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一节 天气与气候
- 格式:pptx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12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一、天气及其影响1. 天气和气候的比较: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
如“今天天气很好,风和日丽,晴空万里;昨天天气很差,风雪交加”。
气候是指某个地方一年或一段时期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识别天气)1.识别风力风向风向指风的来向;风力指风的强弱,共分18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大。
风杆上的横线交风尾,一条风尾表示风力2级;一个风旗表示风力为8级或8级以上;风杆上画有风尾或风旗的一方即指示风向。
详细看图。
2.识别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云层越厚,一般即为阴雨区。
3.识别常用天气符号尤其注意阴天和多云。
出现两个天气符号,表示天气将从某种天气状况转变为另一种天气状况。
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空气质量的高低,可用污染指数来表示:一、气温的变化1.气温的概念:大气的温度,单位℃。
气温的变化用气温变化曲线图来表示。
横轴表示一天时间(日变化)或一年各个月份(年变化),纵轴表示温度。
2.气温日变化概念:以1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值。
气温日较差:一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3.气温年变化概念:以1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一年中平均气温最高月和平均气温最低月情况:年平均气温:将一年中各月的平均气温加起来除以12。
气温年较差:一年内最高月气温和最低月气温的差。
二、气温的分布1.等温线图气温的水平分布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气温相等。
等温线图的判读:2.根据等温线发现的规律由于北半球陆地较多,地形复杂,而南半球海洋面积宽广,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所以北半球等温线弯曲,南半球等温线平直。
1月份,北半球处于冬季,相对于南半球来说,北半球从赤道到北极南北温差更大,等温线较密集;7月份相反。
三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考点 1】天气与气候及其影响1.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变化大同一时刻,不同地方天气可能差别很大.人们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
2.天气的影响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它影响人们的生工农业生产、生活活动、交通、军事战争等。
3.气候:反映长时间的大气状况,时间长较稳定,变化不大【考点 2】风向及风力参见右图【考点 3】天气预报1.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方面情况。
2.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颜色越白表示云越厚。
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3.风向是的风来向。
分力是风的强弱。
一道风尾2级,一面风旗8级。
【考点 4】空气质量预报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空气污染指数划分:空气质量级别空气污染指数(API)空气质量状况一级 0-50 优二级 51-100 良三级 101-200 轻度污染四级 201-300 中度污染五级 >300 重度污染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考点 1】气温及变化1.气温反映大气冷热的程度。
气温影响人们的饮食习惯。
气温的高低不同,人们的住房建筑特色也不同。
气温影响商业。
1.气温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测量时放在百叶箱里,百叶箱距地面1.5米。
测量单位一般采用摄氏度,记做“℃”。
在8时、14时、20时、2时进行测量。
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就是日平均气温。
【考点 2】气温的变化1.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日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就做气温年变化。
2.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2.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相反)。
4.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考点 3】气温的分布1.等温线:把同一时间气温相同的地点,在地图上用线连接起来,这种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平滑曲线,就是等温线。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一)天气与我们的生活: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天气气候概念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区别1.短时间2.经常变化1.长时间2.变化不大联系两者都是指大气的状况,气候是对长时间天气的综合天气的特点:①短时间经常变化;②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二)天气预报图1、风与风向(1)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用风向标表示,风尾的指向为风向;(2)风力:每一道风尾线表示二级风,风旗(三角形)表示8级风。
7级风用四横表示。
2、气象预报图(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其越浓说明云层越厚,往往下面的雨就越大。
(1)天气符号图:(识别常用天气符号P49图3.5)(2)天气预报图: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雨、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3)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等级:指数小,质量好;级别大,质量差。
影响城市空气质量高低的因素:自然因素:气压的高低,风力的大小等;人类活动:农村焚烧秸秆;工厂大量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汽车尾气排放等;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1、燃烧矿物燃料;2、工业废气排放;3、汽车尾气排放。
治理措施:①使用清洁能源②植树造林,绿化环境;③机动车使用无铅汽油。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一)气温变化1、气温:是大气的冷热程度。
2、气温的观测测定工具:温度计;测定温标:摄氏度(℃);测定时刻:8时、14时、20时、2时;①日平均气温:是一天中四次测定的气温的平均值(即4个气温和除以4);②月平均气温:是一个月中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日平均气温之和除以天数);③年平均气温:是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各月平均气温之和除以12);3、气温的日变化与日较差日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4、气温的年变化与年较差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精选3篇)《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篇1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一.天气及其影响1.人们常常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天气。
2.天气的特点:⑴天气反映了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他是常常变化的。
⑵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1.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
2.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的主要环节:猎取情报→接受信息→制作成图表→得出结论→电视播报3.天气预报的内容: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的阴晴,风,气温柔降水的状况。
a.气温:大气冷热的程度b.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降水概率为100%,表示确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确定”无雨“。
c.风向是风的来向。
风力是风的强弱,共13级,次数越大,风力越强,所用符号一杠表示二级。
4.天气图:根据特地规定的数字符号,把收集到的同一地点的气象观测记录填在地图上,这种图叫天气图,天气图是气象工预报天气的主要工具。
三.我们需要干净的空气1.空气质量的凹凸,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新奇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有害。
其次节气温柔气温的分布一.气温与我们1.气温:我们把大气的温度称为气温。
气温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2.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8时,14时,20时,2时。
3.测试气温的仪器:放在百叶箱的温度计(百叶箱要离地1.5米)4.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次数就是日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一日之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个月)二.气温的变化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消失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消失在日出前后。
2.气温的年变化:大陆: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北半球消失在7月,南半球消失在1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消失在1月,南半球消失在7月,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海洋:一年当中海洋上北半球最高月气温消失在8月,南半球消失在2月南半球最低气温消失在8月,北半球最低气温消失在2月3.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一、天气与气候二、天气预报1、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或几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情况2、卫星云图: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降水概率越大。
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
3、天气符号三、空气质量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一、气温1、概念:是指空气的温度。
2、测量:是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
温度计放置的高度,离地面 1.5米。
单位:℃(摄氏度)。
3、气温的变化:(1)日变化指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气温日较差=(该天)最高气温-(该天)最低气温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南北半球一样)一般来说,高纬度地区气温日较差比低纬度地区小,海洋上的气温日较差比陆地少,山地的气温日较差比同纬度的平地小。
⑵年变化指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2)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北半球相反: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1月最高,7月最低;海洋上2月最高,8月最低)二、气温分布1、等温线(1)概念:将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即等温线。
在同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气温相等(2)等温线的判断●等温线密,温差大;等温线稀,温差小●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说明气温受海陆影响显著●等温线呈封闭曲线,气温内高外低为盆地,低地;反之为高原、山地●等温线向北数值增大为南半球,向南增为北半球●等温线向高纬凸起说明该地气温比同纬高;向低纬凸起气温比同纬低(若为夏季,等温线向高纬凸起处为陆地,向低纬凸起处为海洋;若为冬季,等温线向低纬凸起处为陆地,向高纬凸起处纬海洋)2、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1)纬度因素: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即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2)海陆因素: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3)地形因素: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教材地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地理教案 / 初中地理 / 七年级地理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七年级上册《天气与气候》知识点归纳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广阔的见识,可以让学生了理解到做人的道理还有生存的意义,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地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一.天气及其影响1.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天气。
2.天气的特点:⑴天气反映了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他是经常变化的。
⑵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1.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
2.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的主要环节:获取情报→接受信息→制作成图表→得出结论→电视播报3.天气预报的内容: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的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a.气温:大气冷热的程度b.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
c.风向是风的来向。
风力是风的强弱,共13级,次数越大,风力越强,所用符号一杠表示二级。
4.天气图:按照专门规定的数字符号,把收集到的同一地点的气象观测记录填在地图上,这种图叫天气图,天气图是气象工作者预报天气的主要工具。
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1.空气质量的高低,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新鲜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有害。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一.气温与我们1.气温:我们把大气的温度称为气温。
气温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2.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8时,14时,20时,2时。
3.测试气温的仪器:放在百叶箱的温度计(百叶箱要离地1.5米)4.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次数就是日平均气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