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第2课时同步练习3及答案-精品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235.05 KB
- 文档页数:15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2.2.1《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是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2章的第2节,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方程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函数、方程等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性质和应用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性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二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能够运用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二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2.教学难点: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具、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讲解:讲解二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演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3.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实验和探究,加深对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解。
4.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
5.总结: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记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性质。
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二)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一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要点1.一元二次方程是二次函数的函数值y=0时的情况,反映在图象上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为对应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求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就是令y=0,求ax2+bx+c=0中x的值的问题.此时二次函数就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要点2.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x轴的位置关系有三种:没有公共点,有一个公共点,有两个公共点。
这对应着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的三种情况:没有实数根,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因此一元二次方程根的个数决定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的个数;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情况决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它们的关系如下表:要点3.二次函数y=ax2+bx+c(a≠0)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个数由∆=b2-4ac的值来确定的.(1)当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时,∆=b2-4ac>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2)当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时,∆=b2-4ac=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3)当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没有交点时,∆=b2-4ac<0,方程没有实根.课堂练习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二次函数y=x2-4x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A.(0,0)B.(4,0)C.(4,0)、(0,0)D.(2,0)、(-2,0)2.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抛物线y=ax2+bx+c与x轴的交点个数是()A.0B.1C.2D.33.若函数y=kx2-6x+3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A.k<3B.k<3且k≠0C.k≤3D.k≤3且k≠04.已知抛物线y=ax2+bx+c(a≠0)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个解为()A.-1,3B.-2,3C.1,3D.3,45.二次函数y=x2-6x-7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6.已知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交于A(-1,0),B(5,0),则一元二次方程ax2+bx+c =0(a≠0)的根是.7.若二次函数y=x2+bx的图象的对称轴是经过点(2,0)且平行与y轴的直线,则关于x的方程x2+bx=5的解为()A.x1=0,x2=4B.x1=1,x2=5C.x1=1,x2=-5D. x1=-1,x2=58.已知抛物线y=2(k+1)x2+4kx+2k-3,求k为何值时,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有唯一交点、没有交点.9.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t -1)x +t -2=0. (1)求证:对于任意实数t ,方程都有实数根;(2)当t 为何值时,二次函数y =x 2-(t -1)x +t -2的图象与x 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请说明理由.知识点二 抛物线与x 轴两交点之间的距离 要点1.抛物线与x 轴两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若抛物线y =ax 2+bx +c (a ≠0)与x 轴两交点为A (x 1,0),B (x 2,0)由于x 1、x 2是方程ax 2+bx +c =0的两个根,.有2121acx x a b x x =-=+,则结合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22)()(B A B A x x y y AB -+-=(勾股定理).a a acb a ca b x x x x x x x x AB ∆=-=-⎪⎭⎫ ⎝⎛-=-+=-=-=444)()(222122122121.课堂练习1.已知抛物线y =43x 2415-x +3经过与x 轴相交于A ,B 两点,与y 轴相交于C 点,顶点为D 点,分别求出△ABC 和△ABD 的面积.知识点三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要点1.我们可以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由于作图或观察可能有误差,由图象求得的解一般是近似的.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的一般步骤如下:(1)作出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由图象确定与x轴交点的个数,即方程解的个数;(2)观察图象与x轴的交点在哪两个数之间,即确定交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3)在两个数之间取值估计,并用计算器估算近似解近似解出现在对应y值正负交替的地方.当x由x1到x2,对应的y值出现y1>0,y2<0(或y1<0<y2)时,则x1,x2中必有一个是方程的近似解.再比较|y1|和|y2|,若|y1|<|y2|,则x1是方程的近似解;若|y1|>|y2|则x2是方程的近似解.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的常用方法如下表:方法步骤结论方法一直接作出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方程ax2+bx+c=0(a≠0)的根方法二先将一元二次方程变为ax2+bx=-c(a≠0),再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抛物线y=ax2+bx和直线y=-c两图象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方程ax2+bx+c=0(a≠0)的根方法三先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ax2=-bx-c(a≠0)移项后得再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抛物线y=ax2和直线y=-bx-c两图象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方程ax2+bx+c=0(a≠0)的根课堂练习1.已知二次函数y=x2-2x-3.(1)请你将函数解析式化成y=a(x-h)2+k的形式,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y=x2-2x-3的图象(2)利用(1)中的图象结合图象变换表示x2-2x-1=0的根,要求保留作图痕迹,指出方程的图形意义.2.如图,点A (2.18,-0.51),B (2.68,0.54),在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的图象上,则方程ax 2+bx +c =0的一个近似值可能是( ) A.2.18 B.2.68C.-0.51D.2.453.根据下列表格的对应值,判断ax 2+bx +c =0(a ≠0,a ,b ,c 为常数)的一个解x 的取值范围是 .知识点四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系要点1.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与一元二次不等式ax 2+bx +c >0(a ≠0)及ax 2+bx +c <0(a ≠0)之间的关系如下(x 1<x 2): (1)a <0时:判别式a >0抛物线y =ax 2+bx +c 与x 轴的交点不等式ax 2+bx +c >0 的解集 不等式ax 2+bx +c <0的解集△>01x x <或2x x > 12x x x <<△=01x x ≠(或2x x ≠)无解△<0全体实数 无解x 3.23 3.24 3.25 3.26 ax 2+bx +c-0.06-0.020.030.09(2)a<0时:利用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解不等式:不等式ax2+bx+c>0(a≠0)的解集是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位于x轴上方的所有点的横坐标.不等式ax2+bx+c<0(a≠0)的解集是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位于x轴下方的所有点的横坐标;当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函数值y>0时,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当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函数值y<0时,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要点2.利用二次函数图象解一元二次不等等式的步骤:(1)将一元二次不等式化为ax2+bx+c>0(或<0)的形式;(2)明确二次项系数a的正负、对称轴在y轴哪侧,并计算b2-4ac的值;(3)作出不等式对应的二次函数y=ax2+bx+c(a≠0)的草图;(4)二次函数在x轴上方的图象对应的函数值大于零,在x轴下方的图象对应的函数值小于零.课堂练习1.解不等式-x2+5x+3>7.2.已知二次函数y=x2-4x+3.(1)求出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和对称轴;(2)在坐标系中画出该函数的图象;(3)根据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x2-4x+3>0的解集.3.已知二次函数y=-x2+2x+3.(1)求其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并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2)根据图象,直接写出;①当函数值y为正数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②当-2<x<2 时,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4.函数y=ax2+2ax+m(a<0)的图象过点(2,0),则使函数值y<0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是()A.x<-4或x>2B.-4<x<2C.x<0或x>2D.0<x<2。
22.2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2)●基础探究1.已知二次函数y=ax 2-5x+c 的图象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a=_______,c=______.(2)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_________,顶点坐标P__________. (3)该函数有最______值,当x=______时,y 最值=________.(4)当x_____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当x_____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5)抛物线与x 轴交点坐标A_______,B________; 与y 轴交点C 的坐标为_______; ABC S ∆=_________,ABP S ∆=________.(6)当y>0时,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当y<0时,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7)方程ax 2-5x+c=0中△的符号为________.方程ax 2-5x+c=0的两根分别为_____,____. (8)当x=6时,y______0;当x=-2时,y______0. 2.已知下表:x 0 1 2 ax 2 1 ax 2+bx+c33(1)求a 、b 、c 的值,并在表内空格处填入正确的数; (2)请你根据上面的结果判断:①是否存在实数x,使二次三项式ax 2+bx+c 的值为0?若存在,求出这个实数值;若不存在,请14B AxO y说明理由.②画出函数y=ax2+bx+c的图象示意图,由图象确定,当x取什么实数时,ax2+bx+c>0?3.请画出适当的函数图象,求方程x2=12x+3的解.4.若二次函数y=-12x2+bx+c的图象与x轴相交于A(-5,0),B(-1,0).(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关系式;(2)如果要通过适当的平移,使得这个函数的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那么应该怎样平移?向右还是向左?或者是向上还是向下?应该平移向个单位?5.已知某型汽车在干燥的路面上,汽车停止行驶所需的刹车距离与刹车时的车速之间有下表所示的对应关系.(1)请你以汽车刹车时的车速V 为自变量,刹车距离s 为函数,在图所示的坐标系中描点连线,画出函数的图象; (2)观察所画的函数的图象,你发现了什么?(3)若把这个函数的图象看成是一条抛物线,请根据表中所给的数据,选择三对,求出它的函数关系式;(4)用你留下的两对数据,验证一个你所得到的结论是否正确.5010015015010050s(m)v(km/h)O●能力提升6.如图所示,矩形ABCD 的边AB=3,AD=2,将此矩形置入直角坐标系中,使AB 在x 轴上,点C 在直线y=x-2上. (1)求矩形各顶点坐标;(2)若直线y=x-2与y 轴交于点E,抛物线过E 、A 、B 三点,求抛物线的关系式; (3)判断上述抛物线的顶点是否落在矩形ABCD 内部,并说明理由.速度V(km/h)4864 80 96 112 … 刹车距离s(m )22.5 3652.57294.5…C BAxO D y E7.已知一条抛物线经过A(0,3),B(4,6)两点,对称轴是x=53. (1)求这条抛物线的关系式.(2)证明:这条抛物线与x 轴的两个交点中,必存在点C,使得对x 轴上任意点D 都有AC+BC ≤AD+BD.8.如图所示,一位篮球运动员在离篮圈水平距离为4m 处跳起投篮,球沿一条抛物线运行,当球运行的水平距离为2.5m 时,达到最大高度3.5m,然后准确落入篮框内.已知篮圈中心离地面距离为3.05m.(1)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求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2)若该运动员身高1.8m,这次跳投时,球在他头顶上方0.25m 处出手.问:球出手时,他跳离地面多高?9.某工厂生产A 产品x 吨所需费用为P 元,而卖出x 吨这种产品的售价为每吨Q 元,已知P=110x 2+5x+1000,Q=-30x+45. (1)该厂生产并售出x 吨,写出这种产品所获利润W(元)关于x(吨)的函数关系式;(2)当生产多少吨这种产品,并全部售出时,获利最多?这时获利多少元?这时每吨的价格又是多少元?10.已知抛物线y=2x 2-kx-1与x 轴两交点的横坐标,一个大于2,另一个小于2,试求k 的取值范围.3.05m4m2.5mxOy11.如图,在Rt △ABC 中,∠ACB=90°,BC>AC,以斜边AB 所在直线为x 轴,以斜边AB 上的高所在直线为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若OA 2+OB 2=17,且线段OA 、OB 的长度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mx+2(m-3)=0的两个根. (1)求C 点的坐标;(2)以斜边AB 为直径作圆与y 轴交于另一点E,求过A 、B 、E 三点的抛物线的关系式,并画出此抛物线的草图.(3)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ABP 与△ABC 全等?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综合探究12.已知抛物线L;y=ax 2+bx+c(其中a 、b 、c 都不等于0),它的顶点P 的坐标是24,24b ac b aa ⎛⎫-- ⎪⎝⎭,与y 轴的交点是M(0,c)我们称以M 为顶点,对称轴是y 轴且过点P 的抛物线为抛物线L 的伴随抛物线,直线PM 为L 的伴随直线.(1)请直接写出抛物线y=2x 2-4x+1的伴随抛物线和伴随直线的关系式: 伴随抛物线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 伴随直线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2)若一条抛物线的伴随抛物线和伴随直线分别是y=-x 2-3和y=-x-3,则这条抛物线的关系是___________:(3)求抛物线L:y=ax 2+bx+c(其中a 、b 、c 都不等于0)的伴随抛物线和伴随直线的关系式; (4)若抛物线L 与x 轴交于A(x 1,0),B(x 2,0)两点x 2>x 1>0,它的伴随抛物线与x 轴交于C,D 两点,且AB=CD,请求出a 、b 、c 应满足的条件.CBAExO yE '13已知抛物线y=mx 2-(m+5)x+5.(1)求证:它的图象与x 轴必有交点,且过x 轴上一定点;(2)这条抛物线与x 轴交于两点A(x 1,0),B(x 2,0),且0<x 1<x 2,过(1)中定点的直线L;y=x+k 交y 轴于点D,且AB=4,圆心在直线L 上的⊙M 为A 、B 两点,求抛物线和直线的关系式,弦AB 与弧 AB 围成的弓形面积. 答案:1.(1)a=1;c=4(2)直线x=52,59,24⎛⎫- ⎪⎝⎭(3)小;52;94- (4)55;22≤≥(5)(1,0);(4,0);(0,4);6;278;(6)x<1或x>4;1<x<4 (7)正号;x1=1;x2=4(8)>;>2.(1)由表知,当x=0时,ax 2+bx+c=3;当x=1时,ax 2=1;当x=2时,ax 2+bx+c=3.∴31423c a a b c =⎧⎪=⎨⎪++=⎩,∴123a b c =⎧⎪=-⎨⎪=⎩, ∴a=1,b=-2,c=3,空格内分别应填入0,4,2.13122x=1xy O(2)①在x 2-2x+3=0中,∵△=(-2)2-4×1×3=-8<0, ∴不存在实数x 能使ax 2+bx+c=0.②函数y=x 2-2x+3的图象示意图如答图所示, 观察图象得出,无论x 取什么实数总有ax 2+bx+c>0. 3.:在同一坐标系中如答图所示,画出函数y=x 2的图象,画出函数y=12x+3的图象,这两个图象的交点为A,B,交点A,B 的横坐标32-和2就是方程x 2=12x+3的解.4.:(1)∵y=12-x 2+bx+c,把A(-5,0),B(-1,0)代入上式,得∴()221(5)5021(1)(1)02b c b c ⎧⎛⎫-⨯-+⨯-+= ⎪⎪⎪⎝⎭⎨⎛⎫⎪-⨯-+⨯-+= ⎪⎪⎝⎭⎩,352a b =-⎧⎪⎨=-⎪⎩,∴y=215322x x ---. (2)∵y=215322x x ---=21(3)22x -++ ∴顶点坐标为(-3,2),∴欲使函数的图象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应向下平移2个单位. 5.:(1)函数的图象如答图所示.(2)图象可看成是一条抛物线这个函数可看作二次函数. (3)设所求函数关系式为:s=av 2+bv+c,把v=48,s=22.5;v=64,s=36;v=96,s=72分别代入s=av 2+bv+c,632BAxyO得222484822.5646436969672a b c a b c a b c ⎧++=⎪++=⎨⎪++=⎩,解得35123160a b c ⎧=⎪⎪⎪=⎨⎪=⎪⎪⎩.∴23351216s v v =+ (4)当v=80时,223333808052.55121651216v v +=⨯+⨯=∵s=52.5,∴23351216s v v =+当v=112时,22333311211294.55121651216v v +=⨯+⨯=∵s=94.5,∴23351216s v v =+经检验,所得结论是正确的.6.:(1)如答图所示.∵y=x-2,AD=BC=2,设C 点坐标为(m,2), 把C(m,2)代入y=x-2,2=m-2.∴m=4.∴C(4,2),∴OB=4,AB=3.∴OA=4-3=1, ∴A(1,0),B(4,0),C(4,2),D(1,2). (2)∵y=x-2,∴令x=0,得y=-2,∴E(0,-2).设经过E(0,-2),A(1,0),B(4,0)三点的抛物线关系式为y=ax 2+bx+c,∴201640c a b c a b c =-⎧⎪++=⎨⎪++=⎩,解得12522a b c ⎧=-⎪⎪⎪=⎨⎪=-⎪⎪⎩∴y=215222x x -+-. (3)抛物线顶点在矩形ABCD 内部.∵y=215222x x -+-,∴顶点为59,28⎛⎫ ⎪⎝⎭. ∵5142<<,∴顶点59,28⎛⎫⎪⎝⎭在矩形ABCD 内部. 7.(1)解:设所求抛物线的关系式为y=ax 2+bx+c, ∵A(0,3),B(4,6),对称轴是直线x=53. ∴31646523c a b c b a ⎧⎪=⎪++=⎨⎪⎪-=⎩,解得981543a b c ⎧=⎪⎪⎪=-⎨⎪=⎪⎪⎩∴y=2915384x x -+. (2)证明:令y=0,得2915384x x -+=0,∴124,23x x ==∵A(0,3),取A 点关于x 轴的对称点E,∴E(0,-3).设直线BE 的关系式为y=kx-3,把B(4,6)代入上式,得6=4k-3,∴k=94,∴y=94x-3. 由94x-3=0,得x=43. 故C 为4,03⎛⎫⎪⎝⎭,C 点与抛物线在x 轴上的一个交点重合,在x 轴上任取一点D,在△BED 中,BE<BD+DE. 又∵BE=EC+BC,EC=AC,ED=AD,∴AC+BC<AD+BD. 若D 与C 重合,则AC+BC=AD+BD.∴AC+BC ≤AD+BD. 8:(1)图中各点字母表示如答图所示.∵OA=2.5,AB=4,∴OB=4-2.5=1.5. ∴点D 坐标为(1.5,3.05). ∵抛物线顶点坐标(0,3.5),3.05m4m2.5m xOyBDA∴设所求抛物线的关系式为y=ax 2+3.5, 把D(1.5,3.05)代入上式,得3.05=a ×1.52+3.5, ∴a=-0.2,∴y=-0.2x 2+3.5 (2)∵OA=2.5,∴设C 点坐标为(2.5,m),∴把C(2.5,m)代入y=-0.2x 2+3.5, 得m=-0.2×2.52+3.5=2.25.∴该运动员跳离地面高度h=m-(1.8+0.25)=2.25-(1.8+0.25)=0.2(m).9:(1)∵P=110x 2+5x+1000,Q=-30x+45. ∴W=Qx-P=(-30x+45)-(110x 2+5x+1000)=224010015x x -+-.(2)∵W=224010015x x -+-=-215(x-150)2+2000.∵-215<0,∴W 有最大值. 当x=150吨时,利润最多,最大利润2000元. 当x=150吨,Q=-30x+45=40(元). 10:∵y=2x 2-kx-1,∴△=(-k)2-4×2×(-1)=k 2+8>0,∴无论k 为何实数,抛物线y=2x 2-kx-1与x 轴恒有两个交点. 设y=2x 2-kx-1与x 轴两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 1,x 2,且规定x 1<2,x 2>2, ∴x 1-2<0,x 2-2>0.∴(x 1-2)(x 2-2)<0,∴x 1x 2-2(x 1+x 2)+4<0.∵x 1,x 2亦是方程2x 2-kx-1=0的两个根,∴x 1+x 2=2k ,x 1·x 2=-12,∴124022k --⨯+<,∴k>72.∴k 的取值范围为k>72.x 2x 12xyO法二:∵抛物线y=2x 2-kx-1与x 轴两交点横坐标一个大于2,另一个小于2,∴此函数的图象大致位置如答图所示. 由图象知:当x=2时,y<0. 即y=2×22-2k-1<0,∴k>72.∴k 的取值范围为k>72. 11:(1)线段OA,OB 的长度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mx+2(m-3)=0的两个根,∴(1)2(3)(2)OA OB m OA OB m +=⎧⎨=-⎩又∵OA 2+OB 2=17,∴(OA+OB)2-2·OA ·OB=17.③把①,②代入③,得m 2-4(m-3)=17,∴m 2-4m-5=0.解之,得m=-1或m=5. 又知OA+OB=m>0,∴m=-1应舍去.∴当m=5时,得方程:x 2-5x+4=0,解之,得x=1或x=4. ∵BC>AC,∴OB>OA,∴OA=1,OB=4,在Rt △ABC 中,∠ACB=90°,CO ⊥AB, ∴OC 2=OA ·OB=1×4=4.∴OC=2,∴C(0,2) (2)∵OA=1,OB=4,C,E 两点关于x 轴对称, ∴A(-1,0),B(4,0),E(0,-2).设经过A,B,E 三点的抛物线的关系式为y=ax 2+bx+c,则016402a b c a b c c -+=⎧⎪++=⎨⎪=-⎩,解之,得12322a b c ⎧=⎪⎪⎪=-⎨⎪=-⎪⎪⎩∴所求抛物线关系式为y=213222x x --. (3)存在.∵点E 是抛物线与圆的交点. ∴Rt △ACB ≌Rt △AEB,∴E(0,-2)符合条件.∵圆心的坐标(32,0)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 ∴这个圆和这条抛物线均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 ∴点E 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E ′也符合题意. ∴可求得E ′(3,-2).∴抛物线上存在点P 符合题意,它们的坐标是(0,-2)和(3,-2) 12.(1)y=-2x 2+1,y=-2x+1. (2)y=x 2-2x-3(3)∵伴随抛物线的顶点是(0,c), ∴设它的解析式为y=m(x-0)2+c(m ≠0).∴设抛物线过P 24,24b ac b a a ⎛⎫-- ⎪⎝⎭,∴22442ac b b m c a a -⎛⎫=-+ ⎪⎝⎭解得m=-a,∴伴随抛物线关系式为y=-ax 2+c. 设伴随直线关系式为y=kx+c(k ≠0).∵P 24,24b ac b a a ⎛⎫-- ⎪⎝⎭在此直线上,∴2442ac b b k c a a -⎛⎫=-+ ⎪⎝⎭ ,∴k=2b . ∴伴随直线关系式为y=2bx+c (4)∵抛物线L 与x 轴有两交点,∴△1=b 2-4ac>0,∴b 2<4ac.∵x 2>x 1>0,∴x 1+x 2=-b a >0,x 1x 2=ca>0,∴ab<0,ac>0. 对于伴随抛物线y=-ax 2+c,有△2=02-(-4ac)=4ac>0.由-ax 2+c=0,得x=ca±. ∴,0,,0c c C D a a ⎛⎫⎛⎫- ⎪ ⎪ ⎪ ⎪⎝⎭⎝⎭,∴CD=2c a .又AB=x 2-x 1=22221212124()()44b c b ac x x x x x x a a a -⎛⎫-=+-=--⋅= ⎪⎝⎭.由AB=CD,得24b aca-=2c a ,整理得b 2=8ac,综合b 2>4ac,ab<0,ac>0,b 2=8ac,得a,b,c 满足的条件为b 2=8ac 且ab<0,(或b 2=8ac 且bc<0).13.(1)证明:∵y=mx 2-(m+5)x+5,∴△=[-(m+5)]2-4m ×5=m 2+10m+25-20m=(m-5)2. 不论m 取任何实数,(m-5)2≥0,即△≥0,故抛物线与x 轴必有交点. 又∵x 轴上点的纵坐标均为零,∴令y=0,代入y=mx 2-(m+5)x+5,得mx 2-(m+5)x+5=0,(mx-5)(x-1)=0, ∴x=5m或x=1.故抛物线必过x 轴上定点(1,0). (2)解:如答图所示,∵L:y=x+k,把(1,0)代入上式,得0=1+k,∴k=-1,∴y=x-1.又∵抛物线与x 轴交于两点A(x 1,0),B(x 2,0),且0<x 1<x 2,AB=4, ∵x 1x 2>0,∴x 1=1,x 2=5,∴A(1,0),B(5,0),把B(5,0)代入y=mx 2-(m+5)x+5,得0=25m-(m+5)×5+5. ∴m=1,∴y=x 2-6x+5.∵M 点既在直线L:y=x-1上,又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M 点的横坐标x 1+2AB =1+42. 把x=3代入y=x-1,得y=2.∴圆心M(3,2),∴半径r=MA=MB=22(31)222--=, ∴MA 2=MB 2=8.又AB 2=42=16,∴MA 2+MB 2=AB 2, ∴△ABM 为直角三角形,且∠AMB=90°,D(0,-1)A(1.0)M(3,2)B(5,0)xyO∴S 弓形ACB=S 扇形AMB-S △ABM=290(22)12222243602π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