(hángyè)分布(1)图书进出口。
世界图书出口第一大国是美国,每年出口近20亿美元图书,德国和日本各有6-8亿美元出口额,而中国图书行业一年的出口额只有6000万美元左右。
多年来,我国图书进出口贸易比例存在10:1的逆差,与欧美的逆差达到100:1以上。
2004年,我国从美国引进图书版权4068种,输出14种,进出比为290:l。
从英国引进2030种,输出16种;从日本引进694种,输出22种,从人口只有316万的新加坡引进版权达156种,而输出仅30种。
版权贸易费用同样存在严重不对称,引进版权费用往往数倍高于输出费用。
仅《哈利•波特》一书,就从中国赚走上千万元版权费。
国务院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2019)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9.06.26•【文号】•【施行日期】2019.06.26•【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正文国务院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就发展文化产业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明确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主要着力点,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李克强总理也多次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文化产业发展相关议题,作出指示批示。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举措和成效文化产业同公益性文化事业相对应,是指以文化为核心内容而进行的创作、生产、传播、展示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活动,涵盖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网络文化等领域,涉及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电影局)、中央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广电总局等职能部门。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在内容上有交叉,在工作上有融合,但不完全重叠,目前在统计上也是分开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国际影响力明显扩大,我国文化产业迎来了加快发展的黄金期。
宣传文化部门会同发展改革、财政、商务、金融、科技、自然资源等部门抢抓机遇,出台了一系列举措,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我国文化产业总量规模稳步增长,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市场主体持续发展壮大,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加优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消费日趋活跃,重点文化产业门类均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新引擎,在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巩固和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出版“走出去”的战略思考】走出去什么意思【摘要】自20世纪末中国出版“走出去”已经开始,取得较快发展,但是在出版物结构、版权贸易、数字出版等方面还不合理,缺乏国际竞争力。
应以文化思想战略为引导,在版权、资本、机构等方面努力实现“走出去”。
【关键词】出版产业“走出去”版权贸易数字出版近年来,中国出版“走出去”战略已经取得了快速发展,“走出去”的方式涉及图书出口、版权输出、国际出版项目合作等方面。
但是从不同角度看,中国出版“走出去”的问题似乎存在着这样一个矛盾:在国家宏观层面上,我国政府部门十分重视出版产业发展。
2003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法国有关出版机构签署了资助出版中国图书的协议;2005年7月下旬,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发布《“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实施办法》的通知。
通知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对购买或获赠国内出版机构版权的国外出版机构进行翻译费资助。
2009年9月国务院正式发布《文化产业振兴纲要》,它标志着发展文化产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纳入了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日程。
2010年1月1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动我国出版产业“走出去”。
而在微观领域里的出版单位对出版“走出去”缺乏明确的认识,努力还不够。
根据中国加入WTO 的条款规定,中国必须要向他国开放出版市场,但却是阶段性、有限度地放开出版市场,这也使得我国出版单位缺乏足够的动力与冲劲,缺少“走出去”的意识。
那么我国出版产业为什么要走出去,又遇到了什么困难,这些怎么来解决呢,本文拟就以上问题进行分析。
一、中国出版“走出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出版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如果出版不“走出去”,就不会真正融入全球化,在国际化的竞争中就会失败。
另一方面,出版是一国文化输出的重要途径,出版“走出去”就是让外国人了解中国。
只有让世界了解中国,才能增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互信往来,才能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政治制度等为外国所熟知。
中国出版“走出去”的战略思考【摘要】自20世纪末中国出版“走出去”已经开始,取得较快发展,但是在出版物结构、版权贸易、数字出版等方面还不合理,缺乏国际竞争力。
应以文化思想战略为引导,在版权、资本、机构等方面努力实现“走出去”。
【关键词】出版产业“走出去”版权贸易数字出版近年来,中国出版“走出去”战略已经取得了快速发展,“走出去”的方式涉及图书出口、版权输出、国际出版项目合作等方面。
但是从不同角度看,中国出版“走出去”的问题似乎存在着这样一个矛盾:在国家宏观层面上,我国政府部门十分重视出版产业发展。
2003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法国有关出版机构签署了资助出版中国图书的协议;2005年7月下旬,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发布《“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实施办法》的通知。
通知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对购买或获赠国内出版机构版权的国外出版机构进行翻译费资助。
2009年9月国务院正式发布《文化产业振兴纲要》,它标志着发展文化产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纳入了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日程。
2010年1月1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动我国出版产业“走出去”。
而在微观领域里的出版单位对出版“走出去”缺乏明确的认识,努力还不够。
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条款规定,中国必须要向他国开放出版市场,但却是阶段性、有限度地放开出版市场,这也使得我国出版单位缺乏足够的动力与冲劲,缺少“走出去”的意识。
那么我国出版产业为什么要走出去,又遇到了什么困难,这些怎么来解决呢,本文拟就以上问题进行分析。
一、中国出版“走出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出版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如果出版不“走出去”,就不会真正融入全球化,在国际化的竞争中就会失败。
另一方面,出版是一国文化输出的重要途径,出版“走出去”就是让外国人了解中国。
只有让世界了解中国,才能增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互信往来,才能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政治制度等为外国所熟知。
中国文化贸易的现状本篇论文目录导航:【题目】我国国际文化贸易竞争力提升探究【第一章】国内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探析导论【第二章】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综述【第三章】中国文化贸易的现状【第四章】我国文化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第五章】影响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发展的因素【第六章】增强我国文化贸易竞争力的措施【结语/参考文献】中国文化贸易实力强化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第3 章中国文化贸易的现状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创意经济数据库和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相关统计,世界文化服务的贸易额一直高于文化商品的贸易额,但我国与此形势恰恰相反,我国文化产品的出口额远远高于文化服务的出口额,在我国的文化贸易出口额中,75%是文化货物贸易,25%是文化服务贸易。
2014 年我国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出口额占我国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为0.4%,占比过低。
文化产品出口主要以视觉艺术品(工艺品等)、新型媒介(游戏机等)、印刷品、乐器为主。
3.1 中国文化产业及文化贸易发展势头强劲我国的文化贸易起步晚,加上文化贸易额在我国的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很少,没有用专门的人力物力进行数据统计,所以我们无从得知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数据。
上世纪90 年代起,我国文化贸易的发展才逐渐起步,进入国际市场的时间比较短。
直到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伴随商业电影的快速发展以及外国文化产品贸易的昌盛,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产品进出口,令人印象深刻的有电影《红高粱》在国外电影节参展,享誉满座,把中国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展现在世界面前,引起世人对中国文化、中国神秘大地的好奇与探求;还有杨丽萍的孔雀舞、李连杰的少林功夫,四大名着电视剧,走出国门,展现风华,打开了国外认识中国大地的一扇窗。
从我国2001 年加入WTO 算起,我国对外贸易总体呈年均20%的速度增长。
我国文化产业经过了20 年的高速发展,初具规模。
截至2013 年底,我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超过 2.13 万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56.8845 万亿)的比重上升至 3.7%.(美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占GDP 总量的比例维持在18%-25%)随着时代的前进,我国相继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建立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对外文化商品贸易额逐年高速增长。
文化输出:文化大国崛起的主要姿态和应变策略高宏存;牟晓春【摘要】我国经济的崛起呼唤与经济大国相匹配的文化大国的确立,为此必须要有清醒的文化自觉意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输出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现实意义,作为文化大国的中国应该尽快加强文化输出的能力建设.【期刊名称】《长春市委党校学报》【年(卷),期】2011(000)002【总页数】5页(P20-24)【关键词】文化输出;跨文化;文化产业【作者】高宏存;牟晓春【作者单位】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北京,100089;政协北京市委员会研究室,北京,100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144面对全球化浪潮和开放政策推动下汹涌而至的全球文化,不同的文化研究者和国际关系战略家发表了不同的观点和主张,尤其是对于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世界强势文化铺天盖地的涌入,很多人深怀隐忧,甚至以文化侵略、文化帝国主义、文化殖民的激烈言辞予以批判,流露出一种保守的民族主义倾向。
也有人抱持着普世主义、世界主义的态度欣然接受。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一体化已经是无法回避的必然趋势,正在寻求中华复兴的中国在各种体制、文化、生活方式上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实现方式和策略呢?中国文化建设正面临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应该把“经济全球化”看成是新一轮的“外来文化”影响,还是将之看作中国改革开放、经济迅猛发展所引发的内生性需求。
经济的影响必然伴随着文化问题的产生。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百多年来几代中国人的梦想,而文化复兴则成为今天吸引国家经济振兴的内在精神支撑和不竭文化动力。
伴随经济发展的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世界了解中国的需求持续升温,为中华文化和文化产业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我国文化发展实际与文化大国相比却存在很大差距,产业化的运做能力和经验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的文化实力在国际竞争中还处于弱势地位。
随着全球文化多元化时代的到来,“文化”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个国家的“名片”。
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促进了知识和文化的交流,也为各国的出版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发展机遇。
国际图书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图书的进出口业务。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物流运输的便捷化,图书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涵盖的图书种类也日益丰富。
从文学作品到学术著作,从儿童读物到专业工具书,各种类型的图书在国际市场上流通。
版权贸易则是国际图书贸易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版权是作者对其创作作品所享有的一系列权利,包括复制权、发行权、改编权等。
当版权所有者将这些权利授予其他国家的出版机构或个人时,就产生了版权贸易。
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推动了各国之间的商业往来,图书作为一种文化产品也不例外。
其次,人们对于知识和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渴望了解不同国家的思想和创意。
再者,科技的进步使得图书的制作、传播和销售变得更加容易和高效。
在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中,发达国家通常占据主导地位。
例如,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的出版业发达,拥有众多知名的出版集团和畅销书作家,其图书和版权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这些国家的出版机构往往具有丰富的经验、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营销能力,能够将本国的图书推向全球市场,并成功引进其他国家的优秀作品。
然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中也逐渐崭露头角。
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过培养本土作家、提高出版质量和加强国际合作,不断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
例如,中国近年来在版权输出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许多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际上受到关注。
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的形式多种多样。
版权的许可和转让是常见的方式。
许可意味着版权所有者允许另一方在一定条件下使用其版权,如在特定地区出版、发行或改编作品。
转让则是将版权的全部权利永久性地转移给另一方。
此外,还有合作出版、版权代理等形式。
在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中,合同的签订至关重要。
2012年第9期总第219期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国际经贸】我国版权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刘婷(北方民族大学商学院,宁夏银川750021)[摘要]目前我国版权贸易种类主要集中于图书版权贸易且一直处于逆差,地区分布不平衡,出版物实物出口增长明显,数字出版物出口势头强劲。
同时还存在版权保护法律制度不健全,执法力度较弱,版权输出数量少,质量低,贸易形式单一,缺乏专业的版权代理机构及版权优秀贸易人才等问题,提出应健全版权立法、司法和执法体系,加大对版权贸易的政策支持及执法力度,充分利用图书博览会等宣传与贸易平台,积极发展图书版权代理机构,培养高素质的版权贸易人才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版权贸易;数字出版物;版权代理[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9-0025-03基金项目:2011年北方民族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中英版权贸易对比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ZQY003。
一、版权贸易概述版权贸易是由著作权人将其对作品拥有的部分或全部经济权利(客体)通过许可、转让等方式授权给使用者的经济行为,是一种无形财产贸易。
简而言之,凡是通过作品的版权许可或转让行为获利的贸易行为就是版权贸易。
与实物贸易通过货物买卖行为获利的交易相比,版权贸易是将实物所有权变为无形财产权中的版权。
版权贸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讲,版权许可或转让行为过程中的当事人无论是否在同一地域或为同一国籍,都可以称作版权贸易。
我们通常所称多是狭义的版权贸易概念,主要指不同国家之间的版权所有者与经营者、使用者之间的版权贸易。
二、我国版权贸易的现状(一)版权贸易种类集中于图书版权贸易且一直处于逆差2010年我国共引进出版物版权16602种,其中图书13724种,录音制品439种,录像制品356种,电子出版物49种,软件304种,电影284种,电视节目1446种。
2012年915多省、市(区)联考《申论》试卷一、给定资料1、2006年,时任德国驻华大使史坦泽到同济大学作报告,有学生提问:今天您用德语作报告,在座的同学大多能听懂。
如果中国的大使在德国用汉语作报告,有多少德国人能听懂?史坦泽回答:“因为我们有歌德学院!我们一直在努力,向全世界传播自己的语言和文化。
请问你们国家为此做了什么?歌德学院是德国在世界范围内积极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学院,已有60多年的历史,它的工作是促进国外的德语语言教学和开展国际文化合作。
通过介绍德国文化,社会以及政治生活等情况,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德国。
歌德学院目前已遍布78个国家和地区,共有分支机构144家,其中国外分支机构128家。
除歌德学院外,西方很多国家都有推广自己国家文化的机构。
英国1934年成立了英国文化委员会,是英国负责教育和文化关系的国际组织,致力于在全球推广英国文化。
目前全球已有该机构的230家分支机构和109家教学中心。
法国1883年就已创设法语联盟,它是一个非赢利性的组织,旨在传播法语及法语文化,所有的法国总统都自动成为其名誉主管。
法语联盟以其各级法语课程的高质量闻名于世,目前全球有1100多家机构,分布于130个国家和地区。
2、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揭牌。
如今,387所孔子学院和509所中小学孔子课堂,覆盖108个国家和地区,这已然超过歌德学院60年来的建院总数,仅2011年,就开设各种层次汉语课程2.4万班次,注册学员达50万人,逾700万人参加上万场次文化交流活动......这项浩大工程的具体承办者是1987年成立的”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简称为“国家汉办”)。
孔子学院严格遵守的是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而非中方单独行为。
年轻的孔子学院与古老的歌德学院,英国文化委员会及法语联盟相比仍有仍有差距。
歌德学院中国总院前院长阿克曼说,歌德学院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一开始就重视建立职业化队伍,现有专职人员3000人,据了解,英国文化委员化有专职人员7000多人,法语联盟有专职人员2万人。
中美文化贸易逆差研究作者:张雨桐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09期摘要: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是与美国的文化产业之间仍然存在大额的贸易逆差。
本文通过对中关图书、影视、旅游、教育文化产业的分析,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化产业的缺陷与不足,反思中美文化贸易逆差现象,并提出对策,寻求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的方法。
关键词:中关文化贸易;贸易逆差;对策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文化产业也面临越来越多机遇和挑战。
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经济政治实力日益增强,而文化贸易发展却处于相对劣势,多年以来存在着巨大的贸易逆差。
如今中国向外输出的文化产品当中,真正有思想性和艺术创造力的文化产品并不多,特色文化产业和文化符号也不够突出。
总体上,我国的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中还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一、中美文化产品贸易现状分析(一)改革开放以来,中美贸易关系日益密切,中美之间的贸易额从1979年的不足25亿美元,到如今增长了120多倍。
2016年,我国对美国市场继续保持着我国文化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的地位,这种巨额增长使得中美两国都从迅速发展的互利贸易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然而,我国的文化贸易发展明显处于相对劣势,多年以来存在着巨大的贸易逆差。
数据显示,2009年上映的电影《阿凡达》票房超过10亿美元,比当年中国所有电影的票房还要高。
由此可见,这种对外文化贸易巨大的文化贸易逆差亟待调整。
(二)中国文化产业在国际贸易中的问题1.中国图书在美国的出版发行情况不乐观图书是一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传统产品,从图书的进出口情况来看我国对美国有着绝对的逆差。
统计数字表明,2004年我国从美国引进图书版权4068种,输出16种。
文化隔阂、阅读习惯等多种因素是影响中国图书在美国出版发行的原因。
纵观出版发行市场,中国文化产品的翻译作品仍然吃老本,以传统文学名著居多。
莫言可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离不开优秀的翻译家葛浩文,而葛浩文曾说,中国有大量的优秀文化作品,但因为翻译过程中的问题,使得这些作品无法准确的传递给西方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