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的原则
- 格式:pdf
- 大小:488.47 KB
- 文档页数:3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关于印发《广西文化产业跨越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公布日期】2017.12.21•【字号】桂文发〔2017〕34号•【施行日期】2017.12.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关于印发《广西文化产业跨越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的通知各市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相关组成部门,直属特设机构,相关直属机构:《广西文化产业跨越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审定,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2017年12月21日广西文化产业跨越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前言为进一步推动广西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根据《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发展“十三五”规划》,制定本行动计划。
第一章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充分发挥我区文化资源优势,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以打造文化产业品牌为抓手,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原则坚持先进引领。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服务人民为中心,发掘优秀文化资源,提升文化产品质量,讲好广西故事,弘扬广西精神、中国精神。
坚持改革创新。
深化国有文化企业改革,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为重点,提升文化内容原创能力,加大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正月十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展战略规划正月十五文化传媒从起步到目前运营已有四个月的时间了,鉴于公司目前处于初建阶段,所以需要进行有效的发展战略规划,使公司可以做出有目标、有方向的运营理念,以及发展规划。
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的问题就是:什么是有效的发展战略规划?我们要做的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规划道路是什么样的?根据以上问题,我做出这样三个层次的规划:一、产品创造战略产品、服务、项目、活动是任何公司的基础,这四种内容可以统称为产品。
一个有效的企业发展战略规划首当其冲就是要做自己的产品创造,所谓产品创造,就是有能够拿得出手,并且代表自己特色的东西,树立品牌形象与定位。
十五文化传媒也应该这样,将产品、服务、项目、活动,集中在四大方向:大型,高端,长久,品牌敢为天下之先,敢创天下之新,这是我们的雄心抱负;敢想天下之无,敢做天下之大,这是我们的比较优势。
二、产业放大战略在文化产业放大战略中,我们确定:1、文化产业地域化:县域文化;区域文化;中国文化;跨国文化2、文化产业行业化:纸传媒(包括出版);光传媒(包括影音、MV);大文化(包括研究策划);超文化(包括教育)3、文化产业发展要遵循的原则:做高(质量);做大(规模);做宽(范围);做长(品牌)4、树立公司文化产业终极目标:创办正定第一家以明星资源模式为主的文化传媒公司;将正月十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集团化当然,将产品创造战略与产业放大战略实施的重要前提,便是“盈利”。
马云曾说过,不赚钱的企业是不道德的,一个企业应该为自己不赚钱而感到羞耻,不赚钱的企业,就是在犯罪。
不管一个企业的价值观是什么,终极梦想是什么,但是首先要做的,就是赚钱。
不要总想着先投入,然后再慢慢赚钱,我们必须从一开始就要赚钱。
只有经济,才是考验一个好的公司,以及它的正确商业运营模式的唯一标准。
三、文化品牌战略企业就是社会。
作为大社会的部分社会;作为小社会的整体社会。
都有政治属性、经济属性、文化属性。
浅析高质量发展县域文化旅游产业的路径思考——以武城县为例摘要:近年来国内文化旅游热度影响力持续不减,文化旅游产业越来越成为一些地方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新时代背景下,本文立足于现有县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概况环境,思考分析了县域文化旅游产业需要着力破解的难点瓶颈,力图探索县域文化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可行性突破点,提出了武城县域应当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几点针对性思考建议。
关键词:县域;高质量发展;文化旅游;创新文化是旅游的内涵品质,旅游是文化的展现载体,文化旅游产品项目就是文化和旅游的有效市场业态和产业结晶。
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推进高质量发展县域文化旅游产业的实现路径,这需要着力破解制约县域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的难点瓶颈,也需要积极探索县域文化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可行性突破点,因此提出高质量县域文化旅游产业的针对性思考建议和路径选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社会意义和营商环境需求。
一、挖掘提升文化内涵、前瞻规划设计1、挖掘提升文化内涵。
其实众多县域拥有丰富多彩、绚丽缤纷的文化旅游资源,这应当结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现实需求的侧重方面,有针对性地深入挖掘、提炼、凝结、策划各大文化内涵的本质内容、具体特征,打造属于县域独具特色魅力的文化旅游景区地理标志。
武城县拥有丰富的运河文化、孝德文化、工商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佛教文化、生态文化等文化旅游资源,可以说丰富阐发文化内涵有益于凸显文化旅游产业的文化品位,也有助于不断提升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助推打造全县域域文化旅游产业。
2、加强前瞻规划设计。
县域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上通过前瞻规划设计可以彰显文化旅游产业的魅力蓝图。
县域与县城区组合形成多个以人名地名或地理品牌命名的风景区、旅游带,逐渐构筑起文化旅游业态的产业集群核心区,最终形成满足有效需求和高质量发展的文化旅游产业体系。
武城县结合自身实际,以运河风情为品牌,以民俗文化为主题;以孝德文化为特色,形成各有龙头、互为支撑、重点突出、前景广阔的文化旅游产业体系,着力构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对加快象州县域文化建设的思考中图分类号:p28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县域文化是一种具有鲜明地域性特色,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特殊文化现象,它以县城文化为中心,以城镇文化为依托,以乡村文化为背景,是特定县的旗帜,是文化进步的表征。
优秀的县域文化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如何深层挖掘、大力弘扬县域文化,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
笔者结合广西来宾市象州县的实际,对加快县域文化建设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一、关于县域文化的基本认知1、县域文化的概念。
所谓县域文化,是与县域行政、县域经济并列的一个概念,指生活在特定县域的人们创造和享受的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文化总和。
2、县域文化的内涵。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植根于区域文化土壤和民众心灵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
二是独特的本地化的民俗风情和群众艺术。
三是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活动。
四是以县城和集镇为重点,以乡村为基础的县域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五是与县域经济融为一体的文化事业和产业。
3、县域文化的重要性。
一是能够凝聚人心,形成厚重人文精神。
二是能够与时俱进,形成新的文化积淀。
三是可以塑造品牌,参与市场经济竞争。
四是可以形成文化产业,促进良性互动。
实践证明,一种健康向上的县域文化现象必然孕育着一种繁荣昌盛的经济现象。
将县域文化资源加以整合,使之渗透到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去,能增强县域经济的文化含量,形成文化与经济一体化格局。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不存在离开经济的纯粹的文化,也不存在脱离文化的单纯的经济。
因此,新时期县域文化的建设,不能只是停留在经济建设的外围进行服务,而应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并发挥其独特的功能。
二、象州县域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概括的讲,近年来,象州县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在全县各行政村实施的“求乐、求知、求技”的“三求”文化惠农工程开展得有声有色,象州县古象温泉旅游区通过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评定,被批准为国家4a 级旅游景区,成为来宾市惟一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旅游区,文化事业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加强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了文化市场管理,还经常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极大地充实了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2.04.01•【字号】湘政发[2002]10号•【施行日期】2002.04.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湘政发[2002]10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现将《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1-201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湖南省人民政府二00二年四月一日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1-2010年)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内部改革不断深入,人才、品牌初具影响,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
2000年,全省文化行业(含事业部分)增加值达93亿元,占GDP的2.5%,比1990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
十年年均增长16%,分别高出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增长速度5.9个和4.2个百分点。
文化行业从业人员32万人,比1990年增加了20万人左右。
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0.9%。
随着我国加入WTO,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省委、省政府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从我省的实际出发,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的总体目标。
为此,特制定本规划。
一、思路和目标(一)基本思路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为内涵,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发挥湖南的特色优势,坚持“四个统一”的发展思路,推动湖南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树立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相统一的思想观念。
深刻认识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使以人为本的社会服务宗旨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原则统一起来。
要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当地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前言遂昌作为浙西南地区重要的山区生态县,天然山水多样,前史文明资源丰厚,具有特征明显的好川文明、民俗文明、农耕文明、竹炭文明、黄金文明和黑陶文明,也孕育了国际闻名的汤显祖文明。
在中心和省委省政府的活跃推进下,大力展开文明工业成为满意乡镇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完成增收致富和打造经济晋级版的有力支撑。
现在,遂昌县已进入加速转型跨过、完成强县富民、创始科学展开新局面的重要战略机会期,要点是要大力展开生态文明旅行、传统工艺品制作等文明工业,打造具有浓郁山水文明气味的浙西南生态文明工业带。
本规划依据《国家“十二五”时期文明变革展开规划大纲》、《浙江省推进文明大展开大昌盛大纲(2008—2012年)》、《浙江省文明工业展开规划(2010-2015)》、《丽水市文明工业展开规划(2013-2020年)》、《丽水市生态休闲摄生(养老)工业展开规划》、《遂昌国民经济和社会议开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大纲(2011-2015)》以及《遂昌县“十二五”文明展开规划》等文件精力编制,并与《遂昌县域整体规划(2006—2020)》、《遂昌县休闲摄生(养老)经济展开规划(2011-2030)》以及《遂昌县旅行展开整体规划》等规划联接,是推进往后一段时间遂昌文明工业科学、健康、快速展开的指导性文件。
本规划规模包括整个遂昌县域。
规划期限是2013—2020年,近中期为2013—2015年,远期展望到2020年。
一、展开根底与面对布景(一)展开根底1. 天然山水资源丰厚遂昌县位处浙西南山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山水林田等资源优势非常杰出。
县域规模内有九龙山天然维护区、南尖岩、神龙谷、白马山、含晖佳境、乌溪江湖南镇库区、妙高山公园、独山前史文明名村、白马山避暑胜地等天然景观与名胜古迹,也有集休闲、休假、商务会议、求知、探密、旅行观光为一体的黄金景区——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
南尖岩、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神龙谷、千佛山已成为国家4a级旅行景区。
县域经济规划县域经济规划是指对一个县的经济发展进行规划和布局,以实现经济增长、地区协调和社会进步的目标。
以下是一份县域经济规划,具体内容如下:一、总体目标1. 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8%以上。
2. 构建现代化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重的经济结构,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 提升县域内居民的收入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二、战略定位1. 抓住县域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
2. 建设县域特色产业园区,培育壮大本地优势产业。
3. 发展县域特色服务业,提供高品质的生活服务和文化娱乐服务。
三、产业规划1. 农业:推动农业现代化,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和设备,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培育特色农产品。
2. 工业:发展当地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3. 服务业:发展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服务、物流运输等现代服务业,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产品。
四、基础设施建设1. 交通网络:加强地方和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县域内外的物流运输能力。
2. 水电供应: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提升供水能力,建设可靠的电力供应系统。
3. 教育和医疗设施:提高教育和医疗设施的水平,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
4. 公共服务设施: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供便民服务和文化娱乐设施。
五、金融支持1. 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体系,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县域内的企业和个人发展。
2.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提供低息贷款和包括风险投资在内的融资渠道。
六、人才引进1. 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引进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和技术专家。
2. 加强本地人才培养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七、环保措施1. 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2. 鼓励企业采取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八、政府角色1. 健全县域经济规划管理体制,加强规划的指导、协调和监督。