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最全题型总结

  • 格式:docx
  • 大小:304.78 KB
  • 文档页数:2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题型总结

5.1.1相交线

探究点一: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

下列图形中∠1与∠2互为对顶角的是()

解析:观察∠1与∠2的位置特征,只有C中∠1和∠2同时满足有公共顶点,且∠1的两边是∠2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故选C.

方法总结:判断对顶角只看两点:①有公共顶点;②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

如图所示,直线AB和CD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1的邻补角是________.

解析:根据邻补角的概念判断:有一个公共顶点、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延长线.∠1和∠2、∠1和∠4都满足有一个公共顶点和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延长线,故为邻补角.故答案为∠2和∠4.

方法总结:邻补角的定义包含了两层含义:相邻且互补.但需要注意的是: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一定互补,但互补的角不一定是邻补角.

探究点二:对顶角的性质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BOD=42°,OA平分∠COE,求∠DOE 的度数.

解析: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可得∠AOC与∠BOD的关系,根据OA平分∠COE,可得∠COE与∠AOC的关系,根据邻补角的性质,可得答案.

解:由对顶角相等得∠AOC=∠BOD=42°.∵OA平分∠COE,∴∠COE=2∠AOC=84°.由邻补角的性质得∠DOE=180°-∠COE=180°-84°=96°.

方法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在图中找出对顶角和邻补角,根据两种角的性质找出已知角和未知角之间的数量关系.

如图,直线AC,EF相交于点O,OD是∠AOB的平分线,OE在∠BOC内,∠

BOE =12

∠EOC ,∠DOE =72°,求∠AOF 的度数.

解析:因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较复杂,所以想到列方程解答,根据观察可设∠BOE =x ,则∠AOF =∠EOC =2x ,然后根据对顶角和邻补角找到等量关系,列方程.

解:设∠BOE =x ,则∠AOF =∠EOC =2x .∵∠AOB 与∠BOC 互为邻补角,∴∠AOB

=180°-3x .∵OD 平分∠AOB ,∴∠DOB =12∠AOB =90°-32

x .∵∠DOE =72°,∴90°-32

x +x =72°,解得x =36°.∴∠AOF =2x =72°. 方法总结:在相交线中求角的度数时,就要考虑使用对顶角相等或邻补角互补.若已知关系较复杂,比如出现比例或倍分关系时,可列方程解决角度问题.

如图,要测量两堵墙所形成的∠AOB 的度数,但人不能进入围墙,如何测量?请你写出测量方法,并说明几何道理.

解析:可以利用对顶角相等的性质,把∠AOB 转化到另外一个角上.

解:反向延长射线OB 到E ,反向延长射线OA 到F ,则∠EOF 和∠AOB 是对顶角,所以可以测量出∠EOF 的度数,∠EOF 的度数就是∠AOB 的度数.

方法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对顶角的性质把不能测量的角进行转化.

探究点三:与对顶角有关的探究问题

我们知道:两直线交于一点,对顶角有2对;三条直线交于一点,对顶角有6对;四条直线交于一点,对顶角有12对……

(1)10条直线交于一点,对顶角有________对;

(2)n (n ≥2)条直线交于一点,对顶角有________对.

解析:(1)仔细观察计算对顶角对数的式子,发现式子不变的部分及变的部分的规律,

得出结论,代入数据求解.如图①,两条直线交于一点,图中共有(4-2)×44=2对对顶

角;如图②,三条直线交于一点,图中共有(6-2)×64

=6对对顶角;如图③,四条直线交于一点,图中共有(8-2)×84

=12对对顶角……按这样的规律,10条直线交于一点,那么对顶角共有(20-2)×204

=90(对).故答案为90; (2)利用(1)中规律得出答案即可.由(1)得n (n ≥2)条直线交于一点,对顶角的对数为2n (2n -2)4

=n (n -1).故答案为n (n -1). 方法总结:解决探索规律的问题,应全面分析所给的数据,特别要注意观察符号的变化规律,发现数据的变化特征.

三、板书设计

两条直线相交⎩⎪⎨⎪⎧⎭

⎪⎬⎪⎫邻补角对顶角对顶角相等求角的大小

5.1.2 垂 线

探究点一:垂线的概念

如图,已知点O 在直线AB 上,CO ⊥DO 于点O ,若∠1=150°,则∠3的度数为( )

A .30°

B .40°

C .50°

D .60°

解析:先根据邻补角关系求出∠2=180°-150°=30°,再由CO ⊥DO 得出∠COD =90°,最后由互余关系求出∠3=90°-∠2=90°-30°=60°.故选D.

方法总结:两条直线垂直时,其夹角为90°;由一个角是90°也能得到这个角的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如图,∠1=30°,AB ⊥CD ,垂足为O ,EF 经过点O .求∠2、∠3的度数.

解析:首先根据垂直的概念得到∠BOD =90°,然后根据∠1与∠3是对顶角,∠2与

∠3互为余角,从而求出角的度数.

解:由题意得∠3=∠1=30°(对顶角相等).∵AB⊥CD(已知),∴∠BOD=90°,(垂直的定义),∴∠3+∠2=90°,即30°+∠2=90°,∴∠2=60°.

方法总结: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垂直的概念,得到度数为90°的角,然后根据对顶角、邻补角的性质解决.

探究点二:垂线的画法

(1)如图①,过点P画AB的垂线;

(2)如图②,过点P分别画OA、OB的垂线;

(3)如图③,过点A画BC的垂线.

解析:分别根据垂线的定义作出相应的垂线即可.

解:如图所示.

方法总结:垂线的画法需要三步完成:一落:让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落在已知直线上,使其与已知直线重合;二移:沿直线移动三角板,使其另一直角边经过所给的点;三画:沿此直角边画直线,则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

探究点三:垂线的性质(垂线段最短)

如图,是一条河,C是河边AB外一点.现欲用水管从河边AB将水引到C处,请在图上画出应该如何铺设水管能让路线最短,并说明理由.

解析:根据垂线的性质可解,即过C作CE⊥AB,根据“垂线段最短”可得CE最短.解:如图所示,沿CE铺设水管能让路线最短,因为垂线段最短.

方法总结:在利用垂线的性质解决生活中最近、最短距离的问题时,要依据“两点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