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对计算器的使用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议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对计算器的使用

□郭应龙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家庭电脑的不断普及给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带来很大的方便,电脑的简单原始雏形——计算器已遍布生活的各个角落。廉价的计算器,高档的学习机已被学生搬进课堂,在给学生的学习和计算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引发很多值得深思、探讨的问题,笔者从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实践中看到很多学生过度依赖计算器计算,对他们计算能力的培养是有害无益的,作为基础教育一线的教师,应该引起重视,正确加以引导才行。在此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看法。

在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1~3学段中对数学运算已作出明确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能熟练地口算20 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

3、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4、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法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5、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在4~6学段中对数学运算也作出如下要求:

1、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2、能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

3、能结合实际素材理解计算顺序,并进行一些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4、探索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简单的运算。

5、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集及混合运算。

6、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估算的方法,培养估算的习惯。

7、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在7~9学段中数与式的教学目标中也明确指出:

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集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会用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会进行代数式的求值,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乘法运算。

从课程标准中各个学段对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要求来看,我认为对计算器的使用应该是“低学段不用,中学段学用,高学段会用(但不是滥用)”。对计算器的使用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二年级最基本的口算、笔算都要依赖计算器来完成。低学段中学生口算、笔算能力的训练,是学生后面继续学习的基础,是不能用计算器可以代替的,基础教育阶段是“夯实基础”的教育,是培养能力的开始,我想应该以口算,笔算为主,计算器计算为辅。如果我们对课程标准要求理解出现偏差,不重视从小学阶段抓起,正确引导学生合理使用计算器。难怪会出现“初中生连九九表(乘法口诀)都背不通,20以内的加减法都经常出错……”的尴尬现象。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没有低、中学段必须的口算、笔算的基本思维训练,哪来的数学能力的发展?作为基础教育的一线教师,我呼吁老师们要强化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对学生使用计算器要加以正确引导,不要让学生过度依赖计算器,养成惰性,没有计算器就不能计算,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都是不利的。试想:电脑代替人脑工作和学习,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假若人脑完全被电脑取代,人还会全面发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