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龙口污水处理厂工艺

  • 格式:doc
  • 大小:396.0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五龙口污水处理厂工艺

第一节污水处理区

五龙口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区设计规模为10万m3/d,其中来水60%为工业废水,40%为生活污水。采用改良氧化沟处理工艺,剩余污泥经浓缩脱水后外运填埋,处理后二级出水一部分进行深度处理,剩余部分排入五龙口明渠,汇入贾鲁河,最终到淮河。污水处理区工艺流程图如下:

1、设计进出水水质:

=1.3

设计总变化系数:K

设计流量:Q max=1.50m3/s

设计进水水质为:

BOD5=220mg/l COD cr=500mg/l

SS=250mg/l NH3-N=55mg/l

TP=4mg/l pH=6~9

设计出水水质:

BOD5≤20mg/l COD cr≤80mg/l

SS≤30mg/l NH3-N≤25mg/l

磷酸盐(以P计)≤1.0mg/l pH=6~9

处理程度:

EBOD5≥90.9% ECODcr≥84%

ESS≥88% ENH3-N≥55%

EP≥75%

2、污水处理构筑物工艺设计:

污水处理主要构筑物包括:粗格栅、进水泵房、高位井、细格栅、旋流沉砂池、配水井、生物池、沉淀池、回流污泥泵房、配泥井、鼓风机房、脱水机房等。

粗格栅:主要作用:去除直径大于20mm的进水中的漂浮物,以保护水泵不受损坏,并减轻后续处理单元的负荷,否则这些大块污物将堵塞后续单元的机泵或工艺管线。最大过栅流量3.3 m3/s,粗格栅为一、二期共用设施。

进水泵房:主要作用:是对来水进行提升,用泵将来水提升至高位井,进水泵房设计遗留有二期的提升泵2台的位置。

高位井:这是全厂水位最高的位置,在随后的工艺中,水的流向全是靠其自重流向后续处理过程,高位井为一、二期共用构筑物。

细格栅:主要作用:去除直径大于6mm的悬浮物,由中心刮渣板刮取栅条框内拦截的栅渣,在垃圾捞出的过程中由螺旋细格栅中心螺旋对垃圾进行压榨,并将压榨干的垃圾通过无轴螺旋输送器送至垃圾斗内,准备外运。

旋流沉砂池:工作原理:底部进水、上部出水,水进入旋流沉砂池内,由于流体推动,强制砂粒走向池底,沉降的砂粒在池内沿圆周运动轨迹移动。走向池底的砂粒,携带着其它杂质在池底被推向中央,慢慢沉向池底,整个流体的形态基本上是圆周运动,然后慢慢向中央推移,在中间升起,直至顶部,在顶部仍保持圆周运动并流出池外(出水渠)。当沉降的砂粒慢慢在池底移向中心,由于流体的流域逐渐减少,砂粒获得了速度(即越靠近池底中央,其速度越高)。当砂粒行至池底边缘至中心的途中,旋转的搅拌浆叶又为砂粒增添了速度,使较轻的有机物浮起、上升、流出沉砂池,而砂粒则渐向中央移动,并于池底中心孔跌入储砂斗。沉淀在储砂斗的无机沙粒由涡轮砂泵抽取进入砂水分离器,砂水分离器利用砂粒的比重比水的比重大原理,在重力作用下,砂粒的沉降速度快,沉淀下来的砂粒通过砂水分离器中间螺旋排出。当流量变化时,轴向搅拌器的螺旋浆叶,可稳定流体形态,以保证沉砂池的除砂效率。

主要作用:在水流保持一定的旋流流速情况下,利用离心力原理把比重大于2.65,粒径大于0.2mm的无机砂粒从污水中分离出来。

旋流沉沙池为圆形钢筋砼构筑物旋流沉砂池,直径:D=4,870mm,池深:H=4,350mm,进水渠宽度:B=1,220mm,出水渠宽度:B=1,220mm,设计流量:Q=1.5 m3/s。

配水井:主要作用:均匀的给三个生物池配水,以实现三个生物池的进水量一致。

生物池:生物池由厌氧池、前置反硝化池及氧化沟三部分组成。

厌氧池:在厌氧的条件下,利用污泥内的兼性微生物将不溶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有机物,大分子和难降解的物质转化为易于生物降解的物质。同时为聚磷菌进行充分的磷释放提供一个必要的停留空间和适合的环境条件,从而提高系统除磷效率,还可以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防止丝状菌的生长,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厌氧池有效容积2202 m3,有效水深6 m,平均停留时间1.59h,90%的进水进入厌氧池。

前置反消化池:本厂进水氮的含量很高,仅氨氮(NH3-N)设计值即高达55mg/l,相对而言,碳源则略显不足。厌氧池前加设一个前置缺氧段(即回流污泥反硝化段),使回流污泥进入厌氧段前在这里完成硝酸盐氮的反硝化过程,以便维持厌氧段内硝酸盐氮的浓度在1.5mg/l以下,确保系统生物除磷效果。为提供回流污泥反硝化所需碳源,10%的进水直接进入前置缺氧段。前置反消化池有效容积1626 m3,有效水深6 m,平均停留时间1.17h,10%的进水进入前置反硝化池。溶解氧控制在0.3-0.5之间。

氧化沟:污水在封闭的沟渠中循环流动多次,池内间隔布置曝气系统、潜水搅拌器,使氧化沟中溶解氧呈现分区变化,溶解氧浓度在远离曝气装置的区域溶解氧较低,使氧化沟中某一段会出现缺氧区,溶解氧浓度在曝气装置的区域溶解氧较高,使氧化沟中某一段会出现好氧区,这样在氧化沟内溶解氧、有机物(BOD)和氨氮浓度梯度十分有利于活性污泥的生物絮凝和生物脱氮,氧化沟接近完全混合式生物池,生物池设计中采用部分区域不设曝气器,以人为形成缺氧段,实现反硝化,而无需采用内回流。另外反硝化过程中可提供氧,减小实际中的供氧量,降低运行费用。氧化沟L=105.4m,B=50.3m,内分6格,单格宽B=8m,有效水深H=6.0m,单池有效池容: V=28450 m3,设计泥龄: SRT=13.1 d,设计污泥负荷: F/M= 0.085kgBOD5/kgMLSS,设计流量下停留时间: T=20.48h,设计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 MLSS=3500 mg/l。二廊道溶解氧控制0.3-0.5之间,三廊道溶解氧控制在1-1.5之间,出水口溶解氧控制在2-3之间。生物池回流比控制在50%-70%之间。

沉淀池:采用中心进水周边出水的辐流式沉淀池,同时在出水堰底部增设挡板有效防止出水带走悬浮污泥,该挡板可引导上向悬浮固体远离出水堰板处,保证出水SS达到较低的浓度,使水质达标排放。作用:将生物池出水混合液进行固液分离以保证最终出水水质。单池设计流量Q max=1,806m3/h、Q ave=1,389m3/h,设计表面负荷:Q max=0.758m3/m2.h(最大流量)、Q ave=0.58m3/m2.h(平均流量),沉淀时间HRT=3.1h,沉淀池直径D=55m,有效水深H=4.1m。

回流污泥泵房:作用:3个沉淀池沉淀污泥通过虹吸式刮吸泥机排出至回流污泥泵房,同时利用潜水泵把污泥提升到配泥井,由配泥井平均分配至生物池前置缺氧池,进行回流污泥反消化。

配泥井:主要作用:均匀的给三个生物池分配回流污泥,以实现三个生物池的回流污泥量一致。

鼓风机房:主要作用:为使生物池提供足够的空气,使生物池的混合液保持一定的溶解氧,从而为微生物提供一个合适的条件,以达到污水净化的目的。

脱水机房:主要作用:通过污泥的浓缩脱水,使污泥的体积大大较少,方便污泥运输及处置。

第二节回用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