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数据压缩技术的数字射频拉远系统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24.50 KB
- 文档页数:5
数字射频拉远技术及其应用
周云波
【期刊名称】《四川通信技术》
【年(卷),期】2011(000)005
【摘要】简要介绍了GRRU系统的原理、特性、应用场景,以及GRRU应用实例。
【总页数】4页(P61-64)
【作者】周云波
【作者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成都6111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9.5
【相关文献】
1.TD-SCDMA射频拉远技术应用及发展 [J], 汪伟;赵品勇;戴吕斌;李学江
2.数字射频拉远技术及其应用 [J], 周云波
3.光纤射频拉远技术的应用研究 [J], 曹曦
4.光载射频拉远技术的应用 [J], 王健全;白龙震
5.试论TD-SCDMA网络中射频拉远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J], 林晓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专利名称:一种射频拉远模块、基站及通信系统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沈小辉,谭胜斌,龚坚,王超,冯云
申请号:CN201220060192.1
申请日:20120223
公开号:CN202444691U
公开日:
2012091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射频拉远模块、基站及通信系统,涉及通信领域,能够实现PCB两面散热,散热效率高。
该射频拉远模块包括:上箱体,上箱体包括上散热部;下箱体,下箱体包括下散热部;第一印刷电路板PCB组和第二PCB组,第二PCB组固定于下箱体上;所述第一PCB 组:固定在下箱体的上表面,且所述第一PCB组的上表面与所述上箱体的下表面通过导热介质连接,或固定在上箱体的下表面,且在所述第一PCB组上设置有盒式结构件,所述盒式结构件属于所述下箱体或与所述下箱体接触;所述第一PCB组、所述上散热部和所述下散热部投影重叠;所述第一PCB 组、所述上散热部和所述下散热部部分投影重叠或全部投影重叠。
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射频拉远模块用于射频拉远模块的散热。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申健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专利名称:一种系统可配置射频拉远装置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杜永强,尤肖虎,蒋良成,赵春明,黄檗,缪开济申请号:CN201110176591.4
申请日:20110628
公开号:CN102256384A
公开日:
2011112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系统可重配置射频拉远装置,包括数字光传输接口、可编程逻辑处理单元、远程运行/维护控制单元、系统可重配置存储单元、一个或多个宽带射频前端模块。
远程运行/维护控制单元接收来自数字光传输接口的系统可重配置信息,将其暂存到可重配置存储单元,根据来自远程的更新命令,及时启动在可重配置存储单元存储的新系统配置信息,使可编程逻辑处理单元按照更新的逻辑运行,实现系统升级更新;本发明可大大降低系统升级更新的成本和建设周期。
申请人:东南大学,江苏东大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211189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开发区东南大学路2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朱戈胜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专利名称:工作通带可移的数字射频拉远系统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艾小平,黄伯宁,王凯,王毅
申请号:CN200820048079.5
申请日:20080521
公开号:CN201222735Y
公开日:
2009041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工作通带可移的数字射频拉远系统,包括数字接入控制单元和数字射频拉远单元,所述数字接入控制单元和数字射频拉远单元中均设有监控主机模块,用于利用外部设备对其预设的新工作通带参数计算对应该新工作通带的中心信道号;对应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的每个本振模块设有一个监控从机模块,用于利用监控主要模块计算得出的中心信道号进一步计算对应的本振模块的新的本振频率并作用于该本振模块。
本实用新型具备如下优点:首先,利用数字接入控制单元和数字射频拉远单元的监控主机模块根据工作通带的变化,通过各监控从机模块控制各本振模块的本振频率,使得上、下行工作通带实现整体搬移,其次降低了材料成本及生产成本。
申请人: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地址: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科学城神舟路10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刘延喜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基于数据压缩技术的数字射频拉远系统设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动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带数据压缩的数字射频拉远系统的设计。
【技术背景】
在移动通信产品应用中,数字射频拉远系统由数字接入控制单元(简称近端)和数字射频拉远单元(简称远端)组成,是一种直接耦合基站信号,采用数字中频传输方式的信号覆盖解决方案。
采用一台近端通过链路拉远与远端连接完成信号覆盖,如图1。
近端与远端为完成上行和下行的数据信号传输,需要传输介质满足传输速度快、误码率低、成本低的特点,目前数字射频拉远系统的主流是采用光纤作为传输的介质。
光纤的传输速率最高,误码率低,传输距离远,能够满足系统对于传输链路的需求。
光纤驱动链路有两部分组成:串并转换器(SerDes)和光电一体化模块,简称光模块。
SerDes负责信号并行/串行互相转换,光模块负责光信号和电信号的互相转换。
随着射频信号带宽越来越宽、载波数的增加以及多制式数字光纤直放站的应用,串/并转换器和光模块的传输速率也越来越高,因此SerDes和光模块的成本也越来越高。
那么如何在保障性能的前提下降低光纤的数据传输速率,进而降低SerDes和光模块的价格、节约成本成为光纤直放站设计的主要关注点之一。
目前的一种压缩算法采用截位符号位的方式来节约链路数据传输量,在数据发送端计算符号位的数量,通过只保留一位数据位截取其他符号位,进而完成降低数据量的功能。
这种压缩方式的压缩比与输入信号的大小有关,信号越大压缩比越差。
这样非固定压缩比的压缩算法对于硬件将成本很难奏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数字射频拉远系统的连接形态。
图2是加入压缩算法的数字射频拉远系统的连接形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通过引入一种新型的压缩算法有效的降低链路数据量,进而节约数字射频拉远系统的成本。
嵌入压缩算法的远端与近端连接框图如图2。
对于上行信号来说,天线接收的射频信号经过双工、低噪放到射频(RF)部分下变频为中频模拟信号,经模/数转换器(AD)进行模拟/数字转化为数字信号,该信号给到FPGA的数字下变频(DDC)模块进行数字滤波和抽取处理。
数字压缩模块是嵌入在FPGA内部,对经过滤波后的数据进行压缩,压缩后的数据通过CPRI协议打包以16bit并行数据的模式进入SerDes进行并/串转换。
SerDes本身还有包括一个片内8B/10B编码器,将16位并行数据分成两个8位数据进行编码,编码后的数据为20位转换后的数据速率为转换前的16*10/8=20倍。
该串行信号通过光模块来完成电信号到光信号的转换,进而通过光纤来发射到远端。
远端将光信号恢复为16位的并行
数据输入FPGA 的CPRI模块,该模块完成数据解帧,将数据恢复为数据压缩后的状态,数据解压缩模块对数据进行解压缩。
后面的各模块和电路将数据转换成射频信号,给到功放完成信号覆盖。
对于下行信号来说,处理流程同上行,只是信号从基站发送到近端,处理后通过光纤传到远端,经处理后转换为模拟射频信号给到功放,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在数字射频拉远系统中引入压缩算法,能够有效的降低输入CPRI 模块的数据量,进而减小SerDes模块和光模块的数据传输量,进而能够降低这两个模块的等级,降低成本。
相比于没有引入压缩算法的方式,AD采用61.44MHz时钟采样,FPGA 采用宽带无抽取滤波器,SerDes和光模块需采用2.5Gbps等级。
而引入压缩算法将数据速率降低50%后只需采用1.25Gbps等级。
这样对于这两个模块的等级可以降低,进而硬件成本可以降低,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
而且,对于FPGA可以避免使用抽取和内插操作,简化了FPGA设计。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的实施方式:
1.首先将不加入压缩算法的远端、近端链路调通。
2.将数据压缩模块嵌入上行链路的远端FPGA和下行链路的近
端FPGA DDC模块和CPRI模块之间。
3.将数据解压缩模块嵌入上行链路的近端FPGA和下行链路的
远端FPGA CPRI模块和DDC模块之间。
4.设定远端和近端的压缩/解压缩模块的压缩比和压缩模式的
控制参数。
5.将数据压缩/解压缩模块的控制参数写入两个控制模块中,之
后将两个模块重新启动,使之生效。
6.此时判断远端是否与近端同步,如果没有同步,不使能远端、
近端的模/数芯片和数/模芯片。
7.如果近端与远端同步,则使能远端、近端的模/数芯片和数/
模芯片,此时整个信号链路通信正常。
通过上述描述,我们可以发现该压缩解压缩模块应用在数字信号拉远系统上不但能够明显削减传输信号的速率,而且该方式简单实用,特别是在未来的高速率,大带宽的信号场合,数据压缩将会成为数据传输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使一些高性能的系统实现变为可能。
本实用新型适经过适当的更改可应用于GSM、CDMA、TD-SCDMA、WCDMA、CDMA2000等多种制式的数字射频拉远系统中。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原理和实施例子作了详细的描述和说明,使得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能够理解和进行本发明的开发。
但是对本发明的其他细节变化也应落在本发明的构思和框架之内。
图1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