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塔节水认证规则
- 格式:pdf
- 大小:233.79 KB
- 文档页数:8
制冷技术研究所水冷却塔热性能认证标准2004年9月STD-201(04)前言该制冷技术研究所(CTI)的出版物是用来辅助冷却塔购买者和设计者的。
它可提供给任何想要购买或设计冷却塔的人使用,且CTI已经尽力确保在这里所包含的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但是CTI不担保对特殊效用或商品材的适应性,也不做其他形式(含蓄的或法定的)的保证。
CTI不负责附件上的,相应而生的或是贸易上的损失,或是由于使用该出版物而引起的任何形式的损害;也不负责该出版物与任何联邦的、国家的或地方性的规章相冲突而引起的侵害,或是由于使用该出版物而引起的对任何专利权的侵害。
所有CTI法规和标准的著作权归CTI所有,复制该标准的任何部分或其他CTI 法规和标准是违反联邦法律的。
必须承认并执行许多志愿成员的委托事项,他们花费了大量时间去发展和更新CTI法规和标准。
发展法规的消费,行政人员的赡养费和出版物的费用是基本的开支,其组成了CTI一项充实的支出。
这些文档的购买价钱收入有助于抵消这些开支。
其他人员或组织对标准的复制或分发,加上其缺乏职业道德,进而破坏这个系统,并增加了CTI的进一步的财政支出。
因此,当需要副本时,你要打电话或写信给制冷技术研究所(P.O. Box73383, 休斯敦, 德克萨斯77273, (281) 583-4087)。
同时必须确保你的同事是购买所需要的法规和标准,而不是拷贝它们。
对于你们在此问题上的合作,我们将不胜感激。
在这里没有任何一部分是用来批准与专利证书涉及到的任何方法、设备或产品相关联的制造权、销售权或使用权,也不确保任何人不履行由于侵害专利所应承担的义务。
这一引导性的文档总结了对特定主题的最佳知识现状。
这份文件代表了那些已经审查过此文件,其范围和规定的个人成员的一致意见。
这份文件旨在帮助所有的冷却塔用户或潜在用户。
由CTI执行局认可这一文件已经通过CTI评审和认可,已作为CTI五年审查周期的一部分,这一文件将于2009年再次被审查。
DB11/T 1770—2020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一般要求 (2)5 开机准备 (2)6 节水运行管理 (2)附录A(资料性)数据监测记录表 (3)附录B(规范性)额定补充水量核算方法 (4)附录C(资料性)日补充水量报表 (5)DB11/T 1770—2020民用冷却塔节水管理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民用冷却塔(以下简称冷却塔)节水管理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开机准备、节水运行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民用冷却塔节水运行管理,其他类型的冷却塔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190.1 机械通风冷却塔第1部分:中小型开式冷却塔GB/T 15453 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氯离子的测定GB/T 29044 采暖空调系统水质3 术语和定义GB/T 29044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开式冷却塔 opened cooling tower循环冷却水通过淋水填料与空气直接接触换热,将冷却水热量传给大气的设备或装置。
3.2民用冷却塔 cooling tower for civil use民用建筑空调制冷系统使用的开式冷却塔。
3.3循环水流量 amount of circulating water在冷却塔和制冷主机之间单位时间内往返循环的冷却水流量。
3.4蒸发水流量 amount of evaporative water冷却塔运行过程中,循环冷却水由液态转变成气态,单位时间内逸入大气中的水流量。
3.5排污水流量 amount of sewage discharge water在确定的浓缩倍率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需要从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排放的水流量。
冷却塔进出水温度的规定标准冷却塔进出水温度的规定标准引言:冷却塔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用于降低热能的温度并将其散发到周围环境中。
在冷却塔的运行过程中,进出水温度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冷却塔进出水温度的规定标准,并分享对这一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一、冷却塔的工作原理和作用为了更好地理解冷却塔进出水温度的规定标准,我们首先要了解冷却塔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冷却塔通过将热能从冷却介质(如水)传递到空气中,从而使冷却介质的温度得到降低。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传导、对流和蒸发三个过程。
冷却塔的作用是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能散发到空气中,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长期稳定性。
二、冷却塔进出水温度的标准要求冷却塔进出水温度的规定标准通常由相关的建筑标准、行业规范和环保要求等制定。
具体的标准要求可能会因地区、用途和工业行业而异,下面是一般性的标准要求:1. 进水温度:冷却塔的进水温度一般要求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冷却塔能够正常运行并有效地降低热能温度。
一般而言,进水温度的范围在25°C至40°C之间,可规定进水温度不得低于25°C,也不得高于40°C。
2. 出水温度:冷却塔的出水温度要求相对较低,以便更好地实现热能的散发和冷却效果。
具体的出水温度标准可能会因不同的工业行业和设备要求而有所差异。
一般而言,出水温度应该低于冷却塔进水温度,并且不得超过环境温度。
3. 温度差:冷却塔的进出水温度差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较大的温度差意味着更高效的冷却效果,但同时也会增加冷却塔的能耗。
标准要求通常会在进出水温度差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平衡,以实现经济性和环保性的要求。
三、对冷却塔进出水温度标准的理解与观点对于冷却塔进出水温度标准的理解和观点,我认为应该从多个层面来考虑。
合理的进出水温度标准是保证冷却塔正常运行和高效工作的前提。
冷却塔作为重要的热能降温设备,其进出水温度的合理控制对于工业生产至关重要。
冷凝式消雾节水冷却塔验收测试标准一、引言冷凝式消雾节水冷却塔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它通过将热水喷洒到散热装置上,利用水的蒸发带走热量,从而降低水的温度。
为了确保冷却塔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对其进行验收测试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冷凝式消雾节水冷却塔验收测试的标准和流程,以便相关人员深入了解和掌握。
二、验收测试标准1. 设备外观检查:首先要对冷却塔的外观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没有明显的损坏或缺陷,如漏水、裂纹、变形等情况。
2. 设备结构检查:检查冷却塔的主要结构部件,包括填料、喷水系统、设备底座等,确保其结构完整、牢固。
3. 性能检测:对冷却塔的冷却效果进行检测,包括入口水温、出口水温、冷却塔的冷却效率等。
4. 安全防护检查:检查冷却塔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警示标识、防护罩等,确保设备符合安全使用要求。
5. 运行状态检查:对冷却塔进行运行状态的检查,包括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噪音情况、能耗情况等。
三、验收测试流程1. 准备工作:确定验收测试的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包括准备测试工具、检测仪器等。
2. 设备准备:对待验收的冷却塔进行清洗和检查,确保设备处于干净、完好的状态。
3. 测试操作:按照验收测试标准的要求,进行设备外观检查、结构检查、性能检测、安全防护检查和运行状态检查。
4. 数据记录:对验收测试过程中的数据进行记录,包括设备的外观照片、结构检查记录、性能检测数据、安全防护检查记录和运行状态检查记录。
5. 结果评定:根据验收测试标准和数据记录,对设备的验收测试结果进行评定,确定设备是否合格。
四、个人观点与理解冷凝式消雾节水冷却塔的验收测试标准对于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至关重要。
通过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测试,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问题和隐患,确保设备的性能稳定和安全可靠。
对验收测试过程中的数据记录和结果评定也需要高度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测试的全面、深入和准确性。
总结与回顾本文主要介绍了冷凝式消雾节水冷却塔的验收测试标准和流程,包括设备外观检查、结构检查、性能检测、安全防护检查和运行状态检查等内容。
cti冷却塔认证标准-回复以下是关于CTI冷却塔认证标准的一篇1500-2000字的文章:冷却塔在许多工业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用于控制和调节高温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为了确保冷却塔的质量和性能,CTI(冷却技术协会)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认证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CTI冷却塔认证标准的内容和步骤。
CTI成立于1968年,是一个专门的非营利性组织,致力于推动冷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在成立之初,CTI就意识到冷却塔的质量和性能对许多工业过程至关重要。
因此,他们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认证标准,以确保冷却塔能够有效地降温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要获得CTI冷却塔认证,制造商必须遵守一系列的标准和规定。
首先,冷却塔的设计必须符合CTI的要求。
这包括冷却塔的尺寸、结构、材料和风阻等方面。
CTI要求冷却塔的设计要能够提供高效的换热效果,同时保证水和空气之间的最佳接触和流动。
其次,冷却塔的制造必须符合CTI的建议和要求。
这包括使用符合质量标准的材料,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制造商必须能够证明他们的冷却塔在生产和组装过程中能够达到CTI所要求的质量和性能标准。
在获得CTI冷却塔认证之前,制造商还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和评估。
这些测试包括温度和湿度变化测试、水循环和防冻测试、水和空气流动测试等。
制造商必须能够证明他们的冷却塔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够正常运行并满足预期的性能指标。
此外,CTI还要求制造商提供冷却塔的技术参数和性能数据,并进行独立的验证和审查。
这些数据包括冷却塔的换热效率、温度降低能力、水和空气流速等重要参数。
制造商必须能够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并接受CTI 或第三方机构的验证和评估。
一旦制造商满足了所有的要求和标准,他们就可以向CTI提交申请。
申请包括冷却塔的详细技术资料、设计图纸、材料证明、测试报告和性能数据等。
CTI的专家团队将对这些材料进行仔细审查和评估,并进行现场检查和测试。
如果制造商能够通过CTI的审查和测试,他们将获得CTI冷却塔认证的资格。
冷却水塔招标技术要求一.满足的规范及标准1.1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第一部分:中小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GB7190.19971.2中小型冷却塔选用及安装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2S1061.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61.4上述规范、规程以最新版本为准,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要求二.技术要求及相关要求采购类型量冷却水温度:30/35℃;冷却塔2.1一般要求2.1.1制冷机及水泵在大连当地最高的设计空气湿球温度条件时的最大负荷运行下,冷却水塔应能承担系统排放的最大散热量之要求,将冷水机组冷凝器的35℃出水冷却至30℃。
2.1.2满足节水要求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飘水率不高于0.1%,蒸发量由厂家提供测试数据供业主考核。
2.1.3冷却水塔应达到当地环保局的噪音水平要求在建筑红线外一米处测量:白天不高于55分贝/夜间不高于45分贝。
冷却水塔在独自运行或与其它设备同时运行也不应超过许可的噪音水平。
2.1.4在运送时,仓库内或安装时应正确保护冷却水塔。
2.2品质保证1规格型号备注2台流量:318m;32.2.1冷却水塔应由专门生产冷却水塔的厂家制造,提供十个项目以上的同类型冷却水塔的证明。
而每个冷却水塔有不少于五年的运行记录。
2.2.2骨架和围板应有足够强度。
厂家应能提供设计的抗震度及抗风荷载能力。
2.2.3制造厂应证明冷却水塔的功能。
.应符合有关玻璃钢制品的国家标准(强度、氧指数,热力性能,噪声等),并附有权威机构检测报告.2.2.4冷却水塔的外壳应装有铭牌指出制造厂名称、编号及型号和厂方的技术资料等。
2.3交付2.3.1提供完整的说明书、计算、及制造厂的技术资料。
说明飘水率及日损失水量。
2.3.2提供施工图,有关冷水塔的安装尺寸、动/静荷载(应小于此位置楼板的设计荷载)、基础详图、固定螺丝位置、水管软接头、避震弹簧及所需之土建要求等,都应在施工详图内显示出来。
2.3.3提供由制造厂编制的操作及维修说明书。
2024年供应火力发电厂冷却塔节能节水节煤技术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火力发电仍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电力来源之一。
然而,火力发电厂在产生必要的热能时,同时也会消耗大量的水和煤炭资源。
为了应对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研发火力发电厂冷却塔节能节水节煤技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冷却塔是火力发电厂中用于冷却热水和将热能散发到空气中的设备,其正常运行是保证火力发电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然而,传统的冷却塔系统存在许多能源浪费和资源消耗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以下是一些可供2024年供应的冷却塔节能节水节煤技术:1. 高效节能冷却塔设计:新一代的冷却塔应采用高效节能设计,包括利用新材料和制造工艺,减少热损失和能源浪费。
此外,更好的管道和配管系统设计可减少能量损耗,并提高热量传递效率。
2. 智能化控制系统:借助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冷却塔运行的精细控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冷却水流量和温度。
同时,智能化控制系统还可以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况和故障,提高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3. 废热回收技术:利用冷却塔废热回收系统,将热能转化为可用的能源,如产生蒸汽或供热给其他设施。
废热回收可以显著减少煤炭消耗,并降低对水资源的需求。
4. 增加冷却塔水循环利用率:采用多级冷却塔系统和水处理技术,可以实现冷却水的多次循环利用,减少对新鲜水的需求。
同时,综合运用高效过滤和回收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冷却系统中的水损失。
5. 温度适应控制:根据环境温度和用电负荷变化,在合适的条件下调整冷却塔的操作温度,以减少煤炭的消耗。
实时监测和预测技术可以帮助优化冷却塔温度控制,实现能源的节约和最佳化利用。
综合采用上述节能节水节煤技术,火力发电厂冷却塔的能源效率将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对水和煤炭等资源的消耗也将大大减少。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火力发电厂的运营成本,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024年供应火力发电厂冷却塔节能节水节煤技术(2)21世纪是人类社会空前发展的时代,也是全球水资源供求矛盾空前尖锐的时代。
中国节能节水产品认证规则CQC62-439112-2019冷却塔认证规则Certification Rules for Cooling Tower2019年5月27日发布2019年5月27日实施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前言本规则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发布,版权归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所有,任何组织及个人未经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全部或部分使用。
本规则于2019年5月27日发布,合并了《CQC32-439112-2009冷却塔节水认证规则》、《CQC31-439113-2012冷却塔节能认证规则》。
同时,修订了原认证规则的认证单元划分原则,检测方法标准由GB 7190.1-2008换版为GB/T 7190.1-2018,GB 7190.2-2008换版为GB/T 7190.2-2018。
合并前规则历次修订主要内容:2009年10月28日内容:检验依据标准由GB 7190.1-1997换版为GB/T 7190.1-2008,GB7190.2-1997换版为GB/T 7190.2-2008。
2013年4月10日修订内容:检验依据标准由GB/T 18870-2002换版为GB/T 18870-2011;增加了一致性检查要求的描述;对复审要求重新进行了规定;对认证标志的加施重新进行了规定。
制定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北京玻璃钢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邵争辉尹证尹坚张立晨申曦1.适用范围本规则适用于装有淋水填料的逆流、横流机械通风开式冷却塔的节能、节水认证。
2. 认证模式冷却塔节能、节水认证模式为:产品检验+初次工厂检查+获证后监督。
认证的基本环节包括:a. 认证的申请b. 产品检验c. 初始工厂检查d. 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e. 获证后的监督f. 证书到期复审必要时,产品检验与初始工厂检查可以同时进行。
3.认证申请3.1认证单元划分原则上以制造商明示的产品型号申请认证,按照企业明示的产品系列、冷却水量(中小型、大型)、进出水温差(低温、高温)、塔形(方形、圆形、多边形)、传动方式(皮带传动、齿轮传动、联轴器)、流动状态(横流式、逆流式、混流式)划分为不同的单元。
冷却塔技术要求设计及制造标准(1)投标产品漂水率≤0.00036%,热力性能≥100%;(2)投标产品型号必须通过美国CTI认证,美国FM防火认证,投标型号必须与CTI证书上的型号吻合,同时出具由制造商盖章的认证证书复印件;(3)制造商必须获得ISO9001:2008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 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OHSAS18001: 2007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认证、FM 防火认证,符合美国职业安全与卫生条例管理局(OSHA)标准;同时出具由制造商盖章的认证证书复印件;(4)所投标冷却塔型在产品验收时必须提供节能节水认证,并提供节能节水认证证书及相关证明。
(5)冷却塔所有的进口零部件,需提供近半年的进口报关证明;(6)制造商生产冷却塔年限不得低于30年2、具体技术要求1.壳体、塔体结构要求(1)壳体采用韩国浦项Z700(G235)进口镀锌钢板,使用寿命≥20年,耐腐蚀,美观、环保;色泽均匀、不褪色、抗老化、镀锌均匀,每平方均匀镀锌层不低于725g;要求设计强度高。
(2)结构设计及塔体结构采用韩国浦项Z700(G235)优质热浸镀锌钢,设计使用年限≥20年;并提供由制造商盖章的进口报关单或原产地证明复印件,符合国际标准,出具镀锌钢近半年采购证明;厚度检测证明;(3)所有塔体结构紧固件使用表覆PVC涂层防锈镀锌钢螺栓,螺栓需配置两个平垫、一个弹垫保证整塔的抗腐蚀性能,提高塔体使用寿命。
塔体结构抗风压力不低于150KG/m²,可承受十二级台风时的荷载,可抗八级地震,并出具检测计算报告;2. 配水系统(1)淋水填料1)填料原材料采购台塑南亚集团再生料,加工为原厂生产的专利填料,集成进风百叶及挡水器为一体,收水导风效果佳,漂水损失小,漂水率小于等0.00036%,可节约用水成本,保持冷却塔周边环境。
2)填料禁止胶水粘接,禁止断节生产,整张倾斜悬挂,三折波纹形状,具导风,散热,收水三重功能,片距16-18mm。
2024年冷却水塔保养操作规定1、目的正确操作冷却,保障大厦供冷需求,延长冷却水塔使用寿命,合理安排运行,尽可能节能降耗。
2、使用范围适用于大厦冷却塔的运转及维护保养。
3、职责3.1设备工程师负责制定检查,保养计划并监督执行3.2值班人员负责冷却塔的运行,并监视、巡查冷却塔的运行情况4、工程程序4.1操作巡检制度4.1.1在冷却塔使用期内,每日按表格规定的时间巡视检查冷却塔的运行状态4.1.2检查冷却塔风机、扇叶、皮带是否正常完好4.1.3检查布水器、集水器是否均匀正常4.1.4检查填料是否完好4.1.5适当调整自动补水浮球的高度4.1.6每次巡视完成后,填写《冷却塔巡视记录表》,表格填写后,每周交主管保存4.2维护保养制度4.2.1每年入冬前停止运转后必须清扫和排出塔体和管道内的积水,防止冻裂设备4.2.2每年夏季运行前必须检查塔体是否有破损及漏水问题,对于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有效修补4.2.3检查风机、电机运行是否正常,调整皮带4.2.4清洗冷却塔填料及塔体灰土、水垢4.3维修保养工作完成后填写《冷却塔维护保养记录表》,每周交设备主管存档2024年冷却水塔保养操作规定(2)一、前言冷却水塔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设备,用于调节生产设备的温度,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冷却水塔的保养操作对于设备寿命的延长和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制定2024年冷却水塔保养操作规定,确保冷却水塔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安全性。
二、保养操作规范1. 定期清洁检查每个季度对冷却水塔进行清洁检查,包括以下内容:(1) 清除冷却水塔内的积水和污垢。
定期排放冷却水塔内的污水,并及时清理塔底的沉淀物。
(2) 清洁塔内的填料。
用清水对填料进行冲洗,去除污垢和残留物。
(3) 检查冷却塔的有关管道、电缆、传感器等附属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其正常工作。
2. 检查和更换滤网每个季度对冷却水塔的滤网进行检查和更换,以保证冷却水的清洁度。
检查滤网是否堵塞,如有堵塞现象,及时进行清洗或更换。
cecs118 冷却塔验收测试规程1. 测试目的:- 验证冷却塔的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确保冷却系统正常运行和高效冷却。
2. 测试对象:- 冷却塔,包括所有相关的组件和设备,如风扇、冷却介质管道等。
3. 测试条件:- 测试环境温度:设定为标准工作温度。
- 冷却介质:使用指定的冷却介质,保持在标准工作状态。
- 设定工作参数:根据设计要求,设定相关的工作参数,如温度差、流量等。
- 监测设备:使用适当的监测设备,如温度计、流量计等,对冷却塔进行监测。
4. 测试步骤:- 步骤1:开启冷却塔,确保其正常工作。
- 步骤2:记录冷却介质的进出口温度差和流量。
- 步骤3:使用监测设备对冷却塔的风扇工作状态进行监测,确保其正常运转。
- 步骤4:记录冷却塔的工作效率,即冷却介质温度下降的速度。
- 步骤5:测试结束后,关闭冷却塔,记录相关数据。
5. 测试指标:- 冷却效率:根据设计要求,冷却介质的温度下降速度应满足要求。
- 风扇工作状态:风扇应正常运转,没有异常噪音和震动。
- 温度差:进出口温度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 流量:冷却介质的流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6. 测试记录:- 记录冷却介质的进出口温度差和流量。
- 记录冷却塔的工作效率和风扇状态。
- 记录其他相关数据和观察情况。
7. 测试结果:- 对比测试指标和设计要求,根据测试结果判断冷却塔是否通过验收测试。
- 若测试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则冷却塔通过验收测试。
- 若测试结果不符合设计要求,则需要对冷却塔进行调整或修复,并重新进行测试。
8. 测试报告:- 根据测试结果,撰写测试报告,包括测试环境、测试对象、测试条件、测试步骤、测试指标、测试记录、测试结果等内容。
- 报告中应明确指出冷却塔是否通过验收测试,并记录任何发现的问题或建议。
注意事项:- 在测试过程中,需确保操作人员安全,并按照相关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 根据具体情况,可根据设计要求和测试目的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冷却水塔合规指导文档收件人:冷却水塔所有者和运营者寄件人:纽约市卫生署 (New York City Health Department),建筑供水监督办公室根据《纽约市行政法(New York City Administrative Code)》(第 28 章第 317.3 节)的要求,带冷却水塔的建筑的所有者必须登记其冷却水塔。
建筑所有者还需遵守《纽约市规定》中第 8 章第 24 部分提出的所有操作和维护要求。
如果您尚未登记冷却水塔,则必须先创建一个账户,然后将文档上传至门户网站,步骤如下所示:1.前往纽约市冷却水塔登记门户网站,并点击“New Users:Click here to register(新用户:点击此处注册)”。
2.填写所有信息并点击“Register(注册)”。
然后点击“Continue(继续)”重新回到登录页面。
3.注册后,您将收到一封验证电子邮件。
打开电子邮件并点击提供的链接,使用您的新账户信息登录。
4.登记所有冷却水塔系统和设备的详细信息,包括冷却水塔所在建筑物的信息。
5.根据需要上传以下文档:•年度认证证明•军团杆菌结果较高的样品报告(≥1000 cfu/ml)•冷却水塔设备或系统停止使用证明•符合专员命令或违反缺陷报告 (Violation Deficiency Report, VDR) 的证明对于每个冷却水塔系统,所有者必须有维护项目和计划 (Maintenance Program and Plan, MPP)。
MPP 必须由“合格人员”(例如专业工程师、工业卫生学家、经认证的水技术专家或具有两年以上 MPP 开发经验的认证环境顾问)编制。
必须在冷却水塔所在建筑中保持最新版本的 MPP。
MPP 必须包含冷却水塔系统的维护和操作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及针对所有控制措施的合规性检查清单、维护日程表和通知协议。
具体来说,MPP 必须包括:1.系统信息 §8-03(b):所有冷却水塔系统的识别信息,包括地址、注册号、制造商信息、设计和尺寸。
5在施工工艺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凡涉及筒壁强度、稳定或有特殊要求的,施工单位应 提请原设计单位进行校核。
6筒壁施工前必须编制筒壁施工方案及作业指导书,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
522 钢筋工程1钢筋的原材料检验、加工和安装应符合本规范4.2 “钢筋工程”的要求2竖向钢筋应沿筒壁圆周均匀布置,对拉螺杆处可适当调整;筒壁半径、高度变化时, 竖向钢筋的直径或根数应按设计要求调整, 并应在筒壁的全圆周内均布, 应采取措施保证钢筋位置的准确及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3环向钢筋的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每节混凝土浇筑以前在模板的上方至少要有一道已 经绑扎到位的钢筋,以确保钢筋的间距。
4竖向钢筋搭接接头位置应按设计要求错开绑扎;环向钢筋在同一连接区段内的接头 数应满足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不应大于25%且搭接长度应满足要求。
5当筒壁混凝土设计有特殊防腐蚀要求时,钢筋应采取防腐蚀措施。
5.2.3模板工程1模板宜采用专用组合钢模板、木模板等,板面应平整、无翘曲。
内外模板应设置对拉螺杆,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应满足施工工艺要求。
2采用悬挂式脚手架工艺(见图 5.2.3-1 )施工时应 符合下列要求:1) 悬挂式脚手架之间应设置水平连杆,各杆件之间 应连接可靠,保证其空间刚度;悬挂式三角架外侧必须设 置顶撑,悬挂式方框架上下两层间应通过螺栓连接。
2) 悬挂式脚手架各杆件和连接螺栓在每次安装时必 须逐根检查,如发现有开裂、破损、弯曲、丝扣损坏的不 得使用。
3) 悬挂式脚手架上的脚手板宜采用木质专用脚手板, 厚度由计算确定,脚手板应铺平垫实。
吊篮脚手板的厚度 不得小于50 mm,且必须相互搭接在吊篮的横杆上,搭接 长度不得小于200 m,且必须绑扎牢固。
3采用爬模工艺(见图 5.2.3-2 )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爬架的数量应根据筒壁最大直径及最小直径部位的需要综合考 虑进行配备。
2) 严格按照施工措施规定的顺序进行组装。
大型玻璃钢冷却塔验收标准1总则 (1)2术语 (2)3基本规定 (3)3.1对施工的基本要求 (3)3.2材料及施工技术检验 (3)3.3施工质量检验项目划分 (4)4基础工程 (5)4.1基坑工程 (5)4.2钢筋工程 (5)4.3模板工程 (6)4.4混凝土工程 (6)4.5沉降观测 (7)4.6质量检验 (8)5筒体工程 (12)5.1斜支柱工程 (12)5.2筒壁工程 (15)6塔芯结构工程 (21)6.1水槽工程 (21)6.2淋水构架工程 (21)6.3中央竖井工程 (22)6.4质量检验 (22)7塔芯安装工程 (26)7.1填料工程 (26)7.2配水管工程 (26)7.3喷溅装置工程 (26)7.4除水器工程 (26)7.5托架 (27)7.6质量检验 (27)8、防水、防腐工程 (31)8.1防水、防腐、 (31)8.2质量检验 (32)9附属工程 (33)10冬期施工 (35)11安全施工、绿色施工 (36)11.1安全、文明施工 (36)11.2绿色施工 (37)12工程质量验收 (38)附录A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附录B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附录C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附录D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附录E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附录F高抗冻性水工混凝土的配制与检验本规范用词说明………………………………………………………………………………………1.0.1为规范双曲线冷却塔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行为,保证双曲线冷却塔工程施工质量,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双曲线冷却塔工程的施工及质量验收。
1.0.3双曲线冷却塔工程应按设计文件施工。
1.0.4在双曲线冷却塔工程施工中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经过试验和鉴定,并应制定专门规程后方可推广使用。
1.0.5双曲线冷却塔工程施工所涉及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保护,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火力发电厂冷却塔节能节水技术高效雾化降温降低蒸发损耗装置一、技术背景冷却塔是能源动力及化工等领域的重要传热传质设备,其作用是将排出生产工艺流程的废热,通过使循环冷却水在塔内进行传热传质过程,将循环冷却水的温度降低。
循环水在冷却塔中以传热和蒸发两种方式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传热即直接将循环水的热量传递给空气使其的温度升高;而蒸发是通过循环水向空气中的蒸发使空气湿度增大,称为潜热传递方式。
由于空气在冷却塔中的温度升高,且蒸发饱和压力随其温度增高而增大,而冷却塔出口即为饱和湿空气,因此潜热占总热量传递的份额相当大,对火电厂的大型自然循环冷却塔而言冬天潜热占50%左右,而夏天潜热则占70%以上。
这种换热方式导致了大量的蒸发水量损失。
然而淡水资源短缺是当前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
火电企业是耗水大户,目前普遍采用的常规湿冷系统的冷却塔在冷却循环水的同时通过蒸发向环境排出大量的水分,以300MW机组为例,每年通过冷却塔消耗的淡水量在500万吨左右。
二、冷却塔的工作原理冷却塔是指在塔内将热水喷洒到淋水填料上形成水滴或水膜,自上而下地与从下向上流动的具有吸热能力的冷空气进行对流传热,并利用水的蒸发扩散作用带走水中热量的冷却设备。
这种冷却设备主要为湿式冷却塔。
湿式冷却塔又以抽风式逆流冷却塔型式为主。
在设计冷却塔时,为了减少水量损失,一般设有节水装置收水器。
它是由一排或多排倾斜的板条或弧形叶板组成,布置在整个塔断面上,作用是阻拦热水与填料碰撞形成散溅的小水滴。
小水滴夹杂在上升的湿热空气中,因突然改变方向,被截留下来。
这种节水装置对湿热空气中的水蒸汽基本不起作用。
冷却塔的设计是根据水的蒸发原理进行的,是以蒸发扩散带出热量为前提。
蒸发损失是为完成水的冷却而必须蒸发的水量。
因此,根据冷却塔理论,为达到一定的冷却效果,应尽可能增大蒸发量。
三、冷却塔蒸发水损耗由于冷却塔的这种工作原理致使大量的水被蒸发,损失相当大。
按照冷却塔理论设计的蒸发损失率占总循环水量的百分数计算,三天时间即可将循环量蒸发掉。
备案号:上海市地方DB 31/414-2008冷却塔能效限定值、能源效率等级及节能评价值The minimum allowable values of energy efficiency、energy efficiency grades and evaluating values of energy conservation for cooling tower.(报批稿)2008-09-26发布2009-03-01实施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1/414-2008前言为加强合理用电、合理用水、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确保上海市“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提高冷却塔产品质量及其系统的经济运行管理水平,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中6.2条和7.1条是强制性的,其余是推荐性的。
本标准由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上海市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共同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市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上海市供水管理处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良机冷却设备有限公司、上海金日冷却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尔华杰机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斯必克(广州)冷却技术有限公司、江阴富兴复合材料制品有限公司、吴江北宇冷却塔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任世瑶、陈津迪、吴耀民、陈溢进﹑赖春发、罗金枝、张焕武、韩振东、江建林、吴金土。
DB31/414-2008 冷却塔能效限定值、能源效率等级及节能评价值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机力通风冷却塔的能效限定值、能效等级、节能评价值、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以空气作冷源的机力通风横流、逆流、混流式湿式冷却塔。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CNCA/CTS00**-****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认证技术规范CQC XXXX-XXXX开式冷却塔节能认证技术规范Energy Conservation Certification forAtmospheric Cooling Tower(申请备案稿)****-**-** 发布****-**-** 实施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发布CQC XXXX-XXXX前言本技术规范是开式冷却塔产品的节能认证依据。
冷却塔具有使用面广,用电、用水量大的特点,具有极大的节能潜力。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开展节能产品认证、提高冷却塔的能源利用效率,引导企业的节能技术进步,特制定本技术规范。
本技术规范根据我国冷却塔生产和使用的现状,并参考了国内外类似技术规范而制定。
本技术规范中规定的技术指标和试验方法参考了GB/T7190.1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第一部分:中小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GB/T7190.2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第二部分:大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GB/T 15468《水轮机基本技术条件》和GB/T20043 《水轮机、蓄能泵和水泵水轮机性能现场验收试验规程》。
本技术规范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规范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发布,版权归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所有,任何组织及个人未经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全部或部分使用。
本技术规范作为评价节能产品的基准,未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认证的产品不得明示符合此技术规范。
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国家玻璃钢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技术规范参加起草单位:江苏海鸥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中化工程沧州冷却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良机冷却设备有限公司、大连斯频德冷却塔有限公司、浙江联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日冷却设备有限公司、广州览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广东新菱(佛冈)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南京大洋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星飞冷却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元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州威凯检测技术研究院、合肥通用机电产品检测院。
中国节水产品认证规则CQC32‐439112‐2009冷却塔节水认证规则Water Conservation Certification Rules for Cooling tower2009年10月28日发布 2009年10月30日实施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前 言本规则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发布,版权归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所有,任何组织及个人未经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全部或部分使用。
本规则代替CSC/G 3001-2004,主要变化如下:检验依据标准由GB7190.1-1997换版为GB/T 7190.1-2008,GB7190.2-1997换版为GB/T 7190.2-2008。
制定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参与起草单位:国家玻璃钢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要起草人:邵争辉尹坚1.适用范围本规则适用于机力通风、装有淋水填料的混合机构开式冷却塔的节水认证。
2. 认证模式冷却塔节水认证模式为:产品检验+初次工厂检查+获证后监督。
认证的基本环节包括:a. 认证的申请b. 产品检验c. 初始工厂检查d. 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e. 获证后的监督f. 复审必要时,产品检验与初始工厂检查可以同时进行。
3.认证申请3.1认证单元划分原则上以制造商明示的产品型号申请认证,根据企业明示的产品系列划分认证单元。
同一制造商、同一认证单元产品,但生产厂(场所)不同时,应作为不同的认证单元。
3.2申请认证提交资料3.2.1申请资料(CQC提供表格文件)a.正式申请书(网络填写申请书后打印)b.工厂检查调查表(首次申请时)c.产品描述(CQC32-439112.01-2009)d.品牌使用声明3.2.2证明资料a.申请人、制造商、生产厂的注册证明如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b.申请人为销售者、进口商时,还须提交销售者和生产者、进口商和生产者订立的相关合同副本c.代理人的授权委托书(如有)d.2年内有效的型式试验报告e.企业产品型号/规格命名编制说明4.产品检验4.1样品4.1.1抽样原则CQC从申请认证单元中选取代表性样品。
样品应在工厂生产的合格品中(包括生产线、仓库、市场)随机抽取,并由申请方负责在封样后15天内按CQC要求将样品送至指定的地点。
4.1.2样品数量每个认证单元抽取合格产品1台。
4.1.3样品处置试验结束并出具检验报告后,有关试验记录由检测机构保存,样品按CQC有关要求处置。
4.2产品检验4.2.1检验依据GB/T 18870-2002 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第1页共5页GB/T 7190.1-2008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 第1部分:中小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GB/T 7190.2-2008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 第2部分:大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4.2.2检验项目及要求4.2.2.1冷却能力冷却塔冷却水量<1000 m3/h时,检验方法按GB/T 7190.1-2008执行,冷却能力(η)≥95%;冷却塔冷却水量≥1000 m3/h时,检验方法按GB/T 7190.2-2008执行,冷却能力(η)≥95%。
4.2.2.2飘水率冷却塔冷却水量<1000 m3/h时,检验方法按GB/T 7190.1-2008执行,飘水率≤0.01%。
冷却塔冷却水量≥1000 m3/h时,检验方法按GB/T 7190.2-2008执行,飘水率≤0.005%。
4.2.2.3 噪声冷却塔冷却水量<1000 m3/h时,检验方法按GB/T 7190.1-2008执行,并符合GB/T 7190.1-2008中5.2的规定;冷却塔冷却水量≥1000 m3/h时,检验方法按GB/T 7190.2-2008执行,并符合GB/T 7190.2-2008中5.2的规定。
4.2.2.4 能耗冷却塔冷却水量<1000 m3/h时,检验方法按GB/T 7190.1-2008执行,并符合GB/T 7190.1-2008中5.3的规定;冷却塔冷却水量≥1000 m3/h时,检验方法按GB/T 7190.2-2008执行,并符合GB/T 7190.2-2008中5.3的规定。
4.2.3检验时限一般为30个工作日(因检测项目不合格,企业进行整改和重新检验的时间不计算在内)。
从收到样品和检测费用算起。
4.2.4判定冷却能力、飘水率、噪声、能耗符合4.2.2相关的要求,其他指标符合GB/T 7190.1-2008、GB/T 7190.2-2008相应要求,则判定该认证单元的产品符合节水产品认证要求。
否则,判定该认证单元的产品不符合节水产品认证要求。
4.2.5检验报告由CQC指定的检测机构对样品进行试验,并按规定格式出具检验报告。
4.3关键零部件管理要求4.3.1冷却塔的关键零部件见CQC32-439112.01-2009《冷却塔产品描述》。
4.3.2初次认证产品如选配多个关键零部件时,CQC原则上只指定一种匹配进行样品检验,其它关键零部件进行备案管理,并由申请方提交包含4.2.2中规定检验项目的检验报告,必要时进行样品检验。
4.3.3为确保获证产品能够持续符合节水产品要求,凡产品描述所述内容发生变化时,申请方应向CQC申请备案,凡CQC要求提供相关证据的,申请方应按CQC要求提供相关证据,由CQC进行检验或确认,批准后方可使用。
5.初始工厂检查5.1检查内容与原则工厂检查的内容为工厂质量保证能力检查,按CQC/F 002-2009《资源节约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进行,应覆盖申请认证的所有产品和加工场所,至少抽取一个型号进行一致性检查。
工厂检查的基本原则是:以产品关键性能为核心、以开发/设计—采购—生产和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最第2页共5页终检验为两条基本检查路线、突出关键/特殊生产过程和关键检验环节、对影响产品关键性能的关键部件和材料进行现场确认、并对申请产品一致性、工厂的试验室条件以及资源配置情况进行现场确认。
5.2初始工厂检查时间一般情况下,在产品检验合格后,再进行初次工厂检查。
根据需要,产品检验和工厂检查也可以同时进行。
初始工厂检查人日数一般为4人日。
5.3初始工厂检查结论检查组负责报告检查结论。
工厂检查结论为不通过的,检查组直接向CQC报告。
工厂检查存在不符合项时,工厂应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CQC采取适当方式对整改结果进行验证。
未能按期完成整改的或整改不通过的,按工厂检查不通过处理。
6.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6.1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CQC组织对产品检验、工厂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合格后,向申请人颁发节水产品认证证书(每一个申请认证单元颁发一个证书)。
6.2 认证时限在完成产品检验和工厂检查后,对符合认证要求的,一般情况下在30天内颁发认证证书。
6.3认证终止当产品检验不合格、工厂检查不通过或整改不通过,CQC做出不合格决定,终止认证。
7.获证后的监督7.1监督检查时间7.1.1认证监督检查频次一般情况下,初始工厂检查结束后6个月后即可以安排年度监督,每次年度监督检查间隔不超过12个月。
若发生下述情况之一可增加监督频次:1)获证产品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或用户提出严重投诉,并经查实为持证人责任的;2)CQC有足够理由对获证产品与认证依据标准的符合性提出质疑时;3)有足够信息表明生产者、生产厂由于变更组织机构、生产条件、质量管理体系等,从而可能影响产品符合性或一致性时。
7.1.2监督检查人日数一般为2人日。
7.2监督的内容获证后监督包括工厂产品质量保证能力的监督检查及获证产品的抽样检验。
7.2.1工厂产品质量保证能力监督检查CQC根据CQC/F 002-2009《资源节约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对工厂进行监督检查。
条款4、5、6、9及1中2)、3)标志的使用是每次监督检查的必查项目。
其他项目可以选查,证书有效期内至少覆盖CQC/F 002-2009中规定的全部条款。
一致性检查时至少抽取一个规格型号。
检查组负责报告监督检查结论。
监督检查结论为不通过的,检查组直接向CQC报告。
监督检查存在不符合项时,工厂应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CQC采取适当方式对整改结果进行验证。
未能按期完成整改的或整改不通过,按监督检查不通过处理。
7.2.2产品的监督检验监督时,样品应在工厂生产的合格品中(包括生产线、仓库、市场)随机抽取,原则上每个生产厂(场地)按下列方案进行抽样:证书量≤10张,抽取1张证书中的1个型号;第3页共5页证书量>10张,抽取3张证书中的3个型号;每个型号抽取1套样品,抽样原则及数量见4.1。
样品的检验由CQC指定的检验机构在规定的日期内完成检验任务。
检验依据、项目、方法及判定同条款4。
证书持有者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样品送至指定的检测机构。
检测机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检验。
如现场抽不到样品,则安排20日内重新抽样,如仍然抽不到样品,则暂停相关证书。
如果监督检验不合格,则判定该证书所覆盖型号不符合认证要求,该证书立即暂停;同时对其他认证单元按上述方案重新抽样,如果样品检验结果仍不符合认证要求,则判定该工厂此类产品所有证书所覆盖型号不符合认证要求,证书暂停并对外公告。
7.4结果评价获证后监督合格,认证证书持续有效。
监督检查时发现的不符合项(含抽样检验项目不合格)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
逾期将暂停认证证书、停止使用认证标志并对外公告。
8. 复审证书持有者在证书有效期满前6个月由提交复审申请,重新申请并进行产品检验和工厂检查,产品检验按照年度监督要求进行。
复审工厂检查人日数一般为3个人日。
9. 认证证书9.1认证证书的保持9.1.1证书的有效性本规则覆盖产品的认证证书有效期3年。
证书有效性通过定期的监督维持。
9.1.2认证产品的变更9.1.2.1变更的申请证书上的内容发生变化时,或产品中涉及产品的设计、结构参数、外形、关键零部件发生变更时,证书持有者应向CQC提出变更申请。
9.1.2.2变更评价和批准CQC根据变更的内容和提供的资料进行评价,确定是否可以变更以及是否需要进行检验。
经资料确认或检验合格后方能进行变更。
对符合要求的,批准换发新的认证证书,新证书的编号、批准有效日期保持不变,并注明换证日期。
9.2认证证书的暂停、注销和撤销证书的使用应符合CQC有关证书管理规定的要求。
当证书持有者违反认证有关规定或认证产品达不到认证要求时,CQC按有关规定对认证证书做出相应的暂停、撤消的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进行公告。
证书持有者也可随时向CQC提出证书的注销申请。
证书暂停期间,证书持有者如果需要恢复认证证书,应在规定的暂停期限内向CQC提出恢复申请,CQC按有关规定进行恢复处理。
否则,CQC将撤消或注销被暂停的认证证书。
9.3 认证范围的扩大与缩小9.3.1认证范围的扩大9.3.1.1认证证书覆盖产品的扩展认证证书持有者需要增加与已经获得认证的产品为同一认证单元的产品认证范围时,应从认证申请开始办理手续,并说明扩展要求,提供扩展产品的有关技术资料,需要检验时,按本规则条款4的要求抽取样品供核查或差异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