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通信工程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6.76 MB
- 文档页数:40
微波通信工程常用公式
①抛物面天线增益
G= =20logf(GHZ)+20logD(m)+20.4+10log η dB
其中f 为频率,D 为天线口径,η 为天线效率,一般为50-60%
② 抛物面天线的半功率角
其中λ是波长,D
③ 自由空间的损耗
其中f 为工作频率,d 为站间距
④ 馈线损耗
对7/8GHZ 频段,椭圆馈线损耗一般为:
6dB/100m
对13GHZ 频段,软波导损耗为:0.59dB/m
对15GHZ 频段,软波导损耗为:0.99dB/m
对2GHZ 频段,馈线损耗为
LDF4P-50A(1/2”)11.3dB/100m
LDF5P-50A(7/8”)6.46dB/100m
⑤ 收信电平
设备入口收信电平为:
其中P O 为发端设备的出口发信功率,G T ,G R 为发,收端天线增益,L K1,L K2 为两端馈线损耗,L S 为自由空间损耗
⑥ 雨雾损耗
在10GHZ 以上频段,中继间隔主要受降雨损耗的限制,如对13GHZ 以上频段,100mm/小时的降雨会引起5dB/km 的损耗,所以在13GHZ ,15GHZ 频段,一般最大中继距离在10km 左右
P P G G L L L r T R k k s
=++---012
⑦ 余隙的计算
地球凸起高度:
其中K 为大气折射因子,余隙得大于一阶费涅尔半径。
路径余隙的计算公式如下:
一般情况余隙都要保证一个一阶费涅尔半径(7/8GHZ) h。
通信工程设计规范1通信工程设计规范目录.............................................................................................................................1.1 局、站址选择 (4)1.2 建造物的耐火等级 (4)1.3 建造设计 (4)1.3.1 平面设计 (4)1.3.2 建造构造设计 (5)1.3.3 楼梯、走道设计 (5)1.3.4 蓄电池室设计 (5)1.4.采暖、空调、通风设计 (5)1. 4 .1 采暖设计 (5)1. 4 .2 空调、通风设计...................................................................................................................................6....................................................................................................................2.1 基本规定 (6)2.2 设计内容 (6)2.3 铁架安装和加固设计 (7)........................................................................................................................3.1 通用规定 (7)3.1.1 地网结构 (7)3.1.2 接地线 (7)3.1.3 各类入局缆线的防护 (8)3.2 综合通信大楼的防雷与接地 (8)3.2.1 通信设备的接地 (8)3.2.2 传输接口的保护 (8)3.2.3 建造物防雷 (9)3.3 有线通信局(站)的防雷与接地 (9)3.4 挪移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 (9)................................................................................................... 5.1 供电系统 .. (10)5.2 设备配置 (10)5.3 电源设备容量及满足期限 (10)5.3.1 配电设备 (10)5.3.2 换流设备................................................................................................................................................ 1 15.3.3 组合电源................................................................................................................................................ 1 15.3.4 蓄电池组................................................................................................................................................ 1 15.3.5 发电设备................................................................................................................................................ 1 15.3.6 太阳电池................................................................................................................................................ 1 15.3.7 蓄电池组配置...................................................................................................................................... 1 15.3.8 换流设备配置 (1)2....................................................................................................... 6.1 机房布置的基本原则. (12)236.2 布线要求 (12)6.3 走线方式 (1)3..................................................................................................................7.1 光缆路线网的设计原则 (13)7.2 电缆路线网的设计原则 (13)7.3 利旧原有路线设备原则 (14)7.4 光(电)缆及终端设备的选择 (14)7.4.1 光缆选择 (14)7.4.2 电缆的选择 (14)7.4.3 终端设备的选择 (14)7.4.4 通信路线路由的选择 (15)7.4.5 电缆路线路由的选择 (1)5..........................................................................................8.1 选址原则 (15)8.2 设计流程 (15)8.3 设计内容 (16)8.4 信号源 (17)8.4.1 信号源选择 (17)8.4.2 信号源设置 (17)8.4.3 信号源容量 (17)8.4.4 信号源分区 (17)8.4.5 信号源接口 (17)8.5 分布系统 (18)8.5.1 通道设计 (18)8.5.2 链路分析 (18)8.5.3 有源设备 (18)8.5.4 元源器件 (18)8.5.5 合路 (18)8.5.6 缆线 (19)8.5.7 天线 (19)8.5.8 泄漏电缆 (19)8.5.9 干扰分析 (1)9.......................................................................................................9.1 规划原则 (19)9.2 路由和位置的确定 (20)9.3 通信管道容量的确定 (20)9.4 通信管道材料及选择 ..................................................................................................................................... 2 19.5 通信管道及人孔建造 ..................................................................................................................................... 2 19.6 通信管道埋设深度 .......................................................................................................................................... 2 19.7 通信管道弯曲与段 (22)9.8 电缆通道 (22)(1)局、站址选择应满足通信网络规划和通信技术要求,并结合水文、地质、地震、交通、城市规划、投资效益等因素及生活设施综合比较选定(2)电信专用房屋不应与行政办公楼合建。
通信工程毕业设计论文1 引言超宽带(UWB,Ultra Wide Band)无线技术在无线电通信、雷达、跟踪、精确定位、成像、武器控制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被认为是未来几年电信热门技术之一。
1990年,美国国防部首先定义了“超宽带”概念,超宽带无线通信开始得到美国军方和政府部门的重视。
2002年4月,美国FCC通过了超宽带技术的商用许可,超宽带无线通信在民用领域开始受到普遍关注。
目前“超宽带”的定义只是针对信号频谱的相对带宽(或绝对带宽)而言,没有界定的时域波形特征。
因此,有多种方式产生超宽带信号。
其中,最典型的方法是利用纳秒级的窄脉冲(又称为冲激脉冲)的频谱特性来实现[1]。
超宽带无线电是对基于正弦载波的常规无线电的一次突破。
几十年来,无线通信都是以正弦载波为信息载体,而超宽带无线通信则以纳秒级的窄脉冲作为信息载体。
其信号产生、调制解调、信号隐蔽性、系统处理增益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是能够在密集的多径环境下实现高速传输。
由于脉冲持续时间很短,多径分量在时域上不易重叠,多径分辨能力高,通过先进的多径分离技术或瑞克接收机,可以充分利用多径分量。
目前,典型的超宽带无线通信调制方式以TH-PPM、TH-PAM为主,本论文中,介绍超宽带无线通信中的调制技术,主要讨论TH-PPM、TH-PAM的基本原理,并且对比调制技术的优缺点,性能的好坏,并进行动态的仿真,从仿真图中较清楚的研究调制方式,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细致的研究超宽带无线通信中的调制技术。
关键字:超宽带调制方式 PPM调制 PAM调制 OFDM调制2 概述2.1 总述近几年来,超宽带短距离无线通信引起了全球通信技术领域极大的重视。
超宽带通信技术以其传输速率高、抗多径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成为短距离无线通信极具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技术之一。
FCC(美国通信委员会) 对超宽带系统的最新定义是:相对带宽(在- 10dB 点处) (fH - fL)/fc 20 %(fH ,fL ,fc分别为带宽的高端频率、低端频率和中心频率) 或者总带宽BW 500MHz。
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取费标准(2010版)第一部分:设计费取费标准根据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建设部联合颁发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并结合原设计费取费标准和我省工程实际,特制订通信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费标准如下:一、话务网工程(一)交换类工程(含GPRS核心网、彩铃、智能网工程、交换电源配套及机房工艺、 BSC&TC(含电源、PCU、RNC)也并入交换类)1、新建软交换Server、软交换MGW、汇接局、HLR、网关局、LSTP设计费=∑【各网元的工程费×设计综合费率×综合调整系数】,其中:(1)各网元的工程费=主设备费+相关配套设备费+建安费;(2)设计综合费率=总体项目的工程设计收费基价(参见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总体项目的工程费;(3)综合调整系数=专业调整系数(1.0)×工程复杂程度调整系数(统一就低取0.65)×一阶段系数(0.75)×折扣(0.65)(取整后)=0.3;2、如项目含纯软件扩容、扩板子、扩机框的网元,计算设计费的时候应剔除该部分的主设备费用;如项目全部为纯软件类扩容、扩板子、扩机框的网元,则该项目设计费按5000元计取。
(二)无线类工程(含2G和TD、室分、直放站、RRU、拉远设备、电源配套、动环监控、机房鉴定、立杆等)1、基站工程(1)新建基站:7000元;原来:(39+112)×85×0.75×0.73+电源800=7800元(取整)(含电源、地网)(2)扩容基站:4500元;[(39+112)×1.1×85×0.75×0.59×扩容系数(0.8)=5000元/站(取整)(含立杆和电源)其中:不增加机架仅增加载频板的基站,因不需要出版施工图纸而仅在预算中增列相关设备费,不计取设计费;GSM900/1800M、TD/GSM,共站的按扩容站点计取设计费。
无线微波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微波工程作为无线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电信、广播、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因此,开展无线微波工程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设计一个高效稳定的无线微波通信系统,可以满足多种环境下的通信需求,包括远距离通信、高速数据传输等。
三、项目范围本设计方案将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系统结构设计:设计无线微波通信系统整体结构,包括天线系统、收发信机等组成部分。
2. 系统参数设计:确定无线微波通信系统的工作频率、带宽、发射功率等关键参数。
3. 天线设计:设计合适的天线结构,以实现高效的信号传输和接收。
4. 信号处理技术:选用合适的信号处理技术,包括调制解调、信道编解码等,以保证信号的稳定传输。
5. 设备选型:选用符合系统需求的收发信机、功率放大器、滤波器等设备。
6. 系统测试:对设计的无线微波通信系统进行系统测试,验证其性能与稳定性。
四、方案分析1. 系统结构设计无线微波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应当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发射端包括信号源、调制器和功率放大器,接收端包括天线、信号接收器和解调器。
发射端和接收端可以通过天线系统进行无线信号传输。
在系统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系统的整体结构,包括信号传输路径、信号处理流程等。
2. 系统参数设计系统的工作频率决定了系统的通信范围和穿透能力,带宽决定了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发射功率决定了系统的信号覆盖范围。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参数,以满足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通信需求。
3. 天线设计天线是无线微波通信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设计直接影响到系统的通信性能。
在天线设计中,需要考虑天线的传输效率、辐射特性、频率特性等,以确保系统能够在不同环境下稳定传输信号。
4. 信号处理技术选择合适的信号处理技术对系统的通信质量至关重要。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解码技术等进行深入研究,以确保系统能够稳定地传输和接收信号。
通信工程勘察设计费取费标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通信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试行办法)一、总则1.根据国家计委、建设部关于发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 (计价格[2002]10号),新颁布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自2002年3月1日起施行,原国家物价局、建设部颁发的《关于发布工程勘察和工程设计收费标准的通知》([1992]价费字375号)及相关附件同时废止。
2.为了新标准的贯彻施行,我公司在《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通信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试行办法),自2002年3月1日起承担的工程项目,工程勘察设计收费取定统一按照该标准执行。
3.《关于发布工程勘察和工程设计收费标准的通知》([1992]价费字375号)及相关附件废止后,可行性研究报告费按照《国家计委关于印发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展性规定的通知》计价格[1999]1283号文件执行。
二、通信工程勘察设计收费取定通信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由工程勘察和工程设计收费两部分组成。
1.通信工程勘察收费取定通信工程勘察收费范围:通信管道及光(电)缆线路工程、微波、卫星及移动通信设备安装工程通信工程勘察收费=收费基价×阶段系数×附加调整系数×(1浮动幅度值)阶段系数:见表:通信工程勘察各阶段工作量比例表收费基价:见表、:通信工程勘察收费基价表附加调整系数:(1)在气温(以当地气象台、站的气象报告为准)≥35℃或者≤-10℃条件下进行勘察作业时,气温附加调整系数为;(2)在海拔高程超过2000m地区进行工程勘察作业时,高程附加调整系数如下:海拔高程2000~3000m为海拔高程3001~3500m为海拔高程3501~4000m为海拔高程4001m以上的,高程附加调整系数由发包人与勘察人协商确定。
(3) 附加调整系数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附加调整系数不能连乘。
第四章通通信工程施工图绘制要求4.1 施工图绘制要求及注意事项4.1.1 绘制线路施工图要求①线路图中必须有框图。
②线路图中必须有指北针。
③如需要反应工程量,要在图纸中绘制工程量表。
4.1.2 绘制机房平面图的要求①机房平面图中内墙的厚度规定为240mm。
②机房平面图中必须有出入口,例如:门。
③必须按图纸要求尺寸将设备画进图中。
④图纸中如有馈孔,勿忘讲馈孔加进去。
⑤在图中主要设备上加注尺寸标注(图中必须有主设备尺寸及主设备到墙的尺寸)。
⑥平面图中必须有“XX层机房”字样。
⑦平面图中必须有指北针、图例、说明。
⑧机房平面图中必须加设备配置表。
⑨根据图纸、配置表将编号加进设备配置表。
⑩要在图纸外插入标准图衔,病根据要求在图衔中家住单位比例、设计阶段、日期、图名和图号等。
注:建筑平面图、平面布置图及走线架图必须在单位比例中加入单位mm。
4.1.3 图纸绘制中的常见问题通信建设工程设计中一般包含以下几大部分:设计说明、概预算说明及表格、附表、图纸。
当完成一项工程设计时,在绘制工程图方面,根据以往经验,常会出现以下问题:①图纸说明中序号会排列错误。
②图纸说明中缺标点符号。
③图纸中出现尺寸标注字体不一或标注太小。
④图纸中缺少指北针。
⑤平面图或设备走线图在图衔中缺少单位mm。
⑥图衔中图号与整个工程编号不一致。
⑦前后图纸编号顺序有问题。
⑧图衔中图名与目录不一致。
⑨图纸中内容颜色有深浅之分。
4.2 施工图设计阶段图纸应达到的深度4.2.1 有线通信线路工程有线通信线路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图纸内容及应达到的深度如下:①批准初步设计线路路由总图。
②长途通信线路敷设定位方案的说明,并附在比例为1:2000的测绘地形图上绘制线路位置图,表明施工要求,如埋深、保护段落及措施、必须注意的施工安全地段及措施等;地下无人站内设备安装及地面建筑的安装建筑施工图;光缆进城区的路由示意图及施工图集进线室平面图、相关机房平面图等。
③线路穿越各种障碍点的施工要求及具体措施。
微波系统工程方案一、项目概述微波系统工程是指利用微波技术进行通信、雷达、导航、遥感等方面的在系统集成、设计和应用。
本方案将针对微波系统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展开详细的描述和规划。
二、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微波技术在通信、雷达、导航、遥感等领域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
而微波系统作为微波技术的集成和应用,对于解决系统的高频通信、高精度定位、高分辨率探测等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微波系统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对于实现科技创新、提升生产效率、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建设和完善微波系统工程,实现对于微波技术的有效集成和应用,提高通信、雷达、导航、遥感等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应用价值。
具体目标如下:1.设计和建设一套完整的微波系统工程,涵盖通信、雷达、导航、遥感等多个领域的应用需求。
2.提高微波系统的集成度和系统性能,实现多功能、高效率、经济性的设计和应用。
3.加强对于微波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推动微波工程技术的向前发展。
4.提升微波系统工程的科技含量和工程质量,实现对于实际应用需求的有效支持和服务。
四、项目内容1. 微波系统设计:包括对于微波器件、射频电路、天线系统、微波集成电路等方面的设计和优化。
2. 微波系统集成:对于微波系统各个模块进行集成和优化,实现系统的整体性能和稳定性。
3. 微波系统应用:将设计和集成的微波系统应用到通信、雷达、导航、遥感等多个领域的实际应用中。
4. 微波系统测试:对设计和集成的微波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和验证,确保系统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五、工程方案1. 微波系统设计在微波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器件、电路、系统等多个方面进行设计和优化。
具体工作如下:(1) 微波器件设计:对微波放大器、微波滤波器、微波混频器等器件进行设计和优化,提高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2) 微波电路设计:对微波功率放大器、微波频率合成器、微波混频器、微波调制器等电路进行设计和优化,实现高效、稳定和低损耗的电路设计。
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取费标准(2010版)第一部分:设计费取费标准根据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建设部联合颁发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并结合原设计费取费标准和我省工程实际,特制订通信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费标准如下:一、话务网工程(一)交换类工程(含GPRS核心网、彩铃、智能网工程、交换电源配套及机房工艺、BSC&TC(含电源、PCU、RNC)也并入交换类)1、新建软交换Server、软交换MGW、汇接局、HLR、网关局、LSTP设计费=∑【各网元的工程费×设计综合费率×综合调整系数】,其中:(1)各网元的工程费=主设备费+相关配套设备费+建安费;(2)设计综合费率=总体项目的工程设计收费基价(参见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总体项目的工程费;(3)综合调整系数=专业调整系数(1.0)×工程复杂程度调整系数(统一就低取0.65)×一阶段系数(0.75)×折扣(0.65)(取整后)=0.3;2、如项目含纯软件扩容、扩板子、扩机框的网元,计算设计费的时候应剔除该部分的主设备费用;如项目全部为纯软件类扩容、扩板子、扩机框的网元,则该项目设计费按5000元计取。
(二)无线类工程(含2G和TD、室分、直放站、RRU、拉远设备、电源配套、动环监控、机房鉴定、立杆等)1、基站工程(1)新建基站:7000元;原来:(39+112)×85×0.75×0.73+电源800=7800元(取整)(含电源、地网)(2)扩容基站:4500元;[(39+112)×1.1×85×0.75×0.59×扩容系数(0.8)=5000元/站(取整)(含立杆和电源)其中:不增加机架仅增加载频板的基站,因不需要出版施工图纸而仅在预算中增列相关设备费,不计取设计费;GSM900/1800M、TD/GSM,共站的按扩容站点计取设计费。
通信工程详细规划方案一、引言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工程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通信工程师,我们需要对通信系统进行详细的规划,以确保通信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对通信工程的详细规划方案进行全面分析和论述,希望能够为相关的工程师和决策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二、总体规划1. 通信系统的需求分析在规划通信工程之前,首先需要对通信系统的需求进行全面的分析。
这包括对通信系统的服务覆盖范围、用户数量、通信方式、信息传输需求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
通过需求分析,我们可以确定通信系统的主要功能和性能指标,为后续的规划工作奠定基础。
2. 通信系统的技术选择在通信工程规划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通信技术和设备。
通信技术的选择将直接影响通信系统的性能和成本。
例如,在有线通信系统中,可以选择光纤、同轴电缆或双绞线等不同的传输介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可以选择微波通信、卫星通信或无线局域网等不同的通信方式。
在技术选择时需要充分考虑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带宽需求、抗干扰能力、成本效益等因素。
3. 通信系统的规划原则在通信系统规划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规划原则,以确保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这些规划原则包括: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确保通信系统的互操作性、保障通信系统的信息安全等。
在规划原则的指导下,可以针对具体的通信需求设计出合理的通信系统架构和布局方案。
三、网络规划1. 网络拓扑结构规划在通信工程规划中,网络拓扑结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将影响通信系统的扩展性、容错性和管理效率。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型网络、总线型网络、环型网络、树状网络等。
在规划网络拓扑结构时,需要根据通信系统的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并考虑到网络的规模、设备分布、连接方式等因素。
2. IP地址规划IP地址规划是通信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在IP地址规划中,需要对通信系统中的各个设备进行IP地址的合理分配。
第1篇一、通信工程施工概述通信工程施工是指为满足通信需求,在指定地点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通信线路、基站、管道、设备等建设的过程。
通信工程施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线路施工:包括光缆、电缆、微波等通信线路的敷设、铺设、架设等。
2. 基站建设:包括基站塔、铁塔、机房等建筑物的建设。
3. 管道施工:包括管道的敷设、铺设、连接等。
4. 设备安装:包括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等。
二、通信工程施工工艺1. 线路施工工艺:主要包括线路测量、挖沟、敷设、铺设、接地、测试等环节。
2. 基站建设工艺:主要包括塔基施工、塔身安装、机房建设、设备安装、调试等环节。
3. 管道施工工艺:主要包括管道测量、挖沟、铺设、连接、测试等环节。
4. 设备安装工艺:主要包括设备检查、安装、调试、验收等环节。
三、通信工程施工质量控制1. 设计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进行施工,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材料质量控制: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材料,确保工程质量。
3.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4. 竣工验收质量控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竣工验收,确保工程合格。
四、通信工程施工安全管理1. 安全教育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3.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
4. 施工设备安全管理:定期检查施工设备,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总之,通信工程施工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环节和方面。
为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施工方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安全管理,为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2篇一、通信工程施工的分类1. 传输工程施工:主要包括光缆、电缆、微波等传输线路的敷设、接续、维护等。
传输工程施工是通信网络的基础,负责将信息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
2. 无线工程施工:主要包括基站建设、天线安装、传输系统调试等。
通信工程方案第1篇通信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通信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通信需求不断增长。
为满足市场需求,提高通信网络覆盖和质量,降低通信运营成本,本项目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通信工程方案,为我国通信行业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二、项目目标1. 满足通信业务发展需求,提高通信网络覆盖和质量。
2. 降低通信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 保障通信网络安全,提升抗风险能力。
4. 符合国家政策法规,实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
三、方案设计1. 网络规划(1)根据业务需求,对通信网络进行合理规划,确保网络覆盖范围和质量。
(2)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网络容量和传输速率。
(3)结合地形地貌、人口密度等因素,优化基站布局,降低基站建设成本。
2. 设备选型(1)选择性能稳定、可靠性高的通信设备,确保通信网络长期稳定运行。
(2)考虑设备兼容性,为后续网络升级和扩容提供便利。
(3)遵循节能减排原则,选用绿色环保型设备。
3. 传输网络(1)采用光纤传输技术,提高通信传输速率和质量。
(2)构建多路由、多节点传输网络,提高网络抗风险能力。
(3)合理规划传输网络,降低传输成本。
4. 供电保障(1)采用双回路供电方式,确保通信设备稳定运行。
(2)配置UPS不间断电源,防止突发事故导致通信中断。
(3)定期对供电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提高供电可靠性。
5. 网络安全(1)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防止外部攻击和网络病毒。
(2)采用加密技术,保障通信数据安全。
(3)制定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提高抗风险能力。
四、实施方案1. 项目立项(1)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评审,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完成项目立项手续,获取相关许可和批准。
2. 工程建设(1)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3)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3. 系统调试与优化(1)完成设备安装和调试,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论文题目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论文题目第一类:通信工程设计一、通信网工程设计二、程控室工程设计3、传输室工程设计第二类:通信论文4、光城域网研究与组网五、光波分复用技术的研究与分析六、光同步数字体系的研究与分析7、论述移动通信的应用及进展八、铁通XX分公司宽带业务现状与进展九、铁通XX分公司进展策略10、提速铁路专用通信业务及进展1一、自拟与本职工作紧密相关的通信工程专业课题第一类:通信工程设计题目要求《通信网设计》一、设计要求:一、作某一范围远程干线网设计;二、绘出新设计通信网图并作相应论述。
二、要紧内容:一、对通信网种类及组成要素作归纳性论述;二、拟定远程网业务节点数量及选用相应设备;3、对新设计通信网的信道组成特点、网型、珍惜方式等作相应论述。
《程控互换工程设计》一.设计要求:1.对原有设备情形的调查,搜集各类资料2.依照调查结果设计互换网图3.依照互换网图提出中继方式,其中包括信令方式,接口方式及传输方式等内容4.总配线架,数字配线架端子分派图6.电源系统图7.工程数量表《传输室工程设计》一、设计要求:一、结合本单位条件或处自拟条件作传输室施工设计,规模不限;二、采纳光纤传输设备或数字微波设备及相关附属设备(如中配架、数配架、引入架、实验架等);3、对各项设计作重点说明。
二、要紧内容:一、传输室设备平面布置图;二、通信网图;3、室内信道直线径路图;4、中配架运用及分派图;五、布线打算图改工程数量表。
第二类:通信论文题目要求一、依照所选题目进行现场调研及搜集资料;二、依照题目说明论文要紧包括哪些部份;3、对每一部份作详细论述;4、论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进程及结论;五、所涉及的数据、图表要准确;六、论述进程中要有自己独创的观点;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论文题目第一类:通信工程设计一、通信网工程设计二、程控室工程设计3、传输室工程设计第二类:通信论文4、光城域网研究与组网五、光波分复用技术的研究与分析六、光同步数字体系的研究与分析7、论述移动通信的应用及进展八、铁通XX分公司宽带业务现状与进展九、铁通XX分公司进展策略10、提速铁路专用通信业务及进展1一、自拟与本职工作紧密相关的通信工程专业课题第一类:通信工程设计题目要求《通信网设计》一、设计要求:一、作某一范围远程干线网设计;二、绘出新设计通信网图并作相应论述。
第1篇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工程已成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网络信息工程施工的基本概念入手,详细阐述其施工范围,包括通信网络、数据中心、综合布线、无线网络等方面,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一、引言网络信息工程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通信网络、数据中心、综合布线、无线网络等系统进行设计、施工、维护和优化的一门综合性工程。
在我国,网络信息工程施工范围广泛,涉及众多领域。
本文将对网络信息工程施工范围进行详细解析。
二、通信网络施工范围1. 光纤通信网络施工光纤通信网络施工主要包括光纤敷设、光纤连接、光缆熔接、光纤分配、光纤保护等环节。
具体施工内容包括:(1)光纤敷设: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光纤敷设方式,如直埋、管道、架空等。
(2)光纤连接:采用熔接、连接器等方式,将光纤连接成网络。
(3)光缆熔接:对光缆进行熔接,实现光信号的传输。
(4)光纤分配:将光纤分配到各个终端设备。
(5)光纤保护:对光纤进行保护,防止光信号损失。
2. 有线通信网络施工有线通信网络施工主要包括电缆敷设、电缆连接、设备安装、线路维护等环节。
具体施工内容包括:(1)电缆敷设: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电缆敷设方式,如直埋、管道、架空等。
(2)电缆连接:采用接插件、连接器等方式,将电缆连接成网络。
(3)设备安装:安装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等设备。
(4)线路维护:对线路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通信质量。
3. 无线通信网络施工无线通信网络施工主要包括基站建设、设备安装、天线调试、网络优化等环节。
具体施工内容包括:(1)基站建设:建设基站塔、机房等基础设施。
(2)设备安装:安装基站设备、天线等。
(3)天线调试:对天线进行调试,确保信号覆盖范围和质量。
(4)网络优化: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优化,提高网络性能。
三、数据中心施工范围1.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机房建设、供电系统、制冷系统、消防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