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期末考试重点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规划期末考试重点

考试题型: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论述

第一章绪论

1.区域的概念

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

1.自然资源的概念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或自然环境要素)。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自然资源定义为: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2.区域发展中的外部性的概念

它是指经济主体之活动,对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第三章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

1.区域人口增长分析

区域人口增长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机械增长。

人口的自然增长,即人口再生产是一般区域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分析人口自然增长的主要指标是出生率,生育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区域人口机械增长是指区域人口的净迁入。通常用机械增长率表示。机械增长率是指一地区(城市)年内迁入和迁出人口的差数占总人口的比例。2.适度人口与人口容量分析

所谓适度人口和资源人口承载力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一定条件(生产力水平)、一定的人均消费(或占有)水平下的适度人口和资源人口承载力。因此,在实际研究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适度人口因地而异

(二)适度人口因人口的消费标准而异

(三)适度人口因经济生产力和技术水平而异

(四)适度人口因时间而异

第四章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分析

1. 技术进步的概念

技术进步是指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的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技术进步包括科学发明与发展及其在生产流通各个领域应用中的进步。

第五章区域发展的整体评价

1. GDP与GNP的概念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反映所有常驻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

GNP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收到的原始收入总和价值。

2.GDP与GNP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指标。它们都是核算社会生产成果和反映宏观经济的总量指标。GDP是按国土原则来核算的,主要是指一个国家范围之内,按所有的生产者所创造的商品和劳务价值来统计的,无论它是否属于本国的公民,都是要核算的。而GNP是按照国民原则来核算的,因此只有本国国民创造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才能加以核算。两者的差距,在于国外净要素收入。

3.城市竞争力的概念

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4.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1). 传统社会阶段。

(2).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

(3).起飞阶段。

(4).向成熟推进阶段。

(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第六章区域优势与区域分工

1. 区域优势的概念

所谓区域优势,就是指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主要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包括社会、自然资源等)利用效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区域优势具有综合性和时效性。

2.区域分工的理论基础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

每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于某些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而导致生产成本绝对低,这叫做绝对利益原则,又称绝对优势说。

(二)大卫·李喜图的比较成本说

李氏提出了地域分工的基础是比较利益原则,或称相对成本论。如两个地区中的一个能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各种产品,两国之间的地域分工和贸易也会使双方均为有利。

第七章区域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分析

1.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优势中比较重要的是——(配第-克拉克定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2.主导产业的概念

主导产业是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以技术优势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是产业结构的核心内容和产业结构演化的中心。

主导产业一般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

第一,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获得与新技术相关联的新的生产函数,能够实现“产业突破”。

第二,具有持续的部门增长率,并高于区域整体经济增长率。

第三,具有很强的关联效应,能广泛地采取多种手段带动或启动其他产业的增长;对其他产业的增长产生广泛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第四,具有显著的产业规模和良好的发展潜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和主导。第五,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随经济发展进入不同阶段而不断转换。

3. 确定主导产业的目的和意义?

(1).作为国民经济中起支柱作用的产业部门,它们能带动国民经济实现较快地增长。

(2).主导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结构的转变。

4. 主导产业的带动影响分析

(1).回顾影响,指主导部门对那些向自己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的影响。(2).前瞻影响,指主导部门对新工业、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的出现的诱导作用。

(3).旁侧影响,指主导部门对地区经济的普遍影响,如对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八章区域规划及其发展

1. 区域规划的内容

(一)区域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

(二)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

(三)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

(四)基础设施规划

(五)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

(六)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

(七)区域空间管治

(八)区域发展政策

第九章区域发展战略

1. 土地人口承载力

人口承载力=土地生产潜力/人均营养水平

2. 创新与扩散活动经历的四个阶段

(1)介绍阶段

(2)扩散阶段

(3)成熟阶段

(4)衰落阶段

3. 日本经济学家赤松在研究后起国家的幼小产业变为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能力的现代产业时,把这个过程比喻为“雁行形态”。他的“雁行形态学说”认为,幼小产业要变成具有强竞争能力的出口产业,对于落后地区来说应当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