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运动系统第三章肌学3
- 格式:ppt
- 大小:36.67 MB
- 文档页数:54
绪论:【重点】:I、方位术语:上、下;前侧、后侧;内侧、外侧;内、外;浅、深;近侧、远侧;尺侧、税侧;胫侧、腓侧。
2、人体的轴和面:垂直轴、矢状轴、冠状轴水平面、矢状面、冠状面3、变异与异常(畸形)的区别:变异的定义:异常(畸形)的定义:【运动系统】第一章、骨学【重点】:一、总论1、运动系统(1)组成:骨(206)、骨连结、骨骼肌(2)功能:支持、保护、运动、造血、钙磷代谢库2、骨的构造【名解】箭线:断软骨骨化,骨干与箭融为一体,其间遗留一甑线。
(1)骨质:骨密质、骨松质【名解】板障:颅骨内板与外板之间的松质为板障,内有板障静脉通过。
(2)骨膜: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的生长方式之一)(3)骨髓:红骨髓(骨髓穿刺)、黄骨髓(4)骨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二、中轴骨(一)、躯干骨1、躯干骨的组成:椎骨(26)、胸骨(1)、肋骨(12对)2、椎骨的一般形态:(1)椎体:锥孔、椎管(2)椎弓:椎弓根、椎间孔、椎弓板、7个突起(棘突、横突、关节突)【名解】椎间孔: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共同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2、各部椎骨的形态结构特征(1)颈椎:2)椎骨3、胸骨的组成和基本形态结构(1)组成:胸骨柄、胸骨体、剑突【名解】胸骨角:胸骨柄、体交界处,平对第2肋软骨(2)形态:前凸后凹4、肋的组成和一般形态(1)组成:肋骨(与椎骨相连,连到第12胸椎)、肋软骨(与胸骨相连,连到胸骨体)【名解】肋弓:第8~10对肋前端借助肋软骨与上位肋软骨连接,形成肋弓。
(2)肋骨:【名解】肋沟:肋体内面近下缘处有肋沟,有肋间神经、血管通过。
5、躯干骨的骨性标志:剑突、浮肋?(二)、颅骨1、脑颅(8)的组成:额骨、筛骨、蝶骨、枕骨;颗骨、顶骨2、脑颅的形态结构3、面颅(15)的组成:上颌骨、腭骨、颤骨、鼻骨、泪骨、下鼻甲(成对)犁骨、下颌骨、舌骨(明确位置即可)4、颅的整体观:(1)颅顶面观: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2)颅底内面观颅前窝:筛孔(下通鼻腔,有脑神经通过)卢页中窝:视神经管(通入眶腔)蝶鞍(包括垂体窝、鞍背)6个孔裂是重点:眶上裂、破裂孔、颈动脉管内口、圆孔(通翼腭窝)、卵圆孔、棘孔(通向颅底外)颅后窝:枕骨大孔、颈静脉孔(通向颅底外)(1)颅底外面观:舌下神经管外口、茎乳孔(3)颅侧面观:翼点、撅窝(颔弓上方)、颗下窝(颗弓下方)、翼腭窝(位于颗下窝内侧,有神经、血管通过,圆孔一一翼腭窝一一眶下裂)【名解】翼点:额、顶、颍、蝶骨会合处构成H形的缝,称翼点,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运动系统学习要点第一章骨学第一节骨学总论(一)掌握骨的形态、分类。
(二)熟悉骨的构造。
(三)了解骨的化学成份、物理特性及其年龄变化和临床意义。
第二节躯干骨(-)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及各部椎骨的主要特点;胸骨的形态。
(二)熟悉肋骨的形态。
(三)了解肋的数目、形态、分部。
第三节颅骨(-)掌握颅分部(脑颅、面颅),23块颅骨名称。
颅底内面的形态。
颅侧面的形态。
骨性鼻腔:顶:筛板,底:骨腭,骨鼻中隔组成、鼻甲、鼻道。
鼻旁窦概念、位置、开口。
(二)了解别离颅骨的形态;颅盖的形态;颅底外面的形态;眶的组成及形态;新生儿颅的形态。
第四节四肢骨(一)掌握上肢骨的形态;下肢骨的形态。
(二)了解上肢骨的组成、排列;下肢骨的组成、排列。
足骨:附骨数目、名称,距骨的位置关系;距骨的数目及排列关系。
趾骨的数目、名称及排列关系。
第二章骨连结第一节总论(一)掌握关节的基本构造和辅助结构。
(二)熟悉关节的类型和运动。
(三)了解骨连结分类:直接连结(纤维连结、软骨连结、骨性结合)、间接连结。
第二节躯干骨的连结(-)掌握椎骨的连结:椎间盘(定义、分部、功能)、韧带(前纵Lig、后纵Lig,黄Lig)的位置、功能、关节突关节的组成和功能。
胸廓组成、形态(上口、下口、肋间隙、胸骨下角)。
(二)熟悉脊柱前面观、后面观、侧面观(四曲)和运动。
(三)了解肋的连结(肋头关节、肋横突关节、肋软骨与胸骨的连结、肋弓、浮肋)。
第三节四肢骨的连结(-)掌握肩、肘、腕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拇指腕掌关节的结构和功能,掌指关节的结构和运动,手指间关节的运动;骨盆的组成、分部及性别差异;雕、膝、踝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功能。
(二)熟悉前臂骨的连结:前臂骨间膜、梯尺远侧关节组成。
前臂旋前、后运动。
(三)了解上肢带骨的连结:胸锁关节、肩锁关节的组成和运动;舐骼关节的组成、韧带及运动。
耻骨联合的组成及女性耻骨联合的特点;小腿骨连结:胫腓关节、小腿骨间膜;跑骨间关节的构造特点、附跖关节、跖趾关节、趾骨间关节的组成,足的内翻、外翻及其意义。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与问答题总结第一章:骨学运动系统第二章:关节学第三章:肌学系统解剖学第五章:消化系统内脏学第六章:呼吸系统第一章:骨学中轴骨一.名词解释1椎孔:椎体的后面略凹陷,与椎弓共同围成椎孔。
各椎孔上下贯通,构成容纳骨髓的椎管。
2.椎间孔:上位椎骨的椎下切迹和下位椎骨的椎上切迹共同围成椎间孔。
3.钩椎关节:第3-7颈椎体上面側缘向上突起称椎体钩。
椎体钩与上位椎体的下面两侧唇缘相接,形成椎钩关节。
4.骶管:骶管是骶骨的中空骨性管腔上端与脊柱的椎管相延续下端终于骶管裂口纵贯骶骨全长侧壁有四对椎间孔借此与骶前后孔相通内容纳脊髓的马尾与终丝骶管也常常用作麻醉的一个部位5.脑颅:以眶上缘,外耳门上缘,枕外隆凸的连线为界,颅的后上部为脑颅。
6.面颅:以眶上缘,外耳门上缘,枕外隆凸的连线为界,颅的前下部为面颅。
7.翼点:翼点是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大翼4骨相交处所形成的“H”形骨缝的小环形区,位于颞窝内,颧弓中点上方两横指(或3.5~4cm)处。
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8.前囟:新生儿位于矢状缝与冠状缝相接处的间隙,呈菱形,较大,出生后1~2岁闭合。
二.问答题1.椎骨的一般形态结构如何?答:椎骨的一般形态与结构:每块椎骨均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构成。
椎体位于前部,呈短圆柱状。
椎弓为附在椎体后面的弓状骨板,它与椎体围成椎孔。
椎弓与椎体相连的部分较细,称椎弓根。
其上方有椎上切迹,其下方有椎下切迹。
相连椎骨的椎上下切迹组成椎间孔。
两侧椎弓根向后内侧扩展为宽阔的骨板称椎弓板。
每个椎弓伸出七个突起,即向两侧伸出一对横突,向上伸出一对上关节突,向下伸出一对下关突,向后伸出单一的棘突。
2.颈、胸、腰椎在形态结构上各有什么特征?答:(1)颈椎:椎体较小,颈椎横突有孔,第2-6棘突短而分叉;第3-7椎体钩与上位椎体的两侧唇缘相关节。
(2)胸椎:肋凹-肋头相关节;横突肋凹-肋结节相关节。
棘突较长,向后方倾斜,成蝶瓦状排列。
护理学专业《人体解剖学》复习要点教材名称:人体解剖学(第四版) 主编:吴先国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一、第一篇:运动系统(一)第一章:骨学1、骨的基本构造是:骨质、骨膜和骨髓。
2、骨的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种。
腕骨和跗骨均属于短骨,其他游离上、下肢骨均属长骨,颅顶各骨属扁骨,椎骨和面颅骨均属不规则骨。
3、脑颅骨分为成对骨和不成对骨。
成对的是:额骨、顶骨、枕骨和颞骨;不成对的是:筛骨和蝶骨。
面颅骨也分为成对骨和不成对骨。
成对的是:上颌骨、颧骨、鼻骨、泪骨、腭骨和下鼻甲。
不成对的是:下颌骨、舌骨、犁骨。
4、四对鼻旁窦的名称及开口: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额窦开口于:中鼻道筛窦分为前中后三群:前群开口于:中鼻道中群开口于:中鼻道后群开口于:上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二)第二章:关节学1、关节的基本构造是: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2、肩关节: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的肱骨头构成;运动形式为:屈、伸、收、展、旋内、旋外和环转。
3、肘关节由三对关节面组成:1)肱桡关节:由肱骨小头与桡骨头构成;2)肱尺关节:由肱骨滑车与尺骨的滑车切迹构成;3)挠尺近侧关节:由尺骨的桡切迹与桡骨头构成。
运动形式为:屈、伸;与挠尺远侧关节共同作用,使前臂完成旋前和旋后运动。
4、膝关节:由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构成。
完成屈、伸运动。
半蹲位时,可做轻度旋转运动。
5、椎骨间的连接:1)椎体间连接:椎间盘、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
2)椎弓间连接: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横突间韧带和黄韧带。
其中黄韧带连于两个椎弓之间。
(三)第三章:肌学1、既能伸髋关节又能使髋关节旋外的肌肉是髂腰肌。
2、既能屈膝关节又能屈踝关节的肌肉是胫骨后肌。
3、使足内翻的肌肉是胫骨前肌和胫骨后肌。
4、使足外翻的肌肉是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
5、小腿三头肌由腓肠肌和比目鱼肌构成。
它们共同构成跟腱,止于跟骨结节。
6、咀嚼肌包括咬肌、颞肌、翼内肌和翼外肌。
二、第二篇内脏学(一)第二章消化系统1、唾液腺包括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
绪论1、★家畜解剖学:是研究畜禽有机体各器官的正常形态构造、位置关系及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三个假想面:①矢状面:与动物体纵轴平行,由于地面垂直的切面。
②水平面(额面):与地面平行,并与矢面垂直的切面。
③横断面:横过动物体,并与矢面和额面垂直的切面。
3、高等动物体的组织通常分为四种,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4、畜体10大系统:运动系、消化系、呼吸系、泌尿系、生殖系、心血管系、淋巴系、神经内分泌系、感觉器和被皮系。
第一篇运动系统1、运动系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
2、运动系统的功能①构成动物的体型②动物的使役能力③家畜的屠宰率及品质④骨的突起和肌肉作为定位的骨性或肌性标志第一章骨学和关节学第一节概述1、★骨骼的类型: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①长骨:骨体(又名骨干)和骨端(骨骺),骨骺与骨干连接的地方称干骺端。
支持体重、形成运动杠杆。
②短骨:支持、分散压力、缓冲震动。
③扁骨:支持、保护重要器官、为骨骼肌提供附着面。
④不规则骨:有些骨内具有含气的腔,称含气骨。
2、★骨的构造:骨膜、骨质、骨髓。
①骨膜分纤维层和成骨层。
②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
板障:在颅骨,骨密质构成内板和外板,两板间有骨松质,称板障。
③红骨髓结缔组织;黄骨髓脂肪组织。
骨松质中红骨髓终生存在,临床骨髓穿刺。
1、骨的化学成分:有机质主要包含骨胶原纤维和粘多糖蛋白;无机盐碱性磷酸钙。
2、骨连接: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
①直接连接分为纤维连接和软骨连接。
②★间接连接:骨与骨不直接连接,其间有滑膜包围的腔隙,能灵活的运动,又称滑膜连接,简称关节。
3、关节的结构:关节面、关节软骨、关节囊、关节腔及血管、神经和淋巴管等。
关节囊:外层是纤维层,内层是滑膜层。
关节腔:为关节囊的滑膜层和关节软骨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
4、关节的运动:滑动、伸和屈、内收和外展、旋转。
5、关节的类型:根据组成关节的骨数:单关节和复关节。
根据关节运动轴数目:单轴关节、双轴关节、多轴关节。
第一章骨学1. 骨膜有神经、血管;骨髓有血管无神经。
2. 椎骨、髂骨、肋骨、胸骨及肱骨及股骨的近侧端骨松质内终生都是红骨髓。
黄骨髓(主要是脂肪组织)存在于成人长骨骨干内部。
3.(1)颈椎椎体较小,横断面呈椭圆形;存在横突孔,有椎动脉和椎静脉通过;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几呈水平位;第2~6颈椎的棘突较短,末端分差。
(2)胸椎椎体由上到下逐渐增大,横断面呈心形;横突末端前面有横突肋凹与肋结节相关节;关节突的关节面几乎呈冠状位,上关节突关节朝后,下关节突关节朝前;棘突较长,向后下方倾斜,呈叠瓦状排列;有上、下肋凹,第1胸椎及第9以下胸椎肋凹不典型。
(3)腰椎椎体大,横断面呈肾形;上、下关节突关节面几呈矢状位;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
4. 第6颈椎横突末端前方的结节特别隆起,称颈动脉结节,颈总静脉经其前方。
5. 第1颈椎又称寰椎,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第2颈椎又称枢锥,锥体向上伸出齿突,与寰椎齿突凹像关节;第7颈椎又称隆椎,棘突特长,末端不分叉。
6. 第1~7对肋前端与胸骨连接,称真肋;第8~10对肋骨前端借助肋软骨与上位肋软骨连接,形成肋弓,称假肋;第11~12对肋前端游离于腹壁肌层中,称浮肋。
7. 肋结节与胸椎横突肋凹相关节;肋头有关节面与胸椎肋凹相关节。
8. 胸骨由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组成;第2肋平对胸骨角。
9. 肋骨是扁骨,分体和前、后两端。
后端膨大,即肋头。
肋体内面近下缘处有肋购,有肋间神经、血管经过。
10. 骶骨:骶前孔、骶后孔各有4对,均与骶管相通,有骶神经前、后支通过。
骶管上通椎管,下端的裂孔称骶管裂孔,两侧有骶角常作为骶管麻醉的标志;骶骨底与第5腰椎体上缘中份向前突出,称岬(骶骨岬)。
11. 颈内动脉穿过颈动脉管外口、颈动脉管(位于颞骨)、颈动脉管内口、破裂孔。
12. 通过圆孔的结构是上颌神经;通过卵圆孔的结构是下颌神经;通过棘孔的结构是脑膜中动脉(翼点的深面);椎动脉和延髓通过枕骨大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